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 w. m b0 q: M+ M, Y
南方日报讯 (记者/罗锐)到2015年,力争使全市专业社会工作者达到1500人以上,每万人持证社工人数达5人以上。近日出台的《惠州市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了这一目标。1 C8 ^1 S9 b+ Q- r5 G
9 \6 F2 \- |+ ~! ?3 S( x
跟广州、深圳等城市相比,惠州的社工工作起步较晚,在资金投入、组织保障方面较为滞后,此次《意见》出台,在人才建设、资金投入、激励保障体系等方面均做了具体的规定。社工专业人士认为,这将有助于惠州社工工作的发展。
, T; s4 E$ [$ v/ O9 o( `; e+ \* x9 c* m k$ b0 P
将建10个社工实训基地
* k% |- l8 d! }) k: [1 o* B9 p& T- D- F% @- T
记者从民政部门了解到,目前全市民办社工服务机构仅有2家,全市获得社工证书的人员仅为103人,每万人有持证社工人数仅为0.14人,全市社区都没有登记在册的社工人才。1 X! m3 B9 `8 Q( i* \; z
) e% Z6 O0 b2 O
记者从民办社工机构处了解到,这些刚成立不久的社工机构里的骨干社工基本上都是从深圳等地过来的。严重缺乏本土社工一直困扰着本地社工工作的发展。
" |, c' G7 x. n$ [& \4 P4 K' s: y
- g3 G" S' W) J9 z+ D* e; n 《意见》提出,支持惠州学院、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惠州技师学院、惠州商贸旅游高级职业技术学校等院校逐步开设社会工作专业,充实师资力量,逐步扩大招生规模;同时鼓励引导国内外高校在惠州发展社会工作学历教育。' g* ?: t* h2 t. n
6 S) @5 I4 x" E: O+ d5 E: M 《意见》还提出,力争2015年前建立1个以上市级社会工作人才培育基地、10个以上社会工作专业实训基地,各县(区)至少建立1个以上社会工作人才培育基地。: i) M0 D3 M( u ^5 v) `
8 n/ B) x# p* N# D 到2015年,引进10名以上高层次社会工作人才来惠从事教学研究。2012年起,每年遴选一批优秀社会工作人才出国(境)培训;选拔一批从事社会工作行政管理骨干到高校社会工作院系培训学习;选派一批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管理人才进行培训。) n6 R0 R& E! o" I* r
& M2 }0 x9 W& N- N* n
持证社工可直接在惠入户
& B! n* e$ h. t5 h a2 O) W; f4 d3 m7 a# e7 p4 ~; c( Y" b
为了提高社会工作职业的社会地位,更好地吸引和凝聚人才,《意见》还提到建立健全社会工作人才激励保障体系。6 t( e$ ~0 i+ L2 [3 k
4 m* M- j1 S. m; S; K- i 《意见》提到将探索实行社工人才岗位津贴制度。事业单位社会工作岗位人员,执行相应专业技术岗位薪酬标准;在公益性社会组织工作的社会工作人才,采取学历、资历、资格、业绩、岗位等多种指标相结合的方式,实行以岗定薪、以绩定奖、按劳取酬,保证其薪酬不低于同等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平均水平。
) e# D* M8 U7 q3 R: @3 p: T; C5 F+ w% y4 {1 m, @
缺乏优秀人才一直是社工发展的一大难题,要吸引他们来惠州工作,需要解决他们关系的生活工作等问题。《意见》提出,凡取得社工职业水平证书并受聘于惠州社会工作岗位的人才,可直接在惠州入户。本人不愿迁移户口的,可办理居住证并享受与户籍居民同等待遇。
) J6 e+ j7 \3 W, A' U1 i
2 ?& g0 L) U/ L3 U! j 对于民办社工机构的发展,根据《意见》,惠州将坚持分类指导、有序发展的原则,采取简化登记手续、完善注册办法等措施,鼓励和引导社会工作者等专业人士及其他符合条件的组织和个人,创办直接提供社会工作服务的机构。力争到2015年底,全市民办社工服务机构达到15家以上,具有示范导向作用的机构达到5家。! l5 R* p( n8 W1 k0 C0 U7 Q2 T
6 {/ f7 S% n" I/ \' C _
作者:罗锐
7 O; O. E9 t$ d# @. y(本文来源:南方日报)
, ^1 S0 e4 N0 Y# ~* \;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