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社工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5267|回复: 0

[案例] 个案心理咨询一般思路三十三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9-12 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东莞清流 于 2012-9-13 09:46 编辑
4 s- \- l3 Z- ]2 n+ P% {2 h7 ]- f+ H
                个案心理咨询一般思路三十三例  
3 d+ o' e$ a, ~  \0 R6 E
1 T7 a$ P0 T' n9 W, |1 E

案例一:
. `& J7 r( @2 {0 E# @3 h4 O( _; w1 a9 M- }  d/ o9 Q* f( @# p
  章某,男,16岁。小时候由于双手患有严重的湿疹,为了防止传染所以一直戴手套。一年前湿疹好转了,就不戴了。但从那时开始,他就开始拼命洗手,而且越洗越频繁,洗一次手约半小时左右。如果催促他的话,时间可略微缩短。洗手时,需要先用水冲,再擦肥皂,一直要擦洗到肘关节处。他自己也感到不合理,希望能够改变。
3 Y7 N; E! Y: Y- t4 \1 _$ E  j3 [* k7 r9 W3 n! R. C) N/ Y$ P
     思路:
, F/ ]7 F! B# L8 o+ h: G6 P" r- }  E/ d! R! k/ s( h8 a
  案例中章某表现出的症状是强迫行为。具体体现在有一些屈从性强迫行为的症状“他开始拼命洗手,而且越来越频繁,洗手一次约半小时左右……”以及一些强迫性仪式动作“洗手时,需要先用水冲,再擦肥皂,一直要擦洗到肘关节处”5 w0 b% z5 d2 X8 g7 y

2 w5 ~$ I! X$ r6 Y7 y3 B; ]6 ]  是否可以诊断为强迫症,还应当参考强迫症状出现时,章某本人的情绪体验,例如是否会有严重的内心冲突或者焦虑、痛苦等。根据强迫症的诊断标准,必须满足以下条件才能诊断为强迫症:
8 p3 A4 d% Y. o" w- c% h# k* E7 o: Y: y/ S
      1、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并以强迫症状为主,至少有下列1项:
6 \' Y1 f2 Z' S. V9 i, l
! I7 ^5 \' w# S" m     ①以强迫思想为主,包括强迫观念、回忆或表象,强迫性对立观念、穷思竭虑、害怕丧失自控能力等;/ |; Y# H1 d! U: _( J+ I& B

" ^  B* f% [  ~     ②以强迫行为(动作)为主,包括反复洗涤、核对、检查,或询问等;, r4 P  ?0 i) X0 ]7 T! L" r

+ p8 k" M3 m; S/ x$ K     ③上述的混合形式;  f+ b9 K  r: @3 @; I
' E! r+ C6 s3 G% l- W2 f1 U# Z
      2、病人称强迫症状起源于自己内心,不是被别人或外界影响强加的;
. t. m5 v: D$ E8 s' U
  T! O# u) m# T4 `4 `) S8 o      3、强迫症状反复出现,病人认为没有意义,并感到不快,甚至痛苦,因此试图抵抗,但不能奏效。
: c8 Z/ ]0 L! O6 B
  h/ G0 @& j# m' h6 N. X  h# @0 Q. h  案例中仅说“他自己也感到不合理,希望能够改变”,因此还应当进一步探究,如果有前面所提及的那些情绪体验则可以诊断为强迫症。
' z7 d  y5 O' O# |3 r: o/ z! J6 C  y" u; `# d9 n4 z
  根据案例中的描述“小时候由于双手患有严重的湿疹,为了防止传染所以一直戴手套。一年前湿疹好转了,就不戴了。但从那时开始,他就开始拼命洗手”,因此章某的洗手行为可能是因为害怕湿疹而引起的,在咨询中可以考虑采取一些行为疗法:/ M, T0 v7 K# f. I# J8 m& w6 e0 l
   ; U4 G6 Q: j+ d: P* E9 D  }# s
      1:采用松弛治疗,尽量制止章某洗手的次数,同时在章某做其他事情的时候放一些比较舒缓的音乐,或者让章某做一些他喜欢的事情来代替洗手,这种方法的关键是要控制章某洗手的次数,让章某在不洗手的同时情绪能够放松,缓解其对湿疹的恐惧。1 O/ `$ e4 v# o/ |! M: v
    # f  G7 q. }7 v1 t  q  e, H
      2:采用厌恶治疗的方法,在章某洗手的同时放一些令人不舒服的电视或音乐,或者制造一些让人非常不舒服的甚至厌恶的事情发生,不断责备章某,让他觉得是自己洗手行为引起了不愉快的事情发生。让章某形成一种条件反射,即洗手的同时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但采用厌恶疗法一定要注意到这种疗法的消极影响,做到适度原则。同时消除他的过分厌恶情绪。
3 g' D& l- n: a/ d    6 E0 o  ]7 B( d' B$ H
      3:采用满灌疗法,把章某手弄脏,平时不让他去洗手,只有在必要的时候才允许洗手。可以把手弄得很脏很脏,让他意识到即使不经常洗手也不会发生什么事情,这样持续一段时间,让他觉得即使不去洗手也不会发生什么,手脏没什么大不了的。* x; h7 r6 P; T5 u) A4 y9 H# L- J
/ z9 F! V+ g3 V- S! m$ Q( \& T% _2 ?
      4:认知疗法。首先,通过发现并改变来访者对反复洗手这一事件的错误认知,缓解来访者的情绪。然后才循序渐进地给予治疗与改变。
. v# K& M, U% f, v6 Y, W% J
  P0 Q8 M1 f: E$ F3 ~# a6 |3 A/ ^' K  I4 K
      案例二:& o# ^4 d8 Z! M1 N1 V
; Y# X. N. v/ N) q. J9 m
  钱某,34岁,女性,小学校长,刚从副校长提升为校长,但只工作了三周,就遇到一系列棘手的问题,如校舍基建、人事安排、薪酬改革等,觉得无法应付,又累又烦,也感到自己的个性并不适合此岗位,所以,提出辞职。但周围人都反对,家长、老领导、好朋友都劝她要坚持下去。这令她犹豫不决,十分矛盾。由此,她出现身体症状;每天凌晨三点就会醒,感到心慌,怕去学校上班,到下午才缓和。前一段时间是暑假,情况还算好,但随开学日期临近,情况越来越糟糕。直到开学典礼那天,升旗仪式时,她不敢露面,躲在办公室面色苍白,大汉淋漓,随即离校回家,休息至今。此后,也到某医院心理科看过,煎服中药治疗。
/ a3 d; d; ?* Y' n/ O9 b* g* j- U. ~  m; H# P) o  U) S* |$ f9 F% E
      分析:# b- `; f$ w$ u& r- t/ a4 W
* G8 L8 p$ y8 e/ z; e3 l
  钱某的问题应该属于焦虑,其特点是她的焦虑情绪并没有明确的对象。而是在钱某身上还有非常明显的躯体症状,具体表现在“每天凌晨三点就会醒,感到心慌,怕去学校上班,到下午才缓和”、“不敢露面,躲在办公室面色苍白,大汉淋漓,随即离校回家,休息至今”。因此,在诊断时可以考察一下她的病程情况,如果超过六个月可以考虑诊断为广泛性焦虑,即一种以缺乏明确对象和具体内容的提心吊胆,及紧张不安为主的焦虑症,并有显著的植物神经症状、肌肉紧张,及运动性不安。病人因难以忍受又无法解脱,而感到痛苦。
! v( p; Q9 o1 H" q: c1 S3 R. n  j6 I2 ], e( R# z# F
     在咨询中可以使用1 z+ B7 E& D$ ~5 M" m
4 e( o8 D, W. G, \$ _* L
     1、支持心理治疗:包括劝慰、鼓励、适当的保证、对钱某的躯体症状进行清晰而令人信服的解释。让钱某认清此病是功能性的,并非是身体某一器官患有重病,以减轻钱某的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从而使轻症患者焦虑得以解除。
+ w( Q+ U( |/ |6 Z8 o2 a5 l
/ f$ p9 c, z. {' C8 D1 P: y& x2 B     2、肌肉松弛训练、生物反馈治疗适用于轻度和中度焦虑症,并有诱导入催眠的作用。
3 a  [( Q& t# I* H  {/ Q$ a  g$ j/ b/ u2 E% }( N
     
9 ]) \6 S' C* C% l" ^       案例三:
! P8 C( J; K2 X- }3 k* _$ {, R1 B

! {8 R( x$ d. `1 U1 E1 Z  张某,女,25岁。自述十分在意他人的看法,有时常因为别人的只言片语而好几天都心里不舒服。近几天,由于和某个同事之间发生了一点小摩擦,所以和好几位同事说了。结果,有一位同事对她说:“受了点委屈就像祥林嫂一样,见谁都说一遍。”她听了非常苦闷,感到周围人都不理解她。" v  o  l- [5 `) e* X0 H9 G

# V  V1 X8 f7 ]) K4 U     提问参考:$ ~+ \$ ^7 E) _  W

- X7 L3 h( Y9 ?) S/ F: ^     1.你在意别人的看法主要是哪些方面的看法?
+ n6 Z% X( b& {3 G
4 S+ ?7 ~+ D/ m2 r+ c     2.你因为听到别人的只言片语而不高兴,在不高兴时有一些什么表现和体验?) Q7 G8 ]* H( c' T3 i2 d
0 q/ E/ g6 ?, |; f/ U
     3.你说的不舒服是指的是情绪方面还是躯体方面?/ O( a6 U9 z0 i) p/ ~

- i+ E0 }3 P2 U( H% F  n     4.小摩擦是怎么回事?
* {: ^. t* u$ B& Q" P+ o# I* `7 Y" C. N' R: L- y; q/ d% ?" `
     5.你同事讲你像祥林嫂怎么会如此难过?
3 @: |8 B( p( u! {
* g  B4 e) [! ~5 N* M     6.周围的人都不理解你?举个例子?4 @# _. k) ^' o  s0 S
: C. F0 O# H# u7 q5 X+ S& A
      一个人还是所有的人?
! q5 g: [( N7 _& g6 d' Z5 ^) K4 [( B: _" r, v
      咨询参考:% T2 M/ h  }6 Z3 M, `/ H; g) ^
+ b8 p2 J9 d* A
      l、张某的主要问题是自信心不足,与他人的交往中存在障碍,并在这种状况下产生了错误的认知。
, X0 K! a2 p/ G  t
7 K& F: l( b. H% \      2、在咨询中,可以运用认知疗法,帮助张某对他人的看法建立起合理的认知,同时帮助她认识到因为一个同事的不理解而产生的“周围人都不理解我”的错误认知。
( F6 A) _" p) W: h( Q' @7 N+ t* u# O. k; z

4 M4 F+ K1 D4 V( y+ m0 \1 `7 C1 Q" ?# }" d; g$ x
       案例四:3 B9 r! X( G  `# K4 ]( S
# o: @, C" H% E3 i: W
  陈某,高一女生。由于从一所普通中学考入了一所市重点中学,所以学习成绩在班中处于落后的位置。近几个月来,她常常情不自禁地过分夸大自己的缺点,甚至毫无根据地臆造出许多自己的弱点,还总爱拿自己的短处与他人的长处相比。由此,她失去了自信心,将自己看得一无是处。对那些自以为无力完成或实际上稍加努力就能完成得任务都轻易放弃了。
( Z9 F/ y( o$ D+ c8 f+ H$ u+ o) a7 {1 k# V, k7 P8 h, f' Q
     提问参考:0 Z/ t1 U  Q! F# A# M4 p  b& R( }/ G

4 Y# }. g+ X' T0 D! w! R     1.你能考上重点中学这说明了什么?
1 b; t: b: E+ m8 W/ q% a0 m: h
* H4 k8 V4 A3 r5 i. U. p     2.如今的落后的背后说明了什么?# V5 H, w( ^6 [, y  l. w! M
; S/ x* _  w. y: W/ K, ]
     3.你对落后是怎么看的?# P8 Q* @  z  q# y+ |
* }! y. r/ K9 Y9 L& U2 M
     4.这些缺点怎么你会放得这么大?难道就真的一无是处了?
4 P) x5 {  R6 _2 U: U) X8 Q% O0 N, b) J& ~
     5.这些弱点其他人有吗,他们是怎样看待的?' t: ^( A6 s" v; }' v6 B

5 o- ?4 q. `2 p+ `5 |     6.你努力做了些什么?
! R: `* i+ z: e, U* R7 r
5 H2 w3 V4 u. C; D7 S( e# x# D) }     7.效果如何?
( h: w7 D* R+ u( o; d! u/ J9 Y* @5 E3 ]! I0 }$ f5 n- ^- P5 _8 n/ h
     8.对于这些有没有可以改变的可能性和余地?; a; W/ {2 q3 s

$ T% z. O: p% p9 U; k      你试一下,如重新思考就能使感觉好一些?' G7 ]& ?- _3 N( j' n: O5 C
# d9 m2 `( e* p
      咨询参考:
  m! Y! `9 C8 V- Y: H* w4 G# e
8 t6 R1 L7 m$ g) Z" s3 U7 i      1、陈某的主要问题是自卑。在考入重点中学后,自我评价明显降低,而由于成绩的因素,自信心也受到了极大的挫伤。
6 K( `1 w0 \# u2 e9 ~( j; N" n# Z% M$ _8 {8 P% u
      2、在咨询中,应当帮助她找到自身的长处;帮助她获得成功体验;帮助她正确认识自己成绩下降的原因。
( u" ]+ r& `- n4 V) g
" x" ~4 j) ]1 t+ L6 d0 E
+ Q& \: H! G, `5 d+ a      案例五:
, g7 M: }4 F+ h) g' y- H, {$ o: Y
1 |. H4 L* Z7 T( ]! d
  李某,重点大学大三学生。因为是农民家庭出身,家庭条件比较差,因此一进入大学后就比较自卑。为了掩饰家庭的贫困,因此进入大学后,就借了不少钱,想和同学一样。原以为到了上海会有很多机会可通过打工来补贴自己,但实际上很难,因此钱也一直没还上。曾想了很多办法来提升自己的素质,但实施后几乎都是半途而废。现在将近毕业了,他感到自己不行,脱离不了贫穷,走不出底层社会地位,没有好的前途,不可能为父母光耀祖宗了。7 h; Q  Q' x# j5 r. G; S6 N
6 O, R7 h' J. y& {8 F
     提问参考:
9 l% Z" {4 W2 J* H9 ?7 u8 j8 Y' ~- j. M) O, P* Y
     1.大学生的心理行为问题属于什么问题?. m1 r; r9 G. g& b1 a

% M$ f% G% U# H6 S0 h( _; E; i     2.构成自卑,抑郁的心理因素是什么?
1 H3 n( p% B' M9 y3 h% K9 Y$ j9 F+ A* @) b
      打算如何帮助他走出困境,应提供什么样的咨询建议?
/ _4 h+ z9 B3 t, e4 }8 M# _. @
) f0 A5 J5 u: S  n( S0 z+ D      咨询参考:- F5 z0 e9 b+ k* [6 |

2 i* N" O4 i9 M9 V8 M     1、自卑,抑郁。
6 D- ~  w# a) R9 v& }4 x$ \5 P. @; S1 k: G- _5 w9 J: |2 |
     2、认知曲解:过于理想化地对待自己的发展前景。不能合理地看待自己的家庭和自己。
7 [) k  L" Z7 {/ B5 B% @' n( F1 v. `( S$ A; e
     3、调整看法和不合理信念,理性地对待现实并做切实的努力。
: }# X( F' ?: U8 P) }" L$ f6 W  s5 C; r' g, s& {
6 \3 w  L& [3 X; M( `7 h, V
- M1 g) m5 h4 y6 ^; d* u# C
       案例六:" y% j& e% f/ \6 t0 Y# C

6 h, x' u6 W: X; C3 g* Q/ q  李某,女,40多岁。她十分担心自己在重点中学读高二的儿子,生怕他考不上大学,儿子现在的成绩在班级里属于中等偏上。每次看见儿子做完作业想帮忙做家务时就阻止他,要儿子继续复习,甚至连端茶盛饭之类的事情都替儿子代劳了。可儿子和丈夫却并不认同她的这种教育方法,因而她经常为此和丈夫发生争吵。现在她的内心十分苦闷。, m! x! l: t% |- Q5 d3 r/ F
% P$ ]* ~" s0 x2 s2 z
     提问参考:
' G3 d; L) Z3 w5 p$ v
5 h2 ^3 c, A) O- X+ i     你担心孩子,担心什么?+ q! o- J# m* [* t
! Y7 F$ \6 u2 Z! m0 x4 x/ q/ W
     你怎能现在就断论儿子会考不进大学?
; c# @+ I; b$ V+ E4 U+ d2 i! B8 _6 F) W) `
     你是如何评价你孩子在班中的学习成绩和所处的状态?
  b" |, u) W2 [7 u, }8 F
5 s. v1 `) @4 B! R' M0 m. K" p     你为什么不让孩子做些家务?7 A. R0 K( K7 H  ]

9 e% |, A9 L2 S; z- W     你为孩子节约时间,孩子就一定学习很有效果?8 J" E+ a. J* Q1 ^$ m) T

! ^& ^9 y1 b' M     你认为你们家的气氛如何?; a' X1 O* p* z) K4 i# N

7 N5 l* p- t/ Y. {     你们3人世界的沟通如何?% {! o! _. b5 _$ P2 D6 |* u

2 `/ _6 n3 \8 `9 o/ q1 T# D     你和丈夫在教育孩子的方法方面是否看法一致?
: f+ N3 n- H( N; }+ ~2 V+ @8 I. q: {, ~- v$ t
     你和丈夫小吵小闹对感情的发展和亲子的沟通是否有好处?
$ g  R# i$ V4 z8 d" Y) s; L. s9 w6 _/ E. {
     咨询参考:
" L$ W0 T+ ]* h# K7 B6 H
  J& ^% L1 z# U5 E0 t+ b  李某的主要问题是无端烦恼,对儿子考大学这件事,产生了没有充分理由的烦恼,从而在行为表现上显示出对儿子学习的过分重视,并进而引发了家庭中的矛盾。
8 C3 l! t" R2 r$ o2 O9 `# d
* e- a- z( a" X8 I1 f  在咨询中,应当让来访者认识到自己的烦恼是小题大做,甚至是无中生有的。同时也要帮助来访者对儿子高考这一事件建立起理性的认识。
( h1 g. P8 ?  u& O
1 \$ B& p# k  z! K5 n1 g9 n
, T( v! e, {1 e! ]3 ]- S      案例七:8 [, ]2 t& q- v+ r9 s" v3 ?
   
6 ]' n  v9 |7 H2 Z9 u) A9 C+ n      赵某,34岁,男,硕士。几个月前在报纸上看到了关于玻璃突然碎裂划伤行人的报道,从此以后就有了一种莫名其妙的担心,害怕自己也会遇到同样的情况。每当他看到玻璃时,就会难以控制地想着玻璃会不会突然碎裂。尽管他本人也知道这根本不可能,但就是会去想。最要命的时,他本人的办公桌旁就是窗户,他每天上班就是在与自己脑中关于玻璃碎裂的想法做斗争,根本无法安心工作。因此前来求助。) `! E& p+ {. L/ m" ^& u" m

5 ^4 w  G! D5 o" ]     提问参考:
% w+ q' N) u8 m" g  k$ V$ _4 }1 \5 D3 K! c* B' W  U  C+ X
     1、赵某属于什么问题?
* N' T+ I$ E; Q, }& e: A2 k- c5 G5 C3 \! K0 w0 b
     2、具体有哪些表现?
9 }/ r& \$ j, H  t, a8 e5 E( x4 g* p) ]2 j! m) y9 z1 A
     3、你会如何去帮助赵某?
% p8 \9 S$ a$ \+ ~) o- o0 C; L$ ]5 b$ S: \% W; S8 {, o3 R
     咨询参考:
' e& }$ ?: ~* g6 T% L: W
" F9 J3 c5 M/ `4 g/ {1 U     强迫思维7 v0 a& u  a) H4 L' I% p
1 y7 O- ~" t& V# m" T% Z
     认知疗法;行为疗法(脱敏、厌恶、行为中断……);催眠疗法。
( c$ n7 i6 m( X3 K2 Q
' h& q1 P) D) V! h  h6 h
( p. C* f0 v8 R  g& u) Z9 s+ s/ K4 g5 W4 I9 S- e
      案例八:7 K$ |. ^  x: o- W& B, j

$ S, `& U, w4 E  赵某,女,45岁。前几年丧夫,一直过得很不如意,幸好有一位男同事经常照顾她。最近,她突然发现自己已经爱上了这位男同事,男同事也向她表白过。但这位男同事已经有了妻子、孩子,又不肯离婚。她本人则离不开这位男同事,又怕落下破坏他人家庭的名声,因此十分烦恼。: E+ n; p# b  R  w( I* i
9 ~5 f- B! s) Y  C, [9 _
      提问参考:" F- e, J. E$ Z

, m* w: a: W+ y+ Q      你丧偶以后的心情如何?
8 ~0 p$ @7 {0 Y0 ^: v) Q; B6 P! |( \  w) @
      那为位同事对你如何?& o$ n5 y+ I; j3 N$ a
7 s, R& t0 R, f/ p
      你怎么会突然发现你对那位同事产生感情?% n2 M7 [; M, _% b7 Q0 r4 _0 _

* [# i6 z% W* S2 g8 X5 P6 Y      你的同事是否感觉到你有一些情感方面的意向?. g2 t! y' |# D9 Z5 T& ]: s

3 _6 h3 U2 K2 T4 W% G      你是否对他有过暗示?4 w, R4 [+ h( r& n+ m

9 Y( L. D- w" B4 p) w2 e0 v      他的反应如何?
  t2 y4 \5 V2 r: ]! O: b, a6 c
* m5 I! b: c9 n2 A2 g. `7 N, o      他的家庭情况如何?, i; b4 n& h) O% ~$ [) A! M

/ o; C* N" y0 d& T& t) l4 S, G; V      你是怎么看待自己对他的这份感情?
. O0 p+ K* Q. Q7 Z# g7 D& z
4 {; n4 I. s$ ?; i      在这个感情的冲突面前你打算如何应对?4 f8 s) }- J: g  R* b& ^

( j% Q4 v# C* }8 K% M4 X      你认为保持怎样的状态对你和同事都不构成打击和伤害?
, H% k, }3 E- {2 O+ p. I. G( [1 A8 l1 Z- v
      咨询参考:3 w3 t7 _3 w7 U7 E- Y  I/ }' Z
8 k5 Q% s: v; R
      l、赵某的主要问题是趋避冲突,既想得到男同事的感情,又不愿意为此而落下恶名。
1 D$ v4 ]5 V$ e( }: ^# j* l2 @& |" S
     2、在咨询过程中,应当在不违反婚姻法规的前提下,引导赵某认识自己的问题,并启发她自己做出选择。# m* E; s* J5 w; e. _8 h

9 I% F$ Q# c0 q; x  y) \; v7 U9 ~" S( w

3 B/ i/ d. y2 ]7 v1 c       案例九:) P. Q  q9 }7 @$ I* a
   
* O, L1 r6 f+ x) @: c% v1 I5 u      吴某,女,25岁。最近换了一个工作,到了新的单位。她所在部门的一位男主管对她十分关心,经常请她去自己的办公室坐坐,嘘寒问暖。她觉得这位主管的女儿和自己差不多大,又在国外读书,因此才会对自己那么好,所以也就没有在意。可终于有一天,这位主管试图拥抱她,被她借机逃走了。她十分喜欢现在的工作,不但工资待遇高,与同事的关系也很融洽,而且这家单位也很有发展前途,因此不太愿意离开;但她又不知道以后如何面对这位主管,而且新的单位离家太远,每天要花3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在路上。现在她不知道该如何选择。
; W1 S+ I' F. K3 [7 F4 S7 o
; V& _& V, ~3 y- }5 @      提问参考:7 V3 j4 s5 z  D3 i6 C: k
0 w/ R* z( m2 F9 h2 K
      你开始对主管的影响如何?
& |3 O- b3 V  g  ?* S- a$ {
; a, C$ Q! p2 y- c6 [% m      他对你的企图开始是否有所觉察?
" c6 ^9 w$ R. K1 J" C9 N. C9 O
      你的主管除了要拥抱你还有什么其他的要求和企图?
$ q3 |: M* O6 K
5 w9 s) V8 u, o7 \& D3 [      你当时的反应如何?) q. k  `3 a, x
2 ~1 N- ]! }  H* g3 l5 e
      事后他的态度如何?
( I. {7 G& r+ l& R
$ {% |/ m4 p9 c% `      你对主管有什么想法?, S3 q: T$ g9 Y% j! [8 e. {

1 O) w$ o- s2 {* O0 ~! U! E      你觉得现在的工作怎么样?
% u& K5 c. B% [& C% c5 M/ n0 G8 K$ `" c4 E  C% m* J3 C, n9 R
      你能讲讲对现在工作的利和弊?( |$ ]& B% C: {* y$ Y& D, ^8 l) }$ R

8 m; U' x8 X, h* c7 b      你现在有2个问题比较突出,一个是主管对你的好感,一个是对工作的择和辞。
. w: h8 Z- L+ J& ~+ W: S$ F3 a# B* e* q; E& ]
      请你分别谈谈自己在处事方面的自己的标准?
7 v' c8 X: p: y. u/ m6 Z
$ b* [7 K5 d$ j/ Z" h      你是否把这些困扰和父母和亲朋好友谈过,讨论过?
- Y7 B# ~  ~/ ]( |' N/ N1 a" C, \) w4 s  P7 m; o! m  u7 H2 J
      你对工作,交友有什么自己的主见和愿望?" {& g# ^/ W3 L% \  k
& O$ ~0 B0 w% _
      咨询参考:
8 |1 Y0 L5 h; O9 \* i: [/ u5 o
; _4 p" x4 E* V" [. R% d      l、吴某的主要问题是多重接近-回避冲突,一方面工资待遇高、企业有发展前途、同事关系融洽;另一方面新单位离家太远、以后也不知道怎么面对这位主管。
) h7 B4 G* m; z: k4 [( A: I- Q: l& p) I1 G
      2、在咨询过程中,可以帮助来访者对种种的矛盾作出理性的分析与评价,并启发来访者做出自己的选择。
  ?" a2 m# h$ Y3 v  N& h, b
3 Q4 Z) R2 A$ v8 I3 V' ^7 a, ]! h' N$ c  W& c" _# A6 `

1 t! g3 F& I+ R$ L# E       案例十:
5 n* J4 _4 R. B% ^2 G9 f! O

) U& d! M; b% s9 ~: r4 o/ v) F  甄某,女,41岁。37岁时生了一个儿子,非常可爱、聪明,再加上中年得子,所以深得她与丈夫的疼爱。但爱子不幸于几个月前夭折了,当时丈夫伤心欲绝。自己虽然也很伤心,但仍劝丈夫节哀。当时丈夫就指责她为什么不像他这样难过,因而夫妻之间的关系出现了裂痕。甄某因此终日郁郁寡欢、闷闷不乐,同事都说她最近像变了一个人似的。5 o/ W% b/ V- A; i5 P1 W% k

  {% _% W& ^9 s) X/ f     提问参考:
9 r, q* h' `) l0 a9 Q0 e% ^( i
4 `* n9 ]9 o  i* |" F) ^5 q* J: {0 f     你的儿子是怎样夭折的?
* \& T+ f0 r, y9 O# j+ C1 \/ P# U0 J. M7 b- f; t& T3 M8 `
     当时你和丈夫的心境如何?8 V% q! C/ E/ y5 C+ a% [& w

, C3 ?/ e' m' _% }     你们两当时有些什么想法?
4 Y( S2 N/ o5 A% q
) [  D6 |* w8 b" J! O& j     丈夫对你如何?
, R" Y: l6 i1 Q, @5 [1 Q' C5 [' H: M" L0 c+ l* V$ b
     他怎么会对你指责?如何指责?
6 h" `9 v: v: {& N$ Z: V4 b$ A
' G7 |( A9 Z; ~# c: X     你认为你丈夫对你的指责是一种怎样的心态?! G- y) e8 V( Z- J
& a2 v) S4 b5 L2 T2 Y
     你是否与丈夫好好沟通,了解他的情感?4 i! {# a9 q/ r8 _% o

; K2 H# H; d) C2 z) j     你现在的心境如何?
$ W) r9 l7 g2 s9 t2 X
) C4 q* q9 [( N: u) N     你是否试过调整自己?如何调整?0 \* p# D! G8 c

5 ~7 F9 Z- Y; ]! R     你认为当前对于你来说,最主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C+ k* Y; ~" V  {' E1 d

5 z* ^  J% I: p     你希望我如何给你一些帮助?
4 N& N. m  }) h6 w  N# ~
, |+ F- `+ Q4 \4 D/ [9 d7 @     咨询参考:
+ Q6 c$ Y5 [# u0 x: ]  K* q! N( I8 V( d. D2 E; p0 z
     1、甄某的主要问题是忧郁。主要因为儿子的死以及丈夫对她的误解而产生了一种弥散性的消极心理状态。2 f) t' e  O0 @6 j' Y

+ f5 v& q  k% z( A( F     2、在咨询过程中,可以帮助王某宣泄心中的消极情绪;引导她与丈夫沟通;引导她更多地参与一些群体活动;建议其与丈夫共同前来咨询。
" O8 r0 ?- k% M! c3 F
3 [2 G, T# v  f, F' x* F4 T6 v- [: Z7 |, l3 a3 H& n
3 }+ K1 Y/ H9 l' }
       案例十一:! Y. e7 h  f6 p4 S2 {% Y! k

& V& U" F/ T/ w1 v( ^; g  范某,中年女性,本人来咨询。自述近3个月来心境不好,情绪很低落,开心不起来。对生活提不起兴趣,不想看电视,也很少看报。以前很喜欢听音乐,但现在也没兴趣了。怕与人交往,基本上很少和亲朋好友走动,人也变得懒多了,家务也懒得做,还常常很想哭,感到身体乏力,周身不舒服。经常失眠,后半夜会突然醒来,以后就胡思乱想,没有主题,常常是等天亮。有时还会感到做人没有意思,常常在想活着有何意义。曾经有过想死的念头,但因为觉得对不起家人,所以没有去做。) z* e. w5 D6 F+ D

1 G$ b3 F1 W' ^) ]. B  两年前她进入股市,是偷偷地动用了家里的一些积蓄,背着丈夫在炒股。开始也赢了一些,觉得很容易。所有就一下子投入了家庭的全部积蓄5万元。今年股市很差,输了2万多。她觉得对不起丈夫。现在丈夫仍不知道这事情。
# v: l. Q( n$ ?) [
$ e( P5 F6 W) n, }3 i; _     提问参考:
4 t3 ]  {+ J! _( L' c9 J
8 E& p9 ~3 p" N7 }9 f/ i     1.位女性的心理问题属于什么问题?
& {6 I' c' E* D6 Z! H4 p, h3 h7 W- f8 u" P" ]2 d3 P, O5 G4 ]- ~
     2.对于你所判断的问题有什么现象依据?
3 p2 P, w9 k8 T/ p+ i: G) v
! b7 ^& Y7 ~4 t     3、如何思考干预这种心理问题,你认为应提供什么样的咨询建议?. ?7 A& m7 Z( c# q0 q! F) q3 a5 k
- L5 i: e! p& ?! m) K4 M
     咨询参考:
8 P: u+ y2 G& c1 p/ D9 y( ?# v
6 N6 Y+ I* d3 ?3 z  y5 x      l、抑郁。
/ K9 m, h; j( B
* {: f! ^: }7 I. M+ M- s      2、以心境低落为主,时间持续两周以上,并至少有下列4项:
" k2 ^3 ]. \% z2 M- c
" Q/ O2 i$ P# W4 F      A、兴趣丧失、无愉快感;& T3 o7 X- e$ s; B6 P' |" g$ r
( x8 V3 w" _  m
      B、精力减退或疲乏感;
# C* q6 S/ n' s6 H5 w9 Q+ g  M) J& b& L2 q
      C、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
: Z% e8 M1 t' k2 H% v4 Z5 ]. [- N+ q4 A$ y5 D$ ?; \! h/ n3 e
      D、自我评价过低、自责,或有内疚感;% l! g7 C3 P0 w9 A

- H6 k6 ~8 G5 w" r4 f* p& w( x( b1 O      E、联想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下降;
6 N) R  ?6 v. K- `2 e* p+ E
0 K& I* b: E% g! ~9 ~, K# A1 k      F、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或有自杀、自伤行为;
$ G3 W! `8 {$ k' l
& Q/ \5 ?6 X, k6 x& I      G、睡眠障碍,如失眠、早醒,或睡眠过多;
6 v6 r2 J% e7 ]5 U
+ \; B- r1 U1 A$ b; s      H、食欲降低或体重明显减轻;
$ P' p& H" i+ n4 }: K7 N, f/ N- E) Z' J
      I、性欲减退。% U" }( {# i1 C& z6 S

; {5 \! ]1 J1 A8 j       调整曲解的认知,加强与丈夫的沟通,调整自责自罪的负面想法。
4 c2 n5 X& M4 M( O
( a, P; A: i: D2 c       诊断为抑郁症则及时转介,建议到医院进一步检查与治疗。: O4 l' F5 a. e- b
/ t! ^, d' |/ N2 Y

! t2 a; K8 l# _6 [1 y" H: v
/ A5 Z" {* `5 W4 C       案例十二:
1 v4 v; a- L, V

; k; `$ e' }: l8 O  秦某,女。中学老师。“我半年来一直怕乘公共汽车。上了汽车就开始心慌,着急,头晕,胸闷,出汗。最好目的地早点到。尤其在车上人多拥挤的时候,心慌害怕的情况就越严重。我怕我在车上发病,发心脏病。我怕如果我心脏病发作,不能及时抢救,就会死去。我害怕我死了后我的配偶和女儿会为我伤心,他们怎么过日子。半年前,我曾有过一次在车子上发病的感受,当时莫名其妙地一下子在公共汽车上发病,大汗淋漓,脸色苍白,头晕眼花,有濒死的感觉。我当时认为这下完了,我赶快下车赶到医院。医生检查以后说我没有什么大问题,但我被吓坏了。从此,我就对乘车感到害怕。我尽可能少乘公共汽车,但不乘也不行。我怕我会在车上死去。”
( U- E  b7 f' i* A
1 U7 s* m* Y0 |* }9 g! n. W& p      提问参考:7 a! `% I, R% A1 [- e: O0 r

& ~- l% [4 }/ c7 x$ R$ V      1、中学老师的心理行为问题属于什么问题?
0 Y/ @2 n5 W' d. `
' K$ [0 G. o/ Q      2、你认为构成他心理问题的相关因素是什么?& m- v- {  p) s& c' |( d% D) Z
+ V; \1 k) E/ a- N4 S5 {
      3、你打算如何帮助他,并应提供什么样的咨询建议?  u! F3 E2 J% w( g- A
. \. H6 r$ z& C! |( w  C
      咨询参考:5 s; ^$ w# H+ F; X

7 l* l8 o" |7 j) d" H* ^      l、对乘公共汽车的境遇恐惧。3 O- r# g! v: D2 d5 A5 n

& N/ L  E/ r: @, r     2、因为一次意外而把乘车与心脏病联系在了一起,产生了以偏概全的认知曲解以及一定的条件反射! s+ V8 S1 s' O& {$ J% E

6 v. ]' [& |* w; A  Z' A$ ]     3、帮助来访者调整曲解的认知,可以考虑辅以运用系统脱敏的方法来调整恐惧的行为。
  k0 A9 l: l! ~1 R3 b1 B/ L- R1 L% x- I9 Q, L  s- ^

4 k6 k1 n$ J$ }. y# N+ I
+ _: G  x5 D1 F# C1 m$ ~& g       案例十三:
& {7 L$ T! f: }0 x* b' Y) t% o5 X

! Y3 z- x& h! G9 g1 I  孙某,中学生,女,高二,本人来咨询。“我每次考外语考试前都很紧张,前一天就开始担心,害怕,怕考不好,怕失败。为了外语考试前一天我总是复习得很晚,常常在该睡觉的时候不能很快入睡,有时要过上一、二小时后才能睡着。每当考试进教室,我都会很紧张,心慌,手发抖,出汗,小便急,全身绷紧。我在考试时常常注意力不集中,明明掌握的知识在考试时就忘了,脑子里一片空白。事后发现自己也不是一点不懂,就是考试发挥不好。我以前学习都还可以,成绩属于班级中的中上水平。在高一下半学期的期中考试考外语时因感冒发烧,身体很不舒服,但坚持考试,却没有考好,成绩下降。老师和同学都开始对我有些看法,老师还批评了我(他不知道我带病考试)认为我不行,退步了,我也觉得很难过。以后每当考外语就开始担心成绩,怕发挥不好,怕被老师批评,怕被同学瞧不起。但结果确实又是发挥不好,考试成绩再度滑坡。以后心里就越来越害怕,越来越担心,越来越没有信心。我很想能克服考试前的紧张,就是不知如何做是好。”4 z8 g( h. L1 \0 R  U* |: D

( q2 @6 \( w: C6 j7 t% B& g8 q      提问参考:
6 o8 L4 H# i7 Z# x0 B+ s
3 M3 H9 `6 y2 v- Y' m      1.这学生的心理问题属于什么问题?
4 S8 [; e6 w. v$ P
- U+ T* I% g' n) k/ B$ S, n) L      2.学生的考试状态与哪些生活事件的体验有关?如何联系?+ I! l# S$ |4 s
如何思考干预这种心理问题,你认为应提供什么样的咨询建议?
0 q4 x$ z: y9 k4 K1 S; y  y) a+ r0 v. X  {0 b: c, ]
      咨询参考:
6 n; E5 g# [  q* g; T& H: w& {/ P. E, x  [. ?
      1、属于考试焦虑。
7 r0 H% i# ^4 c& Q  K. n
3 [+ P; E9 q: E; w      2、有过一次失败的体验,把曾经有过的失败看成是以后的注定失败。
' V# Z% j6 B1 O# O3 F: c! W+ D  w: r- M& s) C, w) k5 o+ Z: ?
      3、帮助找出认知中的曲解成分,同时指导和鼓励考前的情绪行为调整。$ f  g* W+ {; \  `% _

! H. C3 \( z" I; C# k$ k1 B      4、放松训练,由远至近,由上到下;自我暗示;分散注意力。
; w* g* u# F; B* G! z  o' b% S8 U7 ^- v8 \# y" W  B5 z2 m

: P" N& D$ Q& S$ }
! N2 J. z6 R, e& H       案例十四:# Z8 f4 v! a2 y# d  ?
/ S1 b9 c! m0 p* d+ y* [, ?7 H
  钱某,34岁,女性,小学校长,刚从副校长提升为校长,但只工作了三周,就遇到一系列棘手的问题,如校舍基建、人事安排、薪酬改革等,觉得无法应付,又累又烦,也感到自己的个性并不适合此岗位,所以,提出辞职。但周围人都反对,家长、老领导、好朋友都劝她要坚持下去。这令她犹豫不决,十分矛盾。由此,她出现身体症状;每天凌晨三点就会醒,感到心慌,怕去学校上班,到下午才缓和。前一段时间是暑假,情况还算好,但随开学日期临近,情况越来越糟糕。直到开学典礼那天,升旗仪式时,她不敢露面,躲在办公室面色苍白,大汉淋漓,随即离校回家,休息至今。此后,也到某医院心理科看过,煎服中药治疗。
6 g6 b5 p0 ^5 F  O4 }( m. M7 n" V+ t  `3 i- A& G% K
      提问参考:
6 g+ ?& m0 Z2 q7 D* C( ~6 q. m: {2 g
      1、请问钱某属于什么问题?9 m: O$ F7 S, T/ _5 N: E5 U

' T7 u2 Y/ C/ {+ a9 q      2、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3 h+ z3 q! G$ t& v2 `7 j% K( v  K9 T' ]3 d' V
      3、你会从哪几方面进行提问,希望能进一步了解一些什么问题?
$ D6 M# n* M6 P- a/ R  Y* g6 T& J0 Z, j) d$ x2 U% D* h0 A# r
      4、你会怎么帮追她?
+ T7 B( U6 s: G# \# C5 I
* R# }" [/ ~8 H$ N      咨询参考:
  b* a7 r5 S+ `; e1 E
! I4 V- [1 x: e2 O      1、焦虑, r; t! u9 |+ G
3 |9 }  v4 q' x$ E3 q7 S& l- L5 W
      2、给来访者充分的宣泄情绪情感的机会;处理来访者心理上的冲突;认知疗法、行为疗法(放松法等)均可考虑使用。- U- `, K. F( s
5 L8 [/ q* i! \) p6 C. ~) ]

% P) k, F: f( ]0 `- F9 U8 }9 L
* l. X& q! ]9 ~+ l  Z       案例十五:
% |+ a% q1 [8 _: b- V& v, j

; q, ]. ?' P% U' {) \1 P& E3 @  郑某,男,25岁。“我近半年来自己的心情感到不爽,好像觉得好倒霉,好晦气。我上班会经过一段闹市。有一次我无意中发现马路上有一个人戴孝(黑纱)。大概是那天我心情不好,对这现象有些敏感,觉得见到戴孝的人对自己是一种不祥之兆。从此就开始注意路上的行人。当我注意行人时,很容易就发现人群中有戴孝的人,有时发现一个,有时发现两个。我也搞不懂是怎么回事。注意了行人就发现有戴孝的人。我觉得这是自己很晦气。我也问过别人,人家都说很少见过。但我确实是每次都能发现戴孝的人。我怕晦气的人会遇到倒霉的事,所以我现在已很少外出。即使迫不得已在路上走,我也是低下头,眼睛往地上看,不敢抬头。我好害怕,怕自己某一天会遇到倒霉的事。时常有心慌,胸闷,出汗。有些好朋友也劝我说见到戴孝的行人和倒霉没有什么关系,但我很难消除自己会倒霉的念头。
! g; e" _1 E6 A: p2 B
1 B- I- I% G- u! h      提问参考:
; K9 M( x; E, `1 P7 g* U1 |3 l0 {/ `+ ]! s7 @% {4 V1 g  L, }
      1.男青年的心理行为问题属于什么问题?7 t% m4 G) \: j2 S

. I' H) ?2 ^, a; q  D* J      2.他所感到的路上有人戴孝是事实还是幻觉?他经常能关注到戴孝行人的现象属于何种心理现象。
6 Q4 `4 f: j9 s+ o, @+ j" ?& X* m; G! }7 w2 q- E& h
      你打算如何帮助他走出困境,应提供什么样的咨询建议?
% B3 y( N* _6 F& k  T  T- y! I& o2 f9 _
      咨询参考:- ]3 ]0 k1 w  ~! U& }1 S
' L/ ]8 ~" ?+ |6 d* H  c/ z7 A) H
      1、“选择性消极注视”和“任意推断”的认知曲解。5 u. a/ t4 Z, D  f9 `* {

: ]8 I' W' _0 [+ Q& E: p3 J& k      2、帮助来访者理性地认识“选择性消极注视” 和“任意推断”的曲解。鼓励来访者调整“晦气人”肯定会遇到倒霉事的不合理的信念
+ ]- `+ `1 S7 G) y1 V* @% h% [; z
1 C; }) a/ b6 J# r  w& W
* `$ Y7 p2 Z) a* ]6 T) w8 l
  J6 W0 S% }2 Q5 R" A- b         案例十六:
4 |$ G3 j7 v' V$ A0 e
    7 }7 ]- z8 p9 e& _4 D& t* a
       蒋某,女,32岁。半年前的一天早晨为了赶时间,就提前上班,但办公室里的其他同事都还没到。于是她就问领导,文件纸放在何处,领导批评她说:“难道要我把文件纸给你送到桌子上,你自己不会找吗?”平日,蒋某可能忍一忍就过去了,可是不知道为什么那天就没有忍住,索性和领导理论起来,而且十分大声。最后,蒋某居然还说这位领导是不是因为昨晚在家受气,今天跑到办公室里来发泄。领导非常生气,说:“你以后有事不要找我,直接去找XX好了。”(XX是正职,这位领导是副职)。此后,该领导便在工作中处处刁难蒋某。此外,蒋某和自己丈夫的关系也一直不是很好。她现在觉得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上都非常不顺利,再加上觉得自己的年纪也不轻了,因此有些心灰意冷,对生活失去信心。. y" Z$ R4 Q. b1 b

+ g- j/ c1 ?# m. b# I6 h  y( g4 w      提问参考:
! _: X2 B2 `% o
/ l! N' p; W0 G+ D0 P& T      1.你和领导原来的关系如何?8 p8 I3 S/ z- q& Y& w

8 e  S" J. u: x      2.怎么会引发和领导关系的争执?
" D( `  ^. x" l/ K& _0 c3 O+ j. F- w( F1 v
      3.当时你的反应如何?感受如何?
6 s: M+ S) ^4 T% A0 ?2 Y1 w, |+ R5 e8 ?7 [0 W: H& Q# L9 M7 y# n! O
      4.你现在对领导的态度如何?% i( ]/ i( L, O% T. D- W

5 v, c4 X/ `  b* G2 T& t      5.他对你的态度如何?
% t% ]' i/ M; W: ]* m, a
/ r& A5 ?$ M3 E3 T4 f- c      6.你详细谈谈他对你的刁难,举个例子?* t+ `  {2 |- z

; p# M5 I4 D5 z! [9 O- j8 J      7.你是否和家人谈起你在工作方面的困扰?
1 ~. s( ?5 Y/ t: a% E2 O, I6 L- ~: j5 ]" Z4 J
      8.你和丈夫的关系如何?
. ]2 X( T# j9 p2 {6 P% @
& Z  O) g3 \1 J  f      9.你认为这些状态是否有可能改变?
1 i$ K; \2 t" n7 Q3 H对于这些改变你认为可以做些什么努力?' a  l$ _4 b% r4 F8 w' a4 L6 |

; K; A. b, n5 }0 y9 _2 j8 a& s, S      咨询参考:
3 o3 x* d8 m2 M/ x
  ~) [! n8 d! ~0 F$ T5 a* a6 i       1、蒋某的主要问题是消沉。蒋某原本就与丈夫关系不好,再加上与领导产生矛盾、工作不顺利,心情越发恢心失望、沮丧颓唐。& d' \: ?6 Q7 r7 Q/ V4 s8 \

9 ?+ j3 h4 K' n; `9 O+ [
% S) X, W" K) d' g, s0 y$ p       2、在咨询过程中,可以帮助来访者重新建立起对于生活和工作的理想与信心;引导来访者认识到自己消沉的原因,并在进一步的咨询中帮助来访者认识并解决引起消沉的原因。9 W4 ?# H' ]* B+ F. c( q2 r
2 @$ w0 T- e, ]7 P# M$ }1 |6 K% B7 g

6 h+ M9 z% [9 Q- K
- Q* I/ C6 |" F6 }2 X
) n9 A" \9 H# d       案例十七:
1 M0 {, y4 Y' u+ ~: y

$ T/ ?$ A1 W7 X  沈某,男,41岁。他对目前的工作环境很不满意。单位领导之间的矛盾使本单位的各项工作进展得非常不顺利,职工之间也经常相互拆台。这使得沈某对本单位得前途有些忧虑。自己虽然非常敬业,希望能在单位中干一番事业,可在这样的环境中,做任何事都没有结果,所以感到烦闷,好像被束缚住了一样。
3 I# h! v: E5 c: O& A+ e+ ~0 g4 v* H! _) }  N% J
      提问参考:
# i+ S& W, d7 j7 C* u5 |
# k" o1 R% h# U  U: v9 y     1.你对现在的工作环境是否满意?( R" c& }( W/ j3 v7 E+ }  B

: e9 b; V1 T- u4 ?1 n& r     2.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你是怎样把握自己的?. C  Z* W: {% J
5 }9 |; d4 [5 {8 u3 t$ j9 r
     3.你能改变怎样的工作环境吗?
$ _2 a' L* _* ~; Q6 l
% P0 O$ N0 Q1 A) L% U/ {! @' O     4.你对自己的工作和事业的发展有什么期望?8 D9 c- w4 g4 {* }

0 M6 z& o# m: m2 Q: i4 G( a: M$ ?' r8 F     5.你对自己的工作状态评价如何?( c+ e8 |. i5 R% i, Q
/ T* R' b# J  s2 j5 D- l
     你认为自己可以做哪些努力来适应目前的状态?
0 l& {3 o( A! W. o) ^" S& @! w
" F$ ]$ k" p2 l, }      咨询参考:% z: v8 W+ ^7 Z9 o+ Q9 }

# _9 _( W* {, A0 s2 ?      1、沈某的主要问题是压抑。一方面希望能干一番事业,另一方面又由于单位的客观环境而不能实现,故而才会感到压抑、苦闷。) M4 ~) \# Q: r: T# j

% J0 q5 {1 B! n; c      2、在咨询中,可以帮助沈某疏导压抑的感情,静静地倾听他诉说;帮助沈某分析压抑产生的原因,并帮助他做出新的努力。- }9 I8 _7 P$ i# E; V% J% Z
5 z+ d8 @7 j0 y

& k  s- z% C) \# Y) g0 n
+ f) X, B, M& s# n1 M- [7 Y        案例十八:4 f; p, M+ ]6 X: @- S
    " i& @) S$ E; @& z" C" Y5 a. g
       韩某,男,25岁。他喜欢上了同一个办公室中的一个新来的女孩子,而且是一见钟情。但是那个女孩子对他没有任何感觉。韩某请她吃饭、逛街、看电影,她都不去,也明确表示不可能对韩某有感觉。可韩某依然不死心,自述:“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么喜欢她,那么在意她,在我的生活中,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过。”他很苦闷,不知道为什么自己那么爱这个女孩子,可对方竟然会不领情。8 U" G1 H9 h7 y! \8 @
2 q# f/ _4 X2 z, U7 S
      提问参考:
! \0 r) i, x) c
4 _& j8 K3 I, z) k4 T3 ^( G      1.你喜欢这女孩他知道吗?, f' L4 Z6 K5 E
. Z4 A  L4 R& P" Z; y  s6 Z3 o
      2.他对于你的态度如何?, e2 |6 a' ]6 k' A* B- y  a1 U

3 y* @6 z0 m. \      3.你从他的反应中得到哪些信息?
! G/ G) z2 n& Y5 N$ V& w5 W. [( P! @7 V! x
      4.你是如何坚持你的追求的?$ p5 ^) ~! @. Z  ?! a6 {

& p9 e3 L$ N8 Z8 v& I      5.你认为你的追求是否会成功,理由是什么?' ^) b! ]0 j6 O9 J: D' R! Q: f2 Z
9 F% |$ b1 O7 H
      6.你现在的心情如何?) Z$ Y) ?% t' y' w9 o$ o
" w( m: e0 l; Y( ]) V# O$ e
      7.你认为你的问题是单相思还是情投意合?6 @+ U! m! }) h
) b: B5 D( S  Q  ?& N  x
      8.你认为需要调整你的状态和情绪吗?" m5 X* v# u$ a" T# h4 C7 K! C0 y
4 K. O, F2 e) b5 u7 @
      9.你认为如何调整会有效果?8 {7 {& n9 p) M, g
3 j, R) V: U# z9 Z. N* s
     10.你如何去实施自己的调整计划?
* W4 j6 K& i" ]/ I$ X0 W3 j& V: t' j
     咨询参考:) l: k  U  y) }. ?2 @' I" o  e

7 ?" w6 `2 u6 i" X& `( a* \6 B      1、韩某的问题主要在于认知偏差,认为自己对女孩子有情,女孩子就一定也要爱自己,因而产生了烦恼。& V' X7 i1 s' }

* r/ d  H+ t4 e      2、在咨询中,可以才用合理情绪疗法,帮助找出韩某的不合理信念;使韩某认识到这些不合理信念;帮助韩某建立起合理的信念。4 h" K6 T' F  i2 y
& }9 q4 }4 D6 ^3 ~8 B* i
9 T7 i5 V+ X# G9 f5 {& q5 j9 U# J! k
. H3 i: @* Q, f* `! G
       案例十九:
# R! z& R( v# r8 [
    - x$ @( d# i. I: x. S6 P
      王某,某中学高二男生。在生活中常常表现出独来独往、离群索居,常对他人怀有厌烦、戒备心理,似乎凡事与己无关,漠不关心,一副自我禁锢的样子。与人交往也常常缺乏热情和活力,显得漫不经心、敷衍了事。有时看上去好像也活跃,但总给人一种做作的感觉,仿佛仅是为了改变别人对其原有的印象,因而很多人都不愿主动与之交往,认为王某有不合群的“性格缺陷”。
) o2 a# ~2 T1 w& w; {
6 q# H- Y% b4 j4 Y      提问参考:: c4 A' Y( Z5 N

: g1 G7 k$ q: K      1、需要对王某是否有心理问题、严重程度等进行定性4 d1 [" I1 @* ?0 Z$ q; V9 K
% |' S+ ]( z* X6 ]. P! R! ?
      2、了解心理问题的形成原因?  {8 J1 s+ P  m, _

% H4 X. L: ~  Q/ u& r  Z      3、心理咨询师是否有必要帮助他?如果有必要的话,如何帮助他?& f, |) n: h' F3 q* \

4 E$ x+ }- t6 E      咨询参考:* i% J& [2 {6 Z1 z1 M( q* |
  n8 R  y2 ?4 [
      1、孤僻(孤寡怪僻而不合群)
' [7 x7 B+ a! q. G# h- L9 l( r: S6 r# V6 y
      2、 情景刺激:
0 i: C3 Z+ k: u1 Q8 U6 Q1 s0 L; f* R( ~! M5 M. A) Z  P# p
     (1)当别人因自己行为怪癖而不愿理睬自己、回避自己时,就会产生失落感而显得更加孤僻;- [9 V5 x" ?3 N- w, m( b, {

4 Q6 t- k8 J- @" _& l      (2)当与人交往时受到冷落或讥讽侮弄时,就会产生自尊心受伤感而更加不愿与人交往;
% x" H; h9 k7 R* c7 @/ {! j5 x0 c; m. V
      (3)当自己受到挫折而他人无动于衷甚至幸灾乐祸时,就会对人怨恨甚至敌视而更加自我封闭起来。
& w# i$ h% d1 `+ |8 ~/ X" S
* V) Q1 q' K8 C0 T" I; |       3、“孤独”是孤单寂寞心态,是客观环境所造成,“孤僻”是不愿与人交往,是一种主观上的逃避状态,即便与人交往也因缺乏热情和活力而不合群。
! G/ U! h0 d% W  x: y; w7 `4 ~! Z$ t  v' X
      咨询建议:
: i- l+ v& b, a/ i0 U7 ~2 {9 m) L$ K/ E% j; K9 X1 Q
     (1)主动与人交往,积极地并创造各种条件与人交往,使之成为习惯,只有在交往中才能被人理解、被人接受,也才能认识别人、悦纳别人;
* P( @# s3 \1 Z* T; u3 x. F
1 o0 z% l; S6 a; F2 [     (2)主动参与各种活动,并体验活动中的乐趣,以培养积极情绪,在活动中与他人自然融为一体而变得合群。& a& {4 q2 D$ Q4 ^6 d1 P/ `1 K2 @

! R  m& @$ _  S- w9 H5 |$ g9 @# R& G, p: F' b% h, F
, h& l8 O' [* H1 O
       案例二十:
  y) b. u3 s& i: l

* W# L9 ]% g$ C, u( i5 a7 o7 u  小芳,女,高三学生。原本成绩相当好,但高二下半学期成绩开始下降。班主任找她谈话,问她成绩退步的原因,她说她高二看了许多哲学书,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这类问题。渐渐地,她觉得读书考试荒废了大好青春,而事实上有许多知识到最后都是用不上的。她决定休学甚至退学,做自己想做的事,比如旅游探险、先工作了解社会民情、培养自己的能力。对于她的想法,家长很是着急,所以领她来咨询,希望咨询师能让她放弃自己的想法。


: C! u9 _* ~7 g* l1 r      提问参考:
7 \2 |0 F! W; E  S5 x! l" Z
6 n0 f! l2 x! H! c; T1 B( Q4 r  [      1、小芳是否有心理问题?是否属于心理咨询适合的对象?0 t* x8 N& A# x; W; s) E

& V$ z8 k1 h" ^3 F/ I) E% l      2、她的问题采用怎样的疗法比较好?为什么?怎么做?; `* @5 C" c( s
( F' ~  x+ j: N7 ?7 e7 C
      咨询参考:8 W0 ^7 @) {3 `% `* C7 B1 S

; W, e5 f6 ~, c- r  x      1、这是一个属于“生涯发展”类型的案例;) A, P2 j' z$ i, L" n9 ^' l6 y
: z2 g7 C; B) _/ u! a
      2、 她的行为脱离了她的团体,主要问题是对现实适应不良和独特性和可行性之间的失衡;
$ d8 E1 m: T0 I9 t1 x" k5 d  Z% Q
2 M- ^" \- X5 {) j) C1 D      3、采用“认知”方法比较合适。0 G3 s5 ~! F# L1 E
! w& S1 U7 O6 l9 |0 B1 z8 g

' g. z8 R( n5 V1 `1 s2 J3 P4 l7 [  N1 j
       案例二十一:7 Z6 |2 Y) }! {" q% J/ N- a
9 q1 ~4 z: U1 ?5 g, y# R, e
  陈某,男,大学生,本人来咨询。“我面临退学的危险,我很苦恼。我是大四的学生,考入重点大学也不容易,我是以高分考入大学的。入学开始学习还可以,但在升入大二时我和一个同班的女同学比较好,谈起朋友。我对她很好。在大二下半学期,她莫名其妙地以一个不成为理由的理由与我分手了。我的情感受到了挫折,很沮丧。到了大三,我很灰心,读不进书。我开始打电脑游戏。在游戏中有一个女妖,我专门杀她,杀了又复活她,再继续杀。我每天打游戏最多的要12个小时,连续打,这样我的心灰意冷会好些。我的时间都花在打电脑游戏了。我无法自己克服,迷在里面。我现在已经有6门课不及格。老师说再给我机会补考一次,不行就退学。我很着急,但打游戏还是放弃不了。4 q2 C! A3 `& {

4 o+ w7 V8 a6 p7 V5 n$ N/ n      提问参考:- t% _3 h% A0 b5 A& Y/ ]2 P

! C, ^& ?$ P' e" e- `2 ^4 n" V      1.大学生的心理行为问题属于什么问题?
/ x7 c% C' C' Y( `2 N6 Q8 Q) R0 f2 E5 g( t- B+ a  [6 ~; m! O
      2.你认为他应该如何面对现实状态?& \$ c* M5 ]" z6 {

! z2 w# L3 t( U  _7 Z  I$ l      对于如何帮助他走出困扰,请提供你的干预思路。4 W: x' e- P4 w  C8 B) b

8 ~7 j3 Z  |: L* q      咨询参考:
& \8 T3 h& ~, X' a9 s. X
" B% p, `1 R. K/ R! N# l4 V       1、电脑游戏迷,行为适应不良,情感挫折。# {, K+ m7 w8 {

! q% `$ r! I3 G: `# W. k; R       2、由于失恋而转向网络寻求安慰与替代。% M6 h( e! o8 E5 t, L. v) n8 ]( Q
; V  A4 S% U% ~3 b
       3、帮助他理解当前的主要问题,需要面对的实际问题和现实问题。对于大学生应是以学习为重,放在首位。挖掘电脑迷和情感挫折的关系,明确曲解的投射机制。对于电脑游戏迷的行为进行矫正。+ n: Z8 H& f* k! A1 f

2 q/ Z7 w% H) w, s$ g+ @  p/ q1 G7 e4 x5 D0 @  ^
! y7 `1 `+ [$ g8 z7 ^, I

, ^; E: n# b$ R2 V3 m9 ~0 B       案例二十二:
* j4 g1 g1 o" W* B( `, e' ]: R

9 s4 o# w+ i1 z9 [  U! w1 h  李某,男。从学生时代起就觉得自己对周围的男性伙伴特别关注。一开始自己也没有在意,但自从进了大学之后,看见不少同学都有了女朋友,可自己对女同学却无论如何也提不起兴趣,反而对班上的一个男同学特别有好感。他与那位同学形影不离、亲密无间,虽然自己也觉得两人太亲密了,可却就是喜欢和他在一起。最近,他从网上看到了关于同性恋的一些知识,十分害怕,不知道自己是否真的是一个同性恋者。' K: ]5 X/ r8 m. b  Q6 ~. A: r6 d5 @% C

& d4 A$ j7 k" l- N( ~      提问参考:3 [+ ]. B: x% ?7 ^  s5 N  Z3 u
1 Z* F6 H9 y+ T4 d
      1、你是否认为同性恋是一种性变态?  F0 n! w0 H5 l: r- Z
- _3 V7 ]! t7 _' E6 [: e! `
      2、你认为李某是否是同性恋?
" @: Y  C! S5 d; |% R& m5 }% d5 }
3 |! b9 X; e0 F1 O+ ~      3、你会通过什么方式来帮助李某?5 |( m9 Q/ x$ o% ?: z7 G9 c
) b, u) F9 F# k- I. n% t/ |
      咨询参考:2 [+ @+ A0 b' f" x0 C' B) j
' X& K" o2 h* y! C
      1、同性恋或同性恋倾向。
+ B& y6 ~$ f. g( H
+ O$ t$ |' N; G+ J      2、确认李某是否真为同性恋;
+ a, Y' H) p6 H# `# ?2 H4 ^2 \( X8 S3 Z; ]
      3、帮助李某确认自己的态度;; b9 T! X% t0 G- o* k9 {% V8 [5 j
  U' G9 `, C" w
      4、帮助李某理性认识问题;
; s& ]+ V# q  K& @% B6 G
- n" G6 Q9 s2 |$ J# S+ S$ j      5、帮助他找到自己的方向。
: ]3 f( Z- b% L7 {' A% P* g
% U+ B  @7 ?( B' z0 X+ Y/ ~5 z4 [' i& o7 P- k& I

( s0 ~8 u" e# g# u  M
: M$ ~0 ~9 K2 K* _& B- `        案例二十三:, z; Y9 d% A. {: l% T/ J

& @" c1 A# |/ `1 k( J- I' E  张某,男,二十一岁。上高中时有一次无意间闯入女厕所并看到女生如厕的情景。当时他虽然连声抱歉地退了出来,可一种兴奋感却始终在脑中挥之不去。一段时间之后,他开始克制不住自己,接二连三地重复起“误闯女厕所”的“误会”。但时间一长他开始发现,这一次次的“误会”越来越难以满足自己了,于是他开始了在女厕所内的“守株待兔”,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了大学。终于有一天,他的这种行为被人发现了,学校给了他严厉的处分并且声明再有类似的事情发生就要开除他。他本人也深知不应该这样做,但就是不能控制自己,因此希望得到咨询师的帮助。
( H/ p. U& Q: s6 i8 |& i2 v/ V" I: o, ^' E* m& ?: B
      提问参考:
/ A+ l: q+ J% U2 e/ N+ _) S7 N/ F2 T! R; i7 I1 F
      1、张某属于什么问题?
8 ~: O1 {! z3 S1 K! \3 ~+ Y; T7 d; K9 S  \! m9 I" m
      2、这种心理问题的可能成因有哪些?
/ I  O" E1 F3 @9 J! {0 X
& H: B1 i1 q# j9 d  u1 [1 y' c! X      3、一般应当如何治疗?* n" r  V" E3 R5 \9 j

; v& \& u8 @4 w" a& h5 N      咨询参考:
8 w4 y  ]+ @0 F1 o
+ A& k# f1 I+ c# ]9 N      1、窥阴癖。  y9 R  b# K4 n( d2 ~) {

- h) `9 v, _& T' g0 \      2、童年心理创伤;内向、与异性交往存在障碍。& H! u- I! v: y: Y5 U8 T- V

4 H1 L2 [7 x- M1 @4 V- c      3、催眠;精神分析;行为疗法。, O8 P; N; r2 `
) a1 u- o/ d, t" A: L2 Y/ n+ g

. l. t& T' s. E: V2 a! W- k$ J! s! f3 ^; s9 S7 {
7 Q6 [6 @0 y8 G3 `" S& V" U4 ?* K# u
       案例二十四:
; x' ~: k9 S% F. p! C

# m7 O  Y' C: ?+ N  杨某,男,22岁,言行怪异、出现幻觉妄想1年。患者自小少语寡言,交往少,脾气暴躁,1年前因父亲病故和失恋,开始失眠、呆滞、郁郁不乐,说:“我活不了几天了,我有罪”,听到火车鸣响就害怕,见到鸡鸣狗叫也恐慌,见到公安人员就称“我有罪”,回家后就问家人:“公安局的人和你们谈过话吗?为什么我想的事别人都知道?”不时侧耳倾听“地球的隆隆响声”,看见小汽车就恐惧地问他人:“那是不是来逮捕我的?”患者记忆智能无障碍,只是孤独离群;生活懒散,时而恐惧、激越,时而自语自笑、凝神倾听。一次,突然对电风扇下跪,说听到电风扇里有一男声责骂他是“叛徒和内奸”。认为自己脑子想的事被别人知道,“监视器就是邻居家的录音机和自己的手表”。问患者为什么时哭时笑?患者回答:“我脑子被一死者控制,我哭笑不受自己支配。”该病例诊断为精神分裂症。
6 h; c, A  N, q
# y5 C) a% V2 p3 |, o# m      提问参考:/ K3 K$ J. ^2 m! g3 n' a
" D! f0 m% @  I" _# t
      1、杨某属于什么问题?# M8 i; `3 {" @: C% ]$ `( w

6 Z8 _3 }* i4 c      2、你的依据是什么?
; B  p8 [; f1 _4 L
) b3 w" r0 ^  I4 n      3、这一问题是否在心理咨询的范围内?
0 e  y6 p' y* C# D; g
5 `3 u1 o$ W6 O% k      4、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你会如何处理该问题?
! @/ O) ?2 U" k3 x5 V: E
6 u" ]; c1 o1 ]1 Q. g6 _       咨询参考:
0 ]( L( P9 |: O) V" u$ d1 g* t) V$ t' K
       1、精神分裂症。- X# D+ P  v1 M/ Z/ N. L1 m

6 Q) J8 F  ~9 {+ W7 K       2、药物治疗及心理治疗4 |4 H" |, N, l+ J  ]

1 i% [% x6 T/ Z2 d       3、及时转介。
) X7 m0 |& Q5 e
0 e- c0 R) t, J* {+ ^3 H/ w6 ?' Y, x! P3 u7 x5 h

# J* G+ d/ M" {+ r
  T$ N- w! i+ P8 v       案例二十五:9 X, p, ~) g5 W
    9 C6 {7 @$ M  t! H1 X; G1 U
      钱某,男,20岁。早年由于父母管教非常严格,因而很少与女孩子交往。小学三年纪时,偶然一次被父亲看到和女孩子亲密地走在一起。当时,父亲大怒,当着女生地面狠狠地打了他一记耳光。长大以后,钱某渐渐觉得自己对女生有一种恐惧感,不敢和她们交往。他十分紧张,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有什么心理问题。' }* D  `7 G! s: N8 Y3 _
2 g7 s5 T6 E) z
      提问参考:
1 V! X. Z+ P8 f/ F, [0 B, C% r8 o/ [' U# C
      1.早年父母是如何严厉管教你的?
/ A) V9 q' u$ g: J( u. w  K+ p2 F. o6 B8 M
      2.你能举例阐述严厉管教的程度?3 u" q7 H* ^) J) j5 A, [! u' v+ A/ @
, U1 n+ _$ F8 _1 j7 P
      3.你和这个女孩子的关系如何?为什么父亲要打你?( \7 \; y1 p5 _) ^

; U9 f) d4 z( Y- i  ]* f      4.被打时你的感受如何?有什么想法?1 F) r- b# F$ w4 j. S6 s/ K9 I4 N

0 g( T$ A0 Y" J      5.被打以后你有什么想法?
" i# P: B6 O6 N4 m% v4 ?" k* x
/ v7 c5 z1 ~" c6 M+ d2 y      6.你是如何开始变得怕与女生交往的?
4 E2 V. A; }% V7 p( z0 T
" O) F2 k5 w8 ^3 a2 s8 ]- @0 K      7.你能描述一下见到女生的感觉和内心的心情?
4 S% f* `& \; v9 m5 x# s9 o7 Z8 F" {4 s
      8.要你和女生交往你有什么阻力?- ]& R" t8 W6 W* _+ A7 j, v! c

8 B9 }2 l! i6 y8 e+ i2 @      9.怕与女生交往是否在对象方面有你的特点?
0 s/ n+ s: R6 N" B/ Z4 C/ L0 j) b, `' a0 J
     10. 你是否愿意接受和尝试一些新的有效的方法来改善你现在的状态?
$ K; L4 X, Q4 ?3 x2 c; C% E
$ l: M' Y" o, H1 H# j- \7 \/ m      咨询参考:
; o6 w; ~& h' I7 |: {8 ^9 r$ ?9 |5 S$ ~2 v. o0 p1 e
      1、钱某的主要问题是,将女孩子这一无关刺激与被当众打耳光这一相关刺激联系了起来,并在成长的过程中出现刺激的泛化,从而对所有的女生产生恐惧的感觉,不敢与她们交往。
+ O; D9 F: [. y- n) @1 q( K; a4 ~# {$ i* J' z) t% [, \
      2、在咨询过程中,可以使用系统脱敏、满灌疗法等行为疗法帮助钱某解决对女生有恐惧感的问题。
: o1 [, H! G& A6 o; j7 ?
$ A# s' s  M. q3 y. F, b
- g' b' G8 U. K/ i9 `! Z5 j
* o* T! Z- Q4 h. @$ E6 D) U        案例二十六:
5 @# f+ S6 E6 C+ C* o
    3 o( ~7 e1 v6 Z: ]3 x& L5 c
       臧某,36岁,已婚,因流氓罪被捕;29岁开始,晚上在街上行走,看到女青年迎面走来就露出生殖器,先后作案9次,屡教不改,否认强奸企图。自述:“遇到这种情况,人就蒙了,控制不住。”检查时末发现任何精神病症状。患者虽承认这是一种错误行为,但不敢保证今后不再重犯。7 P7 {2 W# H4 V: F

2 j* M: }" G9 |  E- E$ y       提问参考:
, F" t" N; p; a3 q
6 Z" J( d  p# M. h      1、臧某的问题是什么?3 N: c' S/ M) P. O
9 y+ N& b+ O6 A4 @$ R
      2、是否可以判断他为强迫症?为什么?% l& H! T* U$ m" r; }$ j

9 B$ d# K' N0 @8 t9 V( |( d      3、应当如何治疗?
& r' }+ V- \; H, W$ A' r% X1 C' w
2 ?  _, f9 ?4 D+ V3 ^      咨询参考:
- I/ M8 X" e# l1 S2 M. S0 Y4 y7 K0 q7 {5 V3 W+ @# J
     1、露阴癖
2 P1 v( G+ z. w6 v& U8 t
3 D! Z& I, @# N$ o0 R1 d! t- T     2、精神分析疗法;行为疗法。
2 ?8 S2 {# J& {; v; r
! W' H# X# U. @4 i6 |- H, L* f% C* O- a
: J6 [* u% @* z
1 B4 X; t. i  U8 F% X
         案例二十七:
6 |6 T5 }" Z5 U' H
   
" }' d- ~* ~- n3 V, a; D5 d       魏某,高中男教师,30岁。他和一位非常优秀的女教师恋爱了。但因为曾经和自己班里的女生有过超越师生的关系,所以非常担心女友日后知道这件事。现在他对自己过去的作为也非常后悔,自述:“回想起来真的好像恶梦一样,当时明明知道是在做错事,但却无法左右自己的行为。”现在魏某很爱自己的女友,既怕日后女友知道后会指责自己欺骗她,又怕现在坦诚相告后女友不会原谅自己,因而十分苦恼。) t: h  L+ J; B; K. u

" f$ c1 n! G* {1 b      提问参考:, h, D' e  j6 v  h

7 a0 t- V) F0 j' X      1.谈谈和女友的恋爱关系?, w- U+ k) @! ]

4 z& ^; J5 S3 `$ ]) P( ?      2.曾经有过的师生恋是怎么回事?* E3 D3 `: T6 L; V. |! p$ D! \
2 ~; z% H: A% k* v3 j6 e3 |
      3.你对过去的师生恋是怎么看的?
# Z  z# i  f) [$ G/ C4 O" D: O" v& Y; v9 S
      4.你是否还会出现这种类似的情况?
1 ]2 z/ D! D0 p5 o6 O: Y& V# h: ^( O, S8 t
      5.你对女友的感情如何?9 w0 r8 p% a$ c; v9 t# ?) M1 Z

# r& K$ f( o& ]2 H9 _( q* Q" Q      6.你认为告诉女友你的情感史对他有什么意义?  [9 U2 k$ k3 U
9 V9 C! h/ H. t8 B. I* X
      7.请设想,如果告诉女友,她会怎么想和作出什么反应?% O& T, b. s; Q: N

3 i& V  {5 b6 Z$ I1 M' @      8.你对如今的恋爱状态是否满意?
! s- P- L, k& W$ M4 e! x) n+ y6 a, f" b& d6 s4 z; C) |  J1 u
      9.你在发展你们的恋爱关系方面有什么打算?+ M1 J5 x; o1 P6 j5 @! s* [
5 n6 q6 [4 c+ y; g3 Q8 U! ^
      你是否把这种为难与其他好友表达过?他们是怎么看的?/ D5 x' U2 b4 ?$ C

# g5 r, l  m! |; v2 x8 c0 s. `      咨询参考:
' v' q7 E3 ~1 U% n7 a: P% r% W* u# z/ J/ @
      1、魏某的问题主要是双避冲突,既怕女友日后知道自己的过去而产生严重后果,又怕现在告诉女友会导致两人关系的破裂。" }  C  D+ r' T3 t3 a
8 T: Q6 [1 U3 _8 x, v% m( b
      2、在咨询过程中,应当帮助来访者全面评价两者的得失与轻重,做出自己的选择。
' N% R& [; s) q" H- a) P5 C5 w
/ U. D  G/ S( X# {) [: s+ i# R/ J% E2 r1 d' X* W8 P4 }8 e/ }
' s6 O; K; R. e0 r7 \+ i/ _3 \
  I  a  B. z& I/ i, [; k7 ^, C
       案例二十八:
, K) z6 C% K3 O$ p
    $ |% r% G- ?% h
      某中学初二男生秦某,近一段时期因沉湎于电脑游戏而使学习成绩下降,父母尽管采取劝告、限制等措施,当秦某仍然会想出各种办法玩电脑游戏。最近几天,开始对某女歌星入迷狂慕起来,到处购买收集女歌星的歌带,几乎到了一天不听该歌星的演唱就会有浑身不自在的感觉,有时正做着作业,突然听到邻居放该歌星歌带,便会情不自禁地哼唱,长时间地把作业丢在一旁不管,因而学习成绩越发下降。但秦某仍然我行我素,课余大部分时间不是玩电脑游戏,就是听歌带,痴迷于其中而难以自拔。5 L6 b0 \, v" T. I# `; Z+ l  n

* d, `  M4 j6 f. ~     提问参考:
4 W8 d) w0 o3 L5 `' n/ m7 h+ t9 K$ E$ K$ x: \* f' N5 G& j5 F
     1、秦某的行为属于哪种策略?
  U$ p& h: t# y5 P) q* Y- Z. |( ]* t
     2、它的产生原因是什么?  t; G" Z8 k  q2 {, y* _
9 `0 i8 u7 b: u9 c" K
     3、如何能够矫正?
8 J( v3 J# u6 l. O, H/ D+ j/ f8 b$ S, b! U4 v  \
     咨询参考:# H* U0 A( m1 M! O: M

$ k- O1 A% X6 ~! E* ?$ q) v' H     1、逃避6 `8 a; A3 v3 I- ^" F) ?# w

7 b. v) q5 }3 L4 X* K1 e7 e5 x7 v     2、原因:0 y. p" I( V4 t6 N" }

2 c" N' w% |" y- f: S   (1)厌倦学习,缺乏学习动力;! y+ T3 r! q' S

1 Y1 F1 x: C, G! t" a: J    (2)沉迷游戏、狂迷歌星以满足感官需求以麻醉自己,转移对放弃学习的压力。) p3 f! }+ Z/ u2 R( t: |, U: Q$ }
这种因逃避而产生的狂热其主旨在于转移焦虑,而痴迷则是对某种事物本身的迷恋。
# E/ H: l5 L- j! E+ D+ d: K9 i" k/ T. ?) q3 {. B) J/ Y
     咨询建议:
! C# `' g8 P2 U5 ]. |, Q! e' t
# ~- C  u5 V1 ?# P" y, D    (1)检查逃避学习的心理根源;- j* p$ W# s4 _! Y9 |
3 B8 z+ Z2 d* o7 ?5 ~; t
    (2)制定保证学习的协议和措施;& e6 i8 @1 p; V5 ~* {5 U
2 H6 k% ?1 v# ~  T" [
    (3)寻找合适自己的学习方式。

8 q+ b) v8 m/ a- z
& r7 A8 G+ F$ m/ y7 S' y5 [
, h& O) V2 k  L* e+ S0 U* l* X; D8 H
! L9 @5 e8 k' j* C  E! j0 R& k
         案例二十九:
0 f2 r% T: n& Y5 W7 X3 r% @
   
% v) i4 ]  i! q  W% ?6 n9 C       小B,男,现为初一学生。他小学时成绩不错,初中预备班上学期成绩也还可以,但从初中预备班下学期考试对学习漫不经心,成绩渐渐下滑,沦为班上成绩倒数的学生,而且他开始热衷于黑社会有关的信息,面对班主任和学校心理老师,他直言不讳:“我将来想当黑社会老大!”……
9 K5 [. D6 ~/ X2 H8 g4 ]& d5 C5 [9 _8 E8 z- Y
      提问参考:0 o8 O, I8 f0 }

- P" X% I( K( R      1、小B的情况是否属于妄想?为什么?
: |9 \- P( `8 f, Q0 `' t% j; g: ^3 \; |$ e, O' u# t; P8 h% M
      2、造成小B现在情况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 p% w, u# ]5 }: \: n* S! q/ b! }- i+ X
      3、你会如何应对小B这类的案例?2 ]; s! `7 @5 }! B
: M1 x. R. C( a4 Y* J. _
      咨询参考:
* s. g$ J9 c% m0 x  ^6 E$ m& P$ t8 p) y  `, ~8 L: b2 k
      1、形成合理假设的能力。至少应回答出5个可能的原因:比如受不良媒介的影响、受不良交友的影响、家庭关系恶化(父母矛盾、亲子矛盾)造成情绪困扰、学业适应不良寻求替代性满足、青春期逆反心理、“早恋”等。
  ^% ]4 W, z  ]% ^3 j6 U$ P1 ~* _$ k
, ^( B( M- `0 W9 x8 c      2、 提供对该案主的咨询步骤
) L' g5 u+ F. \4 n& I  y" T3 m+ x( I9 X) ]3 |
      3、预测该案主经过咨询后的可能改变。1 H- D3 \2 O3 h2 f* }0 f! M
, l# M% C' j/ E& Z
2 d+ h2 J4 m- Y% u& ~, \' {
) b- x% d' f) @+ |9 P" r8 F

% p5 d2 o# z9 f% Z: x& F7 q        案例三十:
* l/ ~: a- i, f  a6 T+ x! `( s; {
3 X  ^; `7 m3 f$ I  X* u
  有一25岁的女性当事人,因为情绪困扰前来心理咨询。在咨询中她谈到她以前也曾经有过一段时间的心理治疗经历,给她治疗的心理医生对她有性引诱、性骚扰的行为,并列举了不少细节。她说这些经历使得她的情绪困扰更为严重,精神严重抑郁……% E5 w3 x# i; f0 y

( r& r$ P. e9 H9 H/ H& T: z( |      提问参考:
  N5 m9 r5 A& V, g$ a! Y/ m/ w
0 C: ]! C* v1 I      1.来访者的话是否可以相信?为什么?
& D3 L; Y3 R1 N! ?3 H/ g0 [/ [! r! ]4 r! W8 M4 n, z
      2.这位来访者可能有什么心理问题?' |  ^3 A2 r! I2 a

$ e$ [; p/ H3 Q7 k: k      3.一般如何处理这种心理问题?
! v# G5 n$ H% U, T4 Q- ^: Q( l$ Y6 Q
3 z: N. v4 x  H     咨询参考:
! ^% M" J: n! \& M( N/ N0 Z7 r& V9 g7 ~- t  B! s) ]
     1、诊断和鉴别。经验不足的咨询员往往忽视对当事人主诉真实性的判断,简单地信以为真,并在此基础上展开咨询。事实上,咨询员应当审慎地留意、检察当事人主诉的真实性。通过仔细的追问、询谈,考察其是否是妄想等精神症状。但排除这一可能后,再作进一步的咨询。& b0 n% w$ l5 Z1 `2 b

# g0 v2 m6 q6 S+ x$ P/ A     2、抑郁,严重的心理困扰。6 Q8 W4 H+ |" Y5 f. _

8 ^5 X2 B& f4 g/ V* @1 b& z! {     3、处理抑郁情绪的方法:诉说宣泄、消除认知上的羞耻感和心理创伤、若症状严重时可配合药物治疗、建立心理支持系统等。
1 ~! k- `* P( j; `6 \; J3 L
1 H0 j3 ?& M2 j+ r% i' c
' H  j  J5 f/ ]2 ?3 l' Z5 h! v# l( j8 I5 t1 r
) L1 e3 R& C- b) X
% Z, \  n2 B  ]- \) }
        案例三十一:  o( |. Z9 d4 u9 D5 j# |  B
3 `* Q# _8 D% V% }
  一女青年。本人来咨询。我最近很苦闷,在情感问题方面很困惑。我原来有个男朋友,是我的中学同学。我们已谈了2年,但他已跟随父母到深圳居住。他也再深圳的一家公司工作。我觉得他很一般,相貌,能力都一般,但对我有心,似乎比较实在。现在一直与我保持联系。要我到深圳去。我现在的男友是我同单位的,他主动追我。我们也已相处了半年。他对我也不错,人很精明,但我对他有些莫名其妙的一种不安全的感觉。似乎他催我赶快和他办婚事,我觉得这事还不成熟。我现在很为难。跟谁好,我拿不定注意。中学同学男友在深圳,要我放弃现在的工作,我有些犹豫。要和那位同事结婚我也犹豫。我现在心很烦,注意力集中不了,心情很焦躁,老是在想这些问题,又想不出结果。担心做出错误决定会后悔一辈子。我每天都睡不好,入睡时常常还在想很多问题,经常要过很长时间才能入睡。我想咨询得到帮助,如何对待和处理这种情感的选择问题。: z0 Z% h- A6 r/ |

; g( _! L( v( X2 U4 I- r      提问参考:
1 @& Q* ~, N# ]! G3 e* g6 _5 p
      1.女青年的心理问题属于什么问题?' `; R* {& V& z! g; M! F

, |( P9 ^- ]: U' A# S6 Q      2.你认为她应该如何选择男友?
% B, g0 _$ J) }5 ~2 P! m; P2 D: y5 g& D1 P& t' g2 ]
      如何思考干预这种心理问题,你认为应提供什么样的咨询建议?. f! c: P3 W1 _

+ E, K6 U8 ?* y' N; v. @, n. v; L      咨询建议:
3 s# W% n6 t4 A4 Z
7 n" `7 D1 c, x4 G. i- r7 w, L      1、情感问题困扰! I4 a9 g& y+ g

# _! X2 k2 m% G8 `2 o& }9 Y      2、咨询师不能以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来访者
# b" i- V7 c: v" y9 Y; N+ o8 M, ~' P2 S3 ~# h
      3、帮助来访者客观地发现自己的真实需求,掌握更多的信息。得到更多的社会支持。最后让来访者自己做出决定。. A3 |& D% r5 T* N

: [8 Q/ {: [! T( U6 H
$ w* S' R/ ?* [, r" c" b  q" Y1 _' Q  s7 Q3 N
3 _% U7 f1 ~! O4 `+ q/ q+ X
        案例三十二:
3 f4 V4 b8 \' g. L- t

9 o/ k9 o  N. F4 ~! K- \  公司职员,本人来咨询。近三个月来我总是感到不放心,尤其是再离开家里时,我总是要检查煤气开关,水龙头和点灯开关。不检查我不放心。我要检查好多遍,才能离开家门。但常常是离开了家,想想不放心,又回去检查。我觉得很累,不仅是体力累,心也很累,我明知道这样的做法有点不对劲,就是不能自己克服。三个月前,我的一个老同学家因为忘了煤气上烧水,结果睡午觉时水开后使煤气息了,后来煤气溢出使他中毒,经抢救无效死亡。这是对我的冲击很大,我也怕家里出事,毁了全家。我怕煤气漏,也怕漏电,漏水。总之是怕家中出事,发生不测之祸。我的情况已明显影响到我的工作和生活。也影响到我和配偶的关系,因为他(她)对我不理解,经常怨我,我们现在常常又争执。
! a0 i* C+ R# {! h8 v9 H! \6 @, b  m3 n: Z- b% b
      提问参考:( {3 [, k2 e# p  j! B8 s2 Q
4 E% u; _. D% q, D
      来访者的心理行为问题属于什么问题?
8 m! n5 l$ C+ _7 m' ?% [9 X+ C# n- J- P
      你认为他的问题的产生有什么诱因,他怎么会陷入这种状态?
2 f* X( k8 |" _+ X) X' c! z
' t7 d5 ]. z( r+ E3 x" P6 e8 e+ s% s& s      你打算如何帮助他走出困境,你认为应提供什么样的咨询建议?; [! [8 x* m6 |- ?2 T3 {

5 I* ]/ Q# ?: p; J3 p* Z      咨询参考:" I( k# B+ W" k# J

$ ^& }. {" Z& O0 |      1、强迫和焦虑
7 u: h& z# z5 [% Y& c% C7 K; C, s  `: `
      2、别人的生活事件引申到自己生活的灾难化。
& q- e0 {9 X" P6 t& x0 S9 j7 d1 T: C, ?6 F
      3、引导来访者认识和理解自己认知的曲解及行为的偏差。用合理的想法和适应的行为来替代曲解的问题。% g( y5 l3 }' a% a- x
/ @8 J& G1 B1 a# {7 l

) f; u! q$ A9 V, p
! K2 _* ?4 H* L
; L4 q9 H* {7 y6 x. O4 G; {3 P
' H9 a% L( f% Z, C# z. l* ]       案例三十三:" p* L+ [# W. o$ ^: U: W+ l

. r# }! T# Y- ]* b" M0 X7 V  男性,大学教师。我已有1年多不坐飞机了,我怕乘飞机,怕会出事情。我现在变得怕高,怕乘缆车,怕登山。因为我一到高处就会全身发抖,不敢往下看,心慌胸闷,呼吸局促,大汗淋漓,手脚发软。2年前我出差乘飞机,没想到飞机在起飞后半小时出现了2次高速坠落的危险情况,我们小桌上的饭菜和饮料都飞到了飞机的顶上。全机的乘客都吓坏了。我吓的几乎已经绝望。好在最终还是安全地到达了目的地。但被这次的惊吓我真的受不了,对我的影响太大。我觉得乘飞机真的太危险,随时都有失控的危险。我不想再冒这种险。从此我再也不敢乘坐飞机了。
* Z' O0 |# B2 v
4 G7 {/ ?4 J+ A; O       提问参考:& ?3 u' N, J1 H
" S  @; t- e* [5 g
       1.该男教师的心理行为问题属于什么问题?
2 j/ b. s# o+ l0 c
" \2 {; e; `$ Q* \( }# @       2.他不敢乘坐飞机,登高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是哪种心理机制再起作用。. t* t' I# r6 ~- e1 q. `
% {9 [9 D' _1 l  X+ `3 j* m
       3、你打算如何帮助他走出困境,应提供什么样的咨询建议?* A' s% n$ u0 C1 k) I6 i$ T- I
5 l% B# Z; u' i% u% l) T
      咨询参考:
4 }9 A% n4 V4 {: V, l& \  B. `5 v9 g* x) |' K' }
       1、恐惧,焦虑。/ G: ^' ]$ B; O" r% U# V, x

& R6 I2 u7 @7 o3 W4 i       2、这是一种不适应的行为,是由“以偏概全”和“任意推断”的曲解认知构成了他的心理问题。, l- r4 Q5 y6 K1 [) Y* v
# A" f6 S' K$ f+ Q  {. m
       3、通过认知和行为干预来改善来访者对乘飞机和登高的恐惧。6 K# L7 a+ E1 L6 T4 P, V

) }' c3 K3 _0 Y- N0 ~) v" |
" J. t  i+ ~3 ]$ C
- h& _5 \1 w# b8 x& ?6 W) l. |2 D. k2 ^7 o- a) W
9 J! B8 f4 \8 A2 ^0 `0 g

0 }, [4 T% H0 q" w3 r, u, t/ W
+ J5 o/ ~9 ]9 h  ]  ?原文链接:http://cncasw.blog.163.com/blog/static/169137968201289552523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清流社工网 ( 苏ICP备19044186号-1 )

GMT+8, 2025-4-4 17:00 , Processed in 0.191480 second(s), 10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