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社工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1456|回复: 0

吸毒原因系统分析——基于对240名吸毒者的全面研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10 17: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北大法律信息网 作者:李双其 7 t8 ?$ N) B* [/ Y7 b

/ v  v& O$ [; f2 H& `1 S  【摘要】设计科学的问卷,采用不同的方式,对随机抽样的240名吸毒者进行调查,全面获取与吸毒有关的数据。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这样的结论:1、吸毒者初次吸毒的原因有14种。一是好奇。占40.4%。二是同伴朋友怂恿。占30.8%。三是精神空虚。占4.2%。四是跟潮流。占3.8%。五是被骗。占3.3%。六是治病。占3.5%。七是追求享乐。占2.1%。八是解乏。占2.1%。九是减肥。占1.7%。十是不了解毒品。占1.7%。十一是显示有钱。4例,占1.7%。十二是认为自己不会上瘾。占1.3%。十三是增强性功能。占0.8%。十四是其他原因。占2.9%。2、吸毒者第二次吸毒的原因有16种。一是找好的感觉。占20.0%。二是好奇。占15.0%。三是同伴怂恿,占12.1%。四是精神空虚。占10.4%。五是追求享乐。占9.6%。六是舒服。占7.5%。七是治病。占4.2%。八是跟潮流。占3.85%。九是不了解毒品。占2.9%。十是解乏。占2.9%。十一是认为自己不会上瘾。占2.5%。十二是减肥。占2.1%。十三是显示有钱。占2.1%。十四是被骗。占1.7%。十五是增强性功能。占1.7%。十六是其他原因。占1.7%。3、吸毒者复吸的主要原因有18种。它们是毒友影响、追求享乐、心烦苦恼、无聊或无事可做、心里难以忍受、毒贩引诱、回到原吸毒环境诱发、稽延症状影响、又有了吸毒的经济来源、家庭、单位冷落歧视,破罐破摔、睡眠原因、看到吸毒工具诱发、缓解疲劳不适、重返社会后的补偿心理、戒毒是被迫的,根本就不想戒、企图借吸毒提高性机能、治病、减肥等。而进一步分析认为,毒品的容易获得与轻易可以接触到吸毒人群是吸毒者复吸的客观环境因素;毒品的易成瘾性,是戒毒者复吸的一个重要的药理性因素;戒毒者的个人心理素质差,是复吸的重要主观原因;政府和社会对戒毒者出所后的帮教措施未能跟上,是戒毒后复吸的一个重要社会原因。另外,家庭中有无其他吸毒者、是否有强烈戒毒愿望、是否伴有反社会人格障碍以及毒品的滥用程度与复吸有密切的联系。4、转为注射滥用的主要原因有:(1)耐药作用。占74.1%。(2)毒资匮乏。占55.4%。(3)吸收效果好。占54.5%。(4)享受。占50.9%。(5)好奇。占49.1%。(6)模仿。占45.5%。(7)对戒毒的错误认识。占16.1%。(8)疾病所致。占6.35%。(9)其他。占10.7%。
  ^  D% }) |' o9 M4 ]/ P% G3 c) Y  9 k/ q. o0 o/ l2 T9 K/ O" {9 y6 l, N( f
  【关键词】吸毒 原因
( ]8 q. B6 c6 |  `$ n3 A# r, C! b  $ S" {4 Z) O8 a8 ^
  一、研究目的 6 n# X4 C' J6 A" y
  
! ?8 y. [' \2 l# s0 M% H+ i4 T) ^  自吸毒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后,许多人研究过吸毒原因问题,研究吸毒原因是研究吸毒问题的基础。但根据笔者的把握,对吸毒原因的研究仍存在不少的问题。国外的研究优势是研究方法科学性强,比较成熟,并重视借鉴本国的相关成果,但他们研究的具体内容有局限性。关于西方国家吸毒原因的研究,美国新泽西大学和加州大学二位研究人员张晓东和陈国霖的分析评论指出,西方国家关于吸毒问题研究的不足是小样本的局限性和对象的地域性,系统性的大样本研究未见报道 。所以,尽管国外的科研技术发达,但是对吸毒这样的社会问题的研究尚不能取得世界公认的成果。而我们看到的国内关于吸毒问题的研究也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学科的单一性,二是学究性。把吸毒原因的研究着重于理论探讨,而缺乏实证的调研。因此,其科学价值,特别是指导实践的价值甚少。基于这样的判断,我们选择实证研究法,在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我国的实际出发,从多角度着手,有针对性地进行个案问卷,突出微观环境对吸毒人员的行为、心理的影响,也考虑从防范吸毒和有效戒毒方面入手,深入、系统地调查吸毒与刺激因素之间的关系,最终为全社会预防吸毒提供可操作的参考指标,为戒毒和预防、控制毒品犯罪提供理论上的指导。 - }1 h3 h8 m$ [5 ^- d0 r: Z, O; ~
  & f$ q) M% P* @6 F5 J
  二、研究步骤与方法 
4 |" R$ c. {' T7 \7 \- @  " [2 O% t7 W; z% D4 X
  1、对象选择。研究对象共240例,有四种来源:一是来自戒毒所。包括强制戒毒所和民间戒毒所。78例,占32.5%。二是来自劳教所。96例,占40%。三是来自正在“处置”的违法犯罪人员。26例,占10.8%。四是来自自由人。40例,占16.7%。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选择对象,对240名对象进行调查。
# o8 A) N9 B# H% W5 j  
6 Y' R2 K; S6 L( h  2、设计问卷。本项目问卷调查表采用美国新泽西大学、加州大学的样表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由福建现代犯罪学研究所制定。问卷具有内容全面的特点。 ; B+ e8 u9 \2 X4 g+ n! i
  
6 Y' D. _, n9 k9 S' c. @) n  3、确定调查员并进行培训。挑选9名具备犯罪情况调查经验的研究人员任各个调查组组长。设立9个调查组,每组组员5人。经统一培训后分9组分头对吸毒者进行问卷调查。 ! S5 C( f/ r2 d) C% u
  
: D6 S8 Y, u6 h; I3 e- {  4、获取资料。由经过统一培训的本课题研究人员用自行编制的调查问卷对240名吸毒者进行调查。为了打消被调查者的顾虑,尽可能获得真实信息,要求被调查者不必告知调查者姓名。同时,向被调查对象讲明获取的数据仅供研究使用;对吸毒者的陈述情况,调查人员将为其保密。 $ L  v6 p/ L! D8 `4 x" C
  
. X5 l' l+ D. |0 q0 T0 J" }  5、数据统计处理。利用计算机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 ]0 U9 ~; Q" L6 b* @
  " x' v$ L/ l- A
  三、研究结果 . L8 i2 t0 ?. c( T) a" y- x( K. `
  5 J% N6 k$ T. k& A: e
  (一)人口学特征 . {; `0 C8 m: t. a; {( ]+ w1 `: p& m
  . L% b, R% H, o' r; N4 S- _& p
  吸毒者人口学特征(见下表): & l' B* w( @  Q. v% }0 `% X
  
) L* S' y  k+ l% E9 v& c! P  特征 例数(n) % 
1 _! o' ~' ?3 r% F  ) y$ V5 y4 W) W/ U1 Y. `/ S6 ]7 J
  现年龄 <17 0 0 , A+ p) a0 R) o( X$ q$ {
  
7 r' n" F) M6 O( R  17-25 64 26.7 : R: D! R+ [! r( @
  + f& r# {! c/ H8 [* |% G' ]( G4 [
  26-35 146 60.8 
! C3 }7 M/ U- l0 N- h* o0 d  
  X% G  X5 p2 A! Y- a  36-50 30 12.5 6 Y% ~) P/ i/ `5 l8 U9 y
  , A) a9 X$ _5 w+ e
  >50 0 0 
+ E0 j6 N4 g7 A- j  6 y# m  @! m  J: x& `/ x  i/ q
  第一次吸毒时的年龄 <17 30 12.5 0 x* W4 U- s% H) z: ]2 ]. `
  - D' @8 U& C5 m7 R' k
  17-25 140 58.3 3 p, U. ~/ t/ w
  
2 x" Y0 |9 ]* {- Q) O/ A  26-35 48 20.0 
. `% @' q, l' x& C  ; C2 C2 M1 C# r, \
  36-50 4 1.7 ( b7 V" Y  P4 ^" V: b4 G4 N4 E
  ) D- q  C) J! X% j! |% N
  >50 0 0 , l7 U" a) c' p9 `' [& S
  + p& g9 P( V4 ^1 A! U4 n
  记不清 18 7.5 6 Q+ \# G( j" y/ P, g2 k$ @
  
5 E2 h+ b5 u( }0 v  性别 男 168 70.0 : L3 Y& K, r1 w- m( T& Q  ?
  ' }& G, I( L1 Q4 B- C' a9 R
  女 72 30.0 
' v; G: k/ P( g0 d  
, {* B) u/ E9 o( T( W  文化程度 小学以下 8 3.3 - T) j1 i9 }1 F( T0 K" j
  
) s, E, g8 q) R1 c6 N0 H4 S  小学 86 35.8   @) {2 s) p) @' E
  9 E2 n  ^* \* D5 {- _1 l
  初中 100 41.7 7 @! a6 M0 M) T# ?0 P* b, c- c
  0 m9 @! ]/ e. p9 V$ B7 i3 B$ U5 q8 ?
  高中 42 17.5 * w; r$ I5 I6 A  ]* B
  
9 L: \0 @5 y' P% d7 E; |  高中以上 4 1.7 " a/ N4 Q* d! _- \
  & ~+ P# O* m/ c1 r. j2 A1 f$ P/ G
  婚姻状况 未婚 148 61.7 
5 L# a0 k# G' F+ C    }8 J" n- h  p" A, Y
  已婚 40 16.7 " P0 u) }/ p1 Y2 F- a( {* ?8 R9 h
  7 n, i5 q$ N9 W! y" S$ Y9 I
  离婚 22 9.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李越老师直播间|清流社工网 ( 苏ICP备19044186号-1 )

GMT+8, 2025-7-4 16:44 , Processed in 0.044548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