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7-20 10:49 来源:南方都市报
# A' n; l7 x, a! L$ l+ y+ J* X7 ?. B q1 L( x# l7 p1 t
2009年珠海被民政部定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地区,本市的社工机构也相继成立,至今全市有8家社工机构在册。最近,记者对本市的社工机构进行摸底,发现这8家机构的生存状况堪忧,仅有两家“能发出工资”,其他则是在“半饥饿”上浮沉。一方面承接不到来政府项目,另一方面,民间的支持力量不够,使其发展内外受困。对此,民政局表示,将探索政府购买模式,并加大投入力度来推动社工机构的发展。
2 h; p- {+ O6 V3 g" w% ]' ~ s
3 E0 A, p% Z; V 几乎每天早晨9点,珠海城职院社工专业的大二学生李沁岚,会准时到市青少年综合服务中心康宁社工站做志愿者。她的工作是辅导社区的学生们完成暑假作业,开展兴趣小组活动。毕业后,李沁岚想留在珠海做与专业对口的社工工作,但目前珠海社工的发展状况却让她对毕业以后的发展多了一份担忧。- \1 n% B c6 K: m
4 j* R( b7 r/ Z/ l( B9 J( Y7 S 珠海的社工机构发展起步比较晚,2009年珠海被民政部确定为全国第二批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地区以来,民政局也在探索社会工作的“先行先试”。随着政策的扶持力度加大,两年间珠海先后成立了8家社工机构,一共有264人通过了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0 ^& I: H9 R+ P! D7 E
& u$ M8 F2 p) b x( q; v1 j- Y 记者从8家机构调查获悉,这8家机构中大部分处于“半饥饿”状态。一方面承接不到来自政府或者企业的项目,人员工资发不出来;另一方面,承接到项目后没有及时找到新的项目,处于“青黄不接”的空缺期,要机构负责人自己先垫付经费维持运营。" t: N: y; @+ @8 Y
# j: w& q. q T" X( [ _" K$ F w5 r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珠海的8家社工机构,大部分都陷于经费困境,只有两家机构相对稳定———京师社工中心和珠海市青少年综合服务中心,他们“能发得出工资”,并“能维持正常运营”。
3 F$ r$ Y% J& L
( @8 l3 Y. N- O* O: _' i! G 珠海远博社工中心的一名人士告诉记者,作为“朝阳行动”--广东省关爱外来农民工子女试点单位之一,做过农民工子女的调查,然后开展了对崇文学校等民办学校外来工子女的关爱行动。在省市下拨启动资金和项目资金后,项目顺利开展。而项目结束后,没有承接到新的项目,目前该机构仍然在开展帮扶农民工子女项目,只能靠四处整合社会资源来做,机构工作人员都不拿工资。
/ Z: O a5 p" }1 k1 Z& {
# l. {6 t6 n' {# b' y 大多数社工机构法人接受采访时称,自己不从机构拿一分钱工资,所有的经费都投入项目中,有的项目做完还亏本,“除了人工工资外,场地活动费用都要自己出,一个项目做完,经费也用得干干净净”。
( N- v4 S% E* b! C, ?+ i/ s
. v4 A3 w B/ B/ Y 困局一- b0 h2 ?" W% G& x
. d! d* G& K! a3 j; c* u: Y2 F. c
政府购买项目稀缺$ U1 |: F ~5 X1 F, H m3 \
8 E( D- l# h$ O% H3 I& {3 o% w 无项目社工打道回府# _: |0 P. A% N5 H& D l
9 m7 b; Z8 ]" S7 u3 m [! b! ^ 和深圳、广州等城市不同,珠海的社工机构目前采取的模式大多是“项目购买”制。珠海多数社工机构均坦言,“项目购买”制让机构本身的压力很大,因为很容易出现没有项目承接的“真空期”———没有经费来源,就发不出工资,就不敢储备社工,导致机构持续运营困难。有业内人士坦言,和广深相比,珠海的G D P总量相对少得多,因此在投入购买服务方面投入的资金也相对少一些。0 v3 J" d3 D$ ]2 h2 A# V O& s
* v' F6 F6 c/ t! g' [8 \# y4 o, R 梅华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一工作人员称,他们曾经和深圳公益网合作,开展梅华街道的居家养老服务,而为期7个月的项目结束后,因为没有找到相关的项目进行承接,先前从深圳借调过来的社工也离开珠海。
1 o) W6 {# b- \$ t: ~5 U: p' p& _. Z5 _6 F" m7 L& P6 @
目前生存环境相对稳定的京师社工中心有北师大珠海分校的高校资源作为依托,做实务的同时也做科研项目,通过资源有效调配寻找自己的生存空间。珠海市青少年综合服务中心由珠海市一企业家出资开办,由该人士每年投入近20万的成本维持运营,给社区的青少年提供服务。采访中,该人士坦言,其抱着做公益事业的心态来开办社工机构,目的也是希望能尽己之力解决社会矛盾。
5 Z9 b" m- D6 X- ]3 \
0 T) Z) ?( j+ c" V6 s 资金来源的不足,使社工队伍不稳定。记者从8家机构调查中获悉,在社工机构从事实务的社工仅有30余人,大多数机构仅有2-4名稳定的专职社工,人数最多的一家也只有7名专职社工,也有的机构没有专职社工,平时做项目靠兼职人员来完成。偏低、不稳定的薪酬体系导致社工在珠海生存空间小,逐渐往社工发展更为成熟的深圳、广州等地发展。毕业后毅然去广州寻找就业机会的一名社工专业学生如是说,“信仰归信仰,但首先要生存”。( t, O; a9 _ `+ t9 y/ p
+ W1 E# c" o# s& y! [" q 困局二
& G, d6 {# j& J# s* @. R D
2 ~) T. U8 n6 \ 民间支持力量不足
; N& e6 x/ J7 `
1 f# R0 f6 T9 e9 E8 Y# G# [ 找企业“化缘”太难
: ?4 f7 ?( ~. D/ D6 F# O" S3 `6 L+ }
政府项目购买不足,社工机构找不到可以承接的项目,已经影响到其发展,甚至是生存。如何打破这一困局?这一问题时常萦绕在京师社工中心负责人范时杰的脑海里。他表示,这种困局不能仅靠政府部门的力量来解决,还可以寻找民间力量来支持。但在目前,社工机构在寻找民间力量时也常面临无解难题。8 l, D* j H0 D2 \5 C! U, s' }
' [# g0 Q5 q' E6 r" H 记者采访中,有社工机构坦言,珠海目前的整个公益氛围不够,去寻求民间的支持也处处碰壁。“不像其他城市,有实力的企业家或者基金会都会给予支持,而珠海的民间力量目前也比较薄弱。”
8 m$ ^* W5 }+ H9 Z2 B, p, o
9 `1 n# B' d, Z" M" ?5 n 有业内人士也坦言,社工机构的发展需要靠“两条腿”走路。即政府需要提供的基本的公共服务,例如助残、帮扶孤儿等,需要向社工机构购买;其次是社工机构自己发现了社会问题的存在,做出方案后寻找资源作为依托,包括基金会、财团法人以及政府提供的支持等,这才是一个良性的状态。范时杰认为,政府转移职能的同时,也要看社工机构有没有能力进行承接,成熟的经验是机构走在前面,做了方案后找基金会赞助,再找政府支持。# M" V0 i. z. e, \9 q
6 g: H+ y% E/ B# X* Z& h$ ^# t
他城比较
' k5 u. o' a9 G2 B& J* E* _: `7 s7 `$ K# Q! U! i/ M7 J
“岗位购买”制也遇瓶颈% \5 v+ o# g, J( Y2 T3 @- e
5 n2 w* v. R5 z2 G# E" _& Z. o) {3 _ 深圳和东莞的社工机构发展历史比珠海要悠久,两地均采用“岗位购买”制的形式推行社工发展。政府根据服务对象或用人单位的性质、数量,确定社工岗位数量,确定价格标准后,向社工组织购买,充分发挥了社工组织的自主性,达成了民间组织与政府的优势互补。0 {( T" t* f9 N! E5 M
# w$ o4 A4 j( [; a3 s+ D
但在发展一段时间后,“岗位购买”制的弊端也开始凸现,例如工作行政化,将社工安置在一些部门后,被负责人当做行政工作人员来用,有时候要处理一些打杂的事务。再者采取岗位购买制,对于岗位的设计科学不了,有时候可能造成公共资源的浪费。而且社工的工作具有团队性,需要人与人之间进行相互沟通与协作。& u' m5 x5 F; Y" L D0 U
8 p; ?4 R6 W. w) a1 P. _: @# K 据悉,目前深圳社工发展开始向“项目形式”发展。3 V( }8 I# ^% @8 h9 k
; `( i2 W$ B6 u. P# Z 资金多元化推动社工发展5 {9 p' ?; U8 ~9 o2 P t1 s
" P# W4 l k( B: g( w- v
社工发展比珠海成熟的深圳也存在类似困局,民间社工机构的运作资金主要依赖政府的购买服务。宝安区阳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成立以来,连续两年在全市招投标竞争中社工岗位“零中标”,导致运作艰难。资金来源过于单一成为社工机构发展的硬性约束,制约了民间社工机构的发展。3 a. `) z, s& I8 i9 M8 C' w9 l
7 d. y; n' O3 P* }5 u, p5 S. C
而上海公益氛围浓厚,配套设施相对健全,社会企业发展态势良好。上海从事社工服务的除了专门的社工机构,还有公益组织,社会企业的积极发展与合作也推动了上海社工发展方向的多元性,此外上海更注重“公益概念”的发展,而非局限于社工服务;协会、正式注册的民间非营利组织都具有项目、组织的孵化功能,社会企业发展有一定规模和经验。8 h: s/ c/ [" Q, |! U
/ h* Q0 u1 u# A! @8 m7 c
上海社工机构的资金来源渠道多元化。上海公益气氛较浓重,提供服务资金不仅限于政府及福彩公益金,除了政府提供项目购买的经费,政府提供充足场地,社会公益组织广泛参与,基金会提供支持力度较大。
# m/ y! l: ?) |5 S3 Y" u9 U+ V3 j- b% @* c& w4 x) F
' d. l0 l9 d# _, n U' o
9 q5 Z9 n* D9 N7 z
该贴已经同步到 小小琴的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