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洋网 2011年8月23日, T# ~+ a2 t. d
+ p- K9 `& l, F m6 a“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一句古语深刻地说明了创新不守旧、长久保持进步的姿态与行为。改革开放以来,敢为天下先的广东人,一直以“新”严格要求自身,改革、开放、创新,连续22年位居全国经济总量第一位。
3 N' ]) ]- }# s4 D
/ Q& o4 g+ o% _/ K$ |7 Q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近日在广东视察时要求广东“立足新起点,把握新趋势,建立新机制,增创新优势”,赋予了广东“新”的使命。! p) f1 P5 Q2 O' i
' y3 n) n9 b1 i7 ]# {
如何在经济总量连续22年摘取“金牌”后踏上赛道的“新起点”?如何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引领产业“新趋势”?如何保持经济增长与社会建设并驾齐驱从而建立“新机制”?如何在发挥既有传统优势的同时打造广东的“新优势”?一系列的新命题,都需要广东填写“新”的答卷。9 J6 h: N; N8 }/ E
" S; j# C4 V3 {8 m5 O% Y, B6 R 在一个个新的蓝色领域,敢为人先的广东人带着新的期望,扬帆起航,开始了“十二五”的新征程。$ U% K( i! S& J; D1 ]
+ [# {0 Y o7 S, p& y2 w 一路追“龙”跨越广东站上赛道“新起点”7 G' S6 K; b3 K; s3 n
9 V* D: p( Z* t \; y/ N
在悄然过去的“十一五”,广东克服冰雪灾害、金融危机等重重困难,逆势而上,终于收获一个个来之不易的成就。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广东GDP总量超过4.5万亿元,经济总量连续22年排名全国第一。当时间指针拨向“十二五”开局之年,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赛道”也开始进入新的起点。
6 j$ l2 S6 ]* F' j' l, g2 G. p$ J( M/ c( G8 `
如同一道道跨栏比赛:1997年,广东GDP首次超过新加坡;2003年和2007年广东又接连超过中国香港地区和台湾地区,“亚洲四小龙”中的三个标杆已然被跨过。省统计局局长幸晓维表示,目前广东经济总量只比韩国少2.16万亿元左右,根据当前各自不同的发展速度和趋势,差距肯定会越来越小,“在"十二五"的某一时期超过韩国的可能性很大。”
5 m" s$ c4 f F7 T- \* X1 s8 b4 V2 Q" M# ]& N: @
正应了那句老话:光荣的桂冠从来都是用荆棘编成的,广东骄人的成绩也经历了无数的坎坷。以“十一五”期间为例,2008年初的雨雪冰冻灾害,随后发生的国际金融危机,让珠三角地区无数中小企业一夜进入“寒冬”季节,此外,传统产业粗放式发展面临掣肘,各地区资源环境也面临着巨大压力,是停滞不前还是破茧成蝶,这成为摆在广东发展面前的一道选择题。
0 @% q: L) n* G' d
+ _: T3 ?( i, G) s8 g) t 当时间进入“十二五”开局之年,广东再次展现出敢为人先的排头兵精神,“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成为广东“十二五”发展的核心目标。这一目标,直指民生福祉是经济增长的根本目的和最终归宿,而通过改善民生促进形成内外需协同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0 o1 O7 I5 U: \5 E9 S5 H
$ r0 T4 X5 |( o1 Z* e$ W0 _5 p 从扶持对象到支柱力量新兴产业引领“新趋势”+ e' S R8 ~: N( _0 }0 Y8 k
5 s9 Z5 z$ w: W$ g$ E
从最初的培育浇水,到如今的生根发芽,再成长为今后的参天大树,广东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路径简单明晰。高端新型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LED、新材料等,一个个新兴产业已开始布局全省、遍地开花。
9 G) t" l! {$ G% q" ~
# l3 M% w2 L* ~% ]) v2 \$ n 在珠海,中航通用飞机珠海制造基地的建设工地上一片繁忙,高栏港经济区塔吊林立,产能千万吨级的中船项目配套工程、中海油南海天然气陆上终端、深水海洋装备制造项目等陆续动工;在中山,新能源、健康医药和电子信息产业等新兴产业占比由原来的不足两成提升到70%以上……事实上,像珠海、中山这样的例子在广东不胜枚举。
. E- {9 n# N- l9 o! J8 _7 [" D% y# @2 R$ d! v \5 z/ z9 d
从传统加工贸易产业,到集群发展的传统制造业,再到即将成为支柱力量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广东在产业转型升级发展道路上越走越顺畅,它引领着广东甚至全国产业发展的“新趋势”。" _1 g. d, ], C
2 f( A! r) O& @. K, r/ w; M3 [ 产业要发展,技术是支撑。广东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谋篇布局上,围绕关键领域加大研发力度,在一些核心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比如在LED领域,广东芯片制备技术领域专利申请量达1693件,约占相关专利总量的20%,2010年广东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明专利授权量居全国首位。
, x8 s' K4 l" J+ @) n
9 _5 P+ S/ n9 T- P 在广东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划中,“十二五”期间广东将大手笔投入220亿元进行扶持。到2015年,广东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超过2.5万亿元,并形成3至5个产业链较完整、产值超千亿元的新兴产业集群。到2020年,广东将打造成全国领先、世界先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 v. l: Q7 Y9 @ s; V8 x
9 T$ o( O7 ?: v' k% ^& z1 P 社工委呼之欲出建设幸福广东创“新机制”
6 r: ~6 z, N* ?# B1 Y
R, O* s; a3 i) Y 时值“十二五”开局之年,广东继续高举解放思想、先行先试的大旗,一手抓经济增长一手抓社会建设,不断创新的体制机制成为建设幸福广东的不竭动力。9 m8 I( s, u% n, d K+ T& Y" B5 ^( O
1 K4 R( d7 k& q
事实上,广东经济30多年的持续快速发展正是建立在经济体制机制的不断革新、生产力的不断解放之上的。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深层次的矛盾单靠经济领域的改革已经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体制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近些年来,广东体制机制的创新已经逐渐从以经济领域为主,转向包括经济体制、行政管理、社会管理等体制全方位改革的“深水区”。
4 Y5 ?5 z4 [* U1 G E" r$ {, F' h5 f
从富民强镇、简政强镇,到大部制改革,再到广东省社会工作委员会(简称省社工委)的呼之欲出,广东体制机制的改革稳步推进。( ^8 J9 u: z* s2 G L8 B6 K( ?- A) B
% l& J% Q9 c6 l0 M! C5 k. u0 ]$ F
去年年初,17名来自东莞、中山、江门三市,经济实力雄厚的镇委书记列席省委全会,此举被外界普遍认为是广东释放富县强镇改革新信号。去年9月,顺德将区属19个部门涉及的数千项行政管理事项划归镇街行使,顺德10个特大镇(街)正式获得了县级管理权限。随后,省人大常委会从法律层面赋予顺德地级市管理权限,这是广东首次以人大常委会决定的形式为地方改革“保驾护航”。 e) z# M$ t; ~ C3 A% {* a" {8 b
4 ?4 F, |) |8 b" Z9 R; W 日前,广东省社会工作委员会的编制架构已经出炉,从省级层面成立的这一“超级机构”也被认为是有效统管社会建设、无缝接通“地气”的重要方式。简而言之,省社工委核心的职责就是决策与协调。今年5月,珠海设立社会管理工作部,作为市委专门领导社会管理的职能部门,与政法委合署办公。而顺德也在大部制改革中,乘势组建了社会工作部,经过近两年的试水,在服务各个群体利益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除此之外,其它地市也开始相应的建设调整工作。
9 |) _6 q8 `9 i4 q8 T
9 i, U1 ?* [1 x6 v3 H 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广东体制机制的改革既艰巨又繁重。如何在宏观战略上实现由“强省”向“富民”转变,在工作重心上实现由“重财富增长”向“重民生投入”转变,这正是广东不断创新体制亟待解决的新课题,也是建设幸福广东不竭动力。( D8 M, @: I2 `8 C- d t
! l- T$ D& X3 l5 p& t- u7 N. Q 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进军蓝海打造“新优势”
^ [0 Q2 y' x+ ?, H7 f7 I
" B$ j3 X; @/ Y; x 一直以来,制造业的发展成就了珠三角地区经济腾飞的“传奇”,而第三产业的鼎力支持也成为广东经济发展的重要“一极”。统计数据表示,2010年珠三角地区三次产业比重优化调整为2.1∶49.3∶48.6,第三产业成为广东经济增长不可或缺的力量。金融、商务会展、现代物流、信息与科技服务等,占第三产业增加值56%的现代服务业,如同幕后人员一般默默支持着先进制造业的“前台”。按照相关规划,到2015年,广东将建成10个产值超千亿元的现代服务业基地,形成100个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达60%。
8 K2 K7 F: @+ C, @; p6 z1 p
, k0 D& C; t) }# a2 z 从陆上到海上,从“红海”进发“蓝海”。在蔚蓝的大海上,广东16年蝉联海洋经济生产总值的“冠军”海洋生产总值达8291亿元,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18.2%,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1/5,“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17.8%……这是广东海洋经济取得的优异成绩单。6 P6 s' j/ P- V G5 b% a& [4 t' ~& E
# |$ |6 x0 H* D
但是,这只属于辉煌的过去。在今年国家海洋经济“蓝图”布局中,继山东、浙江之后,广东也成为其中之一,《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发展规划》的同意批复,标志着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广东利用蜿蜒数千公里的海岸线打造自己的“新优势”。
5 d- w+ \2 S- S. _5 _% o8 p4 \& S9 [1 ?- k! O5 Y! \
按照规划,主体区范围涵盖了广东省全部海域和广州、深圳、珠海等14个市,而“2015年达到1.5万亿元,占到GDP总量的近1/4,2020年全省实现海洋经济强省”的战略目标,让人开始憧憬广东“蓝海”的经济效应。来源南方日报) - p# A- V m! k) U! x2 H2 @9 J
/ s& f3 X, a3 G V
该贴已经同步到 小小琴的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