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东莞清流 于 2012-10-9 11:21 编辑
& a% E2 \7 A6 V: z& n
) V: _; F& l/ Y/ \ 驻校社工在学校青少年服务中的2 p' r8 G/ N# v
理论与实践研究
# j/ \# G( d( {+ b; D# z ——以广州市绿翠中学社工站为例1 j. U; Y$ C8 e* o1 ^
●作者简介:吴朝晖,广州市绿翠中学校长,物理中学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基础教育、中学物理教育和青少年教育与管理。
" h% T7 S% M. U3 P7 @/ L) j/ x' {0 Q( B2 F) B K1 `& X* `9 }* I4 f
摘要:驻校社会工作,有助于推动在校青少年教育和服务的多样化,让青少年获得更多专业指引和提高应对社会变化的能力,同时也可以有效连结社会资源,带动更多的社会力量促使青少年全面成长。通过对广州市绿翠中学实施了近5 年的驻校社工工作进行总结和反思,结合驻校社工理论和社会背景,探讨驻校社工在学校开展青少年服务的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和工作成效,以及需要继续探讨和拓展的方面。同时为未来驻校社工在更多学校中得以开展提供有益的提醒和建议。
$ I7 v: K7 ^& y 社会转型时期,社会问题复杂化,在校青少年的教育、管理、服务也同样面临着多样化的需求和调整。鉴于以往学校传统而单一的教育模式越发难以满足当前青少年成长的需求,在校青少年在成长历程中,亟需专业人员的引导与帮助,需要家庭、学校及社会三方的相互合作与配合。) A3 H) o9 D! g/ E( V
根据社会形势,国家在近几年提出了一系列社会管理的创新理念和举措,例如《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意见》和《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等,其大力推动社会工作的发展和普及及造就高素质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的精神,就是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了使包括学校青少年在内的更多的社区居民、市民得到更多的专业帮助和指导。
; v, B" u, ?# ~& { 广州市绿翠中学实施了近5 年的驻校社工工作经验,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学校社会工作的进驻,有助于推动在校青少年教育和服务的多样化,让青少年获得更多专业指引和提高应对社会变化的能力,同时也可以有效连结社会资源,带动更多的社会力量促使青少年全面成长。该校作为全国驻校社工站试点之一,通过近5 年的工作实践,探索、积累了驻校社工在学校青少年服务中的一些经验和做法,在此抛砖引玉,以资同行与热心青少年教育与服务人士参考与借鉴。
! ^0 y# h$ p) G 一、驻校社工的定义和理论指导: x% L" P: w* X3 c5 j! R
驻校社工是学校社会工作的一种,常有一定数量的专业社工长期驻扎在学校里工作,并以学校为基点,为在校的学生、老师及家长提供专业服务。驻校社工与校方紧密合作,关注校园内在学业、社交及情绪发展上有需要或潜能的学生,通过个案辅导、小组工作或大型团康活动等手法,提升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并保持与学生家长、老师的沟通,以共同促进在校学生的健康成长。- ^! |7 ] H7 l
广州市绿翠中学社工站的驻校社工服务工作,如其他社会工作一样,会为了工作的有效开展,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选择合适的理论来指导实际工作。
$ u5 ^$ A+ g- ?( b0 `2 E (一)生态系统理论2 x) f0 V/ L$ q! Z/ X5 u
生态系统理论关注的焦点在于儿童和青少年及其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并强调彼此之间的适应。在这里所谓的环境是指决定与影响儿童和青少年生存与发展的所有外部条件、人与事物的集合,如家庭、学校、邻里、社区、大众媒体、政策制度等。
4 u4 ]6 v- a( x; H$ \8 {* W 个人的改变,一定程度上是环境使然,对青少年而言,改变外部环境(如教师、家长或同辈群体的期待、信念等)会更为有效。借由生态系统的视角,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也能更好地界定那些对学生产生影响的各个系统。学校社工处于一个学生与其环境的结合点,协助在校学生达成需要与环境资源之间的平衡。 \" S* n* L4 }) G1 o* i
(二)增能理论
* w1 O- ~3 ^8 C 增能(enpowerment)的思想强调尊重服务对象,帮助他们增强能力,让他们自己对问题和需要作出判断,鼓励有相同处境的人建立互助团体,在团体中促进个体意识的觉醒,摆脱无力感状态,建立自尊心,共同推动社会公平与正义。根据不同个体的问题原因,采取相应的个人增权介入计划,通过分析优势、小组合作互动、人际协作等方式加以改善和增值。
- y6 l) P4 d" w4 M3 T0 L2 m (三)认知行为理论 m4 M* O9 t7 ]4 [3 N) g [: E
认知行为理论认为:认知是情绪与行为的基础,适应不良的情绪与行为总是与适应不良的认知有关。如果能够改变案主的认知、思维方式与信念,便可以帮助案主克服情绪障碍,解决其行为问题。我们主要应用Albert Ellis 的理性情绪治疗理论。在Albert Eillis 看来,大多数人生活的目标就是为了追求快乐。然而,人们追求快乐的愿望并不总是能够得到实现,当人们的目标受到阻碍的时候,可以做出健康的、有益的回应,也可以做出不健康的、无益的回应。Albert Ellis 进而指出,人们所追求的目标受到阻碍或者有可能受到阻碍,主要源于人们的信念。% M+ C g8 N1 |
(四)生命周期发展理论
$ ?: D! g y+ ~( q9 ] E.H.Erikson(埃里克森)生命发展八阶段理论认为:生命从出生到死亡由八个阶段组成。根据其的观点,这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且具有不可更替性。危机是划分每一个发展阶段的特征,它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其中自我会帮助个体透过一系列可选择的态度,如信任和不信任,达成平衡。# A: R5 ^+ E3 S) H9 M6 T, f
社工运用生命发展理论来开展实务,首先评估学生所面临的问题;其次是检视案主的优、劣势和可使用资源;再次是评估现有的淘汰是否可以渡过此阶段危机,然后制定相应的介入方案,协助学生完成成长任务;最后评估介入文字的适应性,并进行结案。
, U* h3 W* O+ N: F6 u (五)体验式学习理论* ]4 e1 A0 t$ H$ E5 G* G7 |
体验式学习理论是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事物的理论,它通过体验游戏使学习者完全地参与学习过程,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让学生进行实践体验,而后对实际经验进行提炼和反思,从中获得新的认识,并运用到未来的实际生活中。具体步骤包括四个,但这四个步骤往返循环:具体经验→观察和反思→抽象概念和归纳的形成→在新环境中测试概念的含义,再到具体经验,等等。
1 |2 K+ S3 Y+ y0 F6 X 二、广州市绿翠中学驻校社工站的工作模式
; H/ h7 H, c" D* h (一)驻校社工站的引进缘由及工作思路& f# t0 U' D$ s3 Z# z, j, s
2007 年秋天,广州团市委与广州市海珠区团委提出了在广州市开展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的想法,并从青少年的三个需求面向——发展多元智能,提升能力感;改善支持网络,增强联系感;增进自我认识,提升乐观感出发,以心理学家班杜拉( A. Bandura)的“自我效能”理论、埃里克森( E.H.Erikson)的“自我概念”( Self Concept)理论、美国哈佛大学迦纳( H. Gardner)教授的“多元智能”( MultipleIntelligences)理论和阿玛耶·辛(Amartya Sen)的“社会管理”理论为依据,成功申请了“ 青年地带”的项目,作为当时全国13 个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试点之一。同时,广州团市委推出政府出资购买社工服务的政策,让社工进驻学校。广州市绿翠中学成为首批社工进驻学校的试点之一,充分利用学校、社区、家庭“三位一体”网络的有利资源,结合学校教育、家庭辅导及个案辅导等专业服务,共同促进青少年健康驻校社工在学校青少年服务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 l% d+ S0 P& |4 Q' I: _# P (二)驻校社工站在学校管理中的角色和功能8 r6 i1 z( n9 V9 o6 ?7 D
由下图可见,驻校社工的服务是广州市绿翠中学德育工作的内容之一。驻校社工的工作是在学校的管理和指引下,由专业社工与社工主任、社工督导制定好服务计划,并与学校校长、党总支书记、德育主任相互交流实施意见,达成共识,再由社工开展具体的服务活动。
* u" w5 v# n4 r) J( A& V# b0 y ! ^' {& M% K+ J( N
: ?" ~( E- v+ r2 g. R$ ~
$ r/ e/ B2 q! D4 }. L9 \
图1:社工站在学校管理系统中的位置
, Y$ R+ u. l, P" a# n$ T) v0 V; Z9 I- }- Z7 L
(三)驻校社工的服务目标9 [" \$ Z: r( b( Q% y/ m
驻校社工希望在以下三方面达成相应的服务目标:通过个案辅导、小组活动和家长互动等形式,开展青春期专题教育,挖掘学生潜能,引导学生健康成长;配合学校开展学生公民道德教育,与学生联动组织校园特色活动,发动学生参加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培养学生领袖;发挥社工的专业所长,通过开展教师讲座、教师工作坊等形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 X$ m, i8 F3 S _$ @8 l (四)驻校社工站开展青少年服务的形式
/ ~/ ]" w! t' D& J% |& ]8 d' ] 1.服务介入模式:透过班级活动、小组活动、个案辅导三种工作手法联合模式,从面到点逐步深化服务;充分利用学生所处的学校、家庭、社会(社区)“三位一体”的系统资源,共同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2 n. h( Y# c0 n3 y; b9 w! B4 z- C
2.具体服务形式,有以下5 种:(1)个案辅导:透过面谈、家访等,协助学生克服在情绪、社交、行为、家庭及学业方面所遇到的困难或需要。(2)小组及团体活动:透过小组及不同形式的活动,帮助学生了解自我、发展潜能,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如:领袖培训小组、主题班会、学生工作坊、志愿活动、家长工作坊、教师讲座等。(3)日常咨询服务:向主动前来社工站或通过电话方式向社工询问的学生、老师、家长提供相关分析及建议,并在有需要的时候为学校提供一些工作上的支持。(4)危机介入:为遇到危机的学生及其家庭提供实时的危机介入辅导服务,让他们通过实时的支持和辅导,安然渡过难关,在困难中成长。(5)协调及引进校外资源:通过引进校园资源,如社区青少年中心、机构服务站点、高校、图书馆等,加强学校与社区的联系,共同协助学生成长。/ G9 s& Z( p: S+ o" I
(五)驻校社工站开展青少年服务的具体内容9 p. w# N& Z3 b5 V6 E
在初步建立起驻校社工站的青少年工作模式后,如何确立驻校社工的具体内容和方式,将决定社工工作在学校里运作的效果,乃至于成败。通过5 年的磨合、交流、合作、探索,广州市绿翠中学与驻校社工在青少年教育工作的内容和形式上已经摸索出比较固定而有效的定位,点面结合地从课程、教师、学生、家长四方面开展德育协助工作,让四方面工作产生合力,共同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工作内容与形式结构图如下:
7 M, h; H s* _* N2 u) B% ` ) S. W* m- w+ i) N2 m2 t, G0 M
5 h ?$ A+ v; |* F6 k0 b! A; T
图2:驻校社工站开展青少年服务的内容与形式7 l( r9 c# ?7 g# |$ ]
2 [) t6 V2 w7 {$ S
1.课程层面. b0 Z7 Q! F1 [
在课程层面上,驻校社工以辅导专题班会课与系列课程配合的方式,让学校的德育课程得到有益的补充,课程更趋实效性。例如近几年,结合社会时事热点,驻校社工以其心理辅导专业技术,配合教师的班级管理技巧,让班会课的有效性得到大大提高。驻校社工就“艳照门事件”,“菲律宾劫持人质事件”,“日本大地震”,“小悦悦事件”等社会热点,在校内部分班级开展了集教育和辅导于一体的主题班会课,让学生就此类社会及时事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从而得到及时而正确的引导。驻校社工还引入系列课程,填补传统班会课中所缺失的学生经历和学生体验。其中较突出的是由启创社工主动引进的香港体验式课程项目——“共创成长路”。该项目主张学生通过体验式的学习,主动自觉地思考成长过程中必备素质,从而正面促进青少年的成长。* s# s0 V2 U4 B. u$ _
2.教师层面
4 b- S( t3 {2 f 驻校社工全方位进入广州市绿翠中学,对教师的教育技能的全面提高,也起到了一定的催化作用。通过社工与教师们的合作交流,学习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导知识和技巧,并适当运用于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例如:本校和香港“共创成长路”项目团队,在初一年级进行试行开展。该项目对教师进行授课培训、集体备课,课后组织教师彼此分享经验,进行总结及反思,这让教师学习和获得了开展体验式课程的手法和经验,促进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感情,提高了教师的课堂管理技巧。如果把社工对个别老师的指导作为一个点的提高,那么由社工引进的教师工作坊则可看作教师的全员提升。教师工作坊能有效地提高教师们在新的教育形势下应对学生问题的能力。在教师们遇到班内群体性的德育问题,需要辅导方面的信息时,驻校社工作为青少年辅导的专业人员,可以给予许多专业的意见和有效的帮助。& I# \7 K1 W# K: U/ N' B7 S a: o
3.学生层面
" Q% \( H- ^3 l; V' a# T: L1 W 学校历来重视对教师的培训和学生德育的管理,但也有部分教师在个别特殊学生的德育管理工作上缺乏较有效的教育手段和技巧。驻校社工的介入,令这种情况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对于资优学生,学校与驻校社工取得共识,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提升其社会责任感,让其成为学生领袖,参与到学校的各项学生管理中。驻校社工与学校合作,开展“大哥哥,大姐姐”计划,“青苗营”计划,乡土教育等活动。资优生在各种校内外活动中获得了以往学校难以给予的生活经历和体验,各方面的能力也逐渐得到提高。偏常生是学校德育工作中令人最头痛的问题。每学期初,学校通过与社工的例会,向社工站转介一些偏常的学生,驻校社工将对这些偏常生进行持续的跟踪、调查与指导。而在社工为学校青少年服务的过程中,驻校社工还能从学生身上获取许多对学校教育的意见与建议,以及对社工辅导与活动的需求等信息,通过例会上的双方反馈,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校教育管理的提升。
* V# G4 L. L; t% Y2 N9 X 4.家长层面
7 E1 c! L0 w. w' H 家校合作,一向是广州市绿翠中学德育工作中的一个亮点。作为广州市优秀家长学校,我们把家校的沟通、交流、配合放在德育工作中极其重要的位置上。驻校社工在家校联系和辅导方面做了不少扎实的工作。对于部分有需要的学生,社工会采取家访、电访、来访等方式进行联系,在学校开展亲子活动和家长工作坊中给予家长一些专业的辅导意见,有针对性地提高家长对学生的管理能力和教育能力,让亲子工作更专业、更有效果。
2 ^. C. d9 z3 e, n5 X( r 5.社会层面% W( `( v! p$ k- P0 ^8 q' F3 ]1 R9 Q7 U
学校借助驻校社工的资源与指导,通过与街道、社会机构、爱心企业的合作,引领在校学生走进“服务社区,回馈社会”的舞台。由学校牵头,驻校社工根据在校学生的年段特点,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有目的地设置类型新颖、形式丰富的社会活动,如:探访敬老院、为少儿图书馆整理书籍、街道大清扫、春运志愿者等活动。在活动过程中,驻校社工结合学校的教育理念和德育工作嵌入正确的心理辅导和行为指导,注重活动过程中学生的引领与帮助,及时与学生交流、总结,并将信息反馈给老师和学校,供学校今后开展相应活动作出恰当的调整和前瞻性的指导。
' ]' \2 e9 ^% E7 T; ]$ ~ 三、广州市绿翠中学驻校社工在学校青少年服务中的优势与成效
# J$ e1 U4 z6 ^4 C( Z2 h (一)驻校社工在学校青少年服务方面的优势
5 D+ u% i# \: G# d 近5 年的实践与探索,我们感到社工的驻校服务对在校青少年教育方面明显拥有以下的优势:
* S2 T* `; E7 z# l% A, T1 A' A 1. 社工站以学校为基点,面向在校学生、教师及家长,使开展的青少年服务专业、有效。2 Z. z+ K5 E% ?$ G' A3 C7 {
2. 驻校社工紧密地与在校学生、教师及家长保持接触和沟通,进行信息传递及服务介入,工作时效性强,问题可及时化解。
- F4 ^+ B+ p1 c e) ?( r' ~ 3. 驻校社工与校方保持紧密的合作和配合,互相支持,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为健康的成长氛围。1 J8 ?3 {: f/ H! ^+ {' C4 ~
4.“社工+ 志愿者”的项目活动模式,可以充分连接志愿者资源,驻校社工带动学生志愿者走出校园,走进社区,服务社会。2 g2 |% m1 Y$ \( n; o
5. 连结学校、家庭、社区(社会)网络资源,联结学校教育、家庭辅导及个案辅导,可以共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k2 f4 J6 t3 l' J C. s+ L
(二)驻校社工在学校青少年服务方面的良好作用
, ]6 x" B% E7 B: n: p6 D: A 通过驻校社工持续与学校、家长进行沟通和配合,针对学生的发展需要,在校园内外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服务。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社工引导学生参与,带动学生之间互动、分享和学习,经历一定的活动体验,逐步掌握和提升与人交流、判断及分辨是非的知识和能力,促进他们适应学校的学习和生活。
: q+ ~- C) h$ p- B+ M5 i( Z j 1.直接辅导,帮助引领青少年发展: g. k# M$ y6 d* p
社工主要对适应学习、与人交往方面存在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通过持续的跟踪、调查、辅导,与班主任、任课老师、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与配合,促使这部分学生重新融入到学校、班级的大家庭中,更好地适应学校的学习和生活。针对学生的实际状况和需要,社工亦为他们开展了相关专题的小组及主题班会,如青春话题小组、生涯规划主题班会等,带领学生进行多角度的自我认识,并授予相关情景处理的技巧,促进他们更好地应对成长中的困难和需要。例如社工在化解学生心理矛盾方面的一个成功案例:在一次学校的校运会中,有个“20 人21 足”的趣味运动,初一(8)班的阿锋在比赛中脚上绳子脱落,导致本班成绩不佳。阿锋不停地自责绳子没绑紧连累了全班,即使同学们表面上没说什么,阿锋也总觉得大家在怪他。社工知道后,与班主任共同策划了一个校运成果分享会,会上学生们两手分别拿着“Y”(Yes)、“N”(No)的纸牌,由社工和班主任提问,大家举牌回答。当问到这次比赛失败是否应责怪失误的同学时,绝大多数学生都举起了“ N”,阿锋见此感动地哭了。
% ?, G2 [- a. l# f, |8 E3 T, Q; ^( ^ 2.联系家庭,协助改善亲子关系
' w' H) M, a0 _, W S1 o6 M 驻校社工针对亲子沟通、家长与子女的相处之道,与校方合作开展家长工作坊,带领家长进行情景模仿及讨论,为家长提供经验分享和交流的机会,促进家长之间相互支持,彼此沟通。
8 V, X) t: B/ h. k# _ (1)丰富了家教的内容。通过学校召开年级家长会的时机,开展家教的专题课程,如:“家庭美德与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学习困难的预防与疏导办法”等,让家长既在家教的理论上得到了提高,又了解了自己子女在校的表现,从而能更主动与班主任交流意见,加强对子女的教育。" x$ z. f: V( l' B2 ^, I
(2)改善了亲子的方式。通过学习培训,家长不再过度保护孩子,改变了认为“儿童是软弱的,是无能的,是依附于大人的,是任人摆布的”看法。开始重视孩子的独立性,认为儿童是有潜能的,是自主发展的,是独立的个体。因此,家长对孩子的爱应表现在促使孩子独立、自主地发展上,从而改变家长与孩子的相处和教育方式。4 r3 x5 T: C8 G
(3)增加了家校联系的途径。通过驻校社工联系家长,从社工的专业角度,分析其小孩在行为或个性上存在的问题或缺陷,让家长更有信服感,也避免了由教师直接面对家长时所产生的不必要矛盾,为家校联系沟通增添了新的有效途径。
4 R+ g7 F& S# S: R3 {* n8 C 3.创新模式,提高在校青少年的德育效果
4 ^" k5 `% J g) g. G* x( o (1)协助作用。社工保持与学校配合,并因应学校的工作安排,带领学生进行志愿活动,如校运会义工,垃圾分类倡导活动等。
( q9 o3 P5 V4 Q) t$ X; x- L (2)桥梁作用。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如到金花街敬老院,图书馆等,让学生体验志愿服务,充实生活之余,更促进他们服务他人、表达关爱的意识。
7 X- L& I" C3 V$ y# V (3)增值作用。社工站开展各种各样的专题活动,如:《学会爱,恋得喜》小组活动,主要围绕恋爱的话题,让学生逐步认识爱与被爱都是他们的切身感受,并从预防的角度出发,培养学生立身处世的态度、与人相处的技巧、独立思考判断的能力,学会恋爱的真正含义。该活动的开展对学生恋爱观的确立和处理上有明显的帮助,从而提升学生的内在素质,在学生成长中起到增值的作用。
9 c1 r. A/ q% I. t/ Z: r" c$ l 4.教师成长,合作建立在校青少年的成长基础5 z0 ^2 ~! H# D
教师工作方面,社工主要通过引入“共创成长路”项目,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拉近彼此关系。另外,通过成立教师工作坊,协助教师开展学生心理教育;培养教师与学生有效沟通的能力和技巧;促进校内教师的身心健康,疏导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减少长期教学所造成的疲劳感,帮其获得动力和幸福感;树立良好的形象,以积极的心态影响引导学生向着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从而提高学校素质教育水平,提升学校办学品位。
' J' k! d+ [7 b: V 5.开拓思路,提供在校青少年的发展平台7 [% E* @% O M3 {
通过个案辅导、小组活动和教师、家长互助等形式,开展青春期教育、亲子教育和学校联动特色活动,让更多学生参加多种形式的专题教育活动或志愿服务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并透过开展教师讲座、教师工作坊等活动形式,有效促进师生全面发展。在未来的发展中,还可以设立“网上社工站”,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技术优势,提高其响应速度、服务效率;将心理咨询服务、家长学校服务、教师培训服务、社区志愿者服务等纳入驻校社工站的服务领域,提高服务的科技含量,以最快捷的方式,最大程度满足学生、家长、教师和社区的需求,使信息资源、服务资源利用率大幅度提高,为学校教育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平台。$ T: [# I9 V9 H: t1 A
四、驻校社工在实践中有待继续研究和拓展的问题
, |/ `$ p2 {: v( W3 k2 s- r 驻校社工作为社会工作的一部分,为学校教育工作提供了一定程度上的支持和协助,使学校教育能结合社会现实,更趋完善与成熟。但驻校社工源自香港,落地广州也仅仅只有5 年的时间,服务的机制、方向、模式和手法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改善空间。* r0 h" A) {2 y& h8 \% }# L$ G* b! {
(一)驻校社工模式本土化发展方向的思考1 d5 m! x S8 k
本地社会工作的推行和发展,很大程度上参考着香港社工的经验,不仅是服务的提供,还有社工专业开展的模式,均有着香港社工发展中的一些“影子”。这难免让人思考未来的本地驻校社工是否一定要模仿香港的模式,抑或有所不同。有鉴于此,本地驻校社工模式如何在未来能够基于本土化需求而进行开拓和发展,以及如何充分应用周边资源和支持力量,其发展方向如何等等,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7 p2 r, r# f- w0 V2 p
(二)学校系统内开展服务过程中驻校社工角色及功能变化的展望" r( y4 I2 O; k0 V3 d2 ]
驻校社工在学校系统内开展服务过程中,需要与学校各方人员保持沟通和协调,以保证服务能顺利开展。现阶段社工工作仅被初步认识,难免存在学校部分人员或学生对驻校社工有误解的现象。而驻校社工在学校系统中的角色及功能是否已经被充分认识和肯定;在未来仍会作出如何的变化;在发展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障碍和挑战;需要克服哪些条件令学校和社工更为合作无间,这将是驻校社工继续发展所值得关注和思考的地方。& i8 ] J4 e5 D8 b5 w8 b: P
(三)驻校社工的引进应注意处理好的问题# D0 Y7 t' @' J; l- e
驻校社工站的进驻与驻校社工的引进,无疑给学生、家长、学校和社区的协调发展,增添了不少润滑剂,在整合育人资源、方式方法和途径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因为效果好,所以有很多内地的学校都希望驻校社工在学校青少年服务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能引进驻校社工站,但是要注意以下问题,以期驻校社工能拥有更好的发展前景:一般要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模式,比较能保证社工站能顺利开展,因为政府的资金保障是项目运作的重要保证;校方的大力支持是项目开展的重要条件;社工根据服务对象当前的实际需求来设计服务项目是驻校社工站设计活动的基本原则;社工站项目内容的设计一定要结合本校的特色;“社工+ 志愿者”的项目活动模式,可以充分连接志愿者资源,使学生志愿者走出校园,走进社区,服务社会;坚持督导和培训相结合的社工培养管理模式,不断提高社工工作能力、技巧和专业手法,以确保社工站高素质的服务成效。
, ^& E% l' b W+ |8 B i 广州市绿翠中学驻校社工在学校青少年服务方面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探索了一些实际操作的方法和经验,同时还有提高的空间,期望能进一步与相关机构和同行共同研讨驻校社工在学校青少年服务方面的发展方向,为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贡献一点绵薄之力。
( A" C9 T! ^' V! G ?: I- n" G3 w5 e9 w; W
参考文献:. H( l. V3 {( r( S
[1]Ellis, A. & MacLaren, C.(1998). Rational-emotive behavior therapy: A therapist'sguide. California:Impact Publishers.: X" n7 o( O, s5 d& p9 {& u" P
[2]Erikson, E. H.(1968). IdentityYouthandcrisis.NewYorkNorton.http://www.businessballs.
: Y' [; A/ g% n* L8 W2 F* h+ Ecom/erik_erikson_psychosocial_theory.htm#erikson's_eight_psychosocial_crisis_stages.
4 o4 ^9 ]4 N* n5 D% o! z9 V* p [3]Kolb, D.(1983)Experiential LearningExperienceastheSourceofLearningandDevelopment, [city]Prentice-Hall& q( F. y! ^! D4 N* V0 Z: s
[4]Solomon, B. B.(1976), Black empowerment : social work in oppressed communities.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3 ]2 T+ k8 a5 O7 o) k% z
[5]Swartz, J., & Martin, W.(1997).( Eds.). Applied Ecological Psychology for Schools withinCommuinties: Assessment and Intervention.( pp.97-105). Mahwak, New Jersey:Laurence EarlbaumAssociates.
, w$ N: }' f8 V [6] 蔡炳纲,吴汉明.72 个体验活动理论与实践[M]. 香港:汇智出版有限公司,2003.
) M5 } L8 H3 g [7] 楚岛生,刘小钢,吴旭华,吴军捷. 香港青年工作[M].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1.0 s( A1 r0 |/ Y
[8] 胡良喜. 广州“青年地带”项目服务的设置、运作与管理[J]. 中国社会工作,2012(2 月上):44-46.
- l& f8 w ^; V [9] 胡良喜. 广州“青年地带”项目服务的设置、运作与管理[J]. 中国社会工作,2012(3 月上):47-49.
: y3 M" k; z s0 B. u+ Z2 ~ [10] 罗致光,等. 青少年中心服务:活动理论与案例[M]. 香港:香港基督教服务处出版,1994.& ^, T0 r J8 \* f2 ~7 X, T
[11] 香港基督教服务处学校社会工作服务. 香港学校社会工作——实战秘籍[M]. 香港:香港基督教服务处,2010.
- M! D/ z7 `- R (责任编辑:李春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