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张莎 实习生 韦巧云)记者10月23日从市民政局获悉,目前我市已启动了“社会工作服务标准化示范项目建设”,将重点针对老年人、残疾人、孤残儿童、散居孤儿、流浪乞讨人员、进城务工人员、军队离退休干部、丧亲人群、中小学生、贫困精神病人等14个群体或组织开展社工服务。4 T- Z* \6 ]" @: N0 D" f- m- Y
$ ^2 b/ Q* ]4 |( Z$ M
据了解,社工介入服务在市第二社会福利院已开展了先期试点。重庆工商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就常常来到院里,为这里的残障人士提供针对性的社会服务。6 t. M" z- t/ `2 r7 G
# Y6 p U2 x* i/ X. e 双目失明的张兰从小在市儿童福利院长大,两年前来到第二社会福利院。“刚来时,张兰存在适应性障碍,不愿和工作人员沟通,还经常和其他残疾人发生摩擦。”社工小李了解情况后,经常主动找张兰交谈,为她提供个案服务。“我发现她对音乐特别有天赋,就给她买了笛子和葫芦丝,教她吹。还将她吸纳进文娱小组,让她展示自己的音乐才华。”在社工悉心培养下,现在的张兰已是院内有名的“音乐家”。6 S- ~+ M+ n- B2 \1 a2 A4 B8 y. c
0 g9 x A9 m; s, B 此外,社工们还请来盲人按摩师培训张兰,让她学成后为院里的老人和残疾人服务,并收取一定的劳动报酬。“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通过服务、交流,让张兰这样的残障人士在回归社会之前,先‘院内回归’。”" M+ M5 c* {8 B3 o( L, _% 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