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督导知识之 服务使用者的能量 : [. j$ S6 N/ t2 |) D D" w
: e, p' ^' s9 o5 f1 q7 y4 Q$ F& V' g$ z" A+ X- j0 \2 p
给社工学生的三十封信——《服务使用者的能量》 6 p$ V8 N- E6 p& I7 X! _4 a
a$ a, m1 c# G4 C- a& @嘉欣:! v; x# h. ]: t2 Q4 e- @' c3 [2 |! D2 m
你好,昨天你来电体积工作上的不如意,深受困扰,虽然我们在电话中谈了一段时间,不过,我仍想透过文字,更详细地与你讨论。. _) f4 o$ t5 \' t, V; X5 c1 J
我还记得多年前你在课堂上聚精会神,异常投入的模样,你说你被辅导的理念及魅力深深吸引,立志要做一个优秀的个案辅导员。所以,你不断进修,期望自己能在这方面继续发展。我一向很欣赏你对工作的热诚与毅力,虽然你已毕业多年,不过,你还经常与我联络,分享你在工作与生活上的喜与忧,这都是我多年来从事社工教育工作的期盼。你知道吗,其实,我在你们身上亦学到不少,因为你们不断的提问,我得以不断地在不同的问题上反思。在此过程中,不仅可以跟你们一起解决疑难,而且可让我将问题看得更透彻,将问题的论据分析得更清晰,更巩固。: @, Q) ~8 p: z3 w) |' V \
言归正传,你所提及关于一位母亲的个案中,她对若能女儿的行为问题采取半放弃态度,无论你如何再三地面质她,仍得不到她正面的回应。你内心焦急,但却又清楚自己不能太主导。嘉欣,我明白你对案主的复杂心情,有“恨铁不成钢”的想法,很希望可以尽快把问题解决。根据你对个案的分析,你知道那位母亲其实是有尝试,而且亦有进步的,虽然进步并不显著,可是似乎你与她都不太承认那一点点的进步。她常常说:“什么都做了,但是全部都没有用。”从你的角度,你亦觉得已给她许多“意见”及“建议”,但她总是爱理不理,亦不能持续地去推行。而且,她近日更提出不希望再见你,并建议结束个案。. l$ d+ B' n) h$ @% s/ T k
嘉欣,在这个个案上,我听到你的分析,知道案主(那位轻度弱智的年青人)及其妈妈的情况,我明白你已做了很多,而她其实也已应用了很多你所提议的方法;况且,根据你提供的资料,她是一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所以,假如在此时此刻,她提出结束个案,也未尝不可的。我们常常说要教案主“放手”(let go),我们身为社工,又何尝不是要这样呢?!这里其实牵涉了一个重要的理念,就是“案主自决”(client self determination),而案主自决的背后就是我们要相信“案主的能量”。每个人都要走自己选择的路,事实上,要达到一个目标,可以选择不同的路径,社工绝不可以指定案主要走哪一条路。只要案主是头脑清醒的成年人,尤其当我们已尽力将不同的途径都提出来之后,案主是绝对有权去作出选择,而正因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能量,所以不同的人,都会因自己不同的能量而作出决定。以你提出的这个个案为例,那位母亲提出要结束个案,同时可能就是案主发挥其能量的开始。8 b% U0 B0 P+ I; _. ~% K
正如我最近督导的一位实习同学,他在医务社工单位里工作,经常觉得应帮助那些因病而失去工作能力的人申请经济援助。有些病人虽然家境贫困,可是他们就是不愿接受经济援助,那位同学便有戚戚不安之感,觉得这些病人的生活质量实在太差了。可是我们是不是应该尊敬他们所拥有的能量和他们坚持自助的精神呢?当然,个别真的吃不饱、穿不暖的个案则例外。 K! x% ]- }1 X
我们坚信每人都有其个别的潜质、独特的能量。所以,很多时候我们怀疑是否可行之际,案主或许已将事情解决了。" H: l+ l4 s* c9 F' i
相信案主的能量,其中亦可由我们是否有过度保护案主的做法中看出来。最近,我有一位学生在会见案主时发现案主不停地咳嗽。询问之下,发现案主原来是一位肺结核病人。他心里害怕,好想戴上口罩,但又怕伤害案主的自尊。就这样在战战兢兢的心情下完成了会谈,之后,他便忧心忡忡的到处查询自己是否会受到感染。最终仍是要照X光片和做检查,直至报告确定他没有染病才放下心头大石。这个例子,亦可反应出他太过杞人忧天,且亦太不理智。首先,在此情况下,同学不但自己要带上口罩,他更应教导案主带口罩,因为他有责任避免把病菌传播。我们作为社会工作员,第一,自我保护绝对是应该的。其次,就是对案主作社区健康的教育,亦是义不容辞的。我们实在不可看扁案主,认为提醒他戴口罩会伤害他的自尊。试想想,当你心里暗地惊慌时作出的会谈,又如何能令案主感到你的真诚呢?& d3 V# D v# t- e+ e2 h
在这,加入我们带入案主的情境,相信他亦不想将病菌传播给他人,要是由于他的疏忽不幸地引致他人受感染,日后他得悉了,也会感到难受。到头来,他反而埋怨工作员当时为什么不提醒他呢。我们假设案主都是理智、讲理的人,我们的提醒都会被接纳的,若不,那我们更需要严词地教育案主!(经过“非典”一役后,香港人亦会深深感受到传染病的祸害,及每人对公共卫生所应负上的责任)。所以,同学的担心,某程度上是有点不相信案主的能量,不相信他们可以接纳他人意见。同时,某程度上对自己的能量亦投下不信任一票。
, o) e0 O7 V/ S) X 嘉欣,希望你明白作为个案工作员,很多时候我们内心都会有挣扎,只要我们抱着对每位案主,甚至是我们自己,都有其个人能量的信念,不要想得太多,在适当时候“放手”,相信,很多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 h0 Y9 R% k1 W `
: o# D5 J* q/ G! \+ f
& q. K5 G5 `: B原文链接:http://cncasw.blog.163.com/blog/static/16913796820107198254427/
0 F" d# Q; I2 y+ b$ F, I# o+ g, w: b; z! p5 T
# s' m; M, T+ ~
8 w, a( y9 q* O6 G& q5 p
8 i+ E* w& y8 J4 j3 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