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佛都市网讯 佛山日报记者 李在磊摄影报道:记者昨日获悉,三水区疾病防治所与三水弘毅社工中心签署协议,弘毅成为疾防所“全球基金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项目执行单位。这意味着三水有了首个NGO参与的购买社工服务项目。 该项协议合同期限为一年,按照协议规定,一年内三水区疾病防治所将向弘毅社工提供经费支持,弘毅则利用自己特殊优势开展流动人口结核病的宣传活动。内容包括开展形式多样的流动人口结核病健康促进工作,在流动人口聚集地发放宣传资料20000份,参加疾病防治所组织的相关宣传活动、培训和会议等内容。
8 J' Z q- z- d! O$ q 据了解,“全球基金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项目的基金会,从2008年起每年都会给三水区疾病防治所投放专项资金,用于三水区流动人口结核病的防治工作。由于社会环境和流动人口本身的特点,做好流动人口结核病控制工作非常困难,因此该基金会明确要求由民间组织承担该项目的工作。
0 c: y* W1 M- W5 P6 F* z1 X% Z4 v- q! h “基金会要求这个项目最好由民间组织来做,”三水区疾病防治所结核病防治科相关负责人钟小姐说,直到今年年初三水才有了第一家非营利性社工组织,在此之前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的项目都是找三水一些民间协会来做。6 j9 ]8 [' y) |, _6 h" ~
她说,上一个合同期限到期后,三水的社工组织也参与进了该项目的申请,而在众多申请单位中,弘毅社工的项目书做得最为详细、专业,他们也了解到弘毅之前所做一些活动的成果,于是选择跟弘毅合作。
E3 b" |* ]- T& f0 W( ^ 据了解,协议刚刚签署,弘毅社工便组织了相关宣传活动。上周日,三水区弘毅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与三水区疾病防治所、三水区西南街张边社区居民委员会开展了一场名为“你我共参与,消除肺结核”的活动。三水区西南张边村是流动人员聚集地,当天下午,弘毅的社工举行了讲座、有奖答题、派发传单等形式多样的宣传。& |; ]6 A. l! O$ `: S& b X
区疾病防治所一位相关负责人说,社工们组织的活动很专业,“这么好的组织,怎么没早点发现。”! @8 ?) y; V/ L! Y
目前,三水更多的购买社工服务项目正在酝酿当中。今年5月11日,三水区社工委召开社会工作会议,将以西南街道张边居委和白坭镇富景社区为试点,探索引进政府购买服务的管理模式。据悉,详细的方案已经出炉,审核通过后便会正式实施,以及在全区推广。5 l) n7 u' t# T0 w# M/ Q
“疾病防治所的破冰尝试非常具有意义,三水之前都是向外边学习经验,现在终于有了自己的第一个购买项目。”三水区委社工部社工科负责人魏先生说,即将开始的各镇街试点工作有望在全区推广,而且也会借鉴破冰项目的经验。
: j4 f8 @, a( k' Q$ G6 f 记者手记:& v& J6 s, x( @/ j8 z# I6 m
培育社会组织为政府松绑
4 ]' |+ x! j* S3 M2 A1 f+ q* W 从居家养老引入社工项目开始,到张边、富景两个社区试点工作的筹备,直到拥有首个NGO参与的购买社工服务项目出炉,三水一直没有停止过政府购买社工服务的探索。向社会购买服务,不但令行政的步伐变得轻盈,而且政府信息也会趋向透明,公众舆论有了介入的机会,是践行“大社会、小政府”理念的直接方式,也是创新社会管理的关键一步。4 R `, W6 o; T9 f$ u }
但是,三水迈出这一标志性的步伐异常艰辛。两个社区试点的筹备仍处于紧锣密鼓的进行时状态,而率先迈出这一步的却是疾病防治所的基金项目,因为提供项目资金的基金会明文规定,承担该项目的组织必须是民间机构。该基金会给出的理由言之凿凿:单靠政府的力量推行非常困难,必须引进更为专业的社工组织。三水的首个购买社工服务项目,是一种“被动”行为。* G/ N7 p" e/ e0 D' y% P4 d
事实上,即便有基金会的倒逼,三水真正意义上的非赢利性社工组织也只有一家。在发达的珠三角地区,三水作为后发地区,需要迎头追赶的不只是GDP总量。当下,社会管理的难题不仅仅是资金、人员的匮乏,更包括作为社会自治主体的社会组织。4 Y! V1 b1 Q& ?
“被动”也好,主动也好,可以预想的是,随着三水的发展,三水社会组织将有更多机会,社会组织需思考:如何在自我发育中日益成熟;而三水则需思考:如何通过购买服务,为政府松绑,再升华言之,在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过程中,如何用好社会组织这着棋。这其中,就涉及如何培育社会组织、如何评价社会组织、如何向社会放权等问题了。
/ H# }% M9 v+ O( P; ~ E7 v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