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社工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1472|回复: 1

[慈善公益] 有关慈善事业的一些思考——杨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0-1 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天早晨在国贸三期采访盖茨先生与巴菲特先生,对我国的慈善事业有一点感想,写出来与大家分享:6 n3 I- W3 E" W  ~
1、从捐不捐到捐给谁9 t- n: A: n# C0 S' v0 \# @
    当大家的兴奋点还在捐不捐、捐多少的时候,我们应该看到抛物线的另一头——捐给谁?怎么捐?这是盖茨先生、巴菲特先生此次中国行给我们带来的最有价值的思考。
( q3 h6 K1 f  U' Y: r    善是人类天性的一部分,可能出于各种目的从事慈善,过多地纠缠动机,我个人认为没有太大意义。重要的是,慈善不是某一群人、某一个阶层的专利,而应该是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一种生活方式。卡内基曾经说过:财富应该回馈给社会。他也说过:在神圣的慈善外衣下漫不经心地胡乱挥霍的百万富翁比一毛不拔的守财奴对社会的危害更大,实际上是他们制造了乞丐。
! ~; t3 Z3 r* `6 n/ b    在中国民间财富积累不过三十年的今天,企业家可以有多种方式回馈社会,不应以“裸捐”作为道德要求。比这更重要的是:捐给谁?怎么捐?如何取得更好的社会效益,并做到可持续发展。为此,我们呼唤中国《慈善法》的早日出台,呼唤专业性更高的公益机构及全民参与的社会氛围。: F( C2 s! z# U/ p2 d. ?2 a6 s

( W; E' r; X8 i, z6 F% l- P8 S& k& a! j, s3 {" Z  Z/ p7 ]7 e
2、慈善要趁早' K. ?6 l' X! G; a! V, `
    传统思维通常是在退休或临终前才会考虑捐献和做慈善,巴菲特先生与盖茨先生用实践告诉我们,何时做慈善都不嫌晚,但越早开始越好。盖茨先生说:“当你年富力强、精力充沛的时候,你更容易找到好的团队,并有精力去打造一个健康运行的机构”。巴菲特先生也说:“希望在有生之年把我的捐赠花掉,因为我们不知道死后别人会如何理解我们的遗嘱,能否替我们实现某种社会理想”。巴菲特先生还说,他每五年修改一次遗嘱,每次都与自己的三个孩子充分讨论。“做慈善应该让一家人团结得更亲密,而不是让大家产生矛盾,所以我为三个孩子每人设立了一个基金会,给与他们同样的捐赠,以免他们产生矛盾”。盖茨先生补充说:“虽然我的孩子们还小,我也打算这么做”。0 g! S$ n% J, W

8 `3 a" c7 `! i- ^这是一张采访后的合影: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1 23:38 | 显示全部楼层
呼唤中国《慈善法》的早日出台,呼唤专业性更高的公益机构及全民参与的社会氛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清流社工网 ( 苏ICP备19044186号-1 )

GMT+8, 2025-4-28 16:41 , Processed in 0.041893 second(s), 9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