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菜菜小蛋玄 于 2012-3-31 11:22 编辑
& p/ M' v# R$ s+ J$ c
; N8 w) J( z! i- t6 T$ z6 X8 p2011-11-07 05:24:00 来源: 今日早报(杭州)4 { {) y5 `( q8 u, i y6 i7 v) @
早报圆桌会第十站走进石灰桥社区,和居民们聊聊没有物业的小区管理; Q4 z7 l% A6 l7 ]0 \) N
0 a; W t& m* _! l- C杭州有不少老小区,房子已经造了二三十年了,就像一个老人,上了年纪,大大小小的毛病,慢慢都暴露出来。要是有物业还好,等于配了一个“管家”,但要是没有物业,只有社区来管了。
5 O) d' L- h& s- O
1 a! g. a! Q, d7 y& \( s& o西湖区西溪街道的石灰桥社区,就是这么一个老小区,因为还没有物业,所以什么事情都要社区管。社区肯管,但是很多事情,社区也力不从心。
9 Z- ~; u3 [* `& {
O+ r* K" U ~$ e石灰桥新村的房子,都是上世纪80年代初建造的,到现在已经快30年了,是杭州很典型的老房子。石灰桥新村一共有28幢房子,住着1234户人家,有3700多居民。
+ a. z/ Z/ N7 x6 o3 V$ X# u0 s
& o) v3 Z# H- z0 m) F! i石灰桥新村是个老小区,至今还没有物业入驻,小区里的大小事物,都是由社区来管理的。石灰桥社区所在的西溪街道,就招了一批城管协管员,下派到各个社区帮忙。) c: ^# P9 A, g
- D' ?% p* [2 m6 K% f
许群就是石灰桥社区的城管协管员。说说是城管协管员,但他更像是石灰桥社区的一名社工,每天去社区上班,社区里修修补补的事情,全都由他来管,还有一名社工王萍负责接待。, f, l8 V( P6 _5 Q( U
# }- }6 Q! `# o因为还有城管协管员这层关系在,通过数字城管,许群能第一时间了解到,社区哪里破了,哪里坏了,他会马上赶到现场去查看,去修补。
- e5 ?; z' \9 M( a; G1 R, x* ^- G( _4 L# L
因为数字城管的信息采集员,会经常在马路上转悠,发现问题,拍下照片,通过网络,按照辖区,把问题反馈给各区城管。! G$ _: ?4 z4 o5 `
2 o- z' R% y9 f$ _' v9 x
许群说,像石灰桥社区这样的老房子里,最令人头疼的,就是地下管道的问题。
8 v0 T. [: x0 p) Q% |6 c6 v1 u% a+ p
石灰桥新村24幢和25幢之间,地势比较低,一到下雨天,两幢房子门口的空地上,就会积起水来,几乎每次积水都要漫过脚踝,鞋子都要湿掉了,所以两幢房子的居民,都会准备很多砖头和木板,一到下雨天,就搬出来,在家门口搭一座“小桥”。/ Z' x% z3 N3 @6 ?
. t' {5 I/ z, j许群就带着社区里的社工,在24幢和25幢之间,挖了一个水井,重新铺设了雨水管,并把管道通到了总的雨水管里。这么一来,一到下雨天,家门口变小河的日子终于结束了,住在6楼的徐师傅,专程赶到社区,表示感谢。 X+ X7 H* V4 ~; N& E/ Q( G
: m$ a6 i4 I$ f3 I; C' J石灰桥新村8幢和4幢之间,有一个老年星光之家,是社区的“市民之家”,每天都有很多老人去那里搞活动。但是,星光之家附近,有根污水管道,动不动就堵牢,而且溢出来的,都是厕所里的污水,又脏又臭,已经有很多老人在这里滑倒,吃苦头了。/ t8 e+ k$ t) i: X' V; \, h {5 p. V
2 O+ j/ ? Q/ Z疏通污水管,可没这么简单。社区就叫来了专业的施工队,重新做了两个污水池,铺设了新的污水管道。
0 C F8 K. l1 u C' v8 \* Q# m9 C. q# @( h( F
没有物业的小区,社工来管事
9 ^' R- w- \0 k, x5 z: _- n2 y( P1 e. j, }0 {* D
石灰桥社区的社工包云芳,先给我们讲了这么一件事情:石灰桥新村一幢房子的304室要装修,因为房子老旧,304室想重新接一根下水管道。* s2 W& ]4 r0 P& N, y. ?
6 o& L: W8 K* Q9 D: p( }* y" k
这根下水管道,必须通过一楼,304室就去找104室商量,但被对方一口回绝掉了。304室没办法,就把下水管道通到了103室。这么一来,103室就跳起来了,要求304室的下水管道重新改道。
8 n# H. t/ x$ ?) {2 W6 f* c' k3 j( ^. W/ f' r5 V/ y8 T( [
但304室又为难了,重新更改下水管道的走向,就要把地砖重新撬掉,新房子等于白装修,损失太大。304室提出,他们出钱,请人帮103室把堵塞的污水管疏通了,但103室坚决不同意,矛盾升级。; {$ Z8 Z' t1 }$ L
3 S* |3 U/ N s# t. J* ^于是,许群就天天上门做协调,但103室坚决不同意下水管道从他家接入,104室虽然态度不强硬,但也是婉言拒绝了下水管道从他们家走的要求。
3 w- e, @ @0 G8 v
) y2 `) b6 r( ^8 y就这样,许群几乎每天都要登门拜访,试图再和103室和104室两户人家商量,但结果还是一样,而且304室比较着急,双方已经闹得很僵了。, o8 G0 B* B" J1 U+ Z- @ a
3 i# c/ E- S- v0 l
最后,许群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敲开了105室张阿姨家的门,刚开口说304室下水管道的事,张阿姨上下打量了一下许群,只是说了一句“我看你天天来,也不容易,下水管道就从我家走吧。”事情圆满解决。
) m0 P2 i- s1 u* m) ], o* [" S
2 F K# H4 H& ^5 A为了一根下水管,社工天天上门去协调
: n, q; }9 l+ J
, G$ h7 [$ f: d' [老小区的管道,是个老大难问题
3 |9 y" `8 U4 }" e- a
8 S9 I) @; x1 L& _0 m4 ]包君玉是石灰桥社区的老居民。她在社区圆桌会上提了一个问题:石灰桥新村今年6月份完成了庭院改造,每个单元楼下的防盗门都换成了新的,质量很好,但是防盗门太重了,很多老年人拉都拉不动。 h7 l7 v) \4 n( i
/ }" B# p% P: e/ A. m5 E
“而且,每个单元门口,不是平地,而是台阶,很窄的台阶,防盗门是往外拉的,很多老人在拉门的一刹那,整个人都会往后靠,一个不小心,就会掉下去。”包君玉说。" x2 t+ S& O5 Q% V% R5 J6 V
) Z& V/ w& C& J4 M+ I许群说,石灰桥新村里,有16幢房子的单元门口,存在这样的情况。小区里老人多,光八九十岁的老人,就有400多个。
( B9 a: }$ Q: J# h2 U# e1 v% ] \% Q' w3 i E
“新装的防盗门,因为为了避免门锁上那一瞬间发出的响声,吵到邻居,所以门是特制的,重量是改不了了。”许群说,门动不了,但是单元门口的台阶,倒是可以改进一下。3 D2 B' p, e% v) D! f8 P5 H4 J: U
- U, a2 \8 Z# k4 i3 i% e8 O现在单元门口的台阶,一般都是30厘米高。老人走起来有些累,而且台阶不宽,社区考虑根据老人们提出的要求,把一些台阶变宽,甚至可以把台阶变成斜坡,这样老人们开门,往后迈一步的时候,就不会踩空了。7 V0 A% W- K- y* t
% z9 y( C) k& h6 x+ Y2 O$ O这么听来,许群和同事们干的活,好像都是他们分内的事,但崔莉莉说,一个小区,没有物业,很多事情,真的很难解决。7 Y: L1 |; H5 V- W0 q/ F
2 L6 f; @8 j1 A7 b& p6 n
如果社区里有物业,居民的装修问题,小区里各种地下管道问题都将迎刃而解,因为这些都是专业的技术活,物业里有专业的技术人员。社区本来就人手有限,而且当初在招社工的时候,也没对应聘者有技术这方面的要求。
( @: R2 f$ K( O. e( s
7 j5 z, e( |$ Q! O( R& v+ [- A所以,一旦碰到水电、管道等方面的维修,居民求助社区,社区只能让许群和一些男社工去干这些技术活,但是社工毕竟技术有限,有时候还得求助外面的专业队伍。( R0 G x" [0 }5 u8 j
# [" ^) n6 F; o8 n7 F! p% X4 p5 ]不过,现在社区专门招了一些年轻人,社区出学费,送他们去参加水电、管道修理方面的培训。学成归来,就可以更好地为居民们服务了。
% ?( H' H3 y6 t6 W; W- ]: E2 ^/ A
出资培训,让社工有一技之长/ `: H' |/ ~1 b- R. Y% x: n/ f
. y" y: ?5 n; @9 Y2 s6 a在社区圆桌会上,居民卢红花和周桃红,不约而同地想到了单元里楼道灯的问题。6 b& P, ]+ Y- L3 A+ s- i
9 Y0 \' S7 e( m& [! j
因为石灰桥新村是老小区,所以楼道灯用的电,没有地方接,只能从一户居民家里接出来,但是从谁家里接呢?6 U( j7 u- |- ~( i& f
# J6 ^# {# y2 U6 z! t
卢红花说,本来是这么操作的,一个单元,楼道灯的电,从一户人家家里接出来,其他住户每年给这户人家一点电费。但是时间长了,接电出来的这户人家,就有点不舒服了,倒不是因为钱,就是心理有点不平衡,而且有几户邻居,到后来连电费都不肯付了。; }9 N2 \' F3 d3 f0 E' _
9 D$ h* N \: W* v
+ Q' `' H# g9 M6 S如果一个单元里,没有一户人家愿意接电出来,那么整条楼道晚上就一片漆黑了。' H0 ]& c) l% `/ M* m
% j2 a5 W7 v, q# i3 @0 r) q周桃红说,他们单元一直有楼道灯亮着,一户人家把电接出来,其他每户人家每年拿出10元的电费,要是谁不交电费,就把门牌号写在单元门口的黑板上“曝光”。
' {. D& q, s- k" V# L' U$ k' v
$ D3 w5 E& Z8 \# I$ p4 o石灰桥社区副主任崔莉莉说, 楼道灯,的确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如果有物业,这笔电费就能摊到物业费里,但是没有物业,社区只能根据居民的要求,牵个头,去每个单元给居民们做解释工作。1 s2 t9 M/ R" r: M* R
) ~. J- ?+ Z8 L8 Y6 x9 B m; k
单元门前台阶又高又窄,老人出入很不方便 E, q/ m4 |# m( c8 c7 ]/ f( b
9 z+ X2 k8 `$ p2 K1 H. N单元里的楼道灯到底该接到谁家去?
6 G& C4 i+ M; L- ?5 K% e3 q/ G6 W1 a" i; H+ C1 F2 j; [1 y+ w
(本文来源:浙江在线-今日早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