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透过视线的活动看心态 3 c) g- ]& c/ x$ a" r6 B$ V
人的视线活动方式,也反映着人的心态。一般认为,目不转睛地注视对方谈话的人较为诚实。但不一定是自始至终在盯着不放。 ' G/ ~& f& B# m
相反,视线的移开,其情况又 如何呢?一般认为初次见面时,先移开视线者,其性格较为主动。另外,谈话中,有意处于优势地位的人,认为一个人是否能站在上风,在最初的30秒即能决定。当视线接触时,先移开眼光的人,就是胜利者。相反,因对方移开视线而耿耿于怀的人,就可能胡思乱想,以为对方嫌弃自己,或者自己谈不来,因此,在无形中乃对对方的视线有了介意,而完全受对方的牵制了。正因为如此,对于初次见面就不集中视线的人跟你谈话的挑战型对象,应特别小心应付。不过,同样是撇开视线的行为,如果是在受人注意时才移开视线,那又另当别论了。一般而言,当我们心中有愧疚,或有所隐瞒时,就人会产生这种现象。一位名叫詹姆士薛农的建筑家,曾经画过一幅皱着眉头的眼睛抽象画,镶于大透明板上,然后悬挂在几家商店前,其原意是想借此减少偷窃行为。果然,在悬挂期间,偷窃率大大减少。虽然并不是真正的眼睛,但对那些作贼心虚的人来说,却构成了威胁,极力想避开该视线,以免有被盯梢的感觉,因此,便不敢进商店内,即使走进商店里,也不敢行窃了。
' s7 k. Q6 ]% E% f' L0 K! R二、透过视线的方向看心态 - o& v4 W, F6 y( D% Z. U0 x6 R
在交往活动中,通过观察人的视线方向,也能透视人的心态。在交往中,如果面对异性,只望上一眼,便故意移开视线的人,大都是由于对对方有着强烈的兴趣。譬如,在火车上或公共汽车上,上来一位年轻貌美的女性,所有人的眼光几乎都会集中在她身上,但年轻的男性往往会很快把脸扭向一旁。他们虽然也非常感兴趣,不过基于强烈的压抑作用而产生自制行为。假使兴趣欲望增大时,便会用斜视来偷看。这是由于想看清对方,却又不愿让对方知道自己的心思的缘故。
( ~3 U, K" e# o) E8 F& @ 另外,行为学家亚宾.高曼通过研究认为:对异性瞄上一眼之后,闭上眼睛,即是一种"我相信你,不怕你"的体态语。所以,当看异性时,并不是把视线移开,而是闭上眼后,再翻眼望一望,如此反复,就是尊敬与依信赖的表现。尤其当女性这样看男性的时候,便可认为有交往的可能。
/ Y0 A9 d7 q2 l& x三、透过眼睛移动的情况看心态
; R. d" @: V- _# d' K0 i: N/ C1 i4 c 在交往活动中,眼睛位置移动情况的不同,其心态也大不相同。譬如,当上级与下级讨论工作时,上级的视线肯定会由高处发出,而且会很自然地直接投射下来。反之,作为下级,虽然并未做任何错事,但视线却常常由下而上,而且往往显得软弱无力。这是由于职位高的人,总是希望对下级保持其威严的心理作用。但也有例外,这与职位高低无关,而是性格原因。一般来说,在交往时,性格内向的人容易移开视线。美国的比较心理学家理查.科斯曾做过一种实验,让患有强度"自闭证"的儿童与陌生的成年人见面,以观测他面对成年人时间的长度。将成年人的眼睛蒙起与不蒙的两种情况相比较,发现儿童注视前者的时间,居然为后者的三倍。这就是说,双方眼光一接触,儿童会立刻移开视线。由此可知,性格内向的人,大都无法一直注视对方。
" K' ]1 T& R; U4 g5 M; j q
四、他(她)在用什么眼神看着你呢?
: d) N7 K4 R( V7 j8 W1.一直盯着对方的女性,心中可能有隐情;
) v1 H4 x8 M" ^; L9 ]7 t/ p2.在言谈中,注视对方,表示让对方对自己所谈内容的注意;
/ I r6 N) F" J% S2 k3.初次见面时,先移开视线者,表示希望处于优势地位者; + z4 {% h3 |4 G6 t" u' L) C& |
4.被对方注视时,便立刻移开视线者,大都有自卑感或缺陷; 6 ?/ E& K/ }2 y& T9 i7 o% }" {
5.看异性一眼后,随即故意移开视线者,表示有着强烈的兴趣;
( ]6 y, z5 o1 Z5 i7 p7 p- H6.斜眼看对方者,表示对对方非常有兴趣,但又不想让对方识破; # S6 k( e3 v C8 i
7.翻眼看人者,表示对对方存有尊敬与信赖; . ]7 e4 N6 l; y a
8.俯视对方者,想显示对对方的一种威严; 9 f8 [2 h2 y* J$ v! M6 F0 ~) B0 z
9.视线不集中在对方,很快移开视线者,大都为性格内向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