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 L: i" T, z o; w, I
) o/ |5 @" G" G1 S2 I: m2 z+ \
1 d* Q+ U8 f. I1 J% Z# H l
6 q, a. n8 Y; k2 g一、社会学基础理论 Z, X- c* Q1 B4 b' \" D/ }
. P+ z4 P3 c3 e. A/ D- `3 R
戴维·波普诺(1999),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j& c) t! h7 f# v5 d: M3 n
( ~ V4 X1 @6 x2 y莫里斯(2002),社会运动理论的前沿领域,北京大学出版社。+ d( G; I' H7 I4 b- M: g
4 ]* X; g* H3 e; U3 j' l, K
吉登斯(2003),社会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0 Z+ T- e. d7 A9 V
. ]/ m& t6 B! Q+ L* z0 E2 c% j
乔纳森·H. 特纳(2004),社会学理论的结构(第七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3 n7 c% D7 w7 w$ a0 q& g" i
0 M* r. {9 M, ^7 C& G乔治·瑞泽尔(2004),现代社会学理论(第六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b; `1 d$ |" x
6 [3 Y5 n1 Y" }) i乔治·瑞泽尔(2004),当代社会学理论及其古典根源,北京大学出版社。
2 R4 s& T1 X0 S2 ^ W
) }! F- ]3 Q* d" ^奥瓦尔(2004),经典社会学读本(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 h9 W5 V7 O2 G
1 k& C o' j1 E9 {7 ?3 W帕特里夏·A. 阿德勒,彼得·阿德勒(2004),当代社会学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
- h: J4 g$ b1 n8 l* E# [: A0 p6 j6 `: x \$ U' Q( |
卡龙(2005),社会问题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
) ?% U- U) Q/ f! B/ |2 P. p ^$ r6 I& g$ y$ R8 l
卡尔甘(2005),社会学基础读本(第九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 j5 z7 U. N& k6 s$ u2 O
* ^+ j5 x2 R' h$ t# F0 e+ [! w* |7 G0 s. e
' `9 z* E8 l5 @6 D# Q
二、心理学基础理论
- W7 o. x# a, [4 Y. U9 e$ [, N0 ^
: m: T8 U) H: [0 {: L格里格(2003),心理学与生活,人民邮电出版社。 . ]* c, u) }2 {$ z
( j1 F: ]3 F; V! N库恩(2004),心理学导论,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t1 `; X) l7 N3 e; ^8 X& N/ u
. Z; t1 t0 j6 H' M考斯林(2004),心理学:大脑、人、世界(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 M1 @" \3 R9 `/ k7 V
' x$ R5 ^& |* B9 u+ D布伦南(2004),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第六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5 F" C, z8 m6 C. Y$ [3 e" a5 a C6 f, A/ O. E( a
巴洛(2004),心理障碍临床手册(第三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 `6 s7 A* e" ]. q
* D4 K4 u" m8 n4 g8 K布鲁斯等(2004),临床心理学导论:科学与实践,人民卫生出版社。
9 q2 ^& f+ v' N7 ~; x) ~
( j: ~. Y- n {' v$ @戴维·麦尔斯(2005),社会心理学(第八版),人民邮电出版社。' E7 C f- K `6 h0 d% i0 o, L7 F5 S
% V& \( N: \! ?5 k. M! Y劳伦· 阿洛伊等(2005),变态心理学(第九版),人民邮电出版社。7 ]; j8 i# L/ S% H
7 l8 V/ F4 V$ Y' F" L A0 W) Y6 m
霍希玛(2005),变态心理学与心理治疗,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s: T+ p% M, W4 ?" {5 R. V
_* p+ l6 _$ o7 A+ e保罗·贝内特等(2005),异常与临床心理学,人民邮电出版社。
- M2 K5 h( b& a* a1 f" p2 d
4 n% Z, L. _- d9 V& [/ `1 H特鲁尔等(2005),临床心理学:概念、方法和职业(第六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r' c; Y3 q1 a1 \3 }" M' u8 ?& h7 A2 J# u* _* g/ R+ ~7 q$ }
戴安娜·帕帕拉等(2005),发展心理学(第九版),人民邮电出版社。
: m# D, y- |9 R. m; D2 G- w" d
谢弗等(2005),发展心理学:儿童与青少年(第六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V6 g. v1 z5 v8 n$ r3 w& {
) W: R! J, _. `* c- P+ L) R5 B' H罗伯特·费尔德曼(2005),普通心理学,人民邮电出版社。# d0 O- j9 [8 y7 p0 V
+ J3 e) A' e1 i9 y6 `- _
伯格(2005),人格心理学(第六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 `& |3 t. W }- R9 E
+ Y( _! [! j3 z1 t9 t# a
! ~3 W0 ^! F- d m3 e& o# `5 f/ }
三、社会工作基础理论: e% W- ]! p$ {) f' J) t- C) g
1 o. R% @; s3 y. H; o z, ]8 j
美国社会工者协会(1996),美国社会工作者伦理守则。
5 j$ n1 @$ C) O
/ U( l( ^5 Q+ c( @ r% n& x香港社会工作者注册局(1998),香港社会工作者工作守则。
* A& K2 e5 m5 t5 x* C
$ d1 c; T6 F& _9 u5 Y( o; ]香港社会工作者注册局(2000),香港社会工作者工作守则实务指引。 : l- G" y' i) q1 e2 E7 l
8 o( d. p1 \/ V: _# F, T5 p2 O8 b
王思斌(2003),中国社会工作研究(第一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 l* L& Y* m, w/ E U Q" N" N/ O6 l: y$ ~* {
刘继同(2003),社区就业与社区福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J! m4 T. }2 Q) p( [9 i! n# ]3 V0 |9 ?2 z) Q
邦妮(2004),社会工作研究方法,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 X/ R. O/ ~- ^8 s; s
6 Y5 K, d" n3 l _! ~( Z2 w
王思斌(2004),中国社会工作研究(第二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M7 }9 s4 r% U% |3 C! x
2 ]; G j! ?0 e/ X9 Y: i" U王思斌(2004),社会工作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9 y$ N! u0 A5 R* K0 R- \" _) {9 a' c. V, E4 M5 r: J9 q2 ~
古学斌等(2004),本土中国社会工作的研究、实践与反思,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 F* a6 b/ T! B+ z1 y: B6 D2 n# {$ ?" X- W+ x" n, W: A) M
Dennis Saleebey(2004),优势视角——社会工作实践的新模式,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 u& i, R0 o, C! U- l
% D) t! a5 J" R4 [顾东辉(2004),支持与回应:社会工作视野中的下岗职工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K- ~7 |" m% y
4 r. j: g- E/ I4 d4 L9 N. U4 i2 t; m顾东辉(2005),社会工作概论,上海译文出版社。4 j% w0 d6 r; `/ ^" u" l! d" f
( M j6 {5 {) h( Z% B* y
法利等(2005),社会工作概论(第九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K! L$ i' v( H
$ c. W" F$ C0 @$ i: Z- n9 X扎斯特罗等(2005),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导论(第七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m; f x6 _( ?. s6 w8 M
1 Q* E8 n) \. l; ^7 I, ^
Malcoom Payn(2005),社会工作理论,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 |: M9 G! Y) R
4 ~! F$ V4 `/ q; W' l6 j# g王思斌(2005),中国社会工作研究(第三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5 H/ t$ K. u
9 T. `9 a/ S3 x7 ^# l7 o8 x多戈夫(2005),社会工作伦理:实务工作指南(第七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C8 P; p5 G( o7 L+ ?: A! ]( K- B9 r9 d4 A' g4 z5 P- v v9 V
巴比(2005),社会研究方法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
1 x* Y1 j2 h! b6 V& ~) @5 {% p; ?6 q! j6 ?* w
& \$ t7 j5 y `# Z2 }% W
* }3 S8 a" C; N1 B+ q- c四、微观社会工作
3 s, N' o8 u7 v, c
6 f$ D5 e; ?- @; b& @" Q伊根(1999),高明的心理助人者(第5版),上海教育出版社。 8 x- z( e! a( s" ?1 E
0 i! K& ?; k6 [- S9 N% G/ E# k" L" s6 kB. E Gillil(2000),危机干预策略,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y7 ^ e {" `6 k
0 ]" b7 W1 q% c: u) C m( e
Ed. Jocobs(2000),团体咨询的策略与方法,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6 s2 u3 j0 t! u
# C$ E4 H O+ \& |8 q" e* ]( V1 w% [
Dennis Greenberger(2000),理智胜过情感,中国轻工业出版社。5 {( c4 @( V0 w3 h k
& i, a4 V$ G& R$ D, G& O
Rita(2001),心理咨询面谈技术,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7 j9 B+ I3 g- m) P& X3 j0 D$ f0 c- q& u$ t
Judith S.Beck(2001),认知疗法:基础与应用,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r O* u: J9 A/ X( t5 Y7 r& Z
: X2 H, `4 Y- A0 O
刘梦(2003),小组工作,高等教育出版社。 # R) P; Y- e |) X7 F1 I
7 S9 W/ ]8 g @( X% o3 A& q朱眉华(2003),社会工作实务(上),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l9 L6 P5 v5 H/ z8 {& X. M, r$ d
, p' @ f5 L! y( n+ H2 F/ [许莉娅(2004),个案工作,高等教育出版社。 } O d8 K1 ? R
6 _3 ~" m% ?& A0 J# h+ f
罗斯(2004),青少年团体治疗——认知行为互动取向,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 [, H; B* ]& h& k& N7 n; d1 R
) N( J, P4 m1 C- U0 iYalom(2004),给心理治疗师的礼物,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n/ }5 i% X, R7 w8 a: `3 t( u. y# p& i) E& i) a) j/ `6 P
Yalom(2004),团体心理治疗——理论与实践,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B( }+ S# h/ b" ?- O- y7 H, Q
5 f$ E$ ^& L" q# U$ p8 lRobert Leahy(2004),认知治疗技术——从业者指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0 |- E7 z; f/ b+ ]! v- o! [" N r$ U/ ^# ]5 [
何明宝(2004),走向社工——专业社会工作实录,上海人民出版社。
: d- [7 T+ Y" a; n5 f
; |- \ F9 B3 q" _& A% i6 V/ L: G梅陈玉蝉等(2004),老年学理论与实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 h( o- e" p4 m7 K' v) z4 H& z
- f7 V" Z, X' T2 h0 r3 u# n
科米尔·葆拉(2004),心理咨询师的问诊策略(第五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v! S" _9 A. F! R: q
. x1 }5 l" I1 ]8 p9 L
科瑞(2004),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论及实践(第七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u3 k" }' L) ?) @7 @( h$ e4 q. O* u6 I( R0 _: M6 y
科瑞(2004),心理咨询与治疗经典案例(第六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3 H: ^( |- w+ p0 w5 u7 A* M
" m' ~) i" r- |& k+ J5 B; J* p米尔腾伯格尔(2004),行为矫正——原理与方法,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4 _& e& c+ v& J9 w. B
3 q$ C, q# k% }# O+ p科尔斯基(2004),危机干预与创伤治疗方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b8 p; k5 p% F( T! f' g% c; x; r- O# ?
雅罗姆(2004),给心理治疗师的礼物,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0 O/ E1 B0 F* ^! M [% }5 T* I7 l" V
克瑞尔(2004),心理调适实用途径,北京大学出版社。- h8 K! `, G' F2 ]: q, g+ ]
+ ^- l' u% L. H W& {Michael P.Nichols,Richard C.Schwarts(2005),家庭治疗基础,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i3 o+ Y& N" W( \3 I" e
+ {5 Z' s& I) O5 R: R扎斯特罗等(2005),社会工作实务:应用与提高(第五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K3 `; V7 d' M, |
l0 U7 M& z0 |; l" f
张宇莲(2005),社会工作实务(下),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t$ A* c9 r( y2 K' U1 L( ]
" _% f5 K; p& x& n h罗伊斯(2005),社会工作实习指导(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9 l0 l4 y1 x- k1 o& Y$ ^2 C4 ?! O; u" ?
黄陈碧苑等(2005),交往技巧的运用与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
& G, o( B3 [) E: u [3 T0 v! m+ ~- d- o2 ?, J0 x1 a) M/ l# `7 F( W
沃达斯基等(2005),社会工作与人类服务治疗指导计划,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1 d# x7 x+ F. I1 G; L% V ~" T H& L4 [9 m- B( I$ C
克奈普等(2005),学校咨询与学校社会工作指导计划,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h& V3 ]0 p* C7 v% F
/ }1 k" e, V+ o G
李滢铨等(2005),社会公平发展游戏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N# G$ B8 [ o6 J3 E5 h: V$ r1 m% h
' S0 O- }; k9 \' r; ]. ~
克劳特等(2005),自杀与凶杀的危险性评估及预防治疗指导计划,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e9 G) M" D7 P: m1 }; ^" W1 w; ^* ~# Q9 p7 @: ~: L( x8 z7 l7 C
科特勒(2005),心理治疗师之路,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p- t% a) Z* r8 u9 Q4 I; W% v9 a
# S5 N' `" i: n- @1 B4 F+ R
威丁等(2005),心理治疗个案研究(第四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p1 f& P+ j" E+ b% e$ ]) M' m9 Q
% b9 r* B$ n) f" F6 d; g3 J. n: ?8 L
伯纳德等(2005),临床心理督导纲要(第三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N7 f4 O* d' G
* |6 z t% T, ~7 S5 y+ I- K/ N1 X6 w8 x0 b2 ~9 w4 x
6 |2 W9 a* O6 W/ P3 a. r9 K
六、宏观社会工作
0 j p% K. a& h$ ^4 {# R6 A9 f, G! `, f# X+ E
Neil Gilbert(2003),社会福利政策导论,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 j4 D* ~8 A: R
- d( |( B. |8 ^8 d6 M! _0 R希尔(2003),理解社会政策,商务印书馆。 - O7 b$ p% S k# t' e; B" C$ ^
6 P' N+ m1 P( Q, J威廉姆等(2003),当今世界的社会福利,法律出版社。2 K/ ^* L# S6 K( F$ _) s
2 C: p- w: c& O: \6 c: c安德森等(2003),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法律出版社。
; O1 S7 `: Y8 [" V
* v, J# ?4 Q2 l4 i, P d徐永祥(2004),社区工作,高等教育出版社。 & C6 i; m; W! j* j5 y5 p4 M
% W, W* Y: `' k' n% N
关信平(2004),社会政策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 O- i7 R% |% W# F, M5 n( G7 k& ^; r
' |# a2 W6 i0 K3 z q: [内廷等(2004),宏观社会工作实务,中国社会出版社。
$ p3 l. s% T: R; s1 q, d
! M$ `+ X3 ]: b/ e' Y1 ^国际社会保障协会(2004),社会福利的目标定位,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6 P% m6 w) v m( l5 \4 x6 I3 {) i
% ^% n, Z2 Y1 d) p- s0 z0 J4 L
仝志辉(2005),农村民间组织与中国农村发展:来自个案的经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6 H! t6 A0 c, {
$ j9 x- [9 N1 O( y% m* h斯基德摩尔(2005),社会工作行政:动态管理与人际关系(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N' S: g6 b7 {9 j# ^ Z" l
+ J. J o- ~0 t! O, K- ~伊恩·斯迈利等(2005),NGO领导、策略与管理——理论与操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0 ]. O% I5 t. j' T
| 8 ]6 ]/ k" J/ [/ E; W# a, z+ }/ q
! H( b3 P, [6 ]& S9 l1 q5 M1 h% [6 }# R8 Y8 i
" d" ~3 J; v7 C3 \, 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