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社工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1695|回复: 0

[分享] “学校恐怖症”的社会工作介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13 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 要]“学校恐怖症”多见于国外,近年来我国也开始关注这种儿童心理疾病。本文以某中学个案诊断为例,对“学校恐怖症”进行分析,并且采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介入,对解决此类问题进行相关探索。
' k9 y* S6 ~5 d- t* ^1 d  [关键词]学校恐怖症 社会工作 介入
) A  ^0 |8 I! w   : j# h4 j. H; s* A" F
  “学校恐怖症” (Schoolphobia)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儿童心理疾病。多见于7-12岁的小学生。由于存在各种不良心理因素,使学生害怕上学和学习,具有恐怖心理。
- }1 `$ P$ O9 i  “学校恐怖症”的研究可以追溯到本世纪初的美国和英国。近年来,我国教育和心理学工作者对学校恐怖症的成因也做了大量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结论表明“学校恐怖症”的发病的应激源多种多样,有身心因素、家庭因素和学校因素的应激源。通过案例研究发现,在学校中引入社会工作方法对患有“学校恐怖症”的学生进行介入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这对我们寻求根治“学校恐怖症”的方法具有启示意义。
& `! R4 T* H. `: W* V9 r3 {+ v. W   # n' \8 u: z2 C/ O5 I( |' X- Y
  一、个案资料
7 a$ t! c% ^: j
  阿华(化名),男,13岁,深圳某小学六年级学生,独生子,本人及家人无重大疾病史;父亲为深圳某幼儿园校巴驾驶员,母亲为某企业会计,夫妻关系良好;家庭经济状况一般;因父亲常年在单位开车,离家较远,每周末方能休假回家,家庭事物处理中以母亲为主,父亲为辅;祖辈及母亲的教养方式为溺爱型,孩子有什么要求都会满足他。
) x( d7 X( q( Q  \1 u  2005年6月,阿华从家乡小学转到深圳某一流中学后,第一学期常请病假,有呕吐、肚子痛等症状,第二学期开学后,早晨上学有意磨蹭,经常诉说肚子痛,恶心、呕吐症状有所加重。在学校里,老师反映阿华对学习无兴趣,学习成绩较差;并且对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态度冷淡,有时看到他的眼神里充满了敌意和恐惧,与同学关系不好。班主任从责任心和爱心出发,将其转介给学校社工。
  Q% |- l8 {# d$ X) v  
: Y" {$ [: i& N  二、问题与症状
2 v; F8 k' q* w1 m+ E0 A9 r
  (一)问题的发生与经过
1 B, M/ Z$ d* \7 f$ b0 m! @9 D  班主任反映:该生六年级时从农村小学转到城镇一流中学后,第一学期常请病假,断断续续来校上学时间不满50天,每周一不是迟到就是不上学。第二学期开学第一天一切正常,但第二天早上,他在校门口不肯进去,勉强“请”进教室后哭了一天,中饭吃不下,手冰凉。第三天依然如故。
  Y$ I: l3 K7 w; e2 D- s  当事人说:进入学校学习的第一天,语文课上,老师让同学们查字典,他没把字典放在桌子上查,而是放在桌肚里查,受到老师的批评,从那以后,他看到语文老师很怕,总担心老师会批评他;他感到过去学校的老师很好,现在学校的老师都很凶;他害怕所有老师,感到最害怕的是老师当着同学的面批评他;他觉得现在学校的学生都很优秀,而自己比不过他们;一个学期中,他只知道两个新同学的名字,不敢与新同学玩;他感到憋得慌,要回原来学校读书。
: _$ q) w) \/ {$ J2 H4 I  家长说:第一学期,早晨上学前,孩子常说胃痛,到处就医,均无效,经医院证实无器质性问题,属心理问题,于是在期末时,曾到社区咨询中心咨询过。有时候,上学路上还很好,但一到校门口就缠着妈妈不愿进去,孩子想回原来学校读书。家长考虑:若把孩子调回原校,估计孩子会一切正常,但由于各方面因素,还是希望孩子能在学校正常上学。
7 m/ I: N; S' r1 f5 H  (二)人际关系 2 h( ]9 z* {1 A
  母亲及祖辈们对他特别溺爱,几乎百依百顺;看到教师感到害怕;与同学无主动性交往。
. Z! x: ~6 `3 L$ U2 ?# l; P  (三)心理辅导时的行为印象 + p" S+ s4 s0 J
  紧闭着口,愁眉苦脸,不敢正视任何老师,身体发抖。回答老师提问时不愿开口,即使偶尔说话声音也很轻。能完成老师出的书面调查问卷。 : P* b& n) V( {# w3 V
  
0 J4 h! _/ C) K  三、案例诊断
: G; M' u! ^' t0 n: f' t+ H
  (一)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1.自身因素:性格上有遗传及环境所致的缺陷,内向、退缩、敏感、脆弱、自卑,交往能力不强,环境适应性差,对长辈特别是母亲的依赖性太强。2.学校因素:教师对插班生的心理状况了解不够,一开始未予以足够的关心,却给予了严厉的批评。3.家庭因素:家庭教养方式存在问题,母亲及祖辈对孩子过于溺爱;母亲的性格比较柔弱与敏感,因此,孩子的问题与母亲的易感素质也有关。
) t  M% R- j5 l" b7 V  (二)问题诊断: “学校恐怖症” 6 a* e+ J% ]( |7 i
  (三)诊断依据: 学校恐怖症是儿童对学校感到恐怖、强烈拒绝上学的一种情绪障碍。其认知上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学校里的教师都很凶,学校很可怕;情绪上的问题在学校里主要表现为教师面前紧张、焦虑、抑郁,家长面前发脾气、暴怒,在家里休息时一切正常,准备上学时开始紧张、退缩;躯体上的问题表现为无器质性问题,但一背上书包就胃痛、呕吐、心悸、胸闷、心跳加速等
: I8 K1 L4 m6 g) i* |9 w四、案例治疗
* m, x3 y+ [7 m. f
  (一)策略:主要采用满灌法、支持性心理干预与理性情绪辅导法。
; Q7 s+ @4 U5 P. U  (二)辅导过程:
9 y. M  _7 p& V6 A6 w0 `# [  1.收集资料阶段 % c' a( _* y$ ~/ O( H8 j. y0 H
  A、初步调查产生的具体原因和表现症状。调查对象分别为班主任、任课教师、同学、当事人及其父母。 B、在与当事人建立良好关系的前提下,了解其内心想法,探询其产生恐怖症的根源。 ! h; j3 t/ a4 p" c( \
  2.协同解决阶段
+ Z9 Q: E2 T$ @' _  第一步,引导教师改变教育方法与态度。 首先与班主任探讨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办法。通过谈话,班主任终于了解到孩子产生的问题与自己的疏忽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她表示将主动与孩子接近,给与他更多的关爱,以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其次,召开任课教师会议,并达成共识:全体教师应多关心他,尽可能不批评他,要努力改变教育教学方法,为全体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
. f: N3 z  v' b2 P& A# f  第二步,引导学生与其建立良好同伴关系。 首先,让当事人与同班同学一起参加社会工作者组织的小组辅导活动,在“大海中的一叶小舟”等心理游戏活动之后,进行心理分享,内容包括谈谈入学时的体会和当老师批评时该怎么办等问题的讨论。通过小组辅导活动,当事人了解到每个人都有改变环境的时候,每个人都有可能犯错误,受到他人的批评,关键是自己如何认识。其次,引导同学们主动在课间找他玩,与其交流谈话,多发现他的优点并鼓励他,从而使其树立信心,消除自卑与不安全感 ,并与新同学建立友情;鼓励他参加假日小队活动等。 * ^9 \( g3 w6 S9 C
  第三步,引导家长改变教子观念,联手进行教育与训练。 首先,在交流中寻找家庭教育中的问题。在与当事人父母的谈话中,社会工作者又一次深切地体会到,孩子的问题与父母本身的问题及其教养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 其次,明确学校做法,探讨矫治方法,争取家长和当事人的配合。经讨论,家长认识到了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表示愿意做到:坚持把孩子送到学校;接送人由母亲改为父亲。 # J. S' k. K5 _4 n/ j' N  N) Q" f
  第四步、引导当事人认识自我,改变自我。 在当事人的学校恐怖症状基本消失以后,社会工作者几次与其进行了进一步的心理沟通,通过谈话,帮助他认识过去在认知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认知问题产生的原因,引导他掌握遇到逆境时如何应对的策略,用积极的心态来面对学习生活。
! v$ o  C) z  u' V   7 d  A4 z, n) B5 d' h  V4 e0 X
  五、评估
' Z2 T5 y+ I* a! n" S
  通过辅导,孩子一直能坚持上学,从未迟到过。在开始的几周里,他有意回避教师的目光,言行举止依然有些紧张,十五周过去后,他已经能面带笑容地正视每一位教师,并轻松地与老师交谈,一切恢复了正常。当教师尝试着就他所犯的一个错误批评他时,他已能够正确地对待了。
$ |8 Y( u+ H3 m( K7 f5 v   8 S6 [7 E( M, T
  参考文献
5 o& N' G' p7 l3 e  P  [1]徐震,林万亿,《当代社会工作》,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0年 3 `0 }; e8 E  S- F4 B- I( q8 E9 ?
  [2]范明林,张洁,《学校社会工作》,上海大学出版社,2005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清流社工网 ( 苏ICP备19044186号-1 )

GMT+8, 2025-2-24 19:35 , Processed in 0.042363 second(s), 7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