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社工委工作机制 " ~: q. l6 [1 t* N( H; X
“统筹协调”的职能如何落地,显然最考验广东省社工委的智慧。诚然,有省委副书记坐镇,许多部门都会卖你一个面子,但也仅及于“面子上过得去”而已,何况,你又不能事事都去请那尊大神,大事决断,副书记拍板,但日常运作,与各部门的衔接,却需要水磨工功夫,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
% g. q" K/ @4 W- d
5 x6 m" A+ d; P8 p 制定权威的文件,是谁都能想到的。有省委、省政府“1+7”文件,建立了三级社工委体系,将所有相关部门都作为“社会工作委员会”的成员单位,各部门首长或副职兼任社工委委员(社工委机关成为这个委员会的办事机构),明确委员的职责,同时列明了各部门需要做的事情,这一切在明规则下就都没有问题了;重点的社会工作,再不断出台创新的文件;制订各级的社会建设规划,等等,这一切很完备,并不意味着许多工作可以就此推进了。8 O9 }+ @3 `5 K# h; M9 z. ], F# O6 K- y
, ]/ U; i3 j5 L% H
广东省社工委采取的办法是,“项目推动”—在全省设立“社会创新观察项目”,让各地市或部门申报。迄今为止总共认定了三批观察项目,第一批是让全省各地市推荐申请,从申请名单中,确定第一批23个观察项目。全省21个地市,为什么23个?广州、深圳两个副省级城市,地位特殊,而且也是全省社会建设的绝对主力,所以每家多给1个指标。第二批是让社工委各个委员单位,也就是省直各厅局委办,每家一个指标,鼓励这些部门与地方政府共建,总共收集了46个项目;第三批31个项目,则面向全省的社会组织。
/ d4 a; D6 D. I6 x$ x4 I6 M& q9 k- J9 E( ]. i& P8 t
看官,这其实是较高层级政府常用的手段,即所谓创设“试点”帽子,让各下级政府来争。但粤社工委先不叫“试点”,而叫“观察项目”,列入“观察项目”之后,要上报创新计划,获得省社工委的指导之后加以改进,“观察”一年之后,再选取确有创新价值者,确定其“试点”地位。" c1 ^' h" P m( u: u& `/ B
. ]2 T+ \: ^/ _, c+ j
然而,国内许多这样的试点计划,在操作中很容易变成“上级政府部门设租,向下级政府寻租”的权力游戏怪圈,所谓的“帽子批发生意”是也,省社工委作为改革的产物,如何避免堕入这样的孽障?+ I, M0 O% R7 o# E5 `& H" L
) t. q. u# @1 s# J 粤社工委避免自己成为项目筛选者,而是把这个权力往外发包。这一点充分展现了社工委的“理想主义”气质,即把自己当作“创新机器”而非“权力组件”。1 d- b# m7 l( k3 F3 X. f( d; }
, a& V% w/ g& }3 }! t$ l9 V 如果设租寻租收租,表面上看权力闪闪发光,但是社工委官员也会面临巨大压力,比如各地纷纷说情公关,非常难以平衡,更加容易得罪人。最关键的是,这项工作就会搞砸了,失去了推动改革创新的意义。
# }7 e) _7 f7 H1 X* ~& D' j% Q. I+ h) i8 W( }) j! O
粤社工委设立了一个“社会创新咨询委员会”的智囊机构,咨委名单不由社工委机关自己确定,而是让委员单位每家推荐一名,社工委全盘接受;咨询委员会除了定期开会研讨,还可以自愿列席社工委的会议、参加社工委的调研或自行调研,更重要的是,“社会创新观察项目”的筛选机制中,咨询委员的投票占了相当的权重。9 m- v! Z* h/ f4 F. R
4 U5 Q' u; M: ^: Y5 @ 在第二批“观察项目”确定名单的程序中,增加了社会评价的机制,把所有申报项目放在了网上,让网民进行投票。
: c% x$ B3 P1 v6 \1 A! T; Z4 O! R% e9 t/ q
应该说,“社会创新观察项目”及后来升级的“试点”项目,有效激发了地方推动社会创新的活力,也成了下级社工委重要的工作内容。3 \* r2 U. r5 ~. u t
% h1 _4 C8 z: ?, q+ g# T
就我个人的眼光来看,第二批观察项目,要较第一和第三批,效果略差一些,原因在于,某些省直部门,根本没有操作项目的意愿或能力,于是便寻找某个地方政府“合作共建”了事,挂他们的名,事由地方干。据说有的项目,该省直部门甚至都还没有去实地考察过。这样的应付,说明该部门还没弄清自己在社会建设中能发挥什么作用。' j6 [0 R# s$ Z: {
) _* {8 D; G8 e+ [ S' B5 m 无论如何,以项目推动切入,虽然是在事实上不能够统筹的前提下无奈的选择,但也确是务实的做法,100个项目做下来,实际的进展和老百姓的直接受益是一方面;它们产生的广泛社会影响是另一项收益。更重要的是,它们以社会创新的姿势,找准着力点,一点一滴地撬动着僵硬的社会管理体制。
$ [1 J7 s2 K7 l! x5 j. W+ w" U来源:21世纪网* K, g; U9 `7 a9 n; G7 h2 m g: O
5 R I5 F0 F1 P, Z
- }$ r. m. I9 Z1 g; B4 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