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沈锦云 于 2009-6-26 13:44 编辑
, W: O1 g( } f5 B; L! j' w; w: O- m, ^. }. y, P
“金牌,很甜……”金镶玉的奖牌加上邹凯的齿白唇红,这位新生代“体操王子”咬金牌的画面成为奥运赛场的一道动人风景。冠军们为什么都喜欢用牙齿表达夺冠之喜呢? 中山大学心理系 4 X( i: ?$ Q. Y. O! K
, `, M# W/ `! b5 a, T, U3 w' q
& |7 Q4 r5 e) S
| 博士程乐华认为,这是一种个人仪式行为发展到群体仪式的结果。
C$ D6 {* @1 j' I' Q6 A 有材料记载的始“咬金”者,是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美国的比昂迪。他的行为可能出自两方面原因:一方面,口齿是人类生存之本,也是表达最真挚情感的器官,或啃或亲,都是欢喜到极致的表现。另一方面,汉语有“紧咬不放”之说,“咬”这一动作是对独有荣誉的占有仪式,也表现运动员对自己的肯定。2 U8 s$ P! A e$ _, T5 L, J: ]
比昂迪的这种仪式具有两大特点:专属性,特别适用于获得奖牌时;贴近性,比举奖牌等更能表达个人情感。因此,随着时间推移,这一仪式得到广泛传播和认可,成为颁奖牌、献鲜花后的一道备选程序。到今年奥运会,这种仪式发展到巅峰,以至于原本不打算选用这一仪式的射箭冠军张娟娟,也被摄影师要求“咬一咬金牌”。 ) L2 K' S2 [8 [3 P. m# W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