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旧闻新读;, }+ V& n: P3 B$ ]3 Z. b
& B, @/ ?6 g' b7 E- Q1 v/ @0 ~' ~ 居委会,是城市居民最熟悉的名词之一。
2 L/ b" g3 m$ ^: d( ^6 j% G* ^. v; e# Z6 F6 ^. x% |; v7 a
作为城市最小、最活跃的细胞,改革开放30年,小小居委会里有基层民主前行的脚步,有新时期城市管理观念的变迁,点滴细节背后是经济社会大变化的历史剪影。
g2 E. I `. G3 }: ~! w5 M
% S' N% k! X. y1 D1 l2 k 上世纪80年代! n9 S9 Z: l. a5 t0 i
$ e [# l1 g: x+ K+ F. x9 w0 K8 `
“一间旧屋子、两张破桌子、三个老大妈”1 m7 A3 E: \$ k D3 `
; q7 p# r: R' Q3 w- _, g; X
1983年,55岁的纪子珍从工厂退休了,随后被彩香街道聘任为第二居委会主任。当年的第二居委会是现在彩香新村南社区的一部分,用纪子珍的话说,“仅仅是现在大社区的一个角。”当时,一个居委会的服务对象包括十八九个楼道里的居民。按街道的要求,居委会和派出所同时筹建。“我们居委会三个工作人员都是退休人员,办公的台子、桌椅都是临时去辖区单位借来的。入户登记、摸清情况、选拔楼道组长等很多事情,千头万绪,只能靠我们一步步摸索。 ”纪子珍说。
3 \! D8 y4 |3 Y/ h
G/ R9 O- ]! M& p' d: T 那个年代,居委会的主要职责是协助政府做好社会治安、调解民间纠纷等工作。但对很多居民来说,与居委会“打交道”最多的还是新村里的环境卫生。做了12年居委会主任的纪子珍说,现在回想起来,因为苏州创建全国卫生城市前后持续了八年,居委会在这方面投入了相当大的精力,所以当年的“创建”给自己留下的印象也最深。
+ `8 W% w& b4 N5 U/ C" z h+ k( v+ G' k' ?$ g3 ^- M0 l1 s2 w
纪子珍回忆说,当年的创建全国卫生城市上至市、区,下至街道,抓得都很紧,不仅要整治小区卫生环境,还要上居民家中动员督促。那个时侯,彩香新村落成不久,刚刚从四面八方迁移进来的居民,随意乱扔装修垃圾、生活垃圾的现象很严重。居委会工作人员轮着上门劝说,起不到效果,就自己亲自去清理。囿于当时生活条件的限制,住进楼房的居民们还使用着煤球,空间本来就不大的楼道里被每家每户堆占得满满的,几乎落不下脚,居民之间还经常发生抢“地盘”的争吵。闻讯赶来的居委会工作人员,除了调解邻里纠纷,做得最多的事就是自己动手帮居民打扫清理,“我们多做点,居民也会不好意思,再做工作就好做多了。 ”纪子珍说。' b7 b3 S( j+ y/ V
% | u7 e) \( }. _! a
那时小区里没有现在到处可见的宣传栏,为向居民们宣传政策、法规,同时引导健康文明的生活,纪子珍她们就去辖区单位借来黑色涂料,在楼道空白墙面上粉刷出一块“黑板”,推出了“黑板报”,动员小区里能写会画的退休人员出力帮忙。爱好文艺的居民们在居委会的组织下,也开始成立自娱自乐的小团体,像现在已经成为社区文艺品牌的三元一村咏春合唱团就成立于1991年,这些小团体既丰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更引导居民对居委会的工作逐渐配合。纪子珍清楚地记得,有一年居委会上午得到有重要客人来参观的通知,很多退休人员闻讯后便纷纷赶来,大家一起行动,“只花了一个半小时,就把所有事情处理得妥妥当当,还得到上级领导的表扬呢。 ”纪子珍骄傲地说。
" ~/ T4 U0 v2 `" b' v$ |, F G5 c5 l/ S/ ~$ l" L3 M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
. Y) k. w4 h u% ^& r" A2 [5 l
* l2 ~5 Z. X; U3 O* f 居委会转型的“飞快变化”
, S& y' T. {8 P* g4 @! z+ q4 @+ W; b: a+ ^" p8 }+ G5 @- U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到本世纪初,伴随着经济社会的转型,居委会工作也开始转型。 1998年通过招聘考试进入居委会工作的柳文媚用“飞快的变化”来形容这种转型。
+ e& G% Q3 R) ]9 D
, T& w. B/ G2 X# ^* l' |/ a 首先是居委会服务对象的不断扩容。上世纪90年代中期后,大量的单位人成为社会人,大批的外地人涌进苏州,新村里的人一下子多了起来。“以前来居委会的大多是退休老人,好像也就一两年时间,不少中年人、青年人还有外地人都冒了出来。 ”柳文媚说,社会人多起来,新村里原有设施明显不够用了。休闲桌椅不够,居委会干部就去向附近施工的工程队讨来了黄沙、石子,自己动手添置石桌石凳。以前隔几幢摆放的垃圾桶,也因为不够用,经常出现垃圾外溢的情形。经居委会向上级多次反映后,1999年,新村里才建起了垃圾房,卫生保洁压力得以缓解。1 p' M8 a, q1 |7 Z5 n6 _
/ r, I# s4 C5 T' Q8 F9 j
居委会里工作人员的结构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着变化。 1998年,柳文媚进入居委会工作时只有47岁,与居委会里大多数是退休人员的“前辈”们相比,不仅年富力强,而且有管理经验——在买断工龄之前,她在厂里做过工会管理等工作。 1999年,居民直选居委会干部开始试点,这以后,通过直选或者考试招聘进来的工作人员一年比一年多,一个比一个年轻,其中还不乏大专毕业生。
7 |; L: T# R: F/ W* k: G. `6 k) ]! @4 G$ r+ `: N4 Y
居委会的“权力”也越来越大。随着城市管理重心的下移,政府各种职能随之下放:2002年社保8项服务进社区;2003年失业人员就业再就业需要社区登记推荐; 2004年,社区又承担了企业退休人员的管理任务……“结婚证、准生证、失业、退休登记等等,几乎每个政府职能部门的工作内容,在社区都要有对口工作人员专门负责。 ”柳文媚说,除了要承担各种政府委托的工作,社区里每一笔台帐、每一步工作安排、每一个活动方案也在要求逐步规范。“居民养老、民事调解、治安管理、青少年德育、计划生育等等,社区居委会的工作几乎和每一位居民的利益息息相关。但居委会的‘权力’大起来,也不是件好事情。因为,人还是那些人,工作却陡然增多,有形、无形中的压力越来越让我们吃不消了。 ”柳文媚说,为了处理各类繁杂的事务,社区干部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但仍有疲于应付之嫌。于是,为“小巷总理减负”的呼声日高,由此引发的社区管理体制改革也迎来了深化的契机。1 \9 U% G1 u0 o6 L
9 |6 s- h7 M2 F4 j9 J8 O
新世纪以来
! I# x O1 ?. d2 X' W* v6 R& L* D; “四位一体”引导居委会职能逐渐回归
; \; Y. s) J& o4 K# V" s# W d
: ]/ n% X9 Z# M& a; f0 n, R 居委会本质上是居民的自治组织,不断向社区转移延伸的社会管理职能、行政事务,掩盖了社区居委会的本质职能。进入新世纪以后,苏州的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实践,开启了社区党委、社区工作站、居委会、社会组织等“四位一体”的新探索。“四位一体”,社区党委是核心,主要职责包括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支持和保证居委会依法履行职责,密切联系群众,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做好群众的工作,组织带动志愿者,搞好精神文明建设,教育居民遵纪守法等。 2004年,三元一村社区党委正式挂牌成立。“在社区党委成立之前,社区只有党支部。 ”三元一村主任赵珠怡介绍说,社区党委成立之后,社区建设的重大事项,都是经过社区党委的研究决定的,还能在群众中发展新党员,党组织这个“车头”带起来了,社区这趟“火车”才能跑得更快。
! ^. l5 H1 ]% t+ s2 `: r7 a+ m, o F& K3 J( P: X& m
社区工作站的出现为居委会逐步“减了负”。 2006年,全市在平江区观前街道、沧浪区双塔街道、金阊区石路街道设立了三个社区工作站试点,随后在全市各社区逐步推广。在社区工作站成立以前,社区居委会承担着诸如劳动社保、计划生育、环境卫生等多达上百项的行政事务性工作。社区工作站成立之后,行政事务性工作由社区工作站承担。与此同时,居委会的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职能逐步加强。 2006年,社区民情恳谈会、民主评议会、民事协调会、民意听证会等“四会制度”在三城区各社区逐步形成,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大事小事,居民都可以在这样的平台上畅所欲言,发表见解。在世纪之交就出现在社区的居民代表大会,现在改称为居民成员代表大会,范围涵盖社区所有居民,还包括辖区单位,代表大会上进行的居委会主任直选也更加体现民主,“就像一场‘海选’,只要有选民资格的社区成员,都有成为候选人的机会。 ”赵珠怡说。
; f$ I4 G+ j! m- k: M5 o3 Y9 D4 t5 U. N1 Y* @( _! ^
丰富多彩的社会组织开始登上社区大舞台。计生协会、双拥协会、残疾人协会、科普协会、业主委员会,这些组织更多地承担起许多政府不再“紧握”的职能,发挥其草根NGO民间性、自律性的服务管理优势,让社区乃至社会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赵珠怡介绍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2003年起,全市的社区办公经费、办公条件逐步得到改善,为了协调好与各类社会组织的关系,社区不仅会为这些组织提供活动场地,还尽可能地为社会组织提供一点经济支持。“说到底,这些组织都直接联系着社区居民,也是社区工作的重要支持力量。 ”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