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清流新闻眼 于 2011-4-22 09:58 编辑
下文为摘要,全文见附件 1. 研究背景 香港基督教服务处深圳市社会工作专业督导计画 (以下简称「督导计画」) 於2007年9月获深圳市民政局的委託而展开。计画期由2007年9月至2009年2月,由本处派出社工到深圳,為深圳社工提供社会工作实务指导。在上述计画期内,本处共派出11名同工担任此项工作,每週亲赴深圳60多个工作单位,督导128名深圳社工。 追求卓越成效、持续改善是香港基督教服务处一向重视的宗旨,為了深入瞭解督导计画的成效,本督导计画引入科学化研究方法,针对性地探讨计画成效;并邀请香港浸会大学社会工作学系助理教授洪雪连博士共同合作参与研究,增强计画成效评估结果的客观性及认受性。 研究属於服务评估的性质,目标是探讨本计画的督导服务的成效,评估的范围包括了以下几方面: 督导模式、内容; 社工对督导服务的期望与评价; 用人单位领导对督导服务目标、督导员角色的理解和对服务成效的评价; 督导员对服务目标、督导员角色的理解及对服务成效的评价;及 从督导服务的经验,反映深圳现时社会工作体制的强处与挑战。 研究探用了质性研究的方法,评估研究於2008年7月至2009年1月期间进行。资料收集方法包括︰ 社工焦点小组访问 (包括社工本科毕业及非社工本科毕业) 督导员焦点小组访谈 社工的个人反思及分享 用人单位领导访谈 社工对督导的满意度问卷调查 督导内容统计资料 (包括第一及第二期) 初步研究结果已经於2009年3月27日本处与深圳市社会工作协会举办的督导计画研讨会发表。 研究结果反映本督导计画普遍获深圳社工及工作单位主管高度评价,认為在内地缺乏社工实务经验当前,引入香港社工的指导是正确的。深圳社工尤其认為在情绪支持及鼓励、灌输社会工作价值、知识和技巧,以及专业态度示范这几方面的帮助最大。研究也有就督导的策略、手法等作探讨,指出了计画可改善的空间以及為未来深圳社工督导制度提供了参考方向。下文将会由本处与香港浸会大学社会工作学系助理教授洪雪莲博士合作进行的研究详细版本中,撮要部内容,以阐述研究所得结果及对未来督导制度的建议。本处亦在此衷心感谢洪雪莲博士的协助。 2.研究结果 2.1 督导工作模式及内容 於第一及第二期督导服务期间,提供的督导时数接近10,000小时 (确实时数為9,856小时),合共约5,300次督导。督导形式包括小组及个人督导,当中大约有60%為小组督导,40%為个人督导。 督导内容方面,有近9成督导内容以「提供实务建议」為主,其次為「给予情绪支援」。较少涉及的督导内容為「协助及发掘社区资源」。 两期的督导服务均以提供实务建议為最主要内容,第一期明显地侧重实务建议与情绪支持,这与社工在焦点小组中反映的情况吻合。社工认為督导最大的成效為情绪支持与鼓励,但认為教授理论的时间不足(如:讨论及澄清概念),这方面在第二期已有增加。至於与单位工作的配合方面,亦於第二期督导中有所增加。协调及发掘社区资源方面,两期均占最少内容,这多少也反映跨境督导的限制,督导员并不十分瞭解内地公共服务体制及运作,以至难於协助社工于社区资源方面作协调。 2.2 社工对督导服务的期望 督导计画在社工上岗差不多两个月才开始,社工在新的工作环境中碰到了很多适应和具体工作上的困难,可以想像到,当督导员出现的时候,社工对他们抱有很大的期望,而且期望都是很具体的。总结社工对督导员的期望,有以下六方面:情绪支持及鼓励、实务指导、教授理论知识及技巧、监察进度、专业社工形象示范作用、与相关单位协调及沟通。 2.3 社工对督导服务的评价 从社工的评价显示,本督导计画基本上能满足社工对督导服务的期望,而且对服务的成效评价非常高,特别在以下四方面︰情绪支持及鼓励、灌输社会工作价值、知识和技巧、带动团队工作、专业态度。 社工们对督导服务评价最高的是情绪支持及鼓励这环节。督导员能提供的是心理上的支持,包括鼓励、谅解、肯定、安慰、信任、接纳、关怀、情绪疏导、陪伴同行等,能有效地使社工们感到不孤单、有力量和勇气、不放弃地继续往前走。社工们异口同声表示这方面的支援非常重要。 如前所述,社工对知识,技巧的学习非常殷切,无论是理论分析性的,还是技巧的教授,都有很高的期望。对於社会工作价值观的灌输,社工认為本督导计画有助他们明白价值观在实务工作的重要性、也学会為反思个人在专业价值观的投入及认同。 与社工对督导期望吻合的是,督导在实务及技巧方面的协助很多,以个案及小组工作、微观层面介入方面為主,例如特别提醒他们订立清楚介入目标的重要性,亦让他们掌握活动规划的重点。此外,社会工作者主要是在团体内工作,督导有效地向社工展示了社工之间合作的重要性和方法。 专业态度的模范是社工表示最深刻的其中一环。督导员表现出高效率、严谨、勤奋、坦诚、敬业乐业、坚守社工信念的社工的模范。 社工对督导的评价非常高,特别是在情绪支持方面,有形容督导员是救星、定心丸,以宽容无私的精神,给予社工们力量。有社工更表示,若非有督导员的支持,可能已坚持不下去。除了情绪支持外,社工也认為社会工作价值观、知识和实务技巧的传授很有效。督导的过程展示了社工之间合作的重要性,带动团队工作。由於内地社会工作的发展仍属始初阶段,社工也是新上岗,具丰富工作经验的香港社工督导员成為了他们眼中的专业模范,特别是指坚守社会工作信念及工作态度方面。 2.4 用人单位对督导服务的理解和期望 根据用人单位访谈的描述,不同用人单位领导对督导的理解都有不同的想法,有质疑督导的意见在内地的适用性,亦有用人单位领导对督导表示有信心,认為他们丰富的工作经验,有助社工开展工作。 用人单位对督导的期望主要集中关注督导的教育与行政功能。教育功能方面,用人单位领导希望督导员能把社工的专业知识、经验、工作模式、沟通技巧和人际关係技巧传授予接受督导的社工。而行政功能上,都期望督导能监督和考核社工的工作、帮助社工建立团队和融入单位、促进社工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沟通、提供业务指导、向政府反映政策建议及作两地交流等。 2.5 用人单位对督导服务的成效评价 用人单位认為香港督导员应多认识国内情况、加深对单位工作和政策的瞭解,提高语言能力、多与用人单位沟通和改善督导模式。用人单位亦指出督导员应与用人单位多沟通,使单位的工作人员能瞭解督导工作,以便作出相应的配合。 至於督导模式方面,用人单位主要关心督导时间安排的适切性,亦有提出应以个别督导模式為主,按个别社工的需要并以不影响社工在单位原有工作為原则,安排适当的督导时间,以提高督导效率。 用人单位普遍与香港督导很少接触,但从意义上是肯定督导的作用,认為他们能有效地协助实务工作及提升社工的能力,原因是建基於督导的丰富工作经验和专业社工资歷。 2.6 督导员的装备及所採取的督导策略 香港社工被委予跨境督导的任务,是新的工作挑战。督导员大多表示过往有相关的工作经验,例如曾在内地讲课、督导社工实习学生等有助今次督导的工作。 有督导员担心自己欠缺了对内地的制度、社会资源的知识;在这方面,督导员坦言初阶段是一个「逆向督导」的过程,也就是由被督导者向他们介绍内地的情况,督导员自己也会努力充实这方面的知识。督导机构 (即香港基督教服务处)也有為负责职员提供此相关的背景资料。 督导员的工作基本上与社工的期望吻合;督导员认為自己扮演著老师、引导者、同行者的角色。唯督导员对担当「行政监察」的功能却表示感到迷惘,例如督导员应该介入多少程度的行政监察工作、与社工机构及用人单位彼此的分工是如何,这些都缺乏细緻指引。 督导员虽然认為自己过往的工作经验有助提供督导予深圳社工,但也很清晰知道自己欠缺对内地制度、社会资源的知识。因此除了直接传授香港社会工作知识之外,会较多採用鼓励或引导社工自行探索的手法,这样相信对推动社会工作本土化有一定帮助。 2.7 督导计画的限制及挑战 香港督导机构提供跨境督导服务的限制包括人才、资源两方面。要胜任跨境督导,香港社工既要具备普通话语言能力、熟习两地用语的差异,更要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具督导的能力,有文化敏锐度,愿意跨境工作,接受新任务;这些人才非常难得,也难求。香港督导机构要在现有工作员中物色,再要调动其现有工作,又或加聘合适人才,这些都是新挑战。 购买服务的条件也直接影响资源。由於国内与香港对督导服务理解的差异,现时跨境督导服务的购买只计算直接督导时间。督导实际上所需的预备时间,包括资料搜集、预备督导材料等均未有计算在内,导致资源限制。 另一方面,社工在上岗后碰到的种种问题,都寄望督导员能提供不同程度的协助。但细心检视,不难发现当中涉及的许多方面,都超越了社会工作督导的范围,是关乎体制、系统的设计和操作、社会工作在国内发展状况等宏观背景因素。例如用人单位及其它工作人员未完全认识社会工作、适切的服务指标仍然有待厘订、服务物件对社工的接受问题等。 3.研究建议及啟示 据研究结果显示,社工碰到的种种困难,所涉及的许多方面,都超越了社会工作督导的范围,是关乎体制、系统的设计和操作,社会工作在国内发展状况等宏观背景因素。本研究的其中一个目标是从督导服务的经验,反映深圳现时社会工作体制的强项与挑战。以下是对督导服务、社会工作体制、及社会工作介入层次三方面的观察及建议。 3.1 对督导服务的建议 在深圳独特的社工制度中,督导制度也具备了在职及社工实习督导的双重性质,引致社工(被督导者)、用人单位都对督导有不同的期望,然而督导员因角色及时间所限,未能满足多方面的要求,以致產生了社工或用人单位对督导服务一定程度的落差,因此跨境督导有其优势,但也有其结构性限制。 虽然自香港回归后,两地社工交流机会增加,香港社工在提供服务时也接触到很多内地新来港人士,也有社工被邀请往国内讲课,但除个别大专院校外,目前香港的社会工作教育,特别是学位及学位以下的课程,均未有把认识中国及中国社会福利视作社工基本训练的必要部份。香港督导机构在提供跨境督导服务时,需要加强督导对内地制度及资源的认识。 除认识中国外,「文化敏锐」视角也是必需。如果督导员只顾传授西方理论、香港模式,缺乏对内地制度和文化的尊重,甚至抱著「大香港心态」作批评,只会引致社工、甚至用人单位的抗拒。社会工作本身是植根於社会的专业,尊重文化差异,正是近廿年来西方及香港社会工作教育中不断强调的「文化敏锐」视角,也是跨境督导需具备的视野。跨境督导要在尊重文化差异的基调上,在不同制度中探求实践社工理念的最大可能性。 在探讨督导模式时,有认為反思模式有助本土化发展。由於社工对内地制度、文化、资源等的认识都比督导员多,督导透过啟发思考、协助社工作分析、思考可能的解决方法、要求他们做决定、鼓励尝试,这些都有助建立能结合社会背景和具体情况的实践方法,亦正是香港督导未来可协助内地社会工作专业本土化的方向。由提供实务指导以解决即时困难、教授「西方–香港」社会工作知识和技巧至参与内地社会工作本土化过程,这是跨境督导在这过渡期的歷史使命。 3.2 社会工作体制的建议 要建立稳健的社工队伍,必须先厘清社工岗位的设置,具体而言,即何种工作需由社工负责。至现时為止,深圳社工的岗位广泛设置於多个用人系统(包括民政、残联、妇联、共青团;教育、劳动、司法、工会及街道系统)的事业单位,发展迅速。然而这类安排较倾向由决策层主导,实际的服务需要仍有待探讨。加上事业单位已运作多年,各项工作已有职员负责,也有固有的工作模式,致使服务物件一时间并未能意识或接受「社工服务」;社区对社工服务的接受程度亦有待确立,用人单位领导及员工也需要时间进一步瞭解社工的工作性质及角色。 针对岗位设置、社工任务的界定,也有建议在广面的推进基础上,挑选一些范畴,进行服务物件的需要评估,不同职位的工作分析,以及各项职位之间的协调合作,从而订定社会工作岗位和任务。这是一个工作岗位设计的过程,社工岗位和任务的界定需结合单位服务性质、服务物件需要、其他岗位的设置及社工服务的发展,因此,在上述过程中应该有用人单位、服务物件的参与。 除了社工任务的界定,社工服务指标的订定亦十分重要。服务指标如果不适切,对社工及督导都会构成困扰。订定服务指标的时候,必须与单位服务性质配合,充份考虑到资源、服务物件人数及需要、服务发展阶段等因素作决定。 3.3社会工作的介入层次的建议 中国在现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究竟需要怎样的社会工作?西方已发展国家的社会工作以个案,小组為主要模式,这是否适合现阶段中国的情况?社会工作中的宏观介入与社会发展(social development)相关,包括社区工作、专案发展等介入模式,例如社区动员、成立社区组织、扶贫计画、国际发展专案等。目前,工作范围,岗位的职责,服务指标、督导内容都反映内地社会工作偏重微观介入,以个案,小组為主要工作模式。在社会工作发展的初阶段,可考虑作多方面的尝试,加入社区组织、专案发展等宏观层面的社工岗位,全面地探索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发展。
结语 目前,内地社会工作的发展仍处於初阶段,在短短的一年多,已建立了本地督导员队伍及制度,发展迅速。此报告书中提出的观点及建议,乃建基於第一及第二期督导计画的资料,必须强调其阶段性及时间性。制度仍在发展,可以预见未来将会步向更完善的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