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社工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1457|回复: 2

80后面临的十大心理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22 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心理问题一:恋爱受挫——分手却不懂失恋
! H9 a# K% A. q- E6 A9 i9 o
: Q$ D! x& Z; L% a! y80后的年纪,到2008年,最大的28岁,最小的18岁。根据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人生八阶段学说,18-30岁,正值“练习爱”的人生阶段,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亲密”与“孤独”的矛盾。也就是说,在这个年龄段上,我们必然遇到爱,经受它的考验和磨练,从一个人的小小世界里探出头来,学会用爱把自己和他人黏起来——为爱受挫和犯错,都是这个年龄必然会面临的问题。“我爱的人不爱我”、“爱为什么那么快就消失不见”、“爱难道就是相互伤害”、“爱情真是脆弱的东西”、“我失恋后不再相信爱情”……这些因受挫而带来的伤心,虽然令人心碎,却也让我们变成大人。我们都是在学会丧失后,才变成大人的。等到我们说“分手”时,不再畏惧失恋,我们的爱恐怕就练成了。
) K& ^4 {4 c4 ~  `" i' D* N6 O: a9 ]0 ]7 ~6 P- l" }7 R3 m8 a
安全风向标:80后习惯说分手,反正不爱了,就分吧。但很多人却不懂得失恋也是需要学习的,处理悲伤,总结经验,没有恋爱受挫的人,并不懂得爱恋。既然这个问题人人都要闯,就请你闯得大胆一些吧。   
: w5 E; v/ H$ _+ M3 `
& ]+ E+ h4 F+ @' P) `: x& u心理问题二:无爱症——我根本不会爱别人 + [- n: ^* C$ d; e7 k3 s+ r0 |' @
) n" H3 Y* k8 U) V
爱而不得固然难过,但根本没有动情,才真让人郁闷。80后因为独生独处,产生了一批“无爱症候群”,到了适婚年龄,却仍然对别人动不了情。不懂爱亦不会爱。“相亲族”、“闪恋族”、“等爱族”……都是无爱症的表现。无爱,往往是由于被爱泡大而导致的,从未失去过,自然不懂得如何争取。80后中的大多数人,作为独生子女,从来不用和兄弟姐妹去分享父母的爱,很多需要还没产生就被满足了,所以根本就不会换位去思考别人的需要,因此也就不会爱。
: b) b& h9 K7 q  |5 ^7 ^6 B4 _- Z
! X- O4 G# |! @! P/ w7 X) ^
安全风向标:失恋往往比自恋要好,至少可以教会我们如何去爱恋。先学习如何去满足别人的要求,发现这些需求,是治疗“无爱症”的第一步。   ; G+ V  q  C1 p* I1 h2 H
8 x) s5 H8 `/ Z' t) u) p# ], }
心理问题三:社交恐惧——内向的罪,还是外向惹的祸?
4 D3 u8 E  X/ H$ g" L- l2 i
8 u9 r( T/ X+ B* _/ e, r( T# I80后中的一部分人,已经踏进社会,家庭的庇护,和“我是老大”的优越感一下子全没了。很多人都发现人际交往的问题:“我怎样才能让同事都喜欢我?”,“我无意中就让上司不爽了”,“在公司没归属感”……内向的人觉得自己不合群,不会和别人说话;外向的人觉得自己的张扬让人嫉妒,有人会暗中加害——猜不透别人的心,好像都是自己的错。   ' o5 Q, B; D6 R
# u  o$ _& K9 a# i5 a" Y+ u
安全风向标:社交问题,并不是80后才开始面临的难题,我们的祖辈都遇到过。内向外向并不妨碍你四海通吃,关键是你如何给自己一个职场定位,社交都是有目的的职场活动,找好自己的位置,该说什么就说什么,无须看人下菜,只需做好自己,才是正道。   ! Y5 T/ m8 d! E2 A, a

$ O9 E  z3 F9 _# y' s' Y8 {# A$ l; N心理问题四:择业混乱——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 3 m( R( k; B* ]# X2 A* l" `

- O' k& A* m% _1 \80后的跳槽问题,一直令长辈们头疼。似乎我们可以很轻易的说出“我不干了”……没有耐性,意志力不坚定,似乎的确是我们的问题。但导致择业混乱的,并不是意志力的问题,而是我们不知道自己要什么?80后面对的世界,只要看看2008年发生的大事就知道——快速、多变、信息庞杂,压力巨大……大事越多,我们就越觉得自己渺小,渺小的人就算有需要可能也是白搭。何况80后生来就不愁吃喝,不爱看新闻联播,只喜欢猫起来跟自己玩儿——基本需求都满足了,所以大多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对80后来说,似乎更清楚自己不想要什么:“我受不了朝九晚五”,“上司看不到我的与众不同”,“我憋屈,不能一展拳脚”,“我换了9份工作了,又想辞职了”……人生、职业发展都在“不想要”里反衬“需要”,没有主动的规划,走一步看一步,当然没有耐心和毅力。   4 ^) R+ X8 K0 ]. T
, y& D' |- a6 k+ D
安全风向标:找到自己最想要的,是非常难的事。首先要从了解自己开始。先了解过去的自己,再问问将来的自己,职业规划,要从人生规划开始。我们需要想想2080年还活着的自己,他想拥有些什么呢?   1 M: p, d  l, n
1 S" a* x7 e: g0 R" n. q& a( M
心理问题五:性困惑——我很开放,也很传统 ' z; L0 W6 D8 J4 C" L# v

( `' G2 e( D! p  o. @) b/ e80后对性问题,已经可以侃侃而谈。但在自己的生活里,做得就不能像说得那么轻松了。心岛主要接到这样的一些求助:自己或男友有处女情结,有怪怪的性幻想,对婚前性行为犹豫不决,未婚先孕身心受伤……从大家的问题可以看出一个规律:如果对性的态度极端开放或传统,都不太会有心理困扰。但如果困在“开放”还是“传统”的矛盾中,就容易引发心理问题。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半开半不开的,但因自诩为新新人类,所以总觉得自己该大胆地做点让父母瞠目结舌的事,加上青春对性的正常好奇,往往一冲动就做了,做完了就爆发心理冲突。

% Z# m0 }1 O& j' T安全风向标:你是开放,还是传统,给自己唯一标准。如果是传统,就坚持做你的“处女”、“处男”吧;如果开放,情到深处,就自然而然吧。切忌别把自己放在中间,两头都想拽着。矛盾在性这件事上,有害无益。大家都干脆一些吧。   $ H( U" B4 n- i' A( u
& @  }+ }6 h4 _8 F
心理问题六:抑郁情绪——没意思,真没意思
7 S- p$ Y% q' S  w; |+ }
' W9 D3 o+ b( I3 N习惯性麻木、审美疲劳、新鲜感过度……这些词都可以用来形容80后,我们是被刺激着长大的,所以习惯变化,也习惯适应变化。如果说抑郁是现代病,生于现代的80后,怎么跑得了?恋爱、学业、求职、人际……都可以郁闷一下,开始有新鲜感,慢慢就觉得无趣了,无趣就是抑郁的开始,不高兴也会击垮一个人。
0 L; b+ H! ^+ R. m7 N+ p" |+ l  |: j  Y1 Z! t8 E
安全风向标:抑郁情绪人人都有,关键是给抑郁的自己一个空间,像防贼一样防着抑郁,反而让它见缝就钻。80后都离不开抑郁,它让我们在现代社会里活得更自我,只要记住,你的抑郁往往指抑郁情绪,别老给自己扣抑郁症的帽子。   
% s- \; M# E2 i
8 q/ k. J2 ~$ {. M心理问题七:恐婚症——未婚改为已婚,接受不了
' w' b* y8 g7 @0 m5 g, \- O6 o, Y7 v4 ?+ X! g" _
80后至少有一半不敢结婚。首先是因为现在的结婚条件变高了,买房、买车、懂理财、心理健康……但结婚的意义变小了——一张纸而已。所以80后宁愿同居,也不愿结束爱情长跑。在心理上,婚姻让80后感觉自己变老了,突然变成一个死板的大人。更重要的是,大多80后和父母组成的三口之家相当稳定,心理上不愿意脱离自己的原生家庭,离开爸妈的家,创建自己的家,这是很难习惯的。所以婚姻的焦虑,往往是从这种脱离感开始的。   8 M( @* x* g2 T' @1 L7 i

0 `. s: d2 i6 l8 j; x, C; J安全风向标:戴上戒指的那一刻,相信的并不是对方,而是自己。恐婚,最根本的原因,是害怕自己不能承担婚姻的责任。所以,面对恐婚最治本的方法就是先搞定自己。请问问自己,你准备好创造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家并为它承担责任了吗?
' u+ \( F* W- j0 }+ h8 ?  v
$ o: l& G% j1 G" Q/ `/ z心理问题八:同性、双性恋——我是爱情里的异类么? ' X' W- F8 K6 T& n

& Q% y( x; W5 Q7 Q) V  G" J+ V  O中性美越来越成为主流。而80后也越来越多的接触“同性恋”这个词。有一些人,就是被这个词诱发了对同性的情感。“双性恋”、“同性恋”……心岛收到的信中,“怀疑自己是不是”远远多过于“我是同志我该怎么办”,也就是说,大部分80后,在性别问题上,被“潮流”弄晕了。同性之爱本来人人都有,并不是多看同性一眼就是同性恋;真正的同性恋必须要有生理唤起,心理上的好感与依赖是正常的同性情感。对于心理咨询来说,真正的同性、双性恋的社会适应问题,才是棘手的心理问题。   
4 ]  c& f& _, B% C& O
8 l3 x! n, {: b8 f- P安全风向标:同性恋、双性恋有一个重要指标,就是有没有对同性有“生理唤起”,先衡量好自己的生理需要,再看自己的心理状态。   3 l) V0 d  D# F, s! J" R

4 r9 H" B7 G* }5 ]' D1 M. [1 d心理问题九:不想长大——让我赖在童年吧
7 D/ ^' ~$ X9 v8 \
  d& D+ b# N; T7 ?不想长大,在心理学上有个词,叫“儿童自我当权”,也就是说,在一个成人的外壳下,有一个儿童的灵魂,于是所做的事,都像是3岁小孩的行为。80后早当家的孩子概率很少,所以大多数都很习惯当孩子,偶尔带点孩子气是可爱的,但如果任何事都让3岁的自己处理,就会产生适应问题。例如:有情绪就哭闹,得不到就一直耍赖,自我中心……对一个人成人来说,放弃做成人的权利,等于放弃了心理成长,心理发展水平,也就会一直停留在3岁。   9 n1 p+ u  F( G7 N  k

) u; [/ Y6 W: r& L) F% j, @安全风向标:每天多放“成人自我”出来一分钟,你的心理就有机会长大。   , V9 l6 _# `$ L( \5 B
+ U2 I$ y! Q( W
心理问题十:应激创伤——死似乎并不遥远
* X% V# o  R" ?6 I9 R- H+ b7 Y2 {. t
08年的地震,让很多人都受了伤。80后向来是最具联想力的一群人,马上就有很多朋友加入了“怕震怕死”的队伍。80后总被别人形容为心理脆弱的代表。其实生在和平世界,天灾人祸基本没经历过,的确是幸中的不幸。生在温室中,必然会脆弱,基本上没见过死的我们,一下子见了那么多,不适应,或者焦虑担忧,都是正常的。我们只是不习惯面对创伤,不习惯这么近得面对死亡。   , o: Z: r) W3 A- L* O

# j* z" K5 i6 u5 S( i安全风向标:害怕也是一种力量,可以帮人学习一种新的能力。面对死亡,可以帮助我们审视自己已经得到的,如果你可以把注意力放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上,死亡就会立即遥远了一些。   , r! z3 v+ T+ c& ^; ]( V) A
  E$ ]1 D0 r3 J: C7 I7 {( f- J$ s
结语:对80后心理问题的盘点,可以让我们看到共性,你面对的,大家都在面对……这些问题,其实并没有什么了不起,如果你可以放轻松一些去悦纳,就算是西天取经式的心灵旅程,你依然走得潇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22 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心理问题或多或少每个人都有点吧。
( \/ L- X; O6 n" Z; a) ^x大哭尤其是宅男宅女社交恐惧症。) X" L% o' z+ Y5 \5 U0 _* e: M9 h
我本人就具有非常典型的症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3 15:29 | 显示全部楼层
x思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李越老师直播间|清流社工网 ( 苏ICP备19044186号-1 )

GMT+8, 2025-11-1 09:31 , Processed in 0.044571 second(s), 9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