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社工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2014|回复: 1

[社工交流] 流离于困惑与执着的社工之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0-24 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九年前的那个暑假,我收到了来自华东理工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从那一天开始,我觉得自己的一生与社会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选择社会工作专业,是我高考时第一志愿的第一个专业,当年对社会工作的认识和理解当然远没有今天来的那么深刻,只是经常在港片中看到,社工帮助许多边缘群体,于是简单的以为社会工作就是一份服务人的工作,从事社会工作既可以帮助他人解决问题,又能得到社会的认可与尊重。在那样的憧憬中,我小小的虚荣心有那么一会儿觉得自己很高尚。
# [  Z4 Z7 j" \& t7 X! ~0 O4 c9 X7 ]( f5 p! {. K7 a' ~  H
在走进校园后,我才发现自己对社会工作其实非常陌生,不光是我,还有更多的我身边的人也是如此。在校园中常常有其他院系的学生遇到作自我介绍的我们,总会问一句,什么是社会工作专业?每次我们都要照本宣科解释一番,扪心自问那时的我在解释时心很虚,因为自己也知之甚少。作为社会工作系的某些同学在寝室夜谈时也有几分郁闷,原因是她们压根没有选择社会工作专业,而是被调剂来的。在这一点上,我有些得意,甚至很阿Q的觉得自己比他们更正统,高考志愿属于“一填定社工”。我当时想,既然自己第一志愿选择了社会工作,我就不能像其他同学那样心有微词,应该认真地对待学习,那样才对得起自己的选择。
$ d: M! Z0 W( j9 g7 v1 [, j0 t: C( O; Y0 D
在社会工作刚刚起步的那几年,不仅社会工作这个专业不为人知,专业书籍更是少之又少。我们在缺少教材的课堂中,一点点地学习社工的渊源与流派,一点点地掌握社工的伦理与价值,慢慢的体味着“助人自助”、“同理心”、“案主自决”……( N& ?7 |+ h# n: T0 ?1 S& C' Q
5 ^1 ^( ]* A& q5 u+ _+ S
社会工作不是独立的学科,与其他学科存在着千丝万缕、不可分割的联系。要学好社会工作必须汲取多种学科的养分,不断提升自己的素养,那样才有望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工作者。于是在课余的时间里,我出没于图书馆、书城学习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等各类学科知识充实自己。) w' N/ X" @4 @; L- Z
/ E- U/ x' g5 F
青葱的大学岁月一晃而过,没有选择社会工作专业而经历四年专业学习的绝大多数同学放弃了从事与社会工作有关的工作。我不想辜负自己当初的选择,也不想丢弃自己多年的所学,幸而在老师的引荐和我自己的努力下,应聘进入了上海浦东阳光慈善救助服务社,开始了我人生的第一份工作,继续着自己的社工梦想。
8 c; |$ ^& c& @9 L3 D3 O9 v4 h7 v6 r& N; o
现在离开阳光已近一年,但我对她是深含感情的,我铭记着她对我的知遇之恩。在阳光,我作为慈善救助服务项目的专职社工,与项目负责人合作开展了一系列的社工活动,对流浪乞讨人员开展系列个案访谈,走上街面进行调查研究,巡回各个小区进行图文宣传,统计分析救助数据为政府相关部门提供政策依据。阳光为我提供了一个舞台,我把自己四年所学的知识充分运用于实践,让自己的专业知识得到了巩固和飞跃。/ v& k1 j# ^4 }$ N9 e
在工作的起始阶段,我有许多的愤慨,总觉得理解社会工作,理解社工的人太少了。记得刚毕业参加工作的第一个周末,充满工作激情的自己在双休日和救助工作人员一起在街面上开展救助工作,救助到一位老太太到了救助站后,伴着夏日午后突然到来的电闪雷鸣,老太太一下子嚎啕不止,我蹲在她面前,尝试着与她交谈舒缓她的情绪,但是她浓烈方言,让我不知所云,手足无措,我走到值班工作室门口向里面的工作人员寻求帮助,清晰的记得有位工作人员大声地对另一个人说“随便她(乞讨的老太太)哭,就让她去讲好了,她不是社工吗?”他的话让我心里很不是滋味,回来的路上我难过得流下眼泪,我觉得自己一腔热血,放弃周末休息,在炎炎夏日跟车救助,一车子人中饭也赶不上吃,最后还招人说风凉话。9 I  W8 G6 _: p4 q) {% @

  C; J3 T9 [' y% m沮丧之下,社长的话令我走出了负面的情绪。她使我明白,任何新生事物的发展总会受到来自各方的阻力,社会工作的发展也是如此,作为先行者,难免遭遇挫折和不理解,倘若坚定社会工作的专业信念,那么一切的过程都是有价值的,中国大陆社会工作的发展过程中也会留下我们的一份汗水和泪水。1 m' k, |& T' @' u# e- m$ q
4 F2 J7 L, j3 Z9 L
这些年来,社会工作的发展如火如荼,在市民中心,看到了我们华理工以及其他院校都出版了成套的社工教材,内容涉及各个服务领域,这一切让我感到由衷的欣慰,而我们身边越来越多的人对社工不再陌生。
- D- O6 w' U. q4 \
" I+ n8 q% _3 ~) D" C在毕业后的几年中,我时刻不忘学习专业知识,提升自身专业素养,以三项全优获得2005年劳动部推出的中级社会工作资格证书,并在2008年通过了人事部推出的社工师职称考试。/ H# d& {/ h" |" D& x" f

# ^/ y6 N6 x0 J9 h' G5 [( c4 ~( a因为来到华理工,因为供职于阳光,我从一名宁波人成为了新上海人,虽然上海对我而言不是一个陌生的城市,我的祖辈也曾在这里留下踪迹,但是八年过去了,我觉得自己始终是个外乡人,当万家灯火亮起的时候,没有一盏灯是为我点亮。因为一些原因,我离开了阳光,离开了上海,回到宁波,当时我觉得自己可以在宁波继续自己的社工生涯,可以把自己所学,所积累的社工经验为家乡的社会工作事业做出贡献。8 P$ L( O) H! ]) p4 Y3 D

2 ?5 L/ K- T9 y2 B7 i! G但是现实远没有我想象的那样顺利,在那一刻我发现:上海,尤其是我们浦东的社会工作真的是走在上海的前列,大陆的前列,不仅社工队伍的发展已初具规模,而且他们是真真切切在做事情,做的远比说的多。所有的不顺,还在于户籍制度带来的麻烦,很多单位因为我没有当地户口而将我拒之门外,想到自己有可能从此要放弃社工事业,犹如遗失了最心爱东西那样惆怅。我决定回上海,但这一次我想给自己一个安定,于是我报考了某区的事业单位,并且比较顺利的获得了一个编制。这个过程,让我体验到自己是属于这里的,因为我有上海的户口,只有在上海我才有资格参加这样的考试,我是一名上海人。' G, B1 \+ Z+ ~9 k9 F5 J# s1 R

9 ~+ b3 [% q& m7 i4 s5 a作为借调人员,我现在某区的人保局工作,每天处理文件往来的事情多了许多,但每每看到“社工”这个字眼还是异常兴奋。有一天,某区的一个交通协管服务社递交上来一份申请,申请的内容大致是希望人保局同意其再招聘8名交通协管员,然而令我费解的是,申请中说,现在已有300多名社工开展工作,但仍有8名社工的缺口,希望能招聘55岁以下,38岁以上的社工充实现有的队伍。如果没有对“社工”的理解产生歧义的话,能有300多名社工协助管理交通秩序那是件好事;反之,那真是太遗憾了。5 w* C7 A3 ^; k+ y) _% k" }- M

3 i, K3 m* |+ f0 g' T在上海生活工作五年,尤其在阳光的四年,我觉得自己长大了许多,看问题不再那么固执,渐渐的明白无论是对社会工作有什么理解和定位,都是社会工作发展必须要经历的过程,一如我们自己的成长过程总会遇到磕磕碰碰的事情一样在所难免。对于“社工”身份的理解,更重要的是神。正如以“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的评师标准来看老师,不仅仅是那些师范毕业,获得教师证书,在学校教书之人,凡是能传道授业解惑皆是他人之师。社工亦然,不仅仅是那些社会工作专业毕业,获得资格证书的人可以自诩为“社工”;凡是认同社会工作专业理念,自觉学习社工知识,秉承社工理念,熟练运用社工专业方法开展各项社会服务的人更应该称之为社工,他们比前者更具有社工的特质。就像我在阳光认识的沈老师,他没有社工的专业教育,但他总能积极主动向我们这些小社工讨教,和我们一起参加社工资格考试,拿他的话说,考不考的上是一回事,为了考试能让自己坐下来看看这方面的书也是很好的。很多时候,我们在与服务对象沟通交流时,他的所作所言,甚至比我们更像一名社工。6 D9 U) h5 {" |& m) p) a

0 W6 f* M. L$ Q回首自己九年的社工路,有憧憬,有幻想,有迷茫,有困惑,更多的还有感动和坚持,虽然自己已不再是一位名副其实的社工,但我知道自己永远是社工,因为我永远不会丢弃社工精神,我要像英国玛格丽特公主那样,将社会工作作为终生追求的事业。(陈剑美). x7 |. R$ i9 v% U0 L/ U6 v8 w
) o/ W8 U/ K' P7 P3 G0 R4 R
(作者是在本社服务了四年的社工,非常感谢她在服务期间,为机构做出的贡献,尤其是在慈善救助服务项目中有关社会工作的服务,陈剑美给予了很大的心血,为该项目的社会工作发展开了一个好头,谢谢!)6 O9 j& n- c( b( O; ~$ l% \0 U

- o1 t5 J& ^* E; M+ [
: ~/ |$ v. G/ O来源:上海浦东阳光慈善救助服务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14 18:44 | 显示全部楼层
前面好多似乎就是自己的亲身经历一样,只是希望自己以后的社工之路会好过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李越老师直播间|清流社工网 ( 苏ICP备19044186号-1 )

GMT+8, 2025-7-27 14:18 , Processed in 0.040864 second(s), 8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