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8月16日作者:刘兵 谢晓媛 李弥园
$ V; ^" w1 ]; l3 g& |6 `" `; F0 T) O% E4 x+ q' w6 A0 \5 l0 t+ w' G
小站点 大能量5 y! X' O8 \" S" _8 W* Q: \
; K& S$ P- ^4 o" n
服务站为市民提供便民服务。
0 v# ^- n1 F- @- e
|1 f' S1 a3 _服务站职能 接受投诉# _/ g' i5 u" @3 v( @5 F/ U, H) {
* C% C1 Z, a2 `4 s5 m
对于群众投诉,一般是现场解决或当场答复;答复不了,耐心解释,做好记录,联系网格的相关人员协调解决。
# B8 O3 t j+ D6 U+ A" V提供咨询. a6 j4 c; I# w
针对群众办证难的问题,服务站提供咨询服务,“需要跑哪些部门,带哪些证件,我们的工作人员一般都能解答。”* N5 c, s9 N4 z
邻里纠纷无人调解?办理证件着急上火?这些以往让市民“伤不起”的小事,在霞山区却随着网格化社会管理的深入推进而迎刃而解。解决问题的钥匙就是“社会工作服务站”,这种集受理投诉、办证指引等为一体的“小站”,被霞山人亲切地称为“身边的政府”。5 R3 i! W5 M7 @3 e! F; |
- z) h7 F8 h$ _* ~5 |# l
无形“网格”化身有形“站点”+ R' u6 Q; ?' O$ ?- s' ?8 v: _ K* p. ]
, e" O& S/ w! P
霞山区推行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一月有余,已探索总结出一整套网格化社会管理工作体系。但霞山人却始终有一个疑问:“网格化”的载体在哪里,如何让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社会管理创新需要全民参与,但对广大群众来说它却显得陌生、复杂和抽象。如何让社会管理创新的理念更亲近于民,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我们想,‘社会工作服务站’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霞山区委书记庄晓东说。
. b/ W; x* o4 ]' z' Y/ K# z( w在霞山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推动下,今年8月初,工农街道第六社会工作服务站首先成立,市民在服务站可就近办理计生证、“低保”等,原来需要走多个部门才能搞定的事现在在服务站就能“一站式”轻松搞定。到8月中旬,霞山区首批10个社会工作服务站建立完毕,覆盖了该区大部分街道。该区相关领导还透露,首批10个“社会工作服务站”将起到示范作用,通过不断探索总结使“服务站”功能最大化,然后逐步将这种“服务站”推广到每一个网格中。
L+ I* _ ?' K有了“服务站” 政府就在身边! }! X# n! j, t0 C, M
早上六点钟刚过,解放街道第五网格的工作人员陈姿星就来到了服务站“坐班”,在这里,他将一直坚守到10点钟,随后,他的两个同事会来接替他。他告诉记者,服务站实行“三班倒”的制度,一直到晚上10点钟才关门。, z" d& F3 H, ^3 x" K0 V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了位于解放东路的解放街道第五社会工作服务站。从外形上看,服务站更像是一个治安亭,通体墨绿色外观,占地约9平方米。服务站里摆放着桌椅和柜子。另外,墙上张贴着“网格化”管理的规章制度以及第五网格工作人员的手机号码。解放街道办主任李纪发告诉记者,当初之所以选定这个地点,一方面是因为靠近解放东路,方便市民投诉;另一方面是因为靠近步行街,也是一个治安热点区域。" Z4 Q( o! {/ b' W* C/ E* J
“‘社会工作服务站’把机关搬到了我们身边,拉近政府和群众的距离。”在解放街道第五社会工作服务站办事一位市民在接受采访时说。0 y* W1 O( d' g7 o- |! h6 G0 o
! T t+ c6 }' E7 N) x) T0 Z“服务站”作用大过预期+ \6 {; F+ x; Z# \# p
) y, h! B4 l& K$ ^* R$ l
尽管服务站设立时间不长,但服务站的功效却很快显露。陈姿星告诉记者,“步行街附近因为人多车多,历来是案件高发区,但我们从公安部门的记录了解到,服务站设立后,附近的发案率大大降低,这是我们开始没有想到的。”李纪发告诉记者。而最早设立的工农街道第六社会工作服务站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市民信赖,前来办理各种业务和咨询的市民络绎不绝。
. l9 ^* C9 ?9 p* A小站点,大能量。对于服务站的设立,不少市民竖起了大拇指。住在工农街道附近的李伯告诉记者,退休后自己就喜欢管管闲事,看到大街上占道经营、乱摆卖的,经常上前劝两句。但往往是收不到任何效果。现在,他一旦发现类似的问题就会报告给服务站,让他们去解决,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霞山步行街做生意的周大姐说,服务站刚刚成立时,自己还跑过去远远的看了几眼,但一直弄不清楚是做什么用的。现在搞明白了,以后也会多多的去“麻烦”服务站。" D0 d" Y& c2 v" V- {7 o. B+ 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