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社工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1487|回复: 0

[慈善公益] 人才问题制约公益行业发展 银杏伙伴成长计划支持青年公益人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0 15: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公益人才报告揭示NGO人才困境1 ]; U, d- z- ?1 B6 s% p% Y
$ W1 \+ a% i. x( p% b
    12月17日,2010《中国公益人才发展现状及需求调研报告》在北京发布。该调研由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南都公益基金会、刘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联合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联合开展。调查团队搜集了5000多个各类NGO的联系方式,打了4200多个电话,最终拿到451个NGO的成功样本,涵盖:草根NGO、社团、公募基金会、非公募基金会、国际基金会、国际NGO。调研发现:即便是这些数得上的NGO也处于严重休眠的状态,很不活跃。在拿到了联系方式的5000多个NGO中,45.9%无人接听或欠费停机;16.4%为空号,两者占62.3%;27.2%拒访;调查最终拿到的成功样本占10%不到。与此同时,受访NGO机构规模普遍规模较小,44.8%员工在3人以下;10%无专职人员;10人以上的不足20%。资金规模小:55%以上年资金规模不足50万。机构规模和运作资金的规模反应了我国NGO发展的现状。
0 }; }( w+ p- l4 j3 Z# V# w- Z& K* s: K( M; U: |/ ^
    调研发现NGO招人难是普遍问题,尤其是草根NGO,而对资源相对充裕的非公募基金会和公募基金会来说这个问题好的多,受访的公募基金会甚至表示招人0困难,这也反映其独特优势。在招人困难的原因上,“待遇低”首当其冲;其次是“满足能力要求的人才数量少”,很多NGO负责人表示,虽然NGO组织提供的职业环境并不优越,但对人才的要求依然很高,比如:要有契合的价值观和理念、具备相应的知识和能力,还要肯踏实实干。目前的就业观念和社会大环境都限制了相应人才的培养和流入。- c  l; D: j; a5 n, n6 K% A  C* y
" H3 J: q( w. S2 X0 n
    调查看:NGO组织基本薪资与全国水平趋同,差异不甚大;但是高级管理人员与其他行业差距很大,上升空间小。从总体上看,大部分NGO从业者(含薪资相对较高的国际NGO)的薪资收入在5000元以下,约占90%,其中无固定收入和月薪资在1000元以下的共占18.4%,1000-2000的占17.5,2000-3000元,占25.7%,3000至4000的占12.9%,4000至5000的占9%;5000元以上的有11.5%。社会保险差:近4成机构未给员工上社会保险。工作强度大:67.0%的NGO从业者表示NGO的工作强度非常大或比较大。20%以上的人平均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 ^! l# ~- H' [, @6 |

* r" Q& |+ R2 O% @5 u1 D' h9 |0 W    过半NGO遭遇过离职考验,领域内人才流动难补旺盛的需求。从业人员离职的主要原因:待遇低,发展空间狭小。NGO对人才需求迅猛,项目管理、筹资、公关传播岗位人才需求最旺。未来1年中,有65.7%的机构有增加员工的计划,其中,工商注册的草根NGO增加人员的需求最旺盛,高达82.9%,其次是社会团体达到70.3%,其他类型的NGO组织均在60%左右。在人员扩张规模上,超过一半的公益组织预计未来一年增加1-3名员工的机构占55.0%。这其中发展型人才最为缺乏(发展型岗位中,筹资和公关传播岗位只有45.4%被满足,研究岗位只有30.1%被满足)。& O8 |: w( t& b4 P' o  g+ `: p; F0 r

; X8 B8 o, ?4 a* V7 s人力资源缺乏成制约公益事业发展瓶颈
0 `4 A( q* L' ~2 ^- }1 |$ u/ L& D3 N! J+ o$ F
    公益人才报告从侧面反映了中国公益事业面临人才缺乏的困境,一方面是公益机构纷纷表示难以找到合适的优秀人才,另一方面高素质、有潜力的人才因为资源等限制,不愿意进入公益领域。
/ E2 @( _9 R( b6 Y: ^' ^  P4 d. {2 N' @3 O( ?0 c
    南都公益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徐永光认为,现在公益行业面临着一个怪圈,“这个怪圈就是到底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他分析说,因为资源的匮乏让公益行业人才非常缺乏,同时,主流价值观和价值导向也是公益行业人才缺乏的原因。! [/ M# j3 T6 _
% ]1 k) W, K8 Q  l
    关于公益人才缺失对中国公益事业发展的制约性,徐永光表示:“首先是因为资源的瓶颈造成人才缺乏,又因为人才的缺乏,使行业获取资源的能力就更缺,更弱。人才缺乏原本是一个果,但是现在又成了制约行业发展的主因。”公益事业人才缺失,不如提供资源那样容易。资源的供给会比较迅速,而人才的培养需要时间和经验的传承,因而人才的培育和发展成了最紧迫的议题之一。
, T5 P6 h" I  ~& L/ A' ^. I- P
! m+ C9 ]- y0 F5 W2 e$ a, M    如何改善公益事业人才缺乏的现状,是目前摆在公益事业发展道路上的一个重要问题。南都公益基金会目前在尝试一种与过往资助项目不同的计划(银杏伙伴成长计划)——机构直接把资金投资于人,而不仅仅给机构和项目,以此倡导一种新的公益资助理念。这样的理念一是希望直接让优秀的人才更快地成长,同时希望能够在行业内起到倡导作用,让人才问题被关注。
' \5 e, `5 W1 y6 L, t' m& }8 W$ ]  ^& @9 m
    关于公益人才链的上游储备,徐永光认为年轻化、创新化、专业化的公益人才队伍建设,对公益事业的发展非常重要。他说:“一个行业的发展,首先要有人气,大家觉得这个行业还可以来,这是第一步,接着这个行业能够给大家的机会,包括薪酬待遇,现在我们听到了,有一些年轻人真的还是有社会理想的。他真愿意来,但是他的矛盾,经常听到大学生讲,理想和现实的冲突有很多方面,包括家庭的反对,还有薪酬低,这些都是理想和现实的矛盾。”
* Y3 d2 D2 g( `! `+ D* h# b1 H+ \  I  R4 S# n3 f9 Z+ ^; X, b
银杏伙伴成长计划支持青年公益人才成长
. b) r, x5 c6 ^4 \6 f% W  U' l( J5 h, d" u2 x/ X9 v' B
    12月17日,在2010《中国公益人才发展现状及需求调研报告》发布暨银杏伙伴名单揭晓活动现场,2010年度银杏伙伴名单水落石出。5位扎根公益事业的年轻人成为了首批银杏伙伴。9 ]) [. k* }0 Z

! [  z% g* l* N! G! |7 I    南都公益基金会理事长何伟表示:“根据目前公益行业发展面临的人才瓶颈的关键问题,南都基金会实施了银杏伙伴成长计划,支持公益行业那些有信念、有行动、有潜力的年轻人,让他们能够更好地、更快地成长,成为公益行业里的领军人物。他们的成功对于推动社会创新,对于影响公益领域里方向与决策,同时传播公益理念和文化能够发挥很大的作用。” 7 ?' Z& m( I5 l! t. N3 q; e
, R! b) z& n0 G+ b
    2010年9月15日,银杏伙伴成长计划启动。截止目前,南都基金会共收到约80份推荐表。经认真评选和实地考察,在今年试点地区北京、四川、云南三地,确定了8名2010年度银杏伙伴成长计划候选人。11月24日和25日,由叶祖禹、何进、高小贤三位专家组成的专家评审委员会通过面试、集体讨论,评选出2010年度试点期的5位银杏伙伴(笔画排序:王奕鸥(女)、孙恒、陆非、曾世逸、梅念蜀(女)),他们分别在罕见病关爱、打工者服务、公益组织建设、农村发展、环保等领域工作。9 H  G- ?( R2 {) e
$ C! M2 G% P; ?! K9 z, }8 w
    银杏伙伴成长计划采取推荐制,由推荐人提名,南都基金会对被提名人进行初审和考察,确定候选人;候选人将提请独立的专家委员会评审,由专家评出最终的银杏伙伴。2011年开始,银杏伙伴的遴选范围扩大到全国;同时进一步完善银杏伙伴成长计划项目管理制度、考察与评审办法,体现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原则,找到最值得支持的年轻人,发挥公益资金的最大效益。根据青年公益人才的自身需求和面临的主要问题,在项目的不同时期,南都基金会将提供资金支持(每年10万连续3年),给予其基本生活保障、引导制定和实施3年个人事业发展计划、搭建人才成长支持体系,使他们在3年内迅速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领导力,5-10年内成为其领域骨干或引领性人物,共同促进公益机构和专业领域的发展,推动社会良性变革,建筑良性的公益文化。南都公益基金会希望经过1到3年的探索,把银杏伙伴成长计划培育成一个成熟的公益品牌项目,逐步扩大支持规模,未来10年内,南都公益基金会争取资助不少于200名银杏伙伴。7 a3 W! q8 j" f0 _2 F
# ], m, R6 O# U+ c4 z% i
    对于那些扎根在社区踏实开展服务的青年公益人才来说,这种来自本土资源的支持显得很迫切。在今年10月28日举行的第二届非公募基金会发展论坛期间,一位来自玉树的NGO负责人曾迫切的表示,太缺本土的资金支持。这家优秀的草根NGO连续11年得到的资源都是来自国际NGO。更为缺乏的是直接用于支持人力成本的支持。这在中国的基金会数量特别是非公募基金会迅速增长的今天,显得很突出,到2010年底,我国已经有2034家基金会,资金规模超过百亿元。高广深,阳光文化基金会副秘书长,曾得到一国际机构的人才支持计划资助,对于银杏伙伴成长计划的推出,他说:“我感到很激动,终于有了本土的资金来支持中国公益人才的发展。”
6 X# V4 A# ?5 K; N/ W
4 l, q1 h/ I9 c6 J. H0 k8 ^1 {; ]    南都公益基金会理事长何伟表示:“南都基金会投入再多的资源也是有限的,我们更看重的是项目的示范意义和倡导价值,希望公益界、社会各界和政府都来关注到公益行业的人才问题,了解到它的迫切性,进而有更多的资源投入。”
1 o0 m7 a0 ]1 {2 V/ ^9 F* P* r  l6 q
附:五位银杏伙伴背景介绍
9 }' a5 u6 a4 p  b5 F& a; o4 f  Z( H% P* ]% e2 s( J8 ~/ @& \) m
王奕鸥) f+ L; L5 x: K6 p5 O. u( L

( }  z+ Z2 s6 S6 b1982年出生于山东。法学、管理学双学位,曾于法律机构从事研究员、法律项目工作一年。2008年6月,与黄如方共同发起成立了瓷娃娃关怀协会,致力于推动成骨不全症等罕见病群体获得平等、受尊重的社会环境。现任瓷娃娃关怀协会会长、中国福基会瓷娃娃罕见病关爱基金秘书长。
( b% j; ]3 S$ u( F6 _8 k& X. Q9 i( }1 P5 z% B3 _  g8 I$ z
孙恒5 z. `0 a) B+ Z& ?1 v

9 ~( P1 E7 u7 h  [# ~3 M! [1975年出生于陕西。毕业于河南省安阳师范学院艺术系音乐教育专业。曾种过地、做过搬运工、打工子弟学校教师等工作。2002年5月发起创办“新工人艺术团”,坚持“用歌声呐喊,以文艺维权”,在建筑工地、工厂、社区为打工者义务演出,同时开展权益宣传活动;2002年11月发起创办民间公益团体“北京工友之家”,后陆续发起创建:同心实验学校、同心互惠公益商店、打工文化艺术博物馆、同心创业培训中心,从事移民劳工文化教育社会服务工作至今,主要关注从事工作领域:移民劳工文化教育、移民劳工社区组织建设、社会企业。
9 Z8 ^9 r% C! b" p
8 W$ Z/ w2 Y6 V$ B5 @2 f0 n陆非
- E. T- l3 `6 l- X  l# ^
  s. m! e9 }( c4 ?9 W1981年出生于广东。2004年-2006年先后任职于香港互助行动协会、香港乐施会等机构,于2005年起联合伙伴用业余时间陆续创立NGO发展交流网(NGOCN)、草根公益支持中心等机构,以互联网传递公益信息,以网站资讯服务和能力建设支持的形式为国内公益组织提供帮助,支援及催生草根公益组织。现任NGOCN创始人理事&代理主任,广州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公民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简称ICS)项目主任。" |' u" K; k9 G+ @; u
* z- y# t) Z4 s6 [7 t  b
曾世逸
8 d3 m. G# R; v1 ?% A
$ R7 ~9 Q3 @# R1978年出生于湖南。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法学硕士。曾在企业工作6年,2006年创办并在昆明真善美文化传播公司工作, 策划组织了数百场公益讲座、数十次公益实践活动,催生了北斗星志愿文化传播中心、云南青基会润土互助工作组(壹基金 “影响力奖”)、AA乐行工作组、平民教社、帮帮健康生活馆(“南都优秀社会企业奖”)等草根公益组织,致力于跨界合作、催生新民、创办大学。现任昆明真善美文化传播公司董事长、真善美文化传播中心理事长、北斗星志愿文化传播中心理事长、云南青基会AA乐行工作组总监、“帮帮土货超市”(筹)监事。4 w: z. c+ m2 m% \8 I/ K

& ~( x2 T; X# \. }9 z1 U梅念蜀; x' s# j, X, h' ]6 D3 s
$ k9 H1 b7 A/ l! ?0 t$ b
1979年生于湖北,武汉工程大学环境工程专业毕业。2002年进入湖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管理评价中心从事工业及生态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2006年进入云南省环境学会下属的云南新世纪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2006年6月起创办环保网站“绿色昆明”、组建市民环保队伍、组织环保志愿活动,先后组织过保护滇池、湿地以及保护古树等一系列环保活动,2007年底起,绿色昆明注册成为社会团体昆明环保科普协会。现任昆明环保科普协会总干事。
4 b5 o) Q6 h, ~) n- S
" T. J$ b) I7 D, B
* A  l: j& l' G- J零点集团董事长袁岳先生担任活动主持
! [% g; h/ z/ H/ p9 Q2 d
, [( v3 J# h5 v6 L# }0 @9 E( z8 o# L4 S0 s- z0 U- x
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秘书长窦瑞刚发布2010《中国公益人才发展现状及需求调研报告》的发现
, |8 D: b& V! i- a1 J3 v) E0 _% x1 X9 @* ]1 m9 R3 M

. q5 H- J5 j- ?/ C) ?( s7 S$ k. `& R' ^6 y
来源:http://www.naradafoundation.org/ ... 10-12-17/165333.htm
4 J8 G: u; T( Y/ Z3 x1 L$ s% w+ I6 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李越老师直播间|清流社工网 ( 苏ICP备19044186号-1 )

GMT+8, 2025-10-14 03:16 , Processed in 0.042427 second(s), 9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