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社工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3042|回复: 0

[交流] 督导知识之“一校一社工”模式的另外考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7 17: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督导知识之* r) l7 P+ a1 m/ U! Z# g/ u
                “一校一社工”模式的另外考虑
0 ~4 c. h  E; Z" W( W3 Q, T
0 ^  _( G+ G& g9 v$ G$ d0 l# I2 J
/ D+ l; k+ L+ p  |
1 k' o8 u2 N; O$ f5 y
    目前,在学校社会工作发展上,基本上以“一校一社工”模式为基础,并已在上海、深圳、北京等地相继出现具体服务。内地推行“一校一社工”的地区,是参考包括香港在内的相关工作模式,从中得到启示的。而事实上在香港,“一校一社工”的模式自有它的历史因由。
& t0 _% N6 a1 ^3 r    香港的学校社会工作开始于上世纪的70年代后期。当时青少年服务包括四个主要构成:学校社会工作、外展社会工作、家庭生活教育和青少年中心,而学校社工模式总的来说是“两校一社工”。虽然在当时社会风气相对比较纯朴的情况下,这样的人手设置已是捉襟见肘。香港社工界向政府争取“一校一社工”的声音还是从这时开始了。' K7 p1 @+ j$ ^, o& f& W
    香港社会福利界喊叫、争取了近20年,终于在2000年开始全面推行“一校一社工”模式。但踏入21世纪,香港学校社会工作已非“一校一社工”模式可以处理的了。在学青年虽然每天有1/3的时间在学校,但日常生活还是受到不同社会系统的还是影响,他们的需要是立体的,要从多方面去满足。而且,随着社会急速的发展,青少年在青春期所面对的“生命任务”越来越多,引起的需要和危机、需跨越的成长之坎也越来越复杂,包括建立自信心、正面的自我形象、成就感、解决问题的能力、抗逆能力、正面人生目标等方面;而发展缺失引起的挑战会具体表现为青少年问题,包括无心向学、沉迷网络、校园暴力、滥药、滥交、自残、自我隐蔽、双失(失学/失业)等。
  \; v, N/ ]# r    香港社工界看到,青少年问题的预防和辅导工作,单靠某一方面的力量去做是不足够的,加强家庭、学校(社会)、青少年朋辈三个社会系统的合作确有必要。要改善青少年问题,上述三个社会系统都必须同时作出改变。通过加强三方彼此间的有效沟通协作机制,将家庭、社会都变成解决问题的参与者。近年家庭问题渐趋严重,直接影响青少年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不少中小学生因父母离异被遗弃而生活贫困、无心向学,情况极需关注。为此,学校社工除需提供辅导服务外,亦需要为青少年缔造一个关爱环境及支持青少年成长的系统。
8 u2 Y1 m9 U! R' Z: }8 F9 \  z    事实上,在上世纪90年代初,香港已通过政策,开始藉调配当时的青少年服务资源而成立综合服务队开展实际工作。社会福利界都同意,综合服务队(包含了学校社工、以中心为本位的服务及外展工作队),可以较有效及灵活地因应学校需要,调配资源,照顾青少年多方面的需要。青少年综合服务队的数目在1994年是10 队,到2000年政府开始正式拨款推行“一校一社工”时,已增至52 队。而截至2008年10月,全香港已发展至135间综合青少年服务中心(队)。% a$ m$ L! H/ `' s8 p
    就以少数仍旧采用单一“一校一社工”模式运作的香港社会服务单位而言,实际上很多已经和其他资源进行整合而建立了综合模式。例如,有部分学校眼见学生需求大,已自行拨出资源,增聘人手成为“一校两社工”,采用此方法的学校比例达到30%。另一方法则是集合其他学校原有青少年服务计划的资源(教育部门提供),例如“成长的天空”、“共创成长路”等由人手配备的服务项目,在一定规模上“综合化”。0 I8 ~0 [( L9 T9 }% B+ p& h  A$ m
    现时在内地,一般青少年服务未能全面达至预期目标,除了专业队伍未及发展外,亦与服务模式有关。社工一方面在需求庞杂及问题多元化下疲于奔命,同时也缺乏适当的资源整合及人力支援。更甚者,出现各系统间服务项目重叠,造成即使青少年服务资源增加,服务范围却未能扩大,服务效果未能深化。因此,在普遍的“一校一社工”模式的基础上,我们应配合社区内青少年问题的独特性及复杂性,发展一个有弹性的、能迅速回应面社会发展挑战的学校社会工作模式。也许,“综合青少年服务”模式是其中一个值得尝试的发展方案。: Z5 g. f7 @/ J- A8 \
5 j2 G# D. p9 a% }" h2 D
- l2 e8 X8 o4 H
, j; c; v6 C7 k5 U% ~$ e

4 z  h, s) W) ?  m- S原文链接:
http://cncasw.blog.163.com/blog/static/169137968201099112726818/  p6 z! K0 W$ v0 F) N

+ k- P1 I8 C) H! o; L6 y' F6 M# W. 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李越老师直播间|清流社工网 ( 苏ICP备19044186号-1 )

GMT+8, 2025-7-23 02:48 , Processed in 0.041521 second(s), 8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