桂城督导培育 发表于 2014-1-10 16:48

2013.12.13“面谈技巧”小组督导心得:陈丽霞—如何培养社工对个案的敏感度

如何培养社工对个案的敏感度陈丽霞                                   “在个案工作中怎样培养社工对个案的敏感度”这一问题是我们本次小组督导的分享主题。这一主题的提出是源于上个月的督导培训“面谈技巧”中梁sir在讲课时例举的案例中指出社工对个案敏感度的重要性。但如何才能培养敏感度这一问题没有再另行讲解,因此我们在小组督导时提出来让彭sir为我们讲解。彭sir认为我们小组提的一个主题有点深度。彭sir在分享中讲到:作为一个专业的资深社工就如同一位资深名医一样要做到“望、闻、问、切”,并在以上四步中了解病因,对症下药。这是一种职业的敏感度,特别是与人相处的工作更需要敏感度,作为社工要做到:关切服务对象的表现。对话、问答将会影响和反映对象的行为,要善于观察,有观察才能有高的敏感度,敏锐的观察力即为敏感度。    如何培养敏感度:天生的洞察力占一部分,后天的训练也很重要,看事物时常问为什么,多作对比,求甚解。培养方法有漫步观察,多观察对象表现,了解其内心世界,运用面谈技巧,表现关怀(从细微处表现),建立良好的关系。并在日常工作中培养观察习惯,勉励自己多观察,并对个案先做事前了解,做好背景资料搜集,可增加观察力,提高敏感度。还有就是具有丰富的知识,阅历,多留意,懂得旁敲侧击等都是有利于敏感度的提高。    我认为对个案的重视程度和处理时间是否充裕、社工的工作量等因素都会影响敏感度的发挥。原因是若工作量太多,处理个案的时间就不够充裕,将会造成社工疲惫,处理个案时就会有流水式应付作业的可能,这都不利于社工对个案的细心观察和敏感度的发挥。因此对敏感度的培养我认为有先天的个人因素,更有后天的社会阅历和丰富知识以及时间和社工工作精力的集中等各方面因素的结合。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3.12.13“面谈技巧”小组督导心得:陈丽霞—如何培养社工对个案的敏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