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社工哥哥 于 2013-6-6 22:54 编辑
) E o6 F y" x" Z- p3 t" ?: o* ?
1 l9 p. b; z: y" L2 m4 E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48c7910101gpq4.html- h4 j3 {. X$ H0 X2 \8 P0 w
- m( A: i X3 j1 @各位同工,不知道大家在工作中是否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你好不容易根据服务对象的需求,设计一些活动、讲座、沙龙,请来了很好的讲师,招募服务对象来参加的时候,他们会问,有没有礼物、路费报不报销、之类的问题呢?我们阳光妈妈项目为单亲妈妈、失业女性、特殊困难女性提供就业帮扶、家庭支援、心理支援、婚恋指导、素质教育服务,其中就业帮扶是重中之重,机构获得了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的专项资金免费培训初级养老护理员,培训合格后颁发国家劳动部的证书,全国通用;我们还为服务对象开设了文秘及计算机基础技能班、家政员培训班,都是全免费的,应该说是很好的服务了,对于单亲妈妈、失业女性、4050女性、低保女性等应该是提高技能很好的机会啊,但是近期的一些报名电话中,很多人都问,培训能不能报销车费?刚刚接到一个妈妈的来电就问这个问题,我很遗憾的说我们只能提供免费的培训机会,但至于来培训的路费是要自付的,她就跟我说,我是低保单亲的,这语气似乎是说,我不是一般的单亲,我比一般单亲更惨,我是低保单亲,应该得到特殊的照顾,其他单亲妈妈不能报销路费,至少给我报一个吧。
- B$ ?; Y- u6 k9 G) i+ C
+ t5 V: S N7 t& J% _首先,我很理解这位妈妈的需要。低保本来就是很艰难的生活,加上单亲,更是雪上加霜。如果可以,给服务对象报销个路费也不为过。但问题不是这个,我想说的是,为什么服务对象会有这种“我是低保单亲,我是你们的服务对象,我应该得到帮助,免费的服务,全免费的服务,一分钱不用花,什么都不用付出的服务呢?”. n+ H5 J' F* d0 c1 C
# N: t/ L. D' w; |+ g% b3 A
但是,我个人觉得,如果我是他们,我会觉得社会有这么好的公益服务给我,我花个10元的路费去培训很值得,没有理由连10元路费都不花吧。那位妈妈说,我住很远的,我住盐田。他在跟我求情给他报销路费,我怎么觉得是在讨价还价呢?我为你提供免费的公益培训,帮助你上岗再就业,你不感谢我也就算了,这是我应该做的,但你反过来跟我讨价还价,这就有点奇怪了。
' N: f/ ^- I- g5 G2 N3 d& F- m- v; e2 [2 p
类似的现象还有很多,比如参加活动后争抢纪念品的,瓜分活动用品的,尤其是活动后瓜分饮用水,一些茶果之类的,活动后也是不经过社工同意就自个儿往兜里塞的等等事情常常发生,我们的服务对象在接受服务的时候没有感恩的心态,反而是贪婪的心态,这到底是怎么了?
5 ?1 O' l, B6 D2 P1 O
; | S9 J+ `) v1 }' q5 k( K+ q" g下面我大家分享一个令人反思的故事,不过在此前,我要插一句话,我希望服务对象在接受服务的时候能心怀感恩不是说要他们感恩我们社工,而是从一个社会的角度去看,没有感恩的人是多么的恐怖,贪婪的心态接受服务,什么都想占为己有,这是社会的诟病。
( K7 w3 t, {# W0 c" S+ D0 }- M- ]- `# l' c; D3 U L
好了,我要分享的故事是这样的:* Z8 `0 |8 j: Y0 A8 m( ^
' }, G9 n, o( R, X5 q
一个中国志愿者和一个外国志愿者同时到一个国家去做救灾志愿者,他们将救灾的物资运到灾区的时候,中国志愿者马上主动卸货,准备将救灾物资一一分发到灾民手中。这时候被那位外国志愿者叫住了,他问中国的志愿者,你要干什么?!中国志愿者说,我要给他们发救灾物资啊,外国志愿者说不能这样做!于是外国志愿者换了一个形式来发物资。! q& {: k- d) R7 y3 J
' p+ s# f8 x. o M* X外国志愿者把灾民召集起来,给那些灾民说,现在救灾物资已经运到了,我现在需要你们的帮助,把物资卸下车来,可以吗?卸货的人才能得到救灾物资哦。于是灾民们都积极的卸货,货很快卸完了,卸货的人都领到一份物资,这时候他发现还有一名儿童没有能参与卸货的劳动过程,按照之前的规则,不参加卸货劳动的是不能得到救灾物资的,怎么办呢?这时候外国志愿者对那位儿童说,我们的货已经卸完了,大家都很累了,不如你给大家唱首歌吧,让大家开心一下,我们也会给你一份物资的。于是那儿童也得到了救灾物资。$ b \( i: i4 Z1 ~0 n* x
+ a7 L: E8 e$ v& j5 d这个故事给我很大的反思。两个志愿者的做法完全不同,前者亲力亲为,后者调动灾民能力,前者行为的背后假设是:他们是灾民,不能让他们再辛苦了,所以自己亲自来;后者行为背后的假设是:灾民是有潜能的,有能力的,救灾不是施舍,灾民一样是要通过劳动来换取救济,不是你是灾民就坐着等别人救济你,你是还有能力的,你要调动自己的能力来进行自救(助人自助)。1 Y. P/ G$ d( m
+ Z2 h& _3 g' f2 t; }. H0 z; k造成文章开头提到的低保单亲妈妈“讨价还价”的现象除了跟这个社会文化大背景有关外,是不是也跟我们社工在服务中的理念有关呢?我们有没有真正运用的专业价值信念去助人呢?我们的服务是不是反而抹杀了服务对象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养成了依赖呢?
5 S' e+ F0 Q+ ~' F# |( r% Q( E: j% C9 V8 A5 e7 |
想到这里,我忽然想到雅安地震时候在网上看到的一些照片,在此跟大家分享:: i' X& o% X* _8 S$ W; R" F
* {5 u$ [0 p7 ~% Q4 }7 T
; V% B, n$ }) P! T) [; \5 B A
1 a, c6 z- ?( N5 s! b- a
2 A5 b/ |* o* d+ n
4 i$ g* q" R3 s3 D' z: R |) U7 x# S- _4 c' Y" W
$ _% t+ a8 d! K( _- W4 s
' p( }0 w7 J3 o3 f% o6 T- R7 Q7 }: B- k* [; G+ h$ ] x: K
' p7 L# e* K2 D( b$ j1 s
: R8 ?5 B5 z! T1 k1 w3 X
" z* H9 q" x6 D& ~+ M
看到这些照片,你是怎么想的?
9 B' ?) s& Z3 D/ B# g0 b& W" c
( _0 l6 ?# t" X灾民受灾,万般痛苦,自然是值得同情,需要帮助,但一个个手脚齐全,活蹦乱跳的大活人举着“我冷饿”的牌子向救助部队讨要物资,总是觉得有点怪怪的。我看到图片第一感觉是:我是灾民,我失去了亲人和家园,我好惨,全世界我最惨,你们理应帮助我,我理应什么都不用去做坐在原地等你们的救助,你们救助不力,给我少了或者不及时给我救灾物质我是可以责怪你们的。- e9 |" ^+ i* U
; ]# j# |! ? I) F图上的灾民看上去也没那么惨,而且从他们背后的建筑来看,应该是已经转移到安全区域,不应该出现这种“我冷饿”的讨要现象,我相信因为受灾严重,救灾一时间无法照顾到周全,他们举牌的人确实是很冷很饿的,我相信这一点,但是似乎也不该因此而举牌讨要,把受灾当成讨要物资的理由和接口吧?为何不试着进行自助?比如组成一些队伍,帮助物资运输,生火取暖,哪怕相互抱团,优先照顾儿童,最重要的是他们身处的环境已经不是受灾的第一现场了,肯定有很多资源可以利用去进行一些临时的自助。
% `# V& ?# n- u3 Y" U
( n. L& P1 C; C/ Y) C7 b8 j6 }' A' `照片让我很心痛,心痛他们冷饿的痛苦,也心痛一种莫名的奇怪。
7 a# u8 w+ b. p( l9 e/ I# Q, @9 \, n
你是我的服务对象没错,但我为你提供服务不等于是我全包全办,你就等着结果,你也要做出努力,也要付出的,这个付出不一定是金钱,也许是力气(卸货),也许是才艺(唱首歌给大家开心),也许是精力(认真参加培训)也许是爱心(做志愿服务,帮助其他人),也许是智力(给社工提建议改进服务)等等。
0 b$ g0 }" L. O6 r9 V6 m
! @- F4 ^3 R, e最后,我想表明我的观点:我并非对以上现象进行任何的道德批判,而是想从一个社工的专业出发,将近期遇到的事情和那个志愿者故事分享给大家,也将我的疑问和奇怪抛给大家:我们如何才能在服务中让服务对象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并调动起自身的能力进行自助而不是只会举着牌子等待社会的救助呢?这或许是我们责无旁贷的责任。% x& |/ \7 b- e; `3 z
/ f1 [5 ~/ F- ~! f- r: e自助者天助也,也希望我们的服务对象、灾民们能认识到这一点。再见
5 D# B. |- e. L2 ]( P. r
/ k" N6 ^$ J6 ^) V8 G6 E1 R2 G+ z m3 `6 g3 h9 _: K% u
  。
, n( x9 G6 ]* {3 R! S' [
3 e/ ?8 B P: H1 g$ s6 F
: A3 a' C$ ~2 l0 n
6 A B, d0 z5 M: p6 Y1 q, d
* X6 ?9 g5 S) I: t8 G4 Y; j0 d' k3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