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社工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1401|回复: 2

[华东] 上海市社会工作者协会探索实践社会工作本土化发展模式打造多领域广覆盖社工队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0-28 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上海市社会工作者协会探索实践社会工作本土化发展模式 打造多领域广覆盖社工队伍0 O% h! E2 N# [" d8 e
日期:2010-10-27 作者:许旸 来源:文汇报
日期:2010-10-27 作者:许旸 来源:文汇报
4 @) _, ^/ K& e" @# x" ?2 ?0 _& j
1 {6 Q# ~8 Q+ b5 S& G) J' P0 |作为我国率先确立社会工作制度的地区之一,上海在综合运用传统的行政、经济、法律手段之外,引进社会工作这一专业服务方式,并发挥其“柔性化管理、人性化服务、社会化运作”的优势,致力于探求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社会建设的新路。
) J1 K$ u& ]: w7 a" e5 e   
+ r$ W/ n; p" r    在市民政局的指导和支持下,市社会工作者协会于1993年2月成立,2004年初“激活”多项自身建设。围绕“规范职业、发展专业、促进福利、维护公义、服务社会”宗旨,协会在社会工作职业制度建设、专业服务组织培育、打造多领域广覆盖的社工队伍等方面,帮政府出力、为社工服务、助社团出智。" d; ?; v' {$ a. N  l' V- a7 B$ ^
   
; e# }3 Y7 k9 K政府参谋:完善制度培育组织, J- ^. V% |. n  O! y
    7 W& g2 u1 j5 r0 U
    目前,全市从事社会工作人员达4万余名。协会成立之初,由于社会工作专业的高等学历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上海社会工作职业化、专业化建设尚未开始。经过十几年的实践,为完善对取得职业资格社工的管理,根据《上海市社会工作师(助理)注册管理试行办法》规定,协会秘书处受市民政局委托,承担办理社会工作者注册事宜。首批注册社工于2004年3月出炉。
7 Y$ p8 C5 I* t+ C$ m3 _3 l    / O' q$ [4 L4 _4 F' E: Q" |
    据统计,2004年至2009年,协会累计完成近万人次的注册登记工作,其中包括取得社会工作者资格证书人员的首轮注册及两年注册期满后的续期注册登记。截至今年7月,本市共有注册社工约2200名。这对规范注册社工执业行为,提升专业地位,明确权利义务,保障社工服务对象和社会公众利益起到良好作用。
4 y3 s) x) b. V. w, C; Z    : Q+ g* o/ o1 M# l0 M4 h
    发挥专业社团“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功能的同时,协会配合政府部门,初步建立社会工作职业考试制度、注册登记和教育制度、岗位配置和薪酬等一系列制度;2006、2007年相继成立协会青少年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和老年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并在多个区县成立社工协会,吸纳5家单位会员。
2 m$ M2 z! A- N; ~" n6 ^' q   
; E" ~( g& S8 X7 u' f社工之家:激发人才队伍活力
) e. F1 Y! T- x% l7 J+ M    : `( }! M/ k8 A7 h. v' I2 ~  ~
    随着注册社工人数不断增加,协会采取了集中授课、指导社工所在机构组织相关业务知识培训和本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继续教育。市社会工作者协会副秘书长、市社会工作培训中心主任朱希峰告诉记者,注册社工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的更新,直接关系到工作的有效开展和紧急问题应对。9 ~+ H6 A$ N' L4 s+ S
    - z5 u: e/ p6 Q) o
    据介绍,在拓展知识领域、完善知识结构,提高专业水平和实务能力,强化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方面,2004—2009年间,协会共开展5个轮次的注册社工继续教育,近万人次接受了继续教育。并邀请来自沪上、港台、英美等大学社会工作研究学者、专家,开设《哀伤辅导》、《认知行为矫正:原理与实务》、《儿童自闭症和社会工作介入》等针对性品牌课。协会还与市民政局共同组织开展“上海社会工作职业化、专业化制度框架研究”等课题调研,把岗位培训、理论研究、教材编写有机结合。1 c" o. l* Q! ?5 ^; S4 I5 \
   
: h2 J, A& m/ c& l. _    除了为社工提供注册、咨询、教育、培训等一系列专业化服务,将更多社会工作者吸纳进来,协会在凝聚“人才库”,提高创造力方面也下了不少工夫。2004年相继创办的会刊《上海社工》和“上海社工网”,拓展了社工同仁信息交流渠道。而通过经验分享、项目案例评选等活动,协会活力也持续增强,最终为社会组织自身健康成长赢得更多的社会支持。! Q- v% w: I; j7 f* r
    + i& ?! Y0 s. k( Y" J0 Y
行业表率:拓宽创新服务模式6 ^9 j2 v+ O* C5 L
   
& G4 Q1 b4 H) k    上海社工曾获评2008年“中华慈善奖”最具影响力项目,协会不少工作人员都深受激励。汶川地震发生后,协会在第一时间组建“上海社工灾后重建服务团”进驻对口援建地区都江堰市,到去年8月,共有34批计290多人次,为4个安置点近22000名灾区居民提供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指导他们开展自救和自建。服务成效和创新模式深受关注。) }/ t( z9 o8 b) M7 _
   
/ M4 v" Z8 p, }- a9 M. k9 z    而在突发事件发生时,社会工作者的及时介入,有助于迅速了解参与者的要求,并开展沟通解释。2008年春运期间,罕见雨雪冰冻灾害致使大量旅客滞留火车站、汽车站,对此,市民政局与协会联合组织发动社工进驻实地,及时提供信息,有效疏导了滞留旅客的焦虑情绪,助力维护交通秩序和社会稳定。
! d" x& H& A* |3 H   
  u/ C) G% X" O7 s( d; E+ X. F! A    记者了解到,协会注重整合多方资源,持续做好特色鲜明的社会工作外展服务。比如,在重阳节开展服务老年人,在世博会期间开展救助社工外展服务等,加深公众对社工认知度和认可度,在提升行业形象的同时,也为本土社会工作职业化专业化建设营造了良好成熟的社会环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8 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额,话说,我没看到上海社协做了些什么事情,社协的网站N久都不更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29 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都不知道是不是有上海社协,有做过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李越老师直播间|清流社工网 ( 苏ICP备19044186号-1 )

GMT+8, 2025-10-13 20:47 , Processed in 0.042161 second(s), 8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