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关于哀伤辅导的个案。一个中学生在上课的时候突然脑溢血,被同学发现后送医治疗,但抢救无效死亡。心理老师对这所中学该年级的学生进行了心理辅导,经过团体心理治疗,大部分学生都提供情绪表达和天堂寄语缓解了因为同学死亡带来的心理应激。但是有一位同学表现还是异常,于是我应邀前往进行个案咨询。& ?- g8 V' z$ l" O# U1 R/ ^
+ s. t$ `/ s9 E( H8 J/ \# @: B这是一个女学生,是死亡学生的同桌。那个同桌死前给小姑娘写了一张纸条,说自己身体发麻不舒服。因为同桌是个调皮的小男孩,一直做恶作剧,所以女孩子以为这又是他的恶作剧,没有理睬他。男同桌这时已经因为身体麻痹不能说话了,女孩子也发现他情况不寻常,就说“你去医务室看看吧”。男孩子摇摇晃晃起身走到讲台时突然摔倒,被男同学送进医务室,医务室的卫生员叫了救护车送医,但是抢救无效死亡。消息传来,这个女孩子因为为自己忽略同桌的求救信号而感到惭愧万分,追悔不已,连日来不敢走过同桌倒地的讲台,只敢绕行,看到自己旁边空空的课桌椅,她心里惶惶的,更加巧合的是她楼下的一位看着她长大的老爷爷也在那天去世了,她都不敢一个人回家,要同学和爸爸妈妈陪着回家,也无法安然入睡。
* D6 G* _* j! }+ o& |, Z- t2 W/ `3 Q 女孩子说,她每次看到空书桌,都仿佛又听到了同桌的声音;而晚上一闭上眼睛,她又仿佛看到同桌……。她感到自己的精神在崩溃,感到自己是个对不起同桌,她不知道该怎么面对这一切。虽然同学、老师、爸爸妈妈让她忘记这些,这些不是她的责任,但是她还是不能原谅自己,不知道自己这样下去有什么意义。她还说自己有时候还会坐到同桌的空位子上,感觉一下同桌的感受,甚至还会和自己对话。
: D8 ]0 V. O4 p3 o8 R% _" ~ 我首先表现了同感和理解。我建议她这一段时间,可以多让爸爸妈妈、同学陪伴自己上学放学,以缓解一下当前的紧张情绪,减轻恐惧。
5 b! f) I/ X- o9 n2 I8 I6 K* l5 m# O' {% c
为了解决女孩子的恐惧心理,我采用了空椅子疗法。我请她看前面不远处的一把空椅子,引导说“如果同桌坐在那把椅子上,你有什么想和她说的吗?”! C- R% H! r4 R0 ^$ z8 N% O% G8 [
- K2 |" e0 b- r; p* B! G/ H, B 女孩子看了一眼空椅子,马上低头,说不敢看。是否可以把这把黑色的椅子换成一把鹅黄色的小凳子?2 I; |, H2 X6 K) n0 `5 I7 B8 B
. e5 l0 x4 M( \1 u& J) |4 G
我说:既然说了是那把,就不用换了吧,如果你不敢看他不敢和他说话,你可以做到我的位置上,以咨询师的身份和他对话,问问他是否责怪你。女孩子同意了,和我交换了位置,她以心理咨询师的身份和同桌对话。从开始的紧张,到后来逐渐放松了。“你去了,你的同桌很伤心,这几天她都吃不好,睡不下,那天不是她不想救你,她以为你在开玩笑,你以前一直欺负她和其他同学,她以为你恶作剧。要是知道你真的不舒服她一定会帮助你的……。”8 n- Y/ }* `) |) ~* c" l
4 Z5 a3 o7 B' Z- Q 等她说完,我请她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再次以自己的身份和男孩子对话。这次她可以看着那把空椅子说话了。我引导她说出自己的感受,告诉同学们的心情和这几天的事情,并让送出她对同桌的祝福,祝福他一路走好。8 R: y; X1 P! Q! G2 O/ e
# l2 q/ Q5 y$ _3 E+ O 接着我又请她去到空椅子上,作为同桌来和对面的自己对话,看看同桌是否责怪自己,是否原谅了自己。她犹豫了一下还是勇敢地座到空椅子上进入了同桌的角色和对面的自己对话。“……,你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情,我不怪你,我在天堂很好,你放心吧……。”
/ A+ U% R' M6 A) W* V/ @( c# n5 o( q' l$ x$ U6 d+ H% m' N
对话完毕,我请她回到自己的位置上,问她现在的感觉,她微笑着说,心情好多了。在接下来的咨询中女孩子问我:“人死了以后,会上天堂吗?”' z2 s6 R* G' [4 A6 C* \
) E" r( @: C# Y* F9 I( j% _
我说:“你觉得呢?”+ Y+ T1 X( t ]5 P+ o3 F- \
4 v+ i$ D# L' Z
她说:“我觉得会的!”5 m/ ]% ^+ m" e6 m% v/ N: K
5 M6 u: l* p0 t. }0 ^. i7 c
我点头微笑,是的人是会去天堂的,你觉得他会去天堂吗?
2 K9 \( s, K5 k" g2 j0 o$ w* Z T
8 C. E# [$ L- C7 L 她说:“会的!那么去天堂以后他会重新投胎吗?”$ v& k4 f4 O/ G
' x4 ^2 W; C) i2 ?' {( \2 ~) D 我解释说:“天堂和投胎是两个宗教信仰,天堂是基督教的,投胎是佛教的,不过,我觉得宗教都是相通的。”
+ q: b B! z5 H1 Z1 l1 B2 M4 `1 a- q8 e; O
她说:“我的外婆也是信基督教的。我小时候也看到过她做礼拜。”
- \" A1 W, X7 f1 N# z c
- ^! D& Z+ h8 L0 w3 J1 ? “那么你信吗?”
- Z( K4 k6 O1 K) K8 J6 ?2 }; l+ v2 y9 d- b% V9 S
“原来不信,现在有些信了。我觉得人死了会去天国,投胎转世。”) q5 [/ j) n' X* J- S( {, ^% d
9 {) ~& q6 o# d* |$ Q+ s7 |0 t
那你希望他去天国,转世投胎吗?我问。
0 U$ b7 K% F+ b) f; i5 R; t/ R1 B! e
+ h3 t; X& ]2 t% O: `4 R! m 我希望!不过不一定做人,可以作其他的动物、植物,也是很幸福的。$ e* N9 z0 X9 g8 Y8 T$ t
# e0 K1 E9 ^, A" o2 V1 o" N' t
我确认了她的哀伤情绪已经得到缓解,于是问她下一步的打算。她说爸爸妈妈和同学让自己忘记这件事,但是她觉得自己忘不了,不知道这样好不好?我说:“关键是记忆是存在脑中的,不是说忘就忘的,无论好的事情和坏的事情,关键是自己在事件中学到什么?你通过这件事学习到了什么?”
- B( G' W% l& ~- k% w/ Y! {8 d; x. _+ b4 f2 m* F
她说:“我准备学习急救技术,以后也可以帮助别人。”
: C. R4 t* @* d% l# S! V1 M' O& Z1 x" p1 ?, V( m3 f
“好的!非常好!”我鼓励道。
; }: ~' ^! w3 w. ?' x2 g
* E, n. J2 l3 A% z. ~9 z+ g8 o2 q$ { |下面又进行了进一步的巩固性的咨询,加强了她的正面认知。就这样她的问题解决了。她想换座,但是不敢和老师提及,我没有答复她的要求,而是鼓励她自己和老师谈,她也答应了。事后我和老师交流了此事,请老师不要主动换桌,而是在她亲自提请的时候再换。不几日,反馈消息说,全班进行了大规模的换桌位,她也有了新的同桌。这位老师的做法非常的巧妙,值得学习!</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