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社工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2003|回复: 0

[华北] 医务社工专业化发展提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22 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2月16日,“首届医务社工论坛”以“医院社会工作”为主题在北京召开,论坛由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北京协和医院、山东省立医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联合主办,九十多名来自全国各地医院的医务社工、相关社会组织、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就当前医院医务社工实务的开展状况、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展开讨论,共同探讨医务社工实务的定位和发展方向。中国社工协会会长徐瑞新、常务副会长杨建昌、副会长兼秘书长赵蓬奇、副会长李德运及卫生部相关官员出席会议。
2 T* h4 i5 Q  j
6 }, x% j7 R1 y5 T8 Q       第二届中国社工年会召开在即,近百名医务社工齐聚北京,共话医务社工专业化、行业化、本土化发展之路。作为社工专业化发展的排头兵,目前全国有近20家医院设立了社会工作处(部、办公室),相继开展了医务社工的实践工作。
4 \: ~5 h3 B- Z: @/ Z) i( z

3 E: k0 K4 F1 Z/ D6 F& g8 D中国社工协会会长徐瑞新、常务副会长杨建昌、副会长兼秘书长赵蓬奇、副会长李德运出席论坛
; j+ O* ?: T: ^2 k( u0 F7 \
# @/ k. `9 w* g2 H# D9 S0 P+ E( v/ f6 J5 A5 n" {

, a  t, y6 i8 s- R: A2009年,北大人民医院新成立了一个社工部,图为医务社工在为患者解释就诊流程
% \+ A( h2 F. j# }$ `
2 V8 }: g5 C" J" f/ n: W( |
# [4 M7 f- b) l6 V& H" k0 T$ }3 q5 W- h- X
协和医院志愿者上门为一位老人治疗(2009年图片)
! H# g. ~# h! V) I+ [' K! _; E
$ m; l" M) t' \6 h+ `; z3 P  “他们是医师的助手,护士的伙伴,患者与家属的朋友,家庭的保护人,社区的组织者,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的合作者”,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卫生政策与管理系教授刘继同曾经这样阐释在当前的医疗体系中医务社工的重要作用。令人欣慰的是,医务社工的重要性已经开始不断强化认知,医务社工的实务建设开始走上高速发展快车道。
& H! r' F* R: d1 n, i! `5 T" t  
+ z. }- B% Z6 R2 O8 v6 _- b8 G    12月16日,“首届医务社工论坛”以“医院社会工作”为主题在北京召开,论坛由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北京协和医院、山东省立医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联合主办,九十多名来自全国各地医院的医务社工、相关社会组织、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就当前医院医务社工实务的开展状况、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展开讨论,共同探讨医务社工实务的定位和发展方向。中国社工协会会长徐瑞新、常务副会长杨建昌、副会长兼秘书长赵蓬奇、副会长李德运及卫生部相关官员出席会议。
% R( X2 `1 r4 e) H/ m3 j  P/ F
6 ]' S- d. K. d4 j5 F6 F$ x  众所周知,中国目前正处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关键时期,特别是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十二五”规划提出了关于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任务,并就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6 R. s6 M" n! T* F$ k4 f% F
/ G7 K! G% @& |, k
  首届全国医务社工论坛的召开也正是基于现实基础。中国社工协会常务副会长杨建昌指出,“大力发展医务社会工作已成为深化医疗体制改革、改善医疗管理水平、建立和谐医患关系、提高为民服务水平的重要方法和最佳途径,探索和创新医务社工新路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q$ j8 [8 J- |4 l7 @. [

8 ?. U+ D3 X+ Z7 `1 s! U! T  据了解,目前全国大概有20家医院设立了社会工作处(部、办公室),相继开展了医务社工的实践工作,但是对医务社工的专业化建设以及实务工作的开展还缺少经验。" I# o, U8 t. t# T5 \
% D8 S: A/ h% s( }& }0 x5 {
实践:
0 s3 Q- a* e" c+ r9 B医患之间的桥梁和润滑剂
+ }( ~/ ^0 I( E- H
, `0 j: W" ^  {* I# O  p1 j& X4 i
  医务社工是医务社会工作者的简称,浙江大学医学院郭永松教授对医务社工的定义为:在医院和医疗卫生机构中为患者提供心理关怀、社会服务的专业社会工作者。与医师和护士不同,他们为患者提供的是“非医学诊断和非临床治疗”。% B0 U3 H. e- n: j" [

: L! ?; h2 i4 @% a, u8 ~: D  “他们是医师的助手,护士的伙伴,患者与家属的朋友,家庭的保护人,社区的组织者,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的合作者”,长期致力于医务社工研究的刘继同教授对医务社工重要性的定位成为著名论断。
& F2 w& f# i" T3 }* k/ |
. R' C6 J; r8 a0 Y. |+ h$ ]+ w  周俊玲是来自深圳慈善公益网医务社工督导,她讲述的案例堪称对医务社工作用的全方位诠释。2009年,在深圳工作的28岁女孩柳眉(化名)突然查出患上了白血病,突降厄运使柳眉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医院的医务社工在柳眉入院后一直陪在她身边,帮她做入院适应;柳眉是单亲家庭,家庭条件也并不好,白血病需要高昂的治疗费用,柳眉之前所在的公司也并不情愿长期供养一个病人,医务社工又开始帮助柳眉处理与公司的合同关系,帮助柳眉四处寻找救助款;更不幸的是,柳眉和母亲的关系日益恶化,柳眉又接连经历了自杀、母亲出走等一系列事件,医务社工在关键时刻进行了危机介入,安抚丧失生存信心的柳眉,为柳眉联络媒体、调动尽可能多的义工资源、和医院沟通为柳眉启动绿色通道;在柳眉的生命只剩一个月的时候,医务社工为柳眉进行“哀伤辅导”,帮助她平复心情。
3 |) F$ U' f" r6 ~7 e' t. a# X. D" P" V6 F9 C6 I( U- `- C) L
  医务社工的存在改变了之前医院单纯的治疗“身体疾病”的模式,让患者在医院能够得到身心各方面的照顾。医务社工的工作比较繁杂,包括每天下病房走访新住院的患者,解答患者提出的各种疑问,协调患者遇到的服务问题,帮助有困难的病人就诊,还要协助处理情绪不稳或自杀病人、路倒病人或无名氏、无家属病人,以及受虐儿童或受暴妇女、经济困难的病人或对医疗有抱怨的病人,对出院患者进行电话回访,定期到社区进行健康宣教,日常对志愿者的管理等等。
7 z! [! O, \5 V$ b- o# k9 Q  d  
7 v. W, Z. @' k: c' s. m! J: W' ?    “我们的工作比较繁杂琐碎,每天忙的不可开交。”来自三明市第二医院社会服务部的付细娥对此深有体会,在医务社工的岗位上她已经工作了六年。六年来,付细娥和社会服务部的同事共走访病人10余万次,帮助各类医保病人准备报销材料达两万人次,收集患者意见、协调处理患者反映的问题数百起,对出院病人电话回访2万余人,满意度问卷调查2万余份。
0 I) I( M  U0 ^( Z7 m# ^
6 Z9 c. c/ W" \3 Y% T  虽然辛苦,付细娥却非常满足和自豪。付细娥讲了两件小事,有病人反映病房的床单、被套不够换,一些枕芯、被絮太破旧仍在使用,社会服务部了解情况后发现是科室为了节省开支所致,意见反映到医院后,院领导经过磋商,设置医院布类周转库,问题迎刃而解;还有病人反映开疾病诊断证明手续麻烦且收费2元不合理,意见经反映之后,很快得到了改进并取消了收费。很多外地病人都慕名前来,“我们就是冲着你们医院的服务来的。”* y3 C! M8 U9 \' N& X. Q' v
* B" u9 x% f3 _; C
  医务社工是现代卫生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专业技术人员。医院是否设立医院社会服务部或社会工作部等机构,已成为衡量、检验、评价医疗服务质量与现代化程度不可缺少的重要指标之一。
# _3 E: M% e4 L/ x& w) E1 m, k7 R! ^/ |, K
  刘继同指出,“中国现行医疗卫生体制与医疗服务方式存在着诸多结构性与体制性问题,可能影响医患之间的有效沟通,影响卫生服务质量与效果。医务社工最大的作用在于帮助医师摆脱很多不应由医师承担的、也做不好的事。”
! J# w1 e" A3 \, u- j* M$ ]$ g" {2 [  R( ?6 d, ^  H: S
现状:三种模式并存
. W% \5 I3 [" B6 A' |% p
) q& w$ }/ `1 D9 d4 j9 k
  资料显示,台湾地区医务社会工作人员与医院规模、医院层级成正比,医院评价标准规定社会工作人员与床位比需达到1/100,并根据医院收治病人性质不同而有提高,如儿童医院、肿瘤医院、精神病医院和老人院。为了保证社会工作效果,医务社工大都经过良好的专业训练,88%以上的社会工作人员学历在大学本科以上。
- u4 K* l9 o, z5 U; C/ p9 q! d& V9 Z# h7 r) Z
  在香港,从1982年10月开始,政府医院的医务社会工作被纳入社会福利署的管理范围,1993年年底由社会福利署派驻医院的社会工作者有近300名。他们的专业化程度都比较高。
$ |* T2 `, i" c" @1 z5 m
; N! E: K' r4 Z3 \7 y  目前国内开展医务社工服务的医院并不算多,据粗略统计,全国大概有20家医院设立了社会工作处(部、办公室),相继开展了医务社工的实践工作。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的医务社工仍然处于起步阶段。
4 ^; e3 b; v. U5 t2 P0 S7 N- S
8 Q5 t, l2 A. F7 J8 D; v  刘继同指出,目前国内医院开展的医务社工服务三种模式并行存在,一种是医院自发成立模式,一种是外来进入模式,还有一种是“无意识”模式(即以医务协调办的形式出现,但实际上做的是医务社工的工作)。
+ C0 a+ t5 o4 J& K6 v7 V# E
: F6 G9 n! H% E" q, @, g  一些医院已经日益认识到医务社工的重要作用,纷纷自发成立独立的医务社工服务部,如北京协和医院、北京人民医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上海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山东省省立医院等。以山东省省立医院为例,2008年4月山东省省立医院在全省率先成立医务社会工作办公室,设专职人员10名,其中医生1人、护士8人人、社会工作者1人。
" q/ A/ I  X9 k8 w) b$ }* n/ @
) J; `0 X% D1 Y  “我们的工作主要围绕惠民工作、志愿者工作、随访工作、住院病人服务中心工作展开,发挥医院与社会、医院与患者、社会与患者、患者与家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山东省省立医院医务社会工作办公室主任尉真告诉记者。/ I4 t, U4 w$ S* Y) T
$ I  o, J" k" P, D
  医务办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工作,包括建立病友俱乐部、志愿者援助小组,帮助病人进行心理疏导、寻找社会资源,到社区进行义诊、流动调研、开展健康讲座等。“2009年6月至2010年10月,我们共开展了9个惠民医疗救助项目,包括髋关节脱位特困患儿救助、瓷娃娃救助基金、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救助基金等。”
% ], O" L7 [4 F3 }; `  a0 m
/ k" V' t$ t# h9 l% f" i2 g9 Q3 s  外来进入模式则主要以深圳地区的医院为主,由政府选点购买医务社工服务,然后派医务社工进驻到医院中去。“我们这一批共有11名医务社工,进驻到6家医院,平均每家医院不到2名,人数比较少。”
9 \3 q: \2 [) t' |2 k8 _7 }; `, o2 r! F- d. J0 J) K; j
  刘继同认为,与第一种模式相比,外来进入模式开展工作还是比较困难的。“医患矛盾现在比较突出,外面进来的医务社工对医院的情况不是很了解,和医生护士都不熟,开展工作比较困难。”& ^, U8 Z( z4 I
* E) ~/ c/ r0 i9 {
  第三种“无意识”模式很有意思,上文中提到的三明市第二医院社会服务部的付细娥告诉记者,“之前我们根本没听过医务社工这个名词,正如我们部门的名字,我们一直认为我们扮演的角色是社会服务部,直到有一天,三明市民政局的副局长在我们医院住院,他告诉我,你们做的工作就是医务社工的工作,只是名字不叫那个名字而已。”# Z. M+ s" U8 u, O1 t8 I% h/ ]
( v+ o9 ?/ A, a
  刘继同告诉记者,这种模式下的医务社工实务实质上已经开展起来,就比较好办了,加强理论学习和队伍建设也不容忽视。
3 z5 \- D- L8 _( O- ~. U" V6 ~& G( V  t9 q/ |6 p/ j
问题:医务社会工作者普遍缺乏专业归属感
: D: I3 \. G7 j0 u2 N) ]( ]: @
2 l2 s  n) e6 S  虽然医务社工的重要性不断被重申,但是目前医务社工普遍面临缺乏归属感的困境。目前医疗卫生行业不太愿意建立这样一个部门的一个原因,除了对于社会工作不了解之外,还认为社工工作部门是个“支出性”的部门,不像医生可以会给医院创收。
  b' S8 U: Q6 D7 }' T( C/ P9 x. p+ k- {. X( ~. y3 K5 e! p
  虽然目前我国内地有近20家医院建立了社会工作部(或社会服务部),但大部分归属于医院行政职能部门或后勤保障部门,有的则属于职能部门下设机构。5 ~% I7 f. ]5 I1 f' s0 z( ~

' v0 c7 p1 n$ y5 ^$ ]. E  医务社工大多分布于大型综合性医院、专科医院和康复医院,而在疾病控制中心、社区卫生中心等相对较少。在全国范围内,实际在岗社会工作人员总量不多,现设有社会工作部的医院中,部门都只配备了2至3名专职的工作人员,且绝大部分来自临床护理人员。
3 u+ f1 R  b& P5 L9 o! m
' L) G% L1 z! @. K  “部门归属多样性、人员结构多重性、领导目标多向性决定了社工部门工作性质和内容也有很大区别,医务社工普遍缺乏专业归属感。”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副院长兼社会工作部主任季庆英分析。1 k, G) Q* x) }
3 r0 K( E  h. p2 s. z$ ]! }0 y
  然而,另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具有社会工作和医学背景的专业人员严重短缺。目前医务社会工作的开展情况却不容乐观:除了北京、上海的部分公立医院,大多数医院处于无岗、无人、无知的状态;绝大多数在岗医务社工也是由医护人员转型而来,专业水平不高。9 C9 Z: b+ k0 e: M6 y$ _+ F
0 P$ d# Y' a- B+ ~/ e  S4 S$ i3 _
  国家民政部社工调查报告显示:到2020年全国需求专业医务社会工作者将超过一万人;目前仅有首都医科大学等3所院校开设了相关专业;且课程设置中缺乏疾病心理学等相关内容,使学生难以胜任医务社会工作。
+ I6 Y3 Y% r7 ]/ T  v) Q# q
- T7 W) [" h2 v  “从1986年教育部决定在高校恢复社会工作教育以来,部分医学院校开设了医务社会工作专业,但缺乏有经验的师资。在高等院校中,医务社会工作课程是以选修方式供学生选择性学习,社工专业毕业生进入医疗系统的更是凤毛麟角。”季庆英说。
/ D+ p& E  K8 L- P5 W3 w1 {1 T9 A, q5 M. N) Z1 _/ y- l! z1 y
  专业的社工人才究竟应该如何培养,目前还存在分歧。中华女子学院社会工作系系主任矫杨教授认为,应该在社工系开展医务社工的专门教育,为社工系的学生设立医疗知识的相关课程。而一些医院的医护人员则认为,医务社工必须具有专业的医护知识,可以对医学院的学生或者是医院的医护人员进行社工教育,进而充当医务社工,在身份的合法性上更具有说服力。( J6 b/ h3 v- N" L$ p
  
' d4 k: r) }) j3 l/ t) P% s: {    除了缺乏专业人才,医务社会工作面临的困难还有不少。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医师孟馥表示,当前医务社会工作面临的困难一是缺乏广泛的社会认同,由于相关宣传报道较少,社会大众对其重要意义并不熟知,政府部门并未将其作为一个重要的领域来发展;二是缺乏相关的政策法规及体制保障,医务社会工作的开展无法律依据,不利于吸引专业人才;三是缺乏本土经验。  5 X- @. W# G' l
3 X; P: O5 o) _9 ^+ R, v
解困:“全国医务社工联盟”现雏形
/ m) F8 m1 D& q5 n8 G( ~9 P6 }& s. B
5 V+ r. J/ B8 z% \7 i* t  为整合医务社工社会资源,开展医务社工理论探索研究,推进建立医务社工实务体系,出席“首届全国医务社工论坛”的90位专家联合发出倡议,成立“全国医务社工联盟”。0 u2 o& ^7 l9 d6 y' m/ E
) I9 Z  X2 q. K1 K" e
  联盟由医疗卫生机构、医务社工、专家学者及相关社会组织等组成,并以此为基础,陆续吸收更多相关单位和个人加入联盟。联盟在中国社会工作协会设立日常办事机构,组织专家研究探索医务社工新模式,提供政策建议,开展医务社工专业化建设示范服务。此外,论坛组委会确定了“本土化的医务社会工作”为下届论坛主题。
; m$ _. Z) C+ y4 I) K5 E/ j5 I1 f6 J7 ?6 y/ H" k
  据记者了解,“全国医务社工联盟”将建立联盟成员交流平台,传递和交流联盟成员关于医务社工的学术研讨成果和实务经验,实现资源共享;组织创建“医务社工创新单位”,为全国医务社工专业化建设和医务社工发展提供示范服务;宣传医务社工,不断提升社会各界对医务社工的认识和认同。# h( {' s" l" Q$ V9 D  t
- `7 Z/ k2 r8 l1 E7 w' N
  对于首届医务社工论坛的召开和全国医务社工联盟的成立,中国社工协会常务副会长杨建昌和社工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赵蓬奇都给予了高度评价。杨建昌指出,近年来,医院设立社工部门,建立社工队伍,开展医院社工探索与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成绩。首届医务社工论坛紧紧把握我国社会工作发展大势和医院社工实际,从深化医疗体制改革、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出发,深入探讨医务社会工作的理论与实务,提出了发展医院社会工作的建议与对策,为今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 b& c3 q, z, P! p9 H! g+ A. {% ?, i5 W( r# D& a4 P$ z, Z. Y; |& a
  赵蓬奇认为,该论坛填补了我国社会工作发展史上医务社会工作的空白,为推进我国医务社工的发展提供丰富的理论与实践依据做出贡献。“举办‘首届全国医务社会工作论坛’共同探索社会工作发展之路,这不仅是医务社工界的一次重要的会议,也是我国社会工作发展史上带有开拓性、标志性和划时代的大事。”赵蓬奇说。
. N! ?: i  o- @; p" X( \5 Q0 A1 _" f3 G" b+ V& G
  据记者了解,首届医务社工论坛召开、全国医务社工联盟成立将入围2010年度十大社工事件候选名单。
来源:2010年12月21日  公益时报
备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清流社工网 ( 苏ICP备19044186号-1 )

GMT+8, 2024-10-1 17:39 , Processed in 0.042588 second(s), 8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