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社工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1251|回复: 0

[华中] 武汉:发展壮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 建设幸福大武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3-19 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3-03-19 03:57:00 来源: 长江日报(武汉)/ e  ]2 l5 @3 d* [0 g  b) Z  U
   2012年5月,武汉市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工作正式启动。一年来,民政、教育、卫生、团委、妇联5个市直部门和武昌区作为全市首批试点单位,按照“积极稳妥、量力而行、突出重点、示范推进”的工作思路,紧紧围绕建设幸福武汉和国家中心城市大局,积极主动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在建立体制机制、培养专业人才、培育社工机构、开展专业服务、健全政策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5 _+ f* t& M+ Z5 `

9 r' C6 r5 ?  F" t; z! _  强化组织领导,发挥党委政府在社工专业人才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7 z$ j2 h+ }3 ^# w6 }5 F3 B7 T# G- N/ h2 r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2012年,《关于加快构筑国际性人才高地的若干意见》(武发[2012]12号)把“培养城市和社会管理人才”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提出以人才培养和岗位开发为基础,培养一批职业化、专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为建设幸福武汉提供人才支撑。《武汉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列入其中,作为全市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2012年5月18日,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全市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工作动员会,正式启动社工人才建设试点工作。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制发《武汉市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市委组织部、市委人才办将社工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全市人才目标管理,民政、财政、人社、教育、卫生、团委、妇联等部门积极推动建立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建设联席会和定期推进会制度,组织武汉地区高校社工专业师生开展社工服务,发动社会企业参与帮扶受助对象,初步形成了“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民政部门具体负责、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社会工作发展格局。
! {$ Y3 `* u* L% a6 [. V+ N# x) v  {7 }% S) c( Z
  开展教育培训,社工专业人才队伍日益发展壮大
" C/ U+ x4 g4 J$ m' \& T, S# V, C- T& A# O  f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是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激发社会活力的先行者。我市坚持职业化、专业化主线,通过激励考证、在职培训、开发社工岗位等方式,培养造就了一批初步掌握社会工作理念和方法的社会工作人才。全力组织社工师职业资格考试。2012年,为激励报考人员积极参考,我市推出了社工师考前培训费由市民政局、区民政局和个人各承担三分之一的举措,并纳入绩效目标管理,全市2942人报名参加考试,486人通过考试(助理社会工作师457人、社会工作师29人),通过人数占2012年湖北省通过人数的一半。积极开展社会工作教育培训。依托华中师范大学、江汉大学等高校资源,建立社会工作实训基地,先后组织了社工建设试点现场推进会、实务观摩会、社会工作者岗前培训班、骨干培训班,继续教育培训班、社会工作专题讲座,组织试点单位及社工机构到香港、广州、深圳、东莞、长沙等地学习考察,全年累计有2000余人次得到学习提高。大力开发专业社工岗位。市民政局制发《关于在民政系统设置社会工作岗位的意见》,在局属事业单位设置社工岗位41个。武昌区按照“一社区一社工”的原则,在8个街道的20个社区设置社区社工岗位20个。各试点单位与民办社工服务机构签署政府购买社工服务协议,楚馨、博雅、爱心天使3家社工服务机构先后向各试点单位派送39名专业社工。2012年,全市共开发设置社工岗位100个,以点带面,有力推动了各试点单位社会工作的开展。
( F4 q6 n# L8 u  a  s% k- r$ x+ p3 |7 l1 l
  培育社工机构,增强社工专业人才建设的生机与活力
  V( N0 |2 U0 P* x5 }1 d2 R1 i. @) `9 k* F0 G
  民办社工服务机构是社会工作的重要承担者,是社会工作人才的主要承载者。2012年,我市出台《民办社会工作机构管理办法(暂行)》,降低登记门槛,简化登记程序,由市民政局主管没有行业主管部门的民办社工机构。为体现政府对社工机构的扶持,市财政给予每个民办社工机构3.5万元的一次性开办补助,有效缓解了社工机构前期投入较大、运营成本较高的压力。这些措施进一步调动起社会力量兴办民办社工机构的积极性。市民政局扶持江汉大学社会学系,成立全省首家民办社工服务机构楚馨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博雅、爱心天使、新兴等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先后成立。2012年5月,楚馨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被中国社会工作协会确定为华中地区唯一面向全国的“中国社会工作实务创新基地”。
9 V2 a) w$ k4 T
5 f9 s* n+ D4 d3 l8 |! \  开展社工专业服务,满足不同对象的多样化服务需求+ e& d# [( J* N) a
* W3 k# C  h: w; d  i6 Y8 f
  各试点单位按照“一领域一项目”原则,采取向楚馨、博雅、爱心天使等民办社工服务机构购买岗位的方式,引入专业社工理念和方法,集中力量打造10个不同类型、各具特色的社会工作服务示范项目。市民政局与楚馨、博雅2家社工服务机构合作,在民政系统的市救助管理站、市儿童福利院、市优抚医院,分别开展了“接送流浪孩子回家”、“爱心助成长”、“康复直通车”3个社工服务项目,针对流浪儿童、孤残儿童、精神病患的不同需求,提供专业化的社工服务,实现了“助人自助、发展潜能、回归社会、共享和谐”的服务理念。市教育局引入爱心天使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在武汉西藏中学、市砺志中学、新洲区邾城四小等3个试点学校开展学生成长项目,重点对寄宿学生开展心理疏导、融合教育和社会矫正,促进了学生社会化人格的正常发展。市卫生局与博雅社工服务中心合作,在市中心医院和普爱医院开展医务社工服务项目,以“和谐医患,健康人生”为主题,通过心理辅导、咨询帮助,协调医患沟通,疏导病患情绪,促进康复治疗。团市委结合青少年成长需求,与博雅社工服务中心合作,实施“青少年成长空间”项目,以社区青少年服务站为依托,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得到了青少年的欢迎和社区居民的认可。市妇联与楚馨社工服务中心合作,在汉阳区南国明珠社区实施“幸福家庭悦读计划”,引导广大妇女及其家庭成员开展读书活动,提升文明素质,促进家庭和谐幸福。武昌区与楚馨社工服务中心合作,结合“幸福社区”创建,在东亭、新生里、西城壕等社区开展社区为老服务、残疾人康复、青少年成长、心理咨询、家庭服务等社区社会工作项目,积极探索社区、社工、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四社联动服务”机制。2012年,全市累计开展社区活动573次,小组活动399次,建档个案393个,总服务人数达3.8万人次,受到试点单位和服务对象的普遍欢迎。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和爱心天使社工服务中心共同开发的“心灵成长工作坊”项目荣获全国优秀专业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二等奖。
6 b; j0 ~$ [( v
6 _' G  C5 \/ W  健全制度体系,为社工专业人才建设快速发展提供支撑
' T/ X% h. `& k3 W6 V; M% R4 d. W6 i% A. P
  结合武汉社会工作发展现状,首创“试点单位组织领导+社工机构+社工站+社工岗位+社会资源”的社会工作实务工作体系,保障了全市社会工作规范运作。按照武汉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要求,研究制定《武汉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全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发展思路和目标任务。市委 、市政府《关于加快构筑国际性人才高地的若干意见》(武发〔2012〕12号)提出,市、区按照不低于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的3%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为社工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经费保障。研究起草社会工作“13”文件,即《武汉市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管理办法》、《岗位设置及薪酬管理办法》、《社工、志愿者联动实施方案》,进一步完善了社会工作发展的配套政策。规范社工岗位职责,按照“三明确、两统一”(明确工作职责、明确工作目标、明确考核标准,统一着装,统一挂牌上岗)要求,对已开发设置的专业社工岗位进行科学规范管理。一系列政策文件、规章制度的出台,确保了武汉社会工作发展“有据可依、有章可循”,为加快推动全市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 r3 c' V% J7 q" Q' x

* R4 l6 @  T( o( @- V  通过近一年的试点实施,我市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取得初步成果,显示出盎然蓬勃的生机与活力。随着中央、省、市各级党委、政府对社会建设、社会管理、民生服务的日益重视,社会工作发展的“春天”即将到来,武汉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必将迎来新的机遇,取得更大的发展。
% |, E6 S! N. M, l- F8 x1 n8 \. ~7 }; w7 B5 ~
  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市民政局  x6 H( U) q- ^6 J9 b- K3 C7 K# Z

& D/ H) L: V1 Q  在实践试点中稳步推进武汉) ?0 ~3 y& e+ P' Z: ~
* `/ C/ v* J7 T1 L; `4 q% A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J) h0 K7 e  J- @

. y- L3 X4 G/ S2 f6 [. `  2010年6月,按照民政部、省民政厅的统一部署,市民政局开始在民政系统内部进行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试点。2010-2011年,市民政局先后在市救助管理站、市优抚医院、市儿童福利院、武昌徐东社区等8个单位开展了试点工作,积累了初步经验。! G, b' G/ R& [

3 ]5 D  j9 C0 p  2012年,为充分发挥人才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构筑国际性人才高地的若干意见》,提出围绕城市和社会管理,以人才培养和岗位开发为基础,培养一批职业化、专业化社会工作人才。
8 s6 Q- D0 C! h" y4 L* a; k) q9 A. I5 p1 Q9 e
  2012年5月,市委召开全市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工作动员会,在全市启动社工人才建设试点工作,提出“积极稳妥、量力而行、突出重点、示范推进”的工作思路,首批在民政、教育、卫生、团委、妇联5个市直部门和武昌区进行试点。
- ~* k( ^/ A3 g* `, S& O
1 t3 ]1 x# l5 b# k" J4 @8 O& a  2012年,全市共投入资金近200万元,实施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打造10个精品项目,扶持培育4家民办社工机构,开发设置100个专业社工岗位,分批分层培训2530名社会工作从业人员,486人取得社会工作师资格证。“心灵工作坊”项目荣获全国优秀专业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二等奖。
: p$ z- v. A  R- U: X) s
7 D1 r0 r9 ^0 M5 e  2012年5月,楚馨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被中国社会工作协会确定为华中地区唯一面向全国的“中国社会工作实务创新基地”。目前,全市社会工作从业人员已达2.2万人,持证专业社会工作者1438人。5 d) n# S/ Q" e% S: q9 @
, f! [0 q8 \' u1 E
# R: V" V9 S& L3 d! m7 b. M' Y$ w" o; S
  2013年,我市将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在现有试点基础上,新增江岸、江汉、汉阳、司法、残联等区和部门。计划到2015年,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在全市全面推开。" ~! c8 W2 g; R

2 b% C( b6 f6 e) _9 c  通过试点实践,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在提高社会服务水平、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减少不和谐因素等方面的作用日益显现。8 n6 X/ |0 f( m& J8 t
. |* i: w2 ^' H
  社工相互交流学习" V+ o3 A# B" V; l8 x% k
3 Z; i$ u2 |+ A) J/ K# l
  社工带领志愿者和受助儿童一起做游戏
! v0 s' m+ b3 C/ S: H1 h
$ Z9 x" f# `( D# d6 R  政府购买社工服务签约仪式' z) {9 V. W0 s! ]6 Q; ]: H9 I# L
3 M0 G, |; ~0 H" `: W* L
  社工师考前培训班
' u" p3 a* B: 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李越老师直播间|清流社工网 ( 苏ICP备19044186号-1 )

GMT+8, 2025-7-28 23:01 , Processed in 0.048947 second(s), 10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