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工专业职业规划:实现不了的理想?近日,浙江工商大学社会工作系收到香港理工大学的邀请,推选社会工作专业的大四学生参加为期6个月的实习项目。该项目由北京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的《中国社会工作研究中心》和一家香港注册的非营利民间团体《女工关怀》合作,仅在全国选择16名大学生,到内地较好的几所劳工NGO(指不被视为政府部门的协会、社团、基金会、慈善信托、非营利公司或其他法人,不以营利为目的、主要开展各种志愿性的公益或者互益活动的非政府社会组织)里实习。
g, j. g8 O9 e/ Q F N9 f4 M8 L; \* c. O
令人颇感意外的是,招募通知下达至今,报名的同学寥寥无几,全系72名大四学生,仅有6人报名参加,而系里几位专业课成绩突出的学生都没有报名。
o9 v1 y8 K, q, b, m, V+ X/ C
?' r7 m- R+ W3 O6 H: u面对如此冷清的报名现状,社工系系主任马良老师也觉得很遗憾。“这次机会非常难得”,马老师说,“提供实习的单位,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包括深圳爱心、北京打工妹之家、昆明连心、厦门工友之家、青岛小陈热线、重庆自强等,都是在NGO业内比较出名的。实习过程中香港方面还有社会工作的专业老师督导。”4 } s% W5 ^$ A, r
9 r* \ O" `6 @' N! S: o. ? `
不但如此,香港乐施会还会为本次实习提供资金支持,实习期间,每名学员将获每月900元的生活津贴以及适当的住房津贴和交通费。
5 r1 M% @/ k( `: q$ G+ e
8 F( {0 W- P% Z N- V& i& a$ S 这么好的专业对口实习机会,为什么没有多少人愿意把握?
* a) s: q: H Q. ]- c0 k" t
$ X' @1 S$ w& b 朱凤同学本来想报名的,但考虑过后,她放弃了,她的理由其实挺实在的:“长达6个月的实习期,最终又不太可能留在NGO里工作。”
. C! m/ h) C. Q+ D, |
5 E7 M! b1 n, l! f 原来,招募通知中只提及为服务劳工的NGO培训合适的工作人员,解决工作人员的短缺问题,并没有解决就业的承诺。朱凤说:“等8月份实习完了,再去找其他的工作,人家单位早就已经人员饱和,这不是浪费了半年找工作的黄金时期吗?”* f' \+ {& [6 B4 k. v
, G0 E1 t- e4 U( p c
倪婉红是该系专业成绩比较突出的学生,十分喜欢自己的专业,目前正在准备考社工专业的研究生,她同样放弃了报名机会:“实习从2月开始,如果我的研究生考试过了初试,复试正好在3、4月份,到时肯定会有冲突的,我只能放弃了。”; c: ?, [% N# y6 p$ y& J
# S& K H5 x) S, x% F
/ M0 E3 [* o" n# [& f+ K
! |/ j; t, m7 Y
2 S- P9 t* R* C# w' E- X7 O# _- c
* ^8 j# b4 O2 p. x |
+ y( T0 y+ R8 o7 ~5 f. d Q' X% x9 R3 p
/ A0 [- t/ E2 }1 ?: ]& f* h o7 Z
5 L. [3 z4 t+ ^ 就在一年前,时报曾连续报道过社工专业学生的就业现状(详见2007年12月13日10版),而随着“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的出台,学生们似乎看到了社工工作的前景与希望,但就在政策出台的同时,现今社工专业就业环境的不成熟也让同学们感到无奈。: {$ h: ~8 E: a) u! ?& ~6 {
; u' K4 V/ S1 y9 L
陈华娟目前正在申请几所美国大学的社工专业,因为对于这个专业一直有独特理想的她听说,在美国,社工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开相关的“诊所”,这种“诊所”可以为市民提供一整套个人管理服务,包括法律咨询、医生推荐、个人职业评估等。 “但在中国内地,许多城市社工的发展程度很低”,陈华娟说,“目前能从事的就是社区工作,或者到福利机构、基金会,像在学校、医院设立社工岗位的,只有北京这样的城市才有。”
9 {! u0 D8 J6 y+ Z& L6 \9 P. }0 Y& K: @$ q
倪婉红一直想成为一个出色的社工,所以上大学时她选择了社工专业,但面对将来,她有着无职业规划可做的尴尬。倪婉红说:“社工发展较成熟的国家里,一些固定机构必须配备社工,比如说学校、医院、戒毒所等,我们却并没有这样的规定,而非营利组织,原本被认为是社工专业学校的对口单位,但现在许多NGO如果要找心理辅导人才,他们会挑心理学毕业的专业人才,反而不是我们这样的综合人才。”! p! [4 l2 M1 n% K5 w( H
; \# m: L m/ D. o
马老师很无奈地告诉记者,目前国内的NGO组织数量相当少,这与整个社会制度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因为政府购买社会福利服务还是比较少,这影响了社会政策的配置效率,导致了NGO发展的不成熟。因此很多学生在毕业时很难在职场上选择自己专业的工作,转而选择从事人力资源、保险、物业管理等行业。这可能才是学生最终放弃这次实习机会的重要原因。5 |6 A( j) m% ~6 f1 I" G
4 t, {7 W2 W5 X2 c# l/ |+ O" C
社工就业环境不成熟
- U0 t1 ]1 X n& f4 Y. m7 {- k; X+ I2 t+ {4 V. x* y' U
职业规划是实现不了的理想
4 i& r: w0 q w; E3 P2 o& b8 P0 j7 ?/ [' j7 t/ w4 u! v; y* L, T( G
■记者手记8 C, `/ r; J* w8 ?6 |. q: t& R
# i1 ] o+ I* a6 N$ P
说白了就是勇气问题) _7 b! u- n+ g; e: O8 o* W
# r0 ^" C: a) }7 ?5 j, s9 [
约瑟夫·普利策有一句名言:“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瞭望者”,这位现代报业奠基人用超前的眼光及毕生的勤奋成就了他的报业王国,而举世闻名的普利策新闻奖其实是在他去世后一年才开始颁发的。/ C* j. G% ~2 z
* s7 ?% [3 T! L9 [" o/ t- Y. ]% S 之所以扯到普利策,是因为一位社工专业的学生向我吐苦水时羡慕地表示:“新闻这个行业就不一样,是个成熟规范的行业。”我想100年前普利策肯定不会这么想。. h5 l/ C2 H! r% X9 j
6 A; N1 Q8 ] Y/ E% ?3 g
顺便说个近点的好消息,在2009年浙江省公务员招考中,仅嘉兴就有4个岗位的专业要求上写着四个大字:“社工专业”。浙商大的马良老师也在采访最后激情地展望:NGO的发展需要改革的过程,我国的社会服务需求量很大,政府在倡导,职业在转变,服务型的政府是未来趋势。$ W( c* [/ V7 I7 G4 \
6 F7 N1 J! N6 Y/ N7 C8 p7 l0 Z8 I1 q
如此多的利好消息,社工专业的优等生怎么反倒没了底气、没了勇气?为什么美国会制定政策,要求学校、医院必须有社工?这些机构天生就有?相信必然是从无到有,从不需要到需要,从需要到必不可少。我们需要前锋,需要时代的瞭望者,需要执着和追求。' w* Y; r. Y# _6 P. W
- b. o; n* h' ^, W 不打算对社工专业的学生进行“审判”,仓廪实而知礼仪。社工专业的学生也是人,他们虽然选择了这个更具人文激情的专业,并不代表他们天生是职业的殉道者,他们的彷徨、困惑、痛苦,不但合情合理、无可厚非,而且他们痛苦的根源明显不能归罪于他们本身。
5 r3 k6 n# y$ s6 o5 Q1 ?- u$ B7 P4 v% C
我只不过想提醒,这实在是个大好的机会。当一个职业尚不成熟时,你才有可能为这个职业开拓不同层次的版图。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估计就是这么个理儿,所以你看看,说白了,其实就是个勇气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