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婚族,指大学一毕业就闪电结婚的年轻男女。”从过往媒体报道的案例及调查数据结合当下的就业形势来看,选择一毕业就步入婚姻殿堂的年轻男女人数有上升的趋势。这一现象引起了人们的广泛争议。那么,“毕婚族”究竟为何选择“毕婚”?社会学心理学专家和同学们又是怎样看待“毕婚族”的呢? 6 z) F) a7 M, J( o8 p4 U( w
% T3 u" }7 p. ^9 [4 I“毕婚族”的几大理由
" R# q1 c' O. t" j S C
" F/ `! h- J* I8 p9 `“曲线就业”型
( |2 r; a5 [( i, {
, p5 K/ ~& k; W: }3 @7 J% [# p$ A对于部分女大学生选择“毕婚”的原因,社会上有一个共识,她们“把结婚当作缓解就业压力的一条特殊‘出路’。”很多匆匆加入“毕婚族”的女性认为,从学校出来就结婚、生子,当个全职太太,也相当于曲线就业,不仅可以解决自己的就业问题,还解决了终身大事,再无后顾之忧。另有调查显示,在主动选择当“毕婚族”的人群中,刚刚走出校园、走入社会的年轻女性占多数。她们被戏称为“急嫁族”。 % T2 O g4 O5 c2 D# ~+ ^0 }# @& x
. Y+ D+ |" K) d: J) l, V$ t+ @1 q“出国前巩固保障”型
, i5 ~+ M w. X0 Z1 ?6 k1 h& E7 @) Y7 {- Q0 _, H" F
华中科技大学的一位大四女生告诉记者,她所认识的“毕婚族”多数都是家庭富裕计划出国读研的同学,相反一些家庭条件一般的学生大多选择单枪匹马打拼几年,自我充实后再找个更优秀的人结婚。门当户对族打好结婚证后,可以选择一方去另一方申请的外国高校陪读,一同提升并稳定感情;或者各自选择去不同的国家读研,一纸婚书也能够用责任感绑定彼此的情感,免得突生变故,并能有效拒绝诱惑。 1 H; w( q+ v9 N7 P6 z; _4 |4 k
2 T) r4 r) i! C; t9 W" x u
“水到渠成”型
# g; c+ s( J. [$ L9 G1 U& k0 P! R$ v, b. H0 {. a
通过采访记者了解到,高校中还有些大学生毕婚就是因为感情稳定,有些不只是谈了大学四年,甚至高中就开始“早恋”,相恋已成习惯,二人目前的生活状况也和结婚夫妻并无两样,就想趁着刚毕业,单位有着落,业务又不太繁忙的时候,走个过场,领个证办个酒,先定下来免得夜长梦多。不过这类毕婚族并不典型,为数不多,他们走向婚姻大多是认为进入社会后真爱难寻为起因。这一类“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毕婚族”收到更多的是同学和老师的祝福。 2 D5 r& f% \; N6 S- U
专家观点:参差百态才是幸福之源
5 b' K9 M( \& p% j' R
! J$ N4 t9 n# _; V9 ^) i4 r尽管在采访中专家们有一个普遍共识:结婚还是不宜过早。在22岁、23岁的时候,应该将更多的心思放在事业上,对自己的人生有个规划,待到思想相对成熟的时候再结婚,不失为一种对婚姻更加负责任的态度。但是,专家们对于“毕婚”现象的出现还是持一种肯定的态度。 3 S' D k, }5 l4 Q
# |9 Q! u8 x, ?! o
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袁忠教授认为“没有必要大惊小怪”对待“毕婚族”,他说:“旁人要以平静的心态来视之,基本的态度应该是发出一声‘哦’,而不是叫出一声‘啊’。观念多元开放就是一个成熟社会的标志之一。首先我们要做的是祝福他们,然后要他们再多想想,问他们能否承受得来。”
: p7 L1 B8 {6 l2 C6 a- z5 d2 t
) q7 W1 T' k8 L8 E/ ~华南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系副教授迟毓凯表示:“毕婚族”作为大学毕业生的一种新的选择无可厚非。需要说明的是,中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一直认为,作为天之骄子的大学毕业生,本应该多为国家富强民主、个人事业成就而努力,似乎只有这种选择才是正确的,天经地义的,而婚姻的位置应该排在事业之后;但是,我们必须知道,世界上不只这一种价值观,以追求个人幸福和婚姻美满为终极目标也是一种人生选择,作为毕业生,将婚姻摆在事业之前也不失为一种活法。 . n: }( P& t- l
- t1 L" ?% q" B+ d# M+ a5 Y% ]$ @迟毓凯认为,婚姻和人生规划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每个人都不同,参差百态才是幸福之源。“我们的社会贤达之士不必总妄想着规范这一代大学生的婚姻生活,每一代人都会搞搞新意思,让更老的一代人莫名紧张一下,这一代也不会例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