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临终关怀
1 M& z1 x" r0 @! `" M老人临终前能不能获得最大的尊严是一个人的基本保障,但是对于奶奶来说,家庭的矛盾不断是最大的障碍。而老人的赡养问题则成为家庭矛盾的最大的焦点" I% B, e7 H( j7 y5 U1 b! s
奶奶患的是食道癌,因此只能吃流质食物,一个人不能吃东西是很可怕的,只能慢慢的等待饿死。奶奶最后走的时候瘦的只剩下皮包着骨头,眼窝塌下去很多,没有闭眼,没有闭嘴,因为已经没有肌肉了。油尽灯枯,只能这么说
5 u8 A8 x, X4 w/ ^# S7 U1 M) W奶奶怕死,可是死亡还是如期而来+ [" i8 h# p5 d0 w6 U/ \& K
许多老人临终的一个缩影。老人的临终关怀由谁来做呢, ^% S0 W) g$ x* u4 r0 f
2、殡葬改革
( H6 m& Q" \& h# o6 [几年前开始大规模的实行殡葬改革,土葬改火葬。但是这个政策走倒今天失去了他原本保护耕地,简化葬礼的目的。人死后,先是花许多钱去火化,把骨灰收集起来,然后放进棺材,再进行土葬。徒然给家庭造成了更大的经济负担。政策出台之时,难道就没有考虑这些吗?殡葬改革成了某些部门的生财之道
0 n/ h/ G1 ~7 D; [: Y% @三、基层民主! p3 ?6 C/ m* F7 ]: `* W6 H( O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到了基层就是一场闹剧,遑论民主。有人写博客说,在的民主选举,候选人还会挨家挨户的给大家发钱发香烟,城市选举,连候选人的名称都没有听说过,凭什么让大家选他呢?!按照主流的说法是中国的国情,中国不适合搞民主,中国的国民素质还不高。但是,从我观察农村丧事可以看出,中国并不缺乏这样的传统。老人过世,立即成立治丧委员会,下设支房、账房、丧房、炊事房。俨然一个小组织,井井有条。既然做的这么好,为什么就么有办法实行自治呢?
5 F! ]5 ]; p% k9 y一再的强调素质低,没有锻炼的机会,一味的压制,难道素质就高了?就有民主素质了?殊不知素质是锻炼出来的,不是天生的呀!国民需要有这样的机会成长。<四、互助7 V, ?& C9 L1 J8 l9 \) d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中国的传统美德不仅仅在地震上表现的淋漓尽致,同样在丧事上也表现出来了。有钱的上礼出钱,你五十,我一百,一个丧事需要的花费就出来了。而丧事上需要大量的人员,那么挨家挨户每家出一个劳力,由治丧委员会同意安排调拨,每个家庭都有机会进入到丧事中来,真的成了一家的丧事,是大家的丧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