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社工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2706|回复: 0

[新闻媒体] “管理”与“自治”既分离又配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30 08: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管理”与“自治”既分离又配合
                                                                  2012-11-29 10:31:47 来源: 南方日报网络版


                                  东莞东泰社区白玉兰家庭服务中心组织居民开展亲子活动,吸引社区家庭积极参与。受访者供图

                                             长者饭堂不但解决了老人吃饭难问题,同时提供了交流的平台。符超军摄

       加强社会建设,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要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

  改革观察

  今年8月,东莞市湖南娄底商会成立了广东首个异地务工人员互助组织。在随后2个多月时间内,娄底商会在莞人员服务站就先后帮助300多人次解决实际困难。
  这是广东开展社会管理创新的一个重大突破,允许异地务工人员互助组织成立,展现政府“协同善治”的理念,引导广东3667万异地务工人员自我教育、服务和管理。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而党的十七大报告的提法是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从表述的变化可见,经过5年来的实践,“创新管理”被提升到和“改善民生”同等重要的地位。在此前提下的社会管理“协同善治”力求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正如2012广东社会建设创新年会上形成的共识:努力构建自上而下的行政管理与自下而上的社会自治既相互分离又相互配合的新的社会治理结构。
  “一条腿长一条腿短”创新管理迫在眉睫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
  十八大胜利闭幕后,广东迅速召开2012广东社会建设创新年会贯彻十八大精神。在这次会议上,“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体制”、“加强社会建设,推进协同善治”是与会人员普遍讨论的焦点。
  改革开放30多年,广东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功,市场经济日趋成熟,但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呈现“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状况。社会管理压力大,社会矛盾早发、多发、触点多、燃点低。创新社会管理模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重要、更加迫切。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也必须建立和经济体制相匹配的社会体制。
  改革是广东的根、广东的魂。改革之于广东,既是立命之道,也是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之所系。在社会体制改革过程中,广东先行一步,为中国探路。近5年来,广东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全面把握省情新特征,加大民生投入,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方式,补长社会建设这条“短腿”。全省“财政蛋糕”每年切给民生事业的超过了六成,省级财政民生事业支出比例更是超过七成。从去年起,我省每年都制定并落实十件民生实事,并将此作为一项常态工作固定下来。
  在改善民生的同时,创新社会管理方式也得到各级党委政府前所未有的重视,南粤大地改革的音符振聋发聩。从省委高层频密调研社会管理创新,到省委全会专题研究部署社会建设;从出台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社会建设的决定》,到颁布7个配套文件,形成一整套社会建设的政策框架;从建立覆盖省市县三级的社工委机构,到推出全省约1000个社会创新观察项目;从降低社会组织登记门槛,建立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和专项扶持资金,到率先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转移政府职能……广东省委、省政府谋求社会善治的步履清晰可见。
  省市县三级社工委机构的成立,使广东形成了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专业部门,提升了各地各部门开展社会管理创新的执行力。其中,省社工委将“1+7”文件细化成80项具体任务,分解到相关单位。省社工委还在社会组织体制改革上着力甚多,从行业协会、商会入手,推进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去行政化”和“去垄断化”,并最大限度地发动社会协同和公众参与。
  党委政府“掌舵”社会组织“撑船”
  社会组织活,则社会活。如果说社会是一艘大船,党委政府是“掌舵的”,而社会组织就是“撑船的”。为社会组织“松绑”,社会的活力细胞才能以更快速度生成。社会这棵参天大树,才会长出更加繁茂的枝叶。
  广东推动政府从“万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进一步赋权于社会,该放的权逐步下放,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将原来由政府承担的社会管理和服务的一些职能转为由社会组织或其他机构承担。政府则通过制定法律规范,当好“裁判员”。
  与此同时,广东社会组织迎来了“松绑”。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东莞的坤叔。他申请成立社会组织曾多次受挫,但正得益于改革,他将松散的助学团队成功注册为“千分一”公益服务中心。去年10月1日,有了正式社会组织身份,对于东莞助学名人“坤叔”来说,心头的一块大石头落了地。坤叔说:“助学团队有了后继力量,能够把慈善助学一直持续做下去,这是我最大的收获。”
  从今年7月1日起,我省率先全面铺开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体制改革,社会组织直接向民政部门申请成立,不用再找主管单位当“婆婆”。一批长期无法“转正”的社会组织“浮出水面”,获得了正式的法律身份,有序参与社会建设。
  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社会组织的活力被激发出来。从数量上看,社会组织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以广州为例,今年1—9月就新成立社会组织375个,而去年前三季度只新成立了183个。
  从社会组织参与社会建设的情况看,范围更广,程度也更深。近年来,我省社会组织每年经济活动总量超过500亿元,吸纳从业人员达到42万多人。为培育发展社会组织,广东积极转移政府职能、购买社会组织的服务,2011年,广东有11%的社会组织承接了政府转移的职能,9%的社会组织有政府购买的服务。
  在公益慈善、福利服务、医疗卫生、文体活动等领域的社会组织,承担了一些政府不好做、企业不愿做、自身有能力做的工作,包括:困难群体帮扶、空巢老人精神慰藉和生活照顾、问题青少年的教育、残疾人康复、刑满释放人员安置帮教、吸毒人员戒毒康复等。
  打造良好平台激发参与活力
  2012年元旦,广州。这一天的羊城,在晨曦中醒来,迎接新年第一天的曙光。过完元旦假期,留学哈佛的广州女孩向芯,将一沓厚厚的材料装进书包,她第一件事就是要去广州越秀区民政局提交材料,申请成立名为“青草”的公益组织。
  向芯的故事反映了群众参与社会建设的热情。即使平头百姓对“公众参与”的概念不是那么清晰,但只要从私人领域步入社会领域,就无处不在“参与”。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曾以三副对联对“公众参与”在建设幸福广东事业中的重要作用进行高度概括。“加快转型升级政府是关键,建设幸福广东匹夫也有责”、“人人是创造幸福的主体,个个是享受幸福的对象”、“我为别人的幸福努力工作,别人为我的幸福创造条件”。
  幸福不是某一个人的幸福,而是全体老百姓的幸福。如果没有全体老百姓的高度参与,就不可能建设出一个幸福社会,也不可能实现社会的和谐。这些年,广东首开网络问政先河,职能部门开通官方实名微博“问计于民”,民间慈善力量的不断兴起壮大,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掀起爱心风潮……这些都是公众参与的直接表现。
  未来,广东在推进“协同善治”过程中还将进一步完善机制,打造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良好平台,激发参与的活力。发挥社会组织积极作用,创新培育扶持机制,落实优惠政策,推动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坚持积极引导与依法管理并举,建立健全统一登记、各司其职、协调配合、分级负责、依法监管的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弘扬志愿精神,激发公众参与志愿服务热情,推动志愿服务事业发展。推行“社工+志愿者”模式,培育发展社区志愿者组织,建立联动发展机制。
  ■专家点评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院院长蔡禾:
  三方治理格局
  大胆探索
  广东是改革开放先行一步的地区,30多年的改革使广东的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但也使各种社会问题更早地凸显出来。这促使广东率先开始了社会建设的探索。探索的方向选择是有勇气的,其实践必将为建立符合中国特色的社会建设体制提供经验。
  首先,广东在社会管理领导体制上的探索可以归结为:建立具有统一规划和协调能力的专门领导机构,减少领导层次,夯实基层组织体系,吸纳民间智库。一是高规格地设立社会工作委员会,覆盖省市县三级;二是将探索在部分地级以上市城区开展城市基层管理扁平化改革试点,撤销街道,实行“市—区—社区”、“两级政府、三级管理”新体制;三是基层社会管理实行政务与服务相分离的组织体系;四是建立由学者、专家、专业人士组成的省社会创新咨询委员会,建立民情志愿服务队以及社会创新研究基地等。
  其次,广东在转变政府职能,推动政社分开上的探索是:理顺政社关系,让渡社会空间,发展社会组织,提高社会自治水平。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的要求,广东坚持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理清政府和社会的边界,简政放权,规范权力运作,打造“小政府”、“强政府”。在保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的前提下,强调发挥社会组织、群团组织和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作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提高社会自治水平和自我修复的能力,增强社会的幸福感,建设“大社会”、“好社会”。
  再次,广东在改革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体制,促进人民团体转型上的探索是:逐步放开社会组织登记,推动社会组织去行政化、去垄断化,推动群团组织发挥枢纽型组织的作用。
  广东社会建设的实践,是对社会主义体制下的国家、市场、社会三方治理格局的大胆探索,也为理论工作者提供了学术探讨的空间。
  改革行记
  以新的载体服务“新莞人”
  东莞白玉兰:社工“刚柔并济”化解矛盾
  “有困难找社工,有难以解决的家庭问题请找白玉兰。”近日,记者走进东莞市东城东泰社区,感受到基层妇联带动成立社会组织为居民提供的专业服务。
  人民团体转型成立社会组织
  记者发现,外来人口相对集中、社区文化丰富多样是其最大特色。东泰社区由十多个相对独立的住宅区组成,大部分居民是从外地来东莞创业、就业并留在这里安家的“新莞人”。不同地域文化背景的居民聚居在一起,对社区服务的需求以及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方面的要求存在显著的差异,给社区管理带来压力。
  “东泰社区是东莞的一个缩影”,记者听到这样的评价。东莞是外来人口大市,2011年东莞市户籍人口为184.77万人,而常住人口则达到825.48万人,数百万外来人口考验着东莞的社会管理能力。
  自从2010年初,10名专业社工在东莞市妇联主席黄慧红的带领下进驻东泰社区后,这里就多了一个调解家庭矛盾、帮扶困难居民、引导群众开展自我服务的组织——白玉兰家庭服务中心。
  黄慧红说:“人民团体开展社会管理创新首先要有一个新的载体,以新的面貌、新的姿态开展社会工作。我们发挥妇联枢纽型组织的功能,指导成立旨在为社区妇女、儿童以及全体家庭成员服务的社会组织,并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为‘东莞白玉兰家庭服务中心’。”
  东泰社区是白玉兰的第一个试点,发展到现在,东莞全市已有18个白玉兰家庭服务中心、45个村(社区)的白玉兰家庭服务室;引入73名专业社工,与207家社会组织保持联系,发展2557名志愿者,辐射服务居民达50多万人。
  引导居民成立小组自我服务
  记者在东泰社区看到,20多名小学生在社工的带领下学习写字或是做游戏。看似简单的活动,其实一点都不简单。社工小谢说:“社工会观察小朋友的情绪,及时发现他们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不同社区的白玉兰家庭服务中心根据所在地的特色会有不同的关注重点。在东泰社区,社工们重点关注弱势群体的生存发展,如低收入、单亲、空巢、残疾人及“新莞人”家庭等。社工带领义工组建“关爱特攻队”,通过学校走访、家庭探访等,了解弱势群体所需,并联合社会资源,解决他们的困难。受益于白玉兰的“新莞人”子女成长计划,有面临失学的“新莞人”子女得以重返学校。
  社工们还组建了“危机处理小组”,24小时分组轮班。如果发生社区家庭暴力等纠纷问题,值班社工会接到警务室的电话,随后和民警一同前往当事人家庭,以社工“柔和”的身份,对当事人进行情绪辅导以及跟踪服务,“刚柔并济”化解家庭危机。
  居民的自我服务组织是新型社区建设的一个重要基础。白玉兰十分重视把居民们组织起来,建立一个个小组。“我们发现社区很多‘新莞人’把父母接来身边,这些老人是开展社区服务的宝贵资源。”社工小黄介绍,把大叔、大妈组织起来组成“家庭关系调解团”,先对他们进行助人理念的培训,然后鼓励他们用丰富的生活经验帮助有需要的家庭面对困难、解决问题。
  政府购买服务,为老人营造温暖社区
  广州沙园街:居家养老让孤寡老人不孤
  说起广州市海珠区的沙园街,老广州人没有不知道的。广重、广船、广海、罐头厂等广州知名工业企业的宿舍区都集中在此。沙园街有“两多”:老人多、下岗职工多。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就占到街道户籍人口的五分之一,80岁以上老人也占到13%。如何照顾好老人,成为社会工作的一大挑战。
  沙园街折射出当下中国城市普遍面临的难题。目前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85亿,占总人口比例达13.7%,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为老人提供服务的重任,不可避免地落到了社区身上。如何创新机制、提供社区养老服务,成为当下许多城市面临的社会管理难题。
  家住广州市海珠区沙园街广重社区的杨慧儿就是一位孤寡老人。73岁高龄的她无儿无女,心脏也不太好。以前,每当想到自己身边无伴、膝下无子,杨阿婆的心情常陷入抑郁之中。2008年,街道民政科科长袁素珠给杨阿婆介绍了一位“服务员”毕慧星,她是广重的一名下岗职工。沙园街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聘阿星为社区孤寡老人服务员,负责给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购买服务的费用,由省、市、区财政补贴。
  杨阿婆从此与阿星结下了深深的情谊。在杨阿婆的眼里,阿星就是她的“小女儿”,而经常上门嘘寒问暖的社区民政干部袁素珠则是“大女儿”。
  81岁的李斯霞老人,说起她的“干女儿”服务员吴玉兰,也是赞不绝口。李阿婆动情地说:“我们老年人,工资有单位发,养老有共产党管,我每天都很开心!”
  从2005年起,沙园街开始为辖区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目前,居家养老服务的覆盖面已经扩展到所有户籍“六类老人”(三无、孤寡、空巢、低保低收入、80岁高龄、子女重残),共213人。街道组建的“家务助理”队伍也达到了30多人,平均每人服务8—9名老人。
  今年6月,考虑到一些双职工老人和独居老人吃饭不方便,沙园街还开设了“长者饭堂”,街道户籍老人只要提前预订,都能到长者饭堂就餐。记者在这里看到,“长者餐”6元五角一顿,两荤一素,老街坊们围坐在一起有说有笑,气氛很融洽……
  海珠区沙园街办事处主任温广平告诉记者,现在社区的“居家养老”和“长者饭堂”服务已经供不应求。温广平说:“目前,社区养老服务还是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由财政买单。从居家养老模式的长远发展来看,下一步要继续创新体制机制,引入社会力量和社会资金,政府和社会一起,共同为老人营造一个温暖的社区。”
  (编辑:林湄)






原文链接:http://theory.southcn.com/c/2012-11/29/content_59106550.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清流社工网 ( 苏ICP备19044186号-1 )

GMT+8, 2025-1-13 07:15 , Processed in 0.045161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