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新社东莞三月二十日电. R; a! E4 ^) K4 V1 Q( V
作者 李映民 梁坚 蔡嘉利* T' @$ N& _$ e
; X, q- F! @% K$ b: \5 z2 v
曾在一九九三年被评为香港首届优秀社工的徐祥龄退休后和妻子谭翠莲在广东东莞市横沥镇建起东莞第一家社工平台,向包括民工及其子女在内的群体提供服务。& _" `0 u5 {6 y, U
徐祥龄夫妇现在每年资助二百五十名在东莞的留守儿童读书,他们经常在贫困的社区里穿行,调查问题,然后向香港警察工会宣传募集基金,现在每年资助二百五十名在东莞的留守儿童读书,一年需要耗费五十万元。 , H# u/ P) A) X6 L+ y% f
徐祥龄夫妇也发现,有不少东莞少年沉湎网吧,为此,徐祥龄夫妇在社区中心里设立了“绿色网吧”,让问题少年上绿色网站。! ]0 W' N% r/ `$ Q
七十六岁的徐祥龄曾经是香港第一代“外展社工”。从一九六七年开始,徐祥龄就在香港第一个开展对边缘青少年的规劝和研究。
5 b O( Q4 ^" T M1 ] 徐祥龄退休后在东莞定居。他注意到,横沥有二十万外来工,大部分是月薪千元左右的工人,他们几乎没有任何娱乐生活。他们经常挤在电器商行门口看电视,中心公园内晚上有人跳舞,只收一元学费,但民工们只在外面围观。大量外来工不能融入社会。
5 y# e T- _! L r7 Z3 T+ f3 f h 徐祥龄将自己的退休金和资产拿出,准备了二百万元构建了一套五层小楼,配备了许多娱乐设施。 : K5 o# {* \0 u- _+ j$ S
二00四年,徐祥龄试着开展社工服务,第二年,徐祥龄终于正式建立了社区中心。& p; }* |, [- s8 J: k# k% Z" E; {! ]
但是因最初和政府沟通不够,徐祥龄没有民政工作人员陪同进趟工厂会被保安拒之门外。于是他就在超市里摆起了摊,免费派送礼物和传单,宣传农民工到他那免费娱乐。可是不少农民工还以为他是搞传销的。偶有胆大的,到社区中心转悠了一圈,发现没人收钱,才真的相信。 O: G& Y( V$ g/ v& d% t- t& P& j
一传十,十传百,徐祥龄的社区中心慢慢有了人气。徐祥龄说,开办社区中心并不单纯是为了让农民工娱乐,更重要是要消除他们的“过客”心理,于是他开动了“乒乓外交”。/ B+ c- ?! `. L. K
他在社区中心摆开了四五张乒乓球桌,免费教习农民工。而兵乓球桌、健身房同时还向本地人开放。不少本地人慕名到徐祥龄处打球。徐祥龄的私宅外墙现在也被改造用来做社工服务。整面墙都被改成了一个攀岩墙,全部免费对外开放。- r/ _$ J8 J/ Y9 _* X1 h0 @
两千平方米的社区中心有专门为留守儿童准备的娱乐室,也有图书阅览室、健身房和乒乓球室。每天社区附近的留守儿童凭借会员卡就可以进入社区中心。有专门的社工督促他们在补习中心学习。为督促学习,社工们设计了游戏、奖励等刺激手段,孩子们在这里学习不仅免费而且在学校成绩优秀还可以获得礼包。7 I# z3 G( W. ^+ y2 o$ w9 D
最近,社区中心赢得北京南都基金的十三万元专款。社工们将借助这笔资金深入外来工子弟学校,观察和干预外来工子弟心理和道德教育。(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