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清流资讯 于 2013-10-9 11:28 编辑
- @' m. O1 Y! r1 [6 `! X1 Z" c
8 e2 L8 W, K. O1 n杭州下城区社工试水一年 11名高学历社工留下8个
% T/ w# R8 I7 k. ~2 N; K杭州市下城区社工今起再度“招兵买马”,记者回访发现—— 试水一年,11名高学历社工留下8个 今天,是杭州市下城区民政局2013年度社工招考报名的第一天。40个面向社会公开招考的社工名额中,首次拨出10个名额开放户籍,面向全国所有全日制普通高校的本科生。 与此同时,下城区民政局去年8月在全省率先试水,招聘的11名985、211工程高校应届毕业生社工(本报2012年11月6日曾作报道)也将迎来他们工作一周年的纪念日。 都说社区工作留不住高学历的毕业生,那么他们的情况如何?回访中,记者发现,这11名高学历社工仅3人另谋他路,还有人做得有滋有味,觉得自己来对了地方。 占雅茹:考上事业单位 原因:7年所学能学以致用 拨通占雅茹手机时,她正回江西老家探亲。“我考上了西湖区的事业单位,过几天就要去新单位报到了。”电话里,她笑声爽朗。 去年8月,从浙江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研究生毕业的占雅茹,辞去了企业工作,考入天水街道仓桥社区当社工。 占雅茹坦言,报考时,她对社工工作一无所知,但冲着第一次招聘985、211工程高校应届毕业生的条件设置,让她直觉这是一次机会。 虽然是稀里糊涂上岗了,但占雅茹工作起来一点不含糊。接手仓桥社区某个片区后,她利用下班时间挨家挨户走访,很快就搞定了楼道长的人选。 “刚开始,还有居民怀疑她是骗子,打电话来求证。但慢慢地,大家就认可她了。没过几个月,新楼道长都上任了。”仓桥社区的赵书记对占雅茹的工作表现用“难得”和“确实不一样”来形容,“从每个人交上来的工作总结上就能看出来,小占对居民工作有自己独到的思考。” 可占雅茹仍有些失落,因为自己7年学到的专业知识却不能学以致用,太可惜了。于是,她给自己定了个计划,先做两年社工接触社会,然后再跳槽,但没想到机会突然降临。 “上网时无意看见西湖区一家事业单位的招聘,招的还正是我这个专业。”凭着专业的底子,占雅茹只复习了一周就顺利考上了,“毕竟新工作应该有更多上升发展的机会。” 黄琳琳:换了城市接着做社工 原因:收入低生活开支大 相比占雅茹,河海大学社会学硕士黄琳琳则选择换一种方式坚守社工梦想。 今年7月初,黄琳琳离开文晖街道和平苑社区,前往上海社区服务中心做公益创投扶持工作。这次跳槽让她从跟居民互动的一线人员,“变身”为草根项目和民政局的“中间人”。 “新工作主要是扶持草根公益项目,做项目申报,同时帮民政局做项目监测等。”黄琳琳说,虽然都是社工工作,但公益创投更符合她的个人规划和兴趣。 而推动黄琳琳作出跳槽决定的,还有一大因素是收入。她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每个月到手不到3000元,房租就占去1250元(因为户口不在杭州无法承租人才公寓),每天的饭钱约40元。光这两项就已经让工资所剩无几。 “很惭愧,在杭州工作近一年,父母就支援了我一两万元。”黄琳琳说,虽然两份社工工作的工资差不多,但上海有亲戚家可以“蹭住”,让她的经济压力小了不少。 “把社工作为毕业第一份工作挺好,能让自己沉下来,更务实,但工资水平可能更适合不需要负担房租的杭州本地同学。”黄琳琳说。 陈锡璐:当上了社区副书记 原因:信任和包容让她忙得乐在其中 从华东理工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硕士毕业后,舟山姑娘陈锡璐也将社工当成自己的第一份正式工作。 工作还未满一年,但因能力出众,陈锡璐已在五六月的艮山门社区“两委”换届选举中当选了社区副书记。 “除了要负责党建、妇联、纪委、工会、社会组织、信息报道等工作,每月还要走访30户我的责任片里的居民。”一接通电话,这个性子直爽的姑娘就笑着“抱怨”太忙了,忙到已经攒了近20张调休单,却因生病和参加婚礼只“花”出去3张。 从她的言谈中,不难听出乐在其中的滋味。“在上海实习时,我总是满心的烦躁和焦虑,但来到社区后,我的心态平和了很多。” “从一开始,领导就放手让我去做很多事,我能感觉到他们对我的信任,这让我备受鼓励。”陈锡璐总结原因道,对领导风格的欣赏和工作氛围的包容是让她能定下心工作的主要原因。 如今,陈锡璐住在下城区的人才公寓里,每个月工资去除500元房租后,足够自给自足。 但她也笑着承认,虽然父母很支持自己的选择,但妈妈偶尔也会打打边鼓,劝她换份轻松点的工作,以便有更多精力找男朋友。“我告诉他们,我真的工作得很开心,请他们多给我一点耐心。” 倪婉红:出国学习社区管理经验 原因:明确自身的定位 去年11月的报道中,本报采访过7年前就立下社工理想的杭州姑娘倪婉红。 这次回访中,倪姑娘也用笃定的声音回应了自己一年前立下的诺言。“虽然身边也有朋友在换工作,但我还真没动过念头。现在工作局面刚打开,我特别希望能做好。” 让倪婉红乐在其中的是天水街道的楼宇社区发展模式探索。为了这项工作,有专业社工教育背景的倪婉红被特别抽调到了坤和楼宇社区,这是天水街道六个楼宇社区中最重要的一个。 倪婉红和同事通过走楼,一点点熟悉70多家大小企业,通过一份份问卷调查试图摸准白领需求的“脉搏”。“很累,经常加班到晚上7点。但也很开心,学了那么久的社会学终于能够充分运用上了。”倪婉红说。 但因为楼宇社区的概念太新,其他楼宇社区也等着参考他们摸索出来的成功经验,这对年轻的倪婉红而言,无疑是一种挑战。而今年6月底,因工作出色,她还被街道选中,前往新加坡学习交流了12天。 倪婉红说,一年工作没有磨灭她对社工的热情,反而更加明确了自己的理念和定位。“可能我就是那种特别执着的人吧,未来2年、5年甚至更久,我都想坚持把社工工作做下去。”+ {& c" U7 a M1 P" r- S
: l. u0 ~8 b' M0 c; j; b来源: 今日早报
+ w2 y$ J+ h% D$ m# X " F- n7 x( ~: U; N- y5 A3 C4 _6 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