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今,高校毕业生忙着找工作不顾档案,没有把档案转移的问题放在心上的现象愈演愈烈。有调查显示,有近4成高学历求职者都加入了“弃档族”,很多毕业生根本不知道自己的档案放在哪里,也没有意识到人事档案没处理好将给自己带来很多麻烦。比如今后向新的就业城市调动户口等,都需要完整的档案资料。
+ M& x1 f1 d$ a+ q" i% P1 ~ n V
" X" H4 M; p0 G5 a! j 针对毕业生人事档案的问题,一些应届毕业生认为:“找工作,带上简历、证件什么的就可以了,现在用人单位招聘肯定不会看档案了,只要有能力胜任工作就行。”特别指出,现在跳槽是经常的事情,繁杂的档案手续反而牵制了毕业生的行动。更多毕业生则表示,等到需要用档案时再找也是一样的。" U% s9 I5 ^9 w0 a8 ?* y
( M0 t& }- u6 l$ V! C+ K! {
一份人事档案里到底有些什么东西?档案对于毕业生的工作有什么影响?有关部门专家介绍,毕业生的档案袋中,主要包括4项内容:《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报到证》、个人人事档案、《学生集体常住人口登记表》或《户口迁移证》。
# k+ c7 C: {, B/ f" f1 O6 e' l
% k3 r) X8 I6 d- V 专家解释说,毕业生的人事档案记录着学生的个人经历,包括各个时期的学籍卡、成绩单、奖惩证明、党团资料、工作经历等,并且都是原件。当毕业生参加工作后,会面对如转正定级、职称申报、养老保险办理、人事调动、社保福利、工龄计算等问题,这些方面都离不开档案。/ _# }: C" S: H
6 m1 \! V. J; E. m% O
“别小看了人事档案,处理得不好,很有可能就成了流动人口或"净身户"。”不少毕业生就是大学毕业后,对自己的档案不闻不问,等到工作单位落实、晋级或招考时,才发觉自己的档案并不在学校,其实一些高校的档案在毕业那年就已经返回原籍或者转移到省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中心。6 \( E. d% ^0 I% c* j
1 k9 ]4 K: Y& s. k3 r
另一方面,当企业面临关停再补办资料都来不及,或自动离职放弃档案“净身出户”,再次跳槽后仍然没有索取档案,有保管权的单位无法与该人联系时,就会造成无处投档,而无保管权的单位也很难为其出具证明。这样导致自己的档案始终处于“学生阶段”,影响工作年限计算。
. [# g) I" h2 B. X) f7 q( ~+ }( D7 e- _; a
办理人事档案流程
0 b& r4 h1 a: m# P) H/ e/ C i3 T( B
一、户口和档案一并托管
$ P9 e0 E# ^" g8 c" h0 d) q3 C% \' w3 B. m3 Y0 p5 e/ ]
1、应届高校毕业生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到用人单位加盖公章。3 V# f7 C) M7 P
+ ?8 J) F0 o$ }. ] 2、持用人单位已盖章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到人才中心加盖用人单位上级主管部门接受专用章。如签订的是国企、事业单位或其他省市单位的,用人单位须出具不接受户口、人事档案的证明原件或复印件。- Z4 N# D! D2 i- C6 P
( l2 f% P' q0 [5 G1 L V 3、然后将盖章后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交给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办理《报到证》。
. Z ]1 i- ~2 F5 o" m/ Q P2 p7 L+ z& r* k6 @- q
4、毕业生凭《报到证》到学校保卫处领取《学生集体常住人口登记表》或《户口迁移证》。) `; A M r4 l* i
6 A q% O% c. [- q
5、毕业时,持《报到证》、《学生集体常住人口登记表》或《户口迁移证》的原件、照片、毕业证、学位证、身份证的复印件,送到人才市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部门、领取人才市场户口材料接受凭证。
4 S7 ^8 X3 D c0 @2 y& i6 X u0 _5 r+ S# M
二、单一托管人事档案的程序8 n9 S% [# n+ `6 t5 J8 y, a
! g2 t/ ]; k _+ w
1、应届毕业生持用人单位盖章的就业协议书到人才市场,并由人才市场在就业协议书“上级主管部门”一栏盖章,或出具《人事档案及关系接收函》。( U8 e! t9 L7 {6 I0 U; Y' f
" B3 e, @- E- J* C0 | 2、应届毕业生再持《就业协议书》到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办理《报到证》。
1 k! \& Z% D( d
1 h# Q2 a6 q ~ 3、最后由学校就业指导中心根据《报到证》要求,将人事档案转交人才市场托管。
* q" V* x: p# L- A- |' d, o! |
+ G9 E, Q7 b) X4 {, l- T 择业期内可申请学校代管
5 Z+ }. p L0 D. n: |+ n. {1 M$ W: k3 e+ S5 T) a: l
“毕业生档案处理分几种情况,学生一定要按照自己的具体情况主动办理档案移交手续,做到"档随人走"。”据专家介绍:考研生,档案一般要在5月-7月前将学生档案和思想政治表现表寄到所考学校;已参加工作的,档案去向是工作单位,如果工作单位不接收学生档案,会把档案寄到人力资源中心和人才市场;未找到工作的,学校只能将档案寄到学生原籍的教育局或人事局;参与西部计划或支教工作的,档案将由学校保管,等支教期满再来学校提档案。
3 u6 Z2 @3 m8 w1 M* Q- F+ S$ r1 a: `$ s8 x6 W* f9 \2 I
一般来说,档案在毕业后择业期可申请两年内由学校代管,择业期内未被转走的档案将在期满后,由学校转到学生户口所在地的人才交流中心,而毕业生也不能以干部身份将档案和户口迁往外地。; L ]1 }( c9 {* ~% t
! o6 i& G/ J' R! I2 Q9 ~3 m
就业后可到两类机构托管 k4 Z3 |5 Q5 F2 S+ W% w
9 o+ x) N7 j9 q$ i 既然要“档随人走”,又怕档案不知去向,那自己保管是不是最安全?国家规定:严禁个人保管本人和他人人事档案。现在社会上出现一些中介机构通过档案管理费牟利,乱收学生档案,这不仅严重损害学生利益,更可能对毕业生日后发展造成严重的后果。6 h& S6 W% O; o/ d, a
) K: ~% Z* }: I3 s5 @ T “档案没有经过正规托管机构的认定,工龄无论多少都会记为零。”有关专家介绍,现在正是公务员、事业单位的报考高峰期,对于需要“两年以上工作经历”的岗位,只有在档案中给予认定才有效。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后可到两类机构托管档案,即县以上党委组织部门和政府人事部所属机构,如省、市人才市场或各区(县)人才市场等。6 K3 j! h$ L1 l% N3 ~# W
8 M6 r2 o9 G }* G1 m7 J “弃档族”档案补救办法' [' Q* A7 x* E4 ?$ f D
0 o% Z/ E- o4 ]8 n
1、把档案留在人才服务机构但一直没有理会的,只要办妥相关手续,就可将档案关系理顺。5 ^! @) \4 A! T! u$ T/ r
8 N' a5 _1 e- D3 T& D* @" ]. f) D2 |
2、“口袋档案”要尽快向人才服务机构咨询,如果档案袋被打开,里面的资料就得经相关部门核实,如果档案资料遗失,还要到原单位去补充和确认。
/ v+ b9 ~; E, E8 ^- P* @
$ }8 d' ^& U9 m8 v& g; t$ Q 3、跳槽人员将档案遗留在原单位长期未办理转档手续的,要与原单位协商,解决跳槽后的遗留问题,以便及时将档案转交。: [1 B& B2 r! D+ B# V
8 V0 t |5 L: J
4、对于那些不知档案在何方的,要向学校、原户籍所在地的人事部门及第一份工作的用人单位咨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