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社工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3659|回复: 0

[交流] 督导知识之综合青少年服务:怎样综合?怎样工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5 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督导知识之
综合青少年服务:怎样综合?怎样工作?
8 H' C9 l8 R1 x5 z. I0 ?& d+ W  U
7 Y; z, n* y/ [3 ~
3 w, Y, n0 W5 w# ?/ i  [' j, I
问:综合青年服务的精粹是什么? % c1 N8 {/ ]: t' R
李:以香港为例,综合青年服务源于 1994 所发表之《儿童及青年中心服务检讨 报告书》的建议,取代由七十年代所发展出来的儿童中心、青年中心、青少年中心各自为政的服务模式。简单而言,综合青年服务尝试以一站式,结合不同专业 背景及工作经验的同事,全方位地在同一社区中向青少年提供服务,兼具发展性 服务及补救性服务,减少不必要的服务重叠和服务对象的转介流程,并相信?终 能提升服务的整体效益。 * q2 L! _; R9 N

, G9 b) h5 `+ }! j# v* u问:那综合青少年服务具体的模式是怎样的? 7 E6 e( b7 f5 L& n
李:原则上综合服务队应有规划标准,例如按某青少年人口数目成立一支服务队。香港的例子是合并原有的青少年中心、学校社工、外展队资源的形式,以中心为基地,配以外展手法,与学校、家庭及社区紧密合作。国内应有自己的模式。
; b* i; U" K6 O+ N    香港的综合青少年服务中心,服务对象是 6 至 24 岁的儿童及青少年,服务 内容包括四项核心活动:  (i) 专业辅导、(ii) 特别支持、(iii) 社群化活动及 (iv)培养其公民责任。服务队主要由专业社工组成,提供中心服务,外展服务及 驻校服务。此外,亦提供一些所谓“非核心”活动,如兴趣小组、青少年暑期活 动及自习室服务,协助青少年善用余暇,也作为接触的手段。总的而言,这模式 期望藉灵活调配人手及其他资源,采用多元的服务模式运作。
  [! ?$ z* l- q1 I
. K% m3 F; R0 p  ?, \" B1 B8 L( Z2 M问:香港发展综合青少年服务的过程有什么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呢? : G. Z4 q- k! S
李:若剔除当时外围环境,资源等因素,理想地讨论,综合服务队的构思是可取的,原因有三点: 4 T7 k' _' n/ m* B
(1) 以社区为本服务设计
/ U3 d7 Q  j* w& z' U0 Q    由于服务队面向一个较大范围的社区  (其中包括地域及人口), 虽然所兼顾 的东西较多,但视野却较大,对区内青少年状况应该是有较全面的理解,而 不再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回应问题时不只是短期及实时的补救工作  (这 工作及技术介入是重要的),而是有前瞻性的、有长中期的服务设计及工作 计划的,其中需要有定期调研及良好社区沟通以配合,要了解社区状况,以 具体服务回应需要及长远带动社区及个人改变。
. w6 {% O4 o$ r7 m. w2 X% K8 A(2) 减少资源浪费 . `+ M/ a1 O+ |1 n8 j5 K+ F, p3 H$ T
    由于结合不同工作背景及技能的工作员,并以一站式提供服务,是较有效率的服务模式。这也能让服务对象不用跑来跑去申请不同的服务,把问题重复多遍。 # y/ p% v& b0 U# h7 L* ?8 v
(3) 专业发展
4 [6 m# A5 v  \0 O    除了员工数量上,亦因有不同专长的同事在同一队伍中,而有所交流,藉同 侪互动带动整体进步,其中包括技术及思维。
0 \5 G8 S* c9 @   G; {: W$ E2 v5 G9 z0 }6 B' t. C
问:根据您的观察,您觉得"青年地带"有哪些地方有待提高呢?
/ y; X& P$ U- ]+ o% s% i李:国内社工专业在起动阶段,而“青年地带”模式亦知发展了半年,从正面看, 在没有任何既定框框下,实在有很大的空间发挥尝试,是极富挑战性及创造性的。在实务层面而言,我提几个观察:
. n* L/ _4 i. `' P% v: T& a! f" i    (1) 人力: 受制于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滞后发展,现时大多数同事都是新毕业员工,个人技术仍在发展中,需要时间发展个人强项及特色,服务管理及专业督导都要两下兼顾,促进服务系统的建立。
0 B; g8 C$ x# r8 `" p' ?# h    (2) 服务:由于是尝试购买服务形式,但暂时承接的机构仍算新设,资金要比较充足,要待整体社会服务机构体系发展到一定水平,才能在“控制资源投入”上考虑。服务内容及产出量应规范,但在数量上要小心,以免在工作产出量上构成机构及员工太大压力,影响核心能力的发展及人员转动频繁,知识及经验难以累积。
7 {" P* I4 P; W/ W0 M    (3) 机构形象:社工服务在国内仍是新事物,区内居民及组织对青年地带仍是印象模糊,似乎不掌握“青年地带”是什么。形象推广是重要的。 0 s) z2 V6 r8 @& e
    (4) 管理:管理层亦是刚起步,管理系统尚未完善架设,但这方面的工作是重要的,包括人事、财务、督导、培训、激励机制,服务评估等,都要花心思建立,保证工作质量及厘定标准供前线工作员跟随。
$ W' o; W& S$ l+ o
- B$ |3 L# ~0 T6 S. P3 H* i7 ]问:您会给“青年地带”哪些改进的建议呢?
! P. [9 q) _8 T$ r9 S5 q) u李:“青年地带”在摸索阶段及早期资源尚未到位,还有点力不从心是可以理解 的。但发展需要时间,需要在探索中多花时间补偿前期工作的漏洞。短期策略可 能是更集中资源在其几项工作上取得具体和可量化的效果,以建立"青年地带" 在社区内提供服务的形象。另外开拓社区关系及资源,加强员工培训及建立服务 共识,因为人力及技术是 “青年地带”     唯一的生产资料,再配合调研发挥知识 的力量,突出社工的专业性及科学化管理的优势。
5 z: F. a: z7 ]% ]8 E+ a( E, [+ h3 t* j+ p) x3 k- Q3 D
(答疑者:李昌隆 )  ^- o4 D$ p$ b' k; b! Q
( [- f: i9 {/ N

7 M1 Q% P; D! n7 q$ r5 {6 R+ [7 \* G) a. Y9 r6 I; m8 G1 Z
原文链接:http://cncasw.blog.163.com/blog/static/1691379682010910104144434/
$ `# E+ S1 @2 ~6 U( ]2 O6 i* G
8 Y, y- e4 S- v( N1 A$ ?! W8 n1 G

3 M& C7 `7 F5 l  s: V8 B' U
0 L9 {# O1 N/ `  l: ~# E+ ~7 u) I: I+ t
% Y* l1 v# W8 `" T6 d% x: A0 L% d* _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李越老师直播间|清流社工网 ( 苏ICP备19044186号-1 )

GMT+8, 2025-7-23 02:36 , Processed in 0.041514 second(s), 8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