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青年学子遇见鲐背老人? ——记社会历史学院2012级历史学团支部团立项活动 2014年12月28日上午,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2012级历史学团支部,开展了以“敬老爱老,薪火相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基层”为子主题的团立项活动。此次活动正逢福建师范大学“1+1”关爱离退休教职工志愿服务行动的举办,该支部积极响应,展开对林仲铉老师的温情关爱系列活动。 林仲铉,1923年生于福州,名医世家、书香门第,指墨艺术大师,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对福建省高等教育作出自己最大的贡献。他是福建师大历史系(今福师大社历院)教授,对社历院的后生而言,他是前辈,是值得敬仰的老师。本次访谈,林老以他丰富的人生经历,渊博的学识,对同学们进行了极大的指导和鼓励。 一个人无论身在怎样的高位,谦虚和谨慎的品质是断不可丢的。谦虚如林老,一身荣誉与著作,桃李满天下,却形容自己“生性愚钝、学识谫陋、志大才疏、毕生辛勤、愧无所成”。当讲到治学经验时,他开口不离“四大宝书”:《道德经》、《论语》、《四书集注》和《孙子兵法》。他根据自己的治学经验,指导学生们在求学之路上应认识到“三万”、“三大”、“四第一”的重要性。“三万”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创万世业”;“三大”是“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器晚成”,其中“大智若愚”要求青年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要奉行“天下为公、世界大同”之理想;“四个第一”是“立第一流志、读第一流书、做第一流人、成第一流事”。 在谈及关于社会的话题时,林老正襟危坐,口吐珠玑,告之以他的“三世自然人生观”,即“入世而不厌世”“入世而不恈世”“在世而超世”。这三点,源自儒学道学传统文化精华,要求当代青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自然观、世界观,不断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林老,作为建国六十五年来的亲历者,以他丰富的治学经验和教学实践,使学生对新中国历史发展的感性认识得到进一步提高。他鼓励青年学生努力学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鞭策自己,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文/福师大社会历史学院 黄蕊 尹业敏
: a( l7 j! g; j" ?) c3 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