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社工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1597|回复: 0

[华中] (杭州)打个电话 社工拎“包”上门办卡办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11 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个电话 社工拎“包”上门办卡办证
" e: M! Z8 |+ L
                                                                            2012年12月11日01:19  青年时报 ' _% b8 {- |- {0 l; M; X

5 S3 S0 v; }& ~' o      吴奶奶没想到,不出家门,就能办好老年食堂的餐卡。8 F  r- V8 V; Q, @; c! ~- y
  前两天,上城区清波街道柳翠井巷社区的吴奶奶打电话到社区咨询办理老年食堂卡的相关事宜,令她没想到的是半天时间不到,社区社工韩佳就拎着“便民服务包”主动上门来服务了。吴奶奶在家里,就领到了餐卡。
- @$ o; {. \0 o0 s. \; v  韩佳拎着的“便民服务包”,是清波街道率先在杭州推出的,也是“流动工作室”的升级版。
) c. |; d% D6 D6 T; T' M  老人想办老年卡 社工上门来了4 v* Q' Y( @2 C5 b& f! |% `4 h
  昨天上午,记者跟着社工韩佳到袁奶奶家走访。% J+ x- m% ^4 n+ ~. x& n
  袁奶奶72岁了,这两天刚好想办一张老年卡。韩佳便从随身携带的“便民服务包”里拿出申请表,帮袁奶奶填好。填完表格,袁奶奶发现自己一寸照忘拍了,她跟韩佳说改天拍好了把照片送到社区去,韩佳告诉袁奶奶:“不用麻烦您送过来,下次我们走访的时候到您家里来拿就行了。”
. c# P5 }; {: i# ?0 Q& ?  韩佳还告诉袁奶奶,等到老年卡办好,也不需要老人去取,她会送到老人家里的。袁奶奶激动地说:“你们辛苦了,要是自己去办的话,证件没带齐,还得回家找齐了再跑一趟。现在在家里,要什么证件,我翻出来就行了,真当方便了。社区真是好啊!”
7 p" Z+ A# J4 y3 w  填完表格,韩佳从服务包里拿出了垃圾袋,说:“袁奶奶,这个是您下个月的垃圾袋,我也顺道给您带来了。以后,垃圾袋您就不用去社区领了,我都会给您送来的。”
) [# i  y: @+ r: C! s  z" t& r  袁奶奶还没反应过来,韩佳又从包里拿出了血压测量仪,说:“袁奶奶,要不要量个血压?”袁奶奶高兴地说:“真是要谢谢了,我好久没量血压了,确实要量一量了!”. z/ I: z9 l' A/ T2 q8 P8 R6 J' U
  社区能办的事 社工上门办理2 a0 o  h/ b) i: \0 j& ], Y
  韩佳手里拎着的就是“便民服务包”,这是清波街道统一配发给社工的,上面写着:流动式办公,走访式服务。
& u( J  |0 ]  @  A- t2 ^$ L; w; w  包内有社区特色简介、党务工作、帮扶救助、民政福利和就业管理等10余项社区日常服务工作的申请表、登记表和指导手册、宣传图册等资料,还有自动血压测量计、计生用品、唾液检测试纸(适用于吸毒归正人员)、雨具、鞋套和手电筒等常用物品……
/ _/ C! Z4 a: q  失业保险金申领、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申请、高龄津贴申请等社区能办的事情,居民只要打电话跟社区预约,社工拎上“便民服务包”就能到家中帮市民办理。4 }" `( X$ K9 h, o' |9 M8 @$ J
  蟑螂药、信报箱套锁、计生用品等社区免费发放的物资,社工也会在走访时送到大家的家中,不需要居民到社区领取。
6 E( o8 i" @- n! I- ?  目前,清波街道共拥有79名社工,每个社工都配有一个服务包。社区的预约电话24小时畅通(电话号码可咨询所在社区),走访时间除了正常的工作时间(早上8点半到下午5点半)外,考虑到上班一族的作息,晚上9点前和双休日也有值班社工。" C) g, H9 ~. W) `. G6 n1 f
  “便民服务包”今后还将升级
. |) t' A9 o: [5 E; Z3 m$ p  “便民服务包”的灵感来自于“赤脚医生的小药箱”。清波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陈鑫坤说:“以前,赤脚医生的一个小药箱,就解决了村民的看病问题。我们推出的‘便民服务包’,就要充当起社区‘小药箱’的功能。”# B/ Y9 b9 B4 d* _
  以前,社区管好辖区内的老人和小孩就行了,而现在,社区需要管辖区内大约三分之二的人群,服务对象扩大了。随着社工整体文化、专业能力的提升,他们已经能“独当一面”。社区居民需要“上门服务”,社工的能力也达到了“上门服务”的要求,清波街道便开始推广“社区的小药箱”——便民服务包。! v4 m% u+ d4 ]. d4 {
  一个社工一个月走访的工作量大约是30户到50户。表面上看,走访到户增加了社工的工作量,不过陈鑫坤不这么认为,他说:“社工走进居民家里,方便大家,是‘疏’,在源头就把事情解决了,矛盾就不会积累,从长远来看,反而减轻了社区的工作量。”
( J* o5 ~  v4 I1 Y% R5 [$ _7 c  陈鑫坤还认为,走访到户也保护到了居民的隐私。他举例:“像领计生用品,要一个人到社区办公室来领,大庭广众下可能会不好意思,但是社工送到家里,一对一的时候就不一样了,起到了保护隐私的作用。还有适用吸毒归正人员的药品发放,更需要这样的隐私保护。”$ @1 r0 A, h- K6 x
  平时,就算没有预约,社工也会到居民家中走访,听听居民的意见,提供一些免费的服务。
# l/ c8 O" [/ I/ M' y  下一步,清波街道还将完善和推广“便民服务包”,让服务包拥有更多的功能,让更多人享受服务包带来的便捷。/ J& I* I: L9 f7 B' M; ^
7 [6 ?9 n8 l2 h$ T' `
2 O, M3 r. q# p9 _& ]( H* K4 G
" R# R" h' ~' o5 ~# m# c  p8 P2 A0 b

7 s' P7 o% k% N
. y  }0 Z) q# Q9 V" Y
5 G+ t: O+ f2 _5 l) @
$ W: q' A: p% X. p$ t! K原文链接:http://news.sina.com.cn/o/2012-12-11/011925777315.s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李越老师直播间|清流社工网 ( 苏ICP备19044186号-1 )

GMT+8, 2025-10-13 07:11 , Processed in 0.048310 second(s), 10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