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菜菜小蛋玄 于 2012-3-30 17:36 编辑
7 t& T* M2 @/ I- q* u; _9 _- k! ^/ h, P5 A
2011年09月21日 05:06
( v0 b7 w" Z/ E8 P% a来源:人民日报
3 v7 p& h, x2 r- a, m1 N" g% f6 z: P+ D" M; J- ]
本报杭州9月20日电 (记者顾春)近年来,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探索“责任社工分级分片”管理服务模式,以数字平台系统管理责任社工,以第三方测评检验管理成效,取得了良好的成效。4 H( t/ S9 K+ ?3 P9 j3 ~
9 L9 {9 _- n' V& j3 }/ f4 n$ d$ }) J
“社区工作更细致,服务更尽心,基层老百姓对我们就会更满意。”区委书记徐立毅说。江干区2009年对社区工作模式进行了调整,首创“分级分片,责任社工”服务模式,将街道15个社区、609幢住宅和45个巷弄划分为108个“责任片区”,每个片区配备一到两名“责任社工”,每名“责任社工”不但承担“一岗六责”(调解、计生、卫生、文教、民政、特殊群体管理),每月还要联系走访社区居民和流动人口20户以上,深入了解社情民意,满足群众需求。江干区将“责任社工”平均每月入户走访量、事件处理量直接与考核挂钩,鼓励社工们勤走动、多服务。
) C* g, E3 X1 `/ A9 \: v, V' I! N& B) S- J) ]
江干区以数字平台系统管理责任社工。点开任何一名社工的办公电脑,跳出来的是一个三维街道地图,每一幢、每一户居民的信息都可以随即点开,街道8万多居民的详细信息一览无余。社工每天都把自己的工作内容输入平台,作为自己工作的考核依据。这样一来,社区内每一个居民信息、社工日志、走访结果、值班记录都一目了然,弱势群体、重点服务对象随时有人关注,情况随时上报,极大地提高了街道和社区对网格内各类信息的综合利用效率;当新老社工交替,片区内的服务工作不会出现断档甚至瘫痪,新接手的社工能在第一时间掌握信息,从而迅速上手,使社会管理的“接力棒”流畅传递。/ U; a1 [4 p+ S, w! I) i8 T
$ l P8 y9 ~' X- j3 u2 K+ w
江干区以第三方测评检验管理成效,测评结果是社工续聘、解聘、职务晋升和调整岗位的重要依据,也是晋升工资的依据。
8 |( s, _ M/ B$ l1 g3 ^8 x
2 P1 [+ l5 M" { Y$ G+ j' X创新的社工管理机制提高了社工服务的积极性,群众满意度越来越高。首个试点的采荷小区获得“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街道”的殊荣。 & r' x3 L4 _) {% k/ T! x' F6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