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职场故事:办公室经典搞笑电影语录! | | ■主持人的话 * R. `' x! \2 a; U, _
; A) e! Z) F" i) F( S6 Z 前段时间,一部国产小制作影片《疯狂的石头》让很多人疯狂了一把,看过的人无不交口称赞,票房也随之节节攀升。“我顶你个肺”,“素质,注意你的素质”等等“石头语”成了不少人的口头禅。可是,在公司例会讨论的时候,一白领不小心对领导脱口而出“我顶你个肺”,却遭到了领导口头警告,更催生了公司的“封口令”。生活中你会拷贝影视相声作品中类似的流行“石头语”吗?操练“石头语”,给你带来了欢乐还是尴尬? . V3 b5 o6 o# D% l8 `- Y
: \2 C8 c0 `# s4 a3 G. N/ J. d& k 不小心把“语录”写进小结 + d4 Q. }+ ^$ r8 I
H# J/ P, O* e! i" T: L3 u- V
□何丽 32岁 公司职员
( d/ l& H' y7 m* S, ]8 {% j' ^+ B
早就有人收集各类“语录”了,除了电影台词,其他的搞笑语录也有,有幸较早成为网上经典语录的要算是“韩大嘴语录”了。“有些观众刚刚打开电梯”、“在30公里开外的一脚射门”等等大家早就耳熟能详。语录上的话说多了,就成了习惯,想改掉都难啦。平时把语录当笑话讲,没想到不小心真的闹出了笑话。 7 D5 y2 {$ a1 g( m# }8 o+ R0 b/ U
$ F1 j) n9 W# d5 a \
那次,公司组织旅游拓展活动,回来让各部门交一个活动小结。我们部门,这活就派给了我。我自然是使出浑身解数,成语啊、排比啊,一一给它堆砌上去,洋洋洒洒的一篇旅游日记出炉了。一周后,各部门的小结贴在了走道显眼处。有同事看到了,连忙过来说我小结写得好,还被领导特别批示了红圈圈呢。
, a$ i7 g% V& \1 W4 h7 J2 G
+ p' \; S3 }/ F, x2 @ 我赶紧跑过去看那传说中的红圈圈。原来我在说到某同事钓鱼时迅速把鱼捞到网兜里时,我用了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红圈圈就圈在这句话上。怎么啦,不是挺好的嘛,人家韩大嘴也是这么说的啊。再一想,不好,只觉得脸上唰地一下红了,赶紧把小结扯下来带走了。打那以后,每逢听到有人说“迅雷不及掩耳盗铃”,我心里总会咯噔一下:别是在嘲笑我吧。我自己呢,早就不把这句话放在嘴边说啦。 1 C1 `: D! a$ ^+ I- _/ ]& [
" U. C; U1 J1 F4 i7 K0 S5 t
“石头语”让我跟肺过不去
% H; G- ~6 H7 F6 V
# Z" f% h+ g- M8 Q □木木 28岁 公司职员 & G9 F. H" Y* m4 |
# H) R- z0 o+ F2 U+ M" Y' q/ e* W 《疯狂的石头》堪称是近期国产电影的一枝独秀,剧情和笑料都很吸引人,很多精彩台词简单易记又有搞笑效果,因而成了流行语。宝马车居然就此有了别称:“别摸我”。“公共厕所吗,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素质,注意你的素质”,“我们不专业啊”等等台词都被大家记住了。不过,因为这些话都是用河北或者重庆方言说的,我们模仿不来,效果就差了一大截。“我顶你个肺”在这一点上占了广东话的优势,会唱粤语歌的基本都能模仿个八九不离十,因此,要说最最经典的“石头语”,莫过于“我顶你个肺”。
6 c) F7 ]- a7 E% o2 A5 D; N" e( s. J: Q; J# W( ?
自从看了《疯狂的石头》之后,大家表达不满情绪的时候都不约而同地跟“肺”过不去了。就连齐达内跟马特拉齐的冲撞也被应景地做成了Flash,作为“我顶你个肺”的形象注解。“我顶你个肺”想不红都难。 ! u5 |$ M+ f6 C( P0 H! N) {7 @4 P
" X$ s' p2 r0 i3 _4 `3 g' B9 F
说太多了,公司里也下了类似封口令,我们只好把对“我顶你个肺”的偏爱转到了地下。有一次跟帖,我很自然地在“我顶”后面拖了“你个肺”三个字,自己对这个发明还颇为得意,后来去其他论坛一看,早就有人抢先一步了,有些版主还特意做了置顶:“不许用‘我顶你个肺’回帖。”结果回帖的人越来越多。有趣!
. T: R- a) f+ I1 d4 t. c7 `2 T# k/ K- b# V
流行是挡不住的,除非有更流行的东西把它替代。“我顶你个肺”会被什么替代呢?我期待着。 3 V. H y9 a& X" [. u9 A1 _% r9 u6 q
5 M4 |* Y) \1 _: f* [1 a- R |
| 前段时间,一部国产小制作影片《疯狂的石头》让很多人疯狂了一把,看过的人无不交口称赞,票房也随之节节攀升。“我顶你个肺”,“素质,注意你的素质”等等“石头语”成了不少人的口头禅。可是,在公司例会讨论的时候,一白领不小心对领导脱口而出“我顶你个肺”,却遭到了领导口头警告,更催生了公司的“封口令”。生活中你会拷贝影视相声作品中类似的流行“石头语”吗?操练“石头语”,给你带来了欢乐还是尴尬?
! ]. o. n# Y) C, l9 K9 `! b$ {1 @1 n9 p" q8 i0 \- f# v
不小心把“语录”写进小结 2 F* R& W4 G0 j! P: u( a, ~
4 Z; m9 Y( X- M/ Q* h
□何丽 32岁 公司职员 $ X6 _9 ]0 U3 C& A. U- Z
* K0 t# L4 q2 y# h: q! @) ] 早就有人收集各类“语录”了,除了电影台词,其他的搞笑语录也有,有幸较早成为网上经典语录的要算是“韩大嘴语录”了。“有些观众刚刚打开电梯”、“在30公里开外的一脚射门”等等大家早就耳熟能详。语录上的话说多了,就成了习惯,想改掉都难啦。平时把语录当笑话讲,没想到不小心真的闹出了笑话。
# n, V9 |" ]: J: F. x) p' p: M) |7 l! e
那次,公司组织旅游拓展活动,回来让各部门交一个活动小结。我们部门,这活就派给了我。我自然是使出浑身解数,成语啊、排比啊,一一给它堆砌上去,洋洋洒洒的一篇旅游日记出炉了。一周后,各部门的小结贴在了走道显眼处。有同事看到了,连忙过来说我小结写得好,还被领导特别批示了红圈圈呢。
7 W9 j. S3 g% a
" _2 Z/ E/ M6 x. Y3 A 我赶紧跑过去看那传说中的红圈圈。原来我在说到某同事钓鱼时迅速把鱼捞到网兜里时,我用了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红圈圈就圈在这句话上。怎么啦,不是挺好的嘛,人家韩大嘴也是这么说的啊。再一想,不好,只觉得脸上唰地一下红了,赶紧把小结扯下来带走了。打那以后,每逢听到有人说“迅雷不及掩耳盗铃”,我心里总会咯噔一下:别是在嘲笑我吧。我自己呢,早就不把这句话放在嘴边说啦。
# n, `1 \; i; L7 R4 _0 e/ W3 t) Q; _& d8 d7 A+ I* k
“石头语”让我跟肺过不去 2 X! d0 L' M5 ^4 u
9 W5 z8 j ^6 W6 P □木木 28岁 公司职员
$ [( R) m- c- Y8 }% V ~( |
4 c( Y: k! }+ S9 Z/ r d 《疯狂的石头》堪称是近期国产电影的一枝独秀,剧情和笑料都很吸引人,很多精彩台词简单易记又有搞笑效果,因而成了流行语。宝马车居然就此有了别称:“别摸我”。“公共厕所吗,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素质,注意你的素质”,“我们不专业啊”等等台词都被大家记住了。不过,因为这些话都是用河北或者重庆方言说的,我们模仿不来,效果就差了一大截。“我顶你个肺”在这一点上占了广东话的优势,会唱粤语歌的基本都能模仿个八九不离十,因此,要说最最经典的“石头语”,莫过于“我顶你个肺”。 7 X! S; G N+ G: n4 a* m
) h; b5 e2 K# p! `/ T0 \) A 自从看了《疯狂的石头》之后,大家表达不满情绪的时候都不约而同地跟“肺”过不去了。就连齐达内跟马特拉齐的冲撞也被应景地做成了Flash,作为“我顶你个肺”的形象注解。“我顶你个肺”想不红都难。 6 J; y# P5 h+ ?
# T1 H9 G' x! F5 w
说太多了,公司里也下了类似封口令,我们只好把对“我顶你个肺”的偏爱转到了地下。有一次跟帖,我很自然地在“我顶”后面拖了“你个肺”三个字,自己对这个发明还颇为得意,后来去其他论坛一看,早就有人抢先一步了,有些版主还特意做了置顶:“不许用‘我顶你个肺’回帖。”结果回帖的人越来越多。有趣!
* v6 o$ a4 k' R& W# H% [& D
, s' n/ v) Z6 q. u% N- M5 e 流行是挡不住的,除非有更流行的东西把它替代。“我顶你个肺”会被什么替代呢?我期待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