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社工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1169|回复: 1

[华东] 培养社工专业人才 建设社工人才高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4-17 13: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海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 马伊里

编者按: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人才是关键。为贯彻落实年前召开的全国人才工作座谈会精神,更深入普及落实科学人才观,今年,上海市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高层次人才网和《组织人事报》联合举办了“建设上海国际人才高地大家谈”征文活动。近期,东方网政务频道将陆续把这些精彩的文章呈现给大家。

社工专业人才是现代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力量,是社会建设的生力军。当前,上海正处在一个由经济发展向经济社会同步发展转型的重要时期,迫切需要加强社工人才高地建设,培养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工专业人才队伍,为社会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培养社工专业人才是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1997年,上海开始探索发展社会工作,在浦东率先引进了内地第一批社工专业毕业生。发展社会工作,引进和培养社工专业人才,不是突发奇想的标新立异之举,也不是简单的照搬国际经验,而是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内在需要的必然表现。作为产业集中、人口密集、开放度高的经济中心城市,上海在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加速推进的同时,在社会建设、社会管理、社会服务等方面也面临着一系列严峻的挑战,比如贫富分化、利益分割、文化融合等等,传统的工作理念和行政方法难以有效应对。在此背景下,导入社会工作专业理念、方法,培养引进社工专业人才,将成为回应社会现实需要的一种理性选择。

在早期社工介入的个案中,社会工作新模式已初露端倪,到近年来,社工专业人才在多个领域得以发挥作用,并在“11·15”火灾灾后介入等一系列重大社会事件中展现自己的专业功能。社会工作在回应现实需要中获得发展,社工专业人才在解决现实问题中展现着社会服务的专业提供者、社会矛盾的有效化解者、社会政策的忠实执行者、社会管理创新的有力推动者、社会公平的积极维护者等多重角色。

目前,上海既面临率先“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加快“四个中心”建设的历史机遇,也面临着各种新的社会问题、新的社会矛盾和新的社会需求。因此,进一步加强社工专业人才培养,建设社工人才高地,就成为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和公共服务体系,推进上海转型发展、和谐建设的现实需要。

上海在创新社会管理和服务中加强社工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一)建立健全制度体系。不仅出台了《关于推进本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和《上海市“十二五”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发展规划》等整体制度,而且抓住职业认定、队伍建设、岗位发展等重点环节,形成了一系列相互配套的制度体系。

职业资格制度。早在2003年就出台了《上海市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认证暂行办法》,将社工列入专业技术人才,每年组织资格认证考试。目前上海有资质的社工已超过1.3万人。

注册管理和继续教育制度。在职业资格基础上,出台《上海市社会工作师(助理)注册管理试行办法》和《上海市社会工作者继续教育暂行办法》,对取得社工职业资格的人员进行注册管理和继续教育,以规范社工职业操守,提升实务能力。自2003年起累计注册7910人次,继续教育12000人次。

岗位配置制度。在本市民政系统及相关机构明确提出配置社会工作岗位,并列入专业技术人才管理。

岗位轮训制度。对实际在岗的社会工作人员开展分期、分批、分层的岗位轮训,不断提升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努力做到持证上岗。

(二)建立完善组织架构。从行政管理、行业自律、专业支持等方面建立社工专业人才的组织架构。

第一、加强社工行政管理。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上海市民政局增设职业社会工作处,负责协调全市社会工作发展。各相关领域也根据发展需求,明确了职能部门和负责人员。政法系统还专门成立了禁毒办、社区矫正办和社区青少年事务办等三家行政管理机构。

第二、加强行业自主管理。1993年上海就成立了市社工协会,2011年协会换届产生了以教育界、实务界为主体的新一届领导班子,进一步增强了协会的自治性和社会化。浦东新区、普陀区、静安区、杨浦区也都成立了社工协会。

第三、培育专业社工机构。上海发布了《关于在本市培育发展专业社会工作机构的通知》,并在公益创投和招投标中对社工机构提供一定的优惠。目前上海专业社工机构已超70家。

(三)搭建人才服务平台。围绕社工人才的“培养、评价、使用、激励”,形成了一系列服务平台。

一是教育培训平台。依托16家社工教育培训机构,通过创设“上海社工教育发展联席会议”,加强社工专业在课程设置、专业实习、项目研究等方面的合作,提升社工源头培养的质量。

二是实务提升平台。针对社会工作强调实务能力的特点,通过开展示范创建、评选优秀案例、实施“三实”工程、引进埠外督导等方式,不断提升社工实务能力。

三是人才使用平台。加强社工人才的岗位开发和人员配置,形成了事业单位配置、政府购买服务、依托行业自主管理等多样化的社工专业人才使用方式。

四是评价考核平台。将社工专业人才纳入全市人才评价体系;社会福利系统、政法领域部分社团组织导入ISO国际质量认证体系;部分区县建立薪资激励措施,强化岗位绩效考核,激发社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五是信息交流平台。建立“上海社工网”,开展优秀社工评选,举办“社工节”、“高校社工文化节”等活动,促进社工之间及其与社会各界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社工的社会认同度和认知度。

(四)拓展社工服务领域。上海始终坚持在多领域推进社会工作,将服务覆盖到民政、司法、教育、卫生、人口计生、民族宗教等多个领域,发挥社会工作救济、预防、发展三大功能。在应对“5·12”地震灾后重建、“11·15”静安火灾等社会重大事件中,社工也发挥了其在链接社会关系,恢复社会功能方面的独特优势。近年来上海社工又开展了“直通990空中一门式”、“桥计划”、“优抚社工”等服务项目,有效介入困难家庭救助、信访维稳等新的领域,并取得良好效果。

加强上海社工人才高地建设的几点思路

培养社工专业人才,建设社工人才高地,必须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以科学人才观为指导,以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需求为导向,切实加强各项措施,优化社工发展环境。

(一)健全政策制度体系。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出台一系列促进社会工作发展的政策体系,并逐步完善社工发展的职业资格认证、注册准入、继续教育、人才引进、激励保障、考核评估等政策制度,适时出台《社会工作者条例》等相关法规,注重增强政策法规的科学性、系统性、连续性和可操作性。

(二)加强社工人才培养。要进一步加强专业教育和在职培训,形成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相互补充,理论学习、实务培训相互促进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机制。加强社工学科建设和教育评估,注重社工的源头培养。启动“万名社工岗位培训项目”、“千名社会工作人才境外培训项目”、“百名社工督导培养项目”、“十佳社工评选项目”,有计划有步骤的培养造就一批社工领军人才。

(三)培育专业社工机构。社工专业机构是提供社工岗位的重要源头,也是吸纳社工人才的重要载体。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支持制度,实施“百家社会工作机构成长项目”,积极培育满足社区居民需求的专业性和综合性的社工专业机构。要加强机构的专业服务和运营能力培养,提高机构公信力。要研究制定社工机构的分类评估指标,开展第三方评估,提高机构规范化水平。

(四)完善资金投入机制。要逐步增加对社会工作发展的公共财政投入,适时建立政府购买社工服务制度,实行公共服务的项目化运作,通过招投标等方式择优选择社工机构提供专业服务。探索开展将福利彩票公益金用于社工队伍建设。多渠道筹集资金,建立社工发展专项资金。大力扶持发展社会工作相关的社会组织,为社会、企业和个人支持社会工作发展和社工队伍建设搭建参与平台。

(五)营造社工发展氛围。通过实施“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社工知识培训项目”,逐步增强公务员尤其是领导干部对社工知识的认知。建设社会工作宣传基地,开展社工宣传周、社工节、社工论坛等活动,借助知名网站、报刊杂志、广播电视和专业媒介等推广宣传社会工作,提高全社会对社会工作的知晓度和认同度,逐步形成“政府高度重视、群众逐渐关注、社会大力支持”的社会工作发展氛围,为社会工作发展和社工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营造声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17 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清流社工网 ( 苏ICP备19044186号-1 )

GMT+8, 2025-1-8 02:45 , Processed in 0.043326 second(s), 8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