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社工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4160|回复: 1

寻解面谈在香港发展的趋势及展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2 22: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寻解面谈在香港发展的趋势及展望
游达裕 朱志强
I. 寻解面谈的源起及发展
寻解面谈 (Solution-focused Therapy) 是近廿年逐步发展至成熟的辅导模式。主要由一群家庭治疗员先后在美国米华基 (Milwaukee) 的短期家庭治疗中心 (Brief Family Therapy Centre),提供个人及家庭心理治疗,并且不断為他们的临床经验进行研究、理论探索及专业培训,最后逐步演变成寻解面谈模式 (de Shazer 1982,1985,1988,1991,1994;de Shazer et al. 1986)。
史提夫.狄.世沙 (Steve de Shazer) 及其妻子燕素.金.柏 (Insoo Kim Berg) 等人於七十年代后期创立‘短期家庭治疗中心’,不少同工先后在这中心曾参与寻解治疗的工作及研究,包括早期的Eve Lipchik,Michele Weiner-Davis等人。这短期家庭治疗中心后来亦成為培训治疗师的主要场所,一些曾接受该中心培训的辅导员,也受聘於该中心工作,并且逐渐发展不同的研究项目及治疗重点 (Nichols and Schwartz 1998)。
该治疗中心亦為世界各地提供训练、举办工作坊,并且著书立说,及於一些期刊发表专文和研究结果,积极倡议他们的工作模式及对治疗的信念。而受寻解治疗的影响,世界各地也分别成立寻解治疗中心 (何会成 朱志强 1999)。
简略而言,寻解面谈的发展,是受著几方面的影响。早期史提夫及燕素等人,曾受心智研究社 (Mental Research Institute) 及催眠心理治疗大师艾力逊 (Milton Erickson) 的影响,相信当事人本身已拥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寻求协助时,往往為眼前的问题困扰,在以往无效的方法里不断打转。故此要善用案主已有的潜能,并且加以发挥。早期史提夫的水晶球技巧 (Crystal Ball Technique) (de Shazer 1988) 及后来的奇蹟问句,也与艾力逊著重发展案主的潜能及著重未来的导向相当符合。
此面谈模式也受后现代思潮 (Post-modernism) 及社会建构主义 (Social Constructivism) 的影响 (de Shazer 1991),认為案主的问题并非是独立的客观事实,而是通过与案主的交谈,在言谈间逐渐呈现出来,这个建构出来的互為主观的现实才是重要的。故此面谈的精髓,在於了解案主如何通过语言及交谈,表现所关注的问题,并且透过交谈的过程,共同建构出对问题的新理解,特别是问题的解决之道,以促进案主的理想转变 (de Shazer 1994)。
随著西方心理治疗费用的上升,并且心理治疗渐渐成為精神健康保险制度的范围之一,而寻解面谈著重於短期成效,并且协助案主达至所期望的转变,自然有助它在西方社会被广泛採用。
II. 寻解面谈简介
史提夫及其他学者对传统心理治疗模式,作出批判性的反思,并认為人所面对的问题,不能用所谓客观的资料所解释和掌握的,并且相信人对世界和外界事物的理解及詮释,直接构成问题的形成,故此问题是建构出来的,不是完全客观独立的事物。更重要的是,所谓问题的根源或对问题的理解,与寻找方案的过程可以是全没有关係的,甚至可以是两者独立、互不相干。而通过工作员与案主的「谈话过程」,便开始对问题重新解构和重新建构解决问题的方案,这亦即是寻解的过程。故此「面谈」比「治疗」的翻译较為恰当,当然这里指的「面谈」并非一般社交式的閒谈,而是「有目的的交谈,以促使案主改变,并达至他所想的转变」。
寻解面谈相信案主是有足够能力和资源去解决自身的问题,这信念和社会工作的「助人自助」中心思想吻合,只是案主暂时未能察觉自己已拥有这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成功经验。故此面谈的过程,著重帮助案主发掘这些方案,并且善加利用。
简略而言,寻解面谈建基於三条黄金定律及由五组问句所构成。这三条黄金定律是:
1. 如无破损,且由得他 (If it ain't broken, don't fix it.) 2. 如见成效,继续尝试 (If it works, do more of it.) 3. 努力无效,另寻他法 (If it doesn’t work, do something different)
而五组问句是寻解面谈的主要辅导技巧,它们分别是:
1. 询问面谈前的转变 (Pre-session Change Question) 2. 询问例外情境 (Exception-finding Question) 3. 奇蹟问句 (Miracle Question) 4. 刻度问句 (Scaling Question) 5. 应付问句 (Coping Question)
西方许多文献指出它曾应用在不同的服务对象里,如酗酒人士 (Berg and Miller 1992)、受性侵犯人士 (Bell-Gadsby and Siegenber 1996;Dolan 1991;O’Hanlon and Bertolino 1998)、虐儿家庭 (Berg 1991)、家庭暴力 (Lipchik and Kubicki 1996)、饮食失调人士 (McFarland 1995)、长期精神病患者 (Rowan and O’Hanlon 1999)、暴风少年 (Bertoline 1999;Selekman 1993)、儿童问题 (Selekman 1997)、夫妇关係 (Hoyt and Berg 1998;Hudson and O’Hanlon 1991;Quick 1966) 等,这模式也曾融会在哀伤治疗里 (Butler and Powers 1994)。曾应用的团体更包括院舍、机构组织 (Durrant 1993) 及小组工作上 (Metcalf 1998)。
III. 在香港的发展 在八十年代初期,燕素已应香港非政府机构邀请,来港讲授寻解面谈,在八六年史提夫夫妇更接受杨震社会服务中心的邀请,讲授该辅导模式及提供训练。其后香港大学和多个社会福利机构及社会署等,分别邀请他们及史葛.米勒 (Scott Miller) 相继到港举办讲座及工作坊。这些讲座及训练工作坊,积极推动了本地社工界对这介入模式的认识及接纳。
回顾本地文献,本地社工早在九零年已应用这介入模式於处理夫妇关係上 (Chan 1990),而九四年也以此帮助患抑鬱症的妇女 (Wong 1994)。理工大学的讲师早於九十年代初期,在实务中心 (Practice Centre) 尝试实践此介入模式,处理个人及家庭多方面的问题,其后总结有关经验 (Yeung、Chu and Ho 1994),后来更较系统地教授此介入模式。
寻解面谈的一些著作曾被翻译成中文书籍 (何会成 曾玉田 1996,1997),对进一步推广给社工及教育界很有帮助。本地同工相继将有关经验结集成书 (吴家玲 何会成 1995;何会成 朱志强 杨家正 1996;杨家正 游达裕 梁玉麒 2001) 及出版老师培训手册 (何会成 1999),也分享应用在不同范畴的经验,如处理面临自杀危机的青少年 (何会成 1996) 及边缘青少年的辅导上 (萧智刚 2001),更有学者探讨在应用此辅导模式时,有关语言运用之本色化问题 (Yeung 1999)。而香港家庭福利会於九三年成立研习小组,深入探讨这介入模式在家庭辅导工作的应用和实践。香港明爱过去多年来也不断探索这辅导模式,可如何应用在家庭服务上。
在香港的硕士论文里,也曾讨论寻解面谈模式应用在虐儿个案 (Pong 1997)、青少年外展服务 (Chan 2000) 及课堂管理上 (Lai 2000 )。在这些研究里,提出很多反思及探索寻解面谈本色化的问题,而非毫无批判地接收外国输入的理论,这辅导模式也步入更成熟的阶段。
IV. 对辅导的影响及应用体验 随著寻解面谈在本港的逐渐普及,这辅导模式被社工界更广乏接纳和应用。我们相信寻解面谈对辅导服务和家庭服务的个案工作,有以下几个重要的影响:
一. 强调案主的能力及潜质二. 对契合关係的重视三. 著重短期成效及转变 四. 减少标籤化的负面影响
寻解面谈是一套易学难精的辅导模式。理论架构及应用原则虽然精简,但要有效运用,还不是容易的事情。反思我们过往成功及失败的经验,尝试总结一些实践心得:
1. 掌握心法: 我们深信要认真反思寻解面谈的哲学观,并不时醒察自己能否内化及融会贯通,应用时才能得心应手。这看似老生常谈的论调,也正是初学者常犯的错误,尤其当案主提出困扰时,工作员心里总有些疑问,或估计问题的成因,并尝试探究是否真的如此,或对案主的种种行為、情绪反应作出诊断。虽然基於过往的训练,这些情况常会出现,它们却会影响寻解面谈的过程,甚至令面谈逐渐偏离这辅导模式的方向。要完全放下这些疑惑、猜想,不是朝夕的事。这要求工作员时常向自己警醒,并不断尝试进入案主的内心世界,从他的角度了解外界事物。
2. 适时提问: 这模式著重以提问方式,引导案主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法。也正是这些提问的过程,容易令工作员未能细心聆听案主、或脱离案主的主要关心事项,甚至令案主感到不被接纳和明白。在提问时,可留意以下几点:1. 提问主要针对案主最关心的事项,如未能对案主的心理状态掌握清楚,还是由他暂时引领面谈的过程;2. 提问时不要连珠炮发,纵然看似可即时找到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案主会感到不被尊重,好像要被强迫说出工作员的期望,并渐渐和案主脱离步伐。3. 可考虑多用非语言的方式,鼓励案主阐释所关心事项及解困之道,以减少具压迫性及毫不间断的提问。 3. 处理情绪:  寻解面谈一直强调如何通过有效的提问技巧,引导案主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法,看似没有认真处理案主的情绪,或如何处理情绪不是寻解面谈模式所关怀的。在辅导过程里,我们不同意这观点。当案主表现强烈负面的情绪时,如内疚、焦虑、抑鬱、悲伤等,正反映案主在面对一些重要关注,并感到受挫而出现这些强烈的情绪反应。这时,聆听及让案主感到尊重、接纳是重要的一环,也是辅导的基本技巧,更要从中确认案主理解事物的逻辑,让他有足够空间表达这些感受、背后关心的事项及理解外界事物角度等。工作员有了这些接纳和了解,才能与案主同步,也更有信心和他一起寻找期望的转变。
V. 对学校工作的啟示
在西方社会,较普遍採纳寻解面谈於学校辅导工作上,出版的书籍也很多。(Davis and Osborn 2000;Durrant 1995;Kral 1989;Metcalf 1995;Molnar and Lindquist 1989;Murphy 1997;Murphy and Duncan 1997)
学校社会工作的挑战
学校社工所处理的个案中,不少学生被认為是滋事份子,或在学业上缺乏表现,无心向学,而学业上的挫败正正打击他们的自尊和自信。寻解面谈以案主為转变中心,并且对这些学生的能力加以肯定、欣赏和讚许,对应他们的心理需要,让他们觉得自己是有用和有价值的。与这群学生相处,採纳非道德判断性 (non-judgmental) 和非规范性的态度 (non-normative attitudes) 去了解他们的行為表现 (Berg and Miller 1992)。除了危害生命及非法的行為,工作员对学生的违规行為 (deviant behavior) 会加以包容和接纳,先让他们有足够空间,表达对这些行為及事件的理解和感受,从而关心他们期望的转变。
即使在一些封闭的、权力不均和充满压抑的学校环境里,学生除了要学会适应求存外,工作员如果能创造一些空间,让他们在接纳和包容的气氛下,自由地表现自我及与别不同之处,由学生主导地探索自己内心的一面,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是很有帮助的。
面对青少年的问题,很多介入模式常以对质方法,让学生清楚自己行為所带来的影响,继而要向自己行為负责。通常这些方法要在良好的关係下才可应用,即使如此,也容易触动案主的防卫机制,不予合作。而寻解面谈不是从这方面入手,著重建立案主期望转变方向时,仍然与他们维持伙伴契合的关係,尤其讨论目标时,自然会探索不同行為及方法所带来的后果,这入手点更易鼓励学生的投入和参与,并减少抗阻的情况。在维护他们自尊的情况下,不断邀请学生对事件进行多角度的描述。在此,寻解面谈将建立关係视為手段之一,工作员仍可拥有自己期望转变的议程,甚至慢慢引领学生改变原先所订立的目标。当然这只会在不断和学生探讨转变方向时,引进不同的意义,以学生為主导,这种转变才会出现。
当学校社工较多接触一些「问题」学生时,有时对他们较為体恤,多点从他们的角度出发,甚至会将学生的问题归咎於教师,或学校制度上,更因此对学校產生对抗不满的情绪。寻解面谈的提示,便是要将教师也作為服务对象看待,也是再重新投入教师的角度了解事物。由於不同的角度及关怀,对问题的理解自然有别,工作员有时要巧妙地在教师和学生两者观点之间徘徊,寻求双方可接纳的解决方法。从这方面来看,寻解面谈可算是高明的怀柔手段,在同样尊重学生和教师意愿的情况下,希望学生能在有限制的条件里,寻找一些活动空间,发掘出一些新的意义,及发展新的行為模式来应适现实环境。
对学校教职员的影响
近几年,不少大专讲师相继接受学校的邀请,為老师们教授寻解面谈的理论和应用技巧,也越来越多辅导老师进修这辅导模式,寻解面谈亦应用在课堂管理的研究上 (Lai 2000)。相信日后更多老师们掌握这辅导技巧,寻解面谈的精神更可逐渐在学校里发挥积极的意义呢!
在学校的教学环境里,老师会特别关注违规的学生及他们的越轨行為 (也因為他们的骚扰性行為特别容易带来困扰),因此容易对他们造成偏见。反过来说,不少学生也常感到被老师针对,继而更容易挑战师长的权威。寻解面谈模式正提醒老师们要多点关注学生的强项、优点及些微进步,减少将他们标籤為顽劣学生的机会。
面对学生层出不穷的违规行為,苦无对策,或屡劝不改的情况下,老师自然会感到气馁,并逐步对这些学生建立负面的印象。寻解面谈所抱著的信念是转变是无可避免的,更是在不断发生中。这信念既支持老师不断留意学生的些微转变及进步,实际上也通过这些观察,加强对学生正面的注意,既可改善师生关係,实际上也是鼓励学生进步的动力。
寻解面谈更可实践在学校的管理体系里。当学校发现学生问题或学习风气不理想时,自然会探究原因,针对问题‘结徵’而找出解决办法。这种思考模式既受制於传统解决问题的逻辑,也将焦点放在问题及困扰上,不够积极主动。以寻解面谈的观点看校本管理,会不断留意校内发生的大小进步和强项,相信很多优秀的教学已经实践用起。在发掘、延续及强化这些优良教学的过程,老师的能力感便可大大提升,更可推动老师间互相欣赏和学习的气氛。这过程更可逐步改变老师从问题角度的思考方向,从而发挥更大的创意,為校长及老师在学校管理及制度上建立更理想、更正面的校园环境。
在一次為中学老师举办训练工作坊里,当场老师对寻解面谈的反应可分成两大阵营。一班老师认為教育正要為学生提供清晰指引,灌输正确的价值观,故此对一些违规行為应採取清晰明确的立场,这亦是教育的目的,所以抗拒以非道德判断及非规范性的态度去处理这些违规行為;另一班老师体会以寻解面谈的方式,较容易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也较平等地接纳、对待他们,在良好师生关係的基础下,也更容易影响学生,进一步引导他们朝向积极正面的方向进发。可惜当日时间短促,未能进一步澄清双方的论点。如能加强交流不同的观点,相信可帮助学校建立更大的共识,从而更有效落实寻解面谈的理念及精神。
VI. 应用在青少年外展社工服务上 青少年外展服务已在香港发展廿多年,逐渐建立一套工作手法及模式,而服务对象一般流动性较高,属高危群,及求助动机不强,工作员需要更多时间建立工作关係。过往亦因服务对象这些特性,令不少外展工作员感到很大的挫败。
随著寻解面谈在香港日渐流行,它也吸引不少外展社工的尝试,并探讨外展社工应用这模式的经验。(Chan 2000)
这模式对外展社工来说,有其一定的吸引性,令不少外展社工有选择性地採纳,这包括:
1. 强调案主成功经验 – 很多外展服务对象,是一批不能投入主流学习环境的学生,过往有很多挫败的经歷,或缺乏成功感,纵然在朋辈中获得一点归属感,对前路仍感到茫然。而寻解面谈不断发掘案主的强项、能力,这正对应这些边缘青少年的需要。
2. 著重关係的建立 – 这模式提供了不少具体的指引,如何与案主建立早期的关係。如按三种不同的关係作相应回应,对外展社工有不少的啟示。 ‘从当事人作起点’, ‘儘量探纳当事人的说话’ 这些看似基本的工作原则,不少应用寻解面谈的工作员却不厌其烦地一再强调,可见在外展工作上是有其实用价值及非常重要性的。也由於要花许多精力与外展服务对象建立信任关係,这些基本原则更能体验採纳案主的世界观,及与他们同一步伐。
3. 实用的问题技巧 – 即使一些同工未全盘採纳此模式,亦会发现其中很多提问技巧非常实用,能促使案主的醒觉,著眼於眼前及将来的转变目标,如 ‘刻度问题’、 ‘应付问句’、‘例外问句’ 及 ‘还有呢?’ 等问题。
4. 了解案主期望的转变开始 – 这也是寻解面谈经常强调的介入点,不断和案主澄清他期望的转变,从案主角度釐定转变的方向,并且带领他朝这方向改变,更发现此工作取向很适用於外展服务对象上。
在具体应用时,外展社工亦会修正一些问句及表达方法 ,更切合外展服务对象的特色。(Chan 2000)
应用寻解面谈在青少外展服务所带来的价值衝突,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VII. 寻解小组的应用 寻解面谈在小组的应用上,在香港仍属萌芽阶段。从有限资料所知,有少数同工尝试推行寻解家长小组。要整理及总结本地有关经验,相信还需一段日子。
从西方的文献显示 (Metcalf 1998), 寻解小组可应用於:
1. 增强自我控制的小组,包括针对饮食失调、酗酒人士等2. 曾被性虐待人士的小组3. 受情绪困扰人士的小组4. 家长小组
在这些小组里,也是将寻解面谈的理念及提问技巧,融合於小组工作中。过程里也是著重此时此刻组员期望的转变,由些微转变开始,发掘组员的智慧及资源,不断互相支持及鼓励,让这些转变继续扩展开去。
VII 总结
从过往的观察,部份同工应用寻解面谈时,不是贯彻整个介入过程,只是採纳部份技巧,对应当时情境而弹性引用,亦会和其他介入模式混合使用。
总括来说,寻解面谈在个案工作及家庭辅导的应用颇為普遍及渐趋成熟,本地的文献也颇為丰富。另一方面,学校社工採纳这辅导模式也更加普及,随著更多老师 (包括辅导老师) 对寻解面谈有更多认识及掌握,相信日后以寻解导向的思考模式,在学校管理及师生关係上,可发挥不少正面的影响力。
而应用寻解面谈在青少年外展服务上,则缺乏西方的参考,要靠本地同工继续努力,检视它的适切性及需修改之处。以西方的发展作為借镜,我们相信寻解小组将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可将它与其他小组模式比较,探讨是否更有效帮助案主的转变,或探索将寻解面谈的一些提问技巧及理念,与其他小组模式结合。
寻解面谈的非理论性、非规范性及以案主為主导的立场,有其吸引之处,在採纳它為介入手法时,工作员更容易被其精简、明快及专注於改变的特色所吸引。但社工的训练本就要关怀案主身处的环境及制度,并常抱批判态度,社工的本质更是要倡议一个更公义、平等及互相关怀的社会,寻解面谈对此避而不谈,相信这始终是社工所不能逃避的内在矛盾,这有待其他同工将来一起疏解。
参考书目
何会成 (1996) 企图自杀青少年的辅导: 寻解导向模式 於莫汉辉 何洁云 李文照编 <<青年视野 - 香港青少年发展学会学报 第二期>> 香港: 香港青少年发展学会 -----. 编著 (1999) 解难辅导. 香港: 香港教育评议会. -----. 曾玉田译 (1996) 精要治疗: 用诸於学校. (Kral, R. (1989) Strategies that work at school. Cal.: Corwin Press) -----. 曾玉田译 (1997) 家庭為本服务-寻解导向模式. (Berg, I.K. (1991) Family preservation: A brief therapy workbook. London: BT Press) -----. 朱志强 杨家正 (1996) 寻解导向模式: 应用与反思. 香港: 八方文化. 吴家玲 何会成编著 (1995) 精要治疗: 学习与反思. 香港: 香港明爱家庭服务. 萧智刚 (2001) 边缘成长学堂: 青少年辅导手册. 香港: 突破出版社. 黄爱球 (1996) 我不想变成疯子 – 以解决问题為本治疗法协助患抑鬱症的妇女. 於 叶润云 何慧雯编 << 以家為本: 家庭服务的理念与实践.>> 香港: 香港家庭福利会. ** 杨家正 游达裕 梁玉麒 编著 (2001) 解困之道: 寻解面谈应用手册及个案匯编. 香港: 香港大学出版社
Bell-Gasby, C. and Siegenberg, A. (1996) Reclaiming herstory: Ericksonian solution-focused therapy for sexual abuse. New York: Brunner / Mazel. Berg, I.K. (1991) Family preservation: A brief therapy workbook. London: BT Press. -----. and Miller, S.D. (1992) Working with the problem drinker: A solution-focused approach. New York: Norton. -----. and Reuss, N.H. (1998) Solutions step by step: A substance abuse treatment manual. New York: Norton. Bertoline, B. (1999) Therapy with troubled teenagers: Rewriting young lives in progress. New York: Wiley. Bulter, W.R. and Powers, K.V. (1994) Solution-focused grief therapy. In S.D. Miller, M.A. Hubble and B.L. (eds.) Handbook of solution focused brief therapy. Duncan. San Francisc Jossey-Bass. Cade, B. and O’Hanlon, W.H. (1993) A brief guide to brief therapy. New York: Norton. Chan, M.F. (2000) An exploration study of the social workers’ experiences of using solution-focused brief therapeutic model in Hong Kong youth outreaching social work context. Dissertation of MA,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Chan, S.F. (1990) Working with only one partner in a marital discord case: An application of brief therapy. In Social Welfare Manpower and Training Committee and Hong Kong Council of Social Service (ed.) Casebook of social work intervention 1990. Hong Kong: Hong Kong Council of Social Service. Davis, T.E. and Osborn, C.J. (2000) The solution-focused school counselor: Shaping professional practice. Phil.: Accelerated Development. Dolan, Y.M. (1991) Resolving sexual abuse: Solution-focused therapy and Ericksonian hypnosis for adult survivors. New York: Norton. Durrant, M. (1993) Residential treatment. New York: Norton. Durrant, M. (1995) Creative strategies for school problems: Solution for psychologists and teachers. New York: Norton. Hoyt, M.F. and Berg, I.K (1998) Solution-focused Couple Therapy. In Hoyt, M.F. (ed.) The handbook of constructive therapies. San Francisc Jossey-Bass. Husdon, P.O. and O’Hanlon, W.H. (1991) Rewriting love stories: Brief marital therapy. New York: Norton. Kiser, D., Piercy, F. and Lipchik, E. (1993) The integration of emotion in solution-focused therapy. Journal of Marital and Family Therapy, 19(30): 233-42. Kral, R. (1989) Strategies that work at school. Calif.: Corwin Press. Lai, W.M. (2000) Application of solution-focused strategy in classroom guidance. Dissertation of MEd.,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Lipchik, E. (1999)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thoughts about expanding the solution-focused approach to include emotion. In W.A. Ray and S. de Shazer (ed.) Evolving brief therapies. Iowa: Geist & Russell. -----. and Kubicki, A.D. (1996) Solution focused domestic violence views. In S.D. Miller, M.A. Hubble and B.L. (eds.) Handbook of solution focused brief therapy. Duncan. San Francisc Jossey-Bass. McFarland, B. (1995) Brief therapy and eating disorders: A practical guide to solution-focused work with clients. San Francisc Jossey-Bass. McNeilly, R.B. (2000) Healing the whole person: A solution-focused approach to using empowering language, emotions and actions in therapy. New York: Wiley. Metcalf, L. (1995) Counseling toward solutions. New York: Center for Applied Research in Education. -----. (1998) Solution focused group therapy. New York: Free Press. Molnar, A. and Lindquist, B. (1989) Changing problem behavior in schools. London: Jossey-Bass. Murphy, J.J. (1997) Solution-focused counseling in middle and high schools. VA: American Counseling Association. -----. and Duncan, B.L. (1997) Brief intervention for school problems.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Nichols, M.P. and Schwartx, R.C. (1998) Family therapy: Concepts and methods. London: Allyn & Bacon. O’Hanlon, B. and Bertolino, B. (1998) Even from a broken web: Brief, respectful solution-oriented therapy for sexual abuse and trauma. New York: Wiley. Pong, H.P. (1997) The application of solution focused therapy in a study of child abuse case in Hong Kong. Dissertation of MSW,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Quick, E.K. (1966) Doing what works in brief therapy: A strategic solution-focused therapy. Calif. : Academic Press. Rowan, T. and O’Hanlon, B. (1999) Solution-oriented therapy for chronic and severe mental illness. New York: Wiley. Selekman, M.D. (1993) Pathways to change: Brief therapy solutions for difficult adolescent.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Selekman, M.D. (1997) Solution-focused therapy with children: Harnessing family strengths for systemic changes.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De Shazer, S. (1982) Patterns of brief family therapy.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 (1984) The death of resistance. Family Process 20(1): 11-21. -----. (1985) Keys to solution in brief therapy. New York: Norton. -----. (1988) Clues: Investigating solution in brief therapy. New York: Norton. -----. (1991) Putting difference to work. New York: Norton. -----. (1994) Words were originally magic. New York: Norton. -----, Berg, I.K., Lipchik, E., Nunnally, E., Molnar, A., Gingerich, W. and Weiner-Davis, M. (1986) Brief therapy: Focused solution development. Family Process 25: 207-22. Walter, J.L. and Peller, J.E. (1992) Becoming solution-focused in brief therapy. New York: Brunner / Mazel. -------------------------------. (2000) Recreating brief therapy: Preference and possibilities. New York: Norton. Wong, O.K. (1994) I don’t want to be crazy: Use of Solution-focused therapy in working with a woman with depression. In Rhind, N. (ed.) Empowering families: A collection of concepts and methods. Hong Kong: Hong Kong Families Welfare Society. ** Yeung, K.C. (1999) The crosscultural adaptation of solution-focused therapy in Chinese culture: A linguistic perspective. Transcultural Psychiatry, 36(4), 477-489. Yeung, K.C., Chu, C.K. and Ho, W.S. (1994) Solution-focused therapy in Hong Kong: Experience and reflections. Hong Kong Journal of Social Work 28, No.2: 33-41.
** 註: 黄爱球 (1996) 之 ‘我不想变成疯子 – 以解决问题為本治疗法协助患抑鬱症的妇女’ 一文為 Wong, O.K. (1994) ‘I don’t want to be crazy: Use of Solution-focused therapy in working with a woman with depression.’ 之中文翻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 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理工大学听过游达裕老师的课,讲的非常的棒!
有些视频资源,随后发表上来。
敬请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清流社工网 ( 苏ICP备19044186号-1 )

GMT+8, 2024-12-26 02:30 , Processed in 0.043781 second(s), 7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