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f9cb010100m94z.html2 H( p+ k% N1 m y/ P4 x, {2 w- M
& N# |: @( O) q/ {2 I5 {
' L" n" I" {" v. n
1.结合实际阐述集合行为对社会运行、发展的影响。 思路: 一是要结合实际,二是比较深入、具体地说明集合行为对社会运行、发展的影响。
$ J3 z& x5 l& z9 K7 r2.比较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之间的不同作用。 思路: 首先,你要先解释清楚这两个概念,然后,再说出它们各自的作用,并对各自的作用进行比较,就可以了。1 V+ \* D; R( l h
3.、简述群体规范是如何形成并发挥作用? 思路: 先要解释什么是群体规范,然后再说明群体规范的形成及其作用。) y/ y X# \" L( d- e
18、简述初级群体的基本特点。 思路: 先解释什么是初级群体,然后,解释初级群体的特点。
) o, O8 Z U- Y% ?) v19、为什么初级群体是不可替代的,现在初级群体又有什么变化? 思路: 先要说明初级群体的作用或功能是什么,因为,只有知道初级群体的作用或功能,才可以说明它的不可替代性。第二步,再解释现在我国社会转型中初级群体的变化是什么。有时在回答问题时,看起来问题比较复杂,其实,你把它问的问题分解开来,就好回答了。 H" @5 ~/ I: @2 b$ V; ^# {
20、韦伯的分层标准是什么?你怎么评价这个指标? 思路: 这道题你先要回答韦伯的分层标准是什么,然后,要谈谈你是怎样评价这个标准的。
- Q' d2 e' S) T, z3 {21、主要的分层方法有哪些? 思路: 你要回答出分层的主要方法有哪些,然后你再分别说出这些分层方法各自的使用情况。
: K0 w% ]* e' |9 \ b22、结合实际论述在我国当前社会转型期间社会分层结构如何调整? 思路: 先要回答社会学意义上的社会分层是什么。然后,再结合我国现阶段的社会转型情况说明社会分层结构的变化和调整情况,包括结构调整的思路,结构调整的指导原 则,以及变化。
, F/ J( \9 r9 f4 ?. V& w/ \23、论述社会流动的类型,并说明不同类型的社会流动对社会及个人有什么影响和作用? 思路: 先要回答出社会流动的类型,这些流动它们各自的特点,然后,根据这些流动的特点分别回答出它们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与作用。8 i* {( c& h) z# o& l5 {7 T/ I1 j/ ?* M
24、怎样才能实现合理的社会流动? 思路: 先要回答出什么是合理的社会流动。然后说明合理的社会流动对社会影响。再根据合理的社会流动对社会的影响,提出如何实现它,包括实现合理的社会流动的原则、途径。1 ]) c: I% [4 H: D
25、简述社会制度的基本特征。 思路: 只要说出社会制度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的内容就可以了。
9 r1 J1 K- u$ M# v. ~26、社会制度构成因素是什么?这些因素是怎样发挥作用的? 思路: 先要回答出什么是社会制度,然后再说明社会制度的构成因素有哪些,是什么?怎么发生作用,就可以了。 27、结合实际谈谈如何更好地发挥社会控制的积极作用,实现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思路: 这道题你先要回答出什么是社会控制。然后说明要想发挥社会控制的积极作用,必须注意社会控制的三个维度的问题,那么三个维度是什么呢,你分别说明解释一下。紧接着你再回答考察社会控制是否适度的三个角度,通过这三个角度,结合实际地来说明社会控制的积极作用。$ h+ x; m( S7 A( @3 I8 v
28、结合实际谈谈社会越轨对社会运行和发展的影响与作用。 思路: 你先要说明什么是社会越轨。然后,解释社会越轨行为都有几种,它们各是怎样的。再根据它们各自的特点谈它们对社会运行和发展的影响和作用。其实许多看似复杂的问题,分解以后再看就不难了。 29、社区的特点是什么? 思路:先解释什么是社区,然后,再说明社区的四个要素,而每个要素就是社区的特点。/ C2 G X+ l- _& p, l' v4 S7 ]
30、简述文化因素对社区有什么影响。 思路: 先要说明文化因素,然后,再解释其影响。9 ]7 g& `& m# j( [; P- M0 p9 B
31、简述我国城市社区发展状况。 思路: 先要说明城市社区的特点,然后,再根据城市社区发展特点论述城市社区发展理论。并说明我国的独特性。' n3 G% H/ c2 u
32、结合实际阐述在社区发展中,人所起的作用。 思路: 首先要阐述社区是什么,然后,再说明社区发展中人所起的作用。人对社区发展所起到的作用分别从人口因素、社区群体、个人体系等三个方面来加以说明。人口因素主要表现在人口的数量、结构、素质、人口密度分布、人口的流动与迁移等方面,你要从这几个方面结合中国实际来加以论述就可以。 33、结合实际论述我国社区发展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思路: 结合实际题。先要叙述清楚社区的环境都包括什么。然后分别论述这些环境因素对社区发展的影响与作用。在论述中要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y4 G# ?" q: _& ?. B: @" G# h( i+ W
34、社会变迁包含哪些方面? 思路: 先要说明社会变迁是什么,然后说明社会变迁包含哪些内容或方面。! U4 U" H9 E% `1 ?
35、文化传播是怎样引发社会变迁的? 思路: 先要回答任何社会都有其自身的文化,然后说明在社会变迁中,内外文化,新旧文化必然会相互碰撞,这就是文化传播。
: q$ J$ R6 n& b; p, X+ l/ j36、结合实际阐述如何理解社会现代化的概念? 思路: 一是要结合实际,二是要阐述对社会现代化的几种不同理解,以便于更好地理解认识这个概念。" n) |8 a; O3 C+ l6 @
37、结合实际论述我国社会现代化的特征和问题。 思路: 先要说明社会现代化的特征是什么,有哪些,然后,针对这些特征阐述其问题。
; `( m( p, g* z ?9 Y38、结合实际谈谈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所面临的问题。 思路: 这又是一道结合实际的题,首先要说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必然具有发展中国家所具有的特性。然后再结合我国实际说说具体所面临的问题。
" w! |8 _" Z. b( Q# ?% W. b* u+ l5 B39、社会工作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思路: 主要把社会工作的三个基本特点说清楚就可以。
0 t; l! Q, e6 Y0 f40、社会工作的对象是哪些人? 思路: 要说明社会工作的对象是谁,他们这些人的特点是什么,就可以。
0 B% X0 ^4 r. V1 `! d41、社会保障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思路: 先要解释社会保障的概念,然后再说明它在各国中的不同解释。 42、谈谈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哪些? 思路: 要把社会工作的内容尽可能地说全面,并把每项工作说清楚就可以。 43、结合实际谈谈怎样开展好社会工作? 思路: 回答怎样开展好社会工作,实际上就是要回答出社会工作的方法和程序。* F2 U/ |+ M) v0 G# C8 N9 `6 w
44、结合实际谈谈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与意义。 思路: 要结合实际,只有结合实际才能谈出它的作用与意义。要想说明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与意义,就要从社会保障制度的性质来谈,谈出为什么会有社会保障制度,它有什么作用,这些就是它的意义所在。% ?. b; O7 d6 i! s) c5 v
45、简述社会问题的破坏性和集群性。 思路: 解题的基本思路:这道题问的是社会问题中的破坏性和集群性这两个基本特征,你只要把我们课堂上讲的社会问题的破坏性和集群性的基本特征、影响是什么,主要的表现如何,说清楚就可以了。
5 Q2 B# T& c _" L5 k1 v46、研究社会问题的主要理论有哪些? 思路: 这道题问的十分明确,就是问你研究社会问题的主要理论,因此,你只要把研究社会问题的四种理论是什么,它们是怎么说的,讲清楚就可以了。
7 R3 E# b2 K: l3 A; K) O47、怎样看待社会问题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思路: 问你怎样看待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社会问题。回答这个问题时,一是要回答问社会问题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什么。二是要谈出你怎样看待它们。因此,你要结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把社会问题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讲清楚。实际上也就是谈谈社会问题的 普遍性和特殊性之间的相互关联。! j+ A6 w: d2 D/ m0 c/ u3 H
48、结合实际谈谈我国的人口问题是如何影响社会运行和发展的? 思路: 这道题是一道结合实际的题,这要求你在学习时,注意中国的人口大致情况,以便于可以结合实际加以论述,你首先要知道我国现在的人口问题是什么?它的基本情况。然后,再根据我国现代的人口问题和情况,结合社会学的社会运行和发展理论展开人口问题与社会运行和发展之间相互关系的论述。也可能你对人口最新的统计数字并不十分清楚,但是,你要知道一些最基本的知识,例如:我国人口数量多,质量比较差,文盲半文盲比例比较多,老龄化等。/ g0 J2 K# Y& g$ W6 S
49、结合实际谈谈我国的环境问题,你认为怎样才能根治环境问题? 思路: 这道也是一道结合实际的问题,首先你要知道我国的环境问题是什么,有什么影响?然后,再结合这些问题论述怎样根治它们。
) ~- G& E1 t! p: _. o& Q: r50、结合实际谈谈社会问题对社会运行与发展的影响。 思路: 这道题也是一道结合实际的题,社会学之所以被人们认识,并广泛地学习利用,就是因为它有很强的实践性,应用性。回答这道题,注意一是要结合实际,你需要举出一个社会问题实例,然后结合这个实例来谈;二是要用社会学的运行理论去谈这些问题对它的影响。
" |, L. b" h# v51、社会化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请解释说明。 答:社会化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促进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培养完美的自我观念。个性是个体的基本精神面貌,自我是个性的核心内容,它们是社会化的产物,对个体的社会活动起着决定作用。经过社会化而形成发展起来的个性和自我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符合社会价值标准,只有符合社会价值标准,个体才能顺利进入社会,其行为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同。因而,遵循社会价值规范,培养完美的自我观念是社会化的重要内容;第二,内化价值观念,传递社会文化。未经社会化的生物意义上的个体,通过社会化掌握社会群体的生活方式,将社会价值体系和社会规范内化,形成符合社会文化的价值观信仰和行为方式,成为承接社会文化和延续社会文化的一个载体;第三,掌握生活技能,培养社会角色。社会化的最终目的是培养符合社会要求的社会角色,使其在社会生活中承担特定的责任、权利和义务。个体要承担和胜任某一社会角色,就必须学习一定的基本生活技能和某些专业技能,并在学习和掌握的过程中培养对角色的理解。
6 y5 l& y2 ?, D6 j- N! p8 D7 w" J52、社会角色的扮演包括哪些内容?如何才能扮演社会角色? 答:角色扮演包括三个阶段:对角色的期望,即角色扮演者了解社会或他人对角色的要求和期望;对角色的领悟,即角色扮演者自己对角色的理解;对角色的实践,即角色扮演者扮演角色。要实现对角色的扮演,角色扮演者必需首先具备布景和道具,布景和道具不仅是角色扮演必需的物质条件,而且是角色的标志,证明了角色的有效性。很好地设计布景和道具是成功扮演角色是重要条件;其次角色扮演者需要适当的衣着、仪表与言谈举止,衣着和仪表是人们识别和承认角色的外在标志,言谈举止是角色内在品质的体现,是人们识别角色的主要依据。因而,适当的衣着、仪表和言谈举止是成功扮演角色的重要内容。最后需要台前台后的区别表演与社会角色表现上的配合。台前表演是表演者正式展示给观众的内容,是有序的、得体的,而台后表演则是台前表演的准备,是不愿让观众看见的内容,所以在角色扮演中,一般应防止观众到台后来。另外,一个社会角色的成功扮演还需其他社会角色的积极配合。' C+ X. P, C3 M- r# I( Y
53什么是群体凝聚力?如何分析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各种因素? 答:群体凝聚力也称群体内聚力,将指群体吸引其成员,把成员聚集于群体中并整合为一体的力量。群体凝聚力的形成有三个层次:人际吸引、成员对群体规范的遵从、成员认同群体目标并将群体规范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可见,群体凝聚力的形成和凝聚力的强弱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成员对群体的认知程度、认同程度和群体自身所具有的吸引力。就成员个人而言,群体对其凝聚力的大小可从以下三方面分析:其一,群体自身对成员是否具有吸引力和成员是否感受到这种吸引力;其二,成员与群体间的利益关系是否遵循了互惠性原则,保持一致;其三,群体的关系结构是否具备一致性和互补性,即成员能否在群体中寻找到与自身志向、爱好、观念、信仰等相一致的伙伴,或别的成员能否与该成员在性格、气质和能力等方面形成一定的互补。另外,影响群体凝聚力的还有环境因素,表现在群体外部冲突所形成的压力。当一个内部凝聚力较弱的群体,遇到来自外部激烈冲突的巨大压力时,凝聚力会大大增强。9 Z; v/ h7 z7 Q( ? s+ E
54、什么是组织中的非正式结构?它对于组织成员和组织活动有何影响? 答:非正式结构是指未经明确规定而从组织成员的活动及相互作用中自发产生的关系形式。非正式结构的产生主要是因为成员对于情感的需求,而在互动中结成正式结构之外的具有共同兴趣、爱好和利益的利益群体。这种在组织正式结构中的非正式的利益群体,一方面能够使组织成员获得认同和情绪上的支持,在工作中得到帮助,从而使成员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而且,它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够使在结构上缺乏一定灵活性的正式组织应付外界环境的突变。但另一方面,当非正式结构的利益和目标与正式结构不一致或发生冲突时,非正式结构会有碍组织的正常运行。 e) }1 P7 ~$ `$ J8 e. H
55、如何分析和理解我国现阶段存在的社会分层现象? 答:我国目前的社会分层与资本主义的社会分层有本质的区别。表现在:在我国废除私有制后,社会各阶层的矛盾主要表现为人民内部矛盾,不再带有阶级对抗的色彩;由于消灭了私有制基础上的根本的不平等,我国社会中的社会垂直差距大大缩小,整个社会的平等程度高出资本主义社会;由于不存在根本利益的对立,社会各阶层之间关系呈现出功能互补性,总趋势是日益接近,社会结构日益一体化。但我们不能就此认为我国是一个完全平等的社会,事实上,我国目前社会仍存在着不平等现象。以机会均等原则为分析尺度,主要有以下几种不平等:首先,由于用于保障机会均等的制度、措施、规则的不完善,使机会均等原则无法实现或遭到破坏,这是机会均等未能实施而产生的不平等。其次,人们在享有相等机会的前提条件上存在着差距,在行使自身权利的手段上存在差别,从而产生事实上的不平等。总之,制度、规则的不完善,社会差别的存在以及机会均等原则自身的性质都有可能造成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不平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