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创建首批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区的调研
8 w9 ], c8 X% |2 y3 P) `! o8 Q6 y0 W1 ? e3 s4 @6 z# h
创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坚持以人为本、践行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定位、高质量实施,打造了一批品牌社区、特色社区和人文宜居社区。充分的就业、完善的社保、宜人的环境、良好的治安、祥和的人际,“和谐”二字正在我区每个社区充分体现,居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得到进一步提升,越来越多的白下居民成为和谐社区建设的受益者。
. D4 k. D) l; O2 L. \一、主要成效
% Q1 |! X& h3 I+ D6 U. W今年以来,我区创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区力度进一步加大,和谐社区建设又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主要体现在“五个一”:一是建立了一套创建机制。全区着力构建科学发展的运行机制、充满活力的创新机制、居民参与的评价机制、社区公平的评价机制、社区稳定的保障机制、高效运转的领导机制以及服务承诺、激励表彰、教育培训、活动指导等一系列创建工作机制。二是完善了一批政策保障措施。先后制定出台了《全面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的意见》、《白下区创建全国和谐社区示范区的活动方案》、《白下区创建全国和谐社区示范区实施意见》等,明确了创建全国和谐社区示范区的目标、责任、任务,提出了一系列促进和谐社区创建的政策保障措施。同时,制定了《关于加强白下区社区居委会规范化建设意见》、《社区工作者联系户服务工作制度》等一系列操作性较强的专门性文件。三是召开了一个大会。4月下旬,区委、区政府召开了一个全区性深化和谐社区建设推进大会,对创建首批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区活动,进行了再动员、再宣传、再部署,并发出了向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区冲刺的号角。四是打造了一批品牌社区。搭建“多功能、一站式、敞开型、直接贴近居民的综合服务平台”,严格落实有关社区办公和服务用房面积的规定,通过两年的不懈努力,区、街两级积极投入,目前全区54个社区办公和服务用房达300㎡以上,其中17个社区达1000㎡以上,已成为高质量、高品位、高起点,集各种服务于一体的品牌社区。同时,对“爱心驿站”、“爱心特教站”、“小巷兵站”、“关爱直通车”、“牵手家园”等品牌服务项目,进行了重新整合,形成了连锁效应。对20个服务半径较大的社区增设了便民服务点,打造了“一刻钟”生活服务圈,建立了“社区服务指南”、“民生服务卡”、“民情日记”以及社区工作者联系户制度,进一步拓展了服务领域,提升了服务品质和档次。五是壮大了一支队伍。围绕提高社区工作者素质,在选人、用人和留人机制上做文章。我区第四届社区居委会选举工作自4月初启动,至6月13日结束,通过全区上下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取得了圆满成功。本次选举,全区57个社区居委会,除光华路街道高桥社区去年因村改居已进行过选举外,其余56个社区居委会均实行了直接选举,其中瑞金路街道西华东村社区尝试了无候选人直接选举,共选举产生新一届社区居委会主任56人、副主任98人、兼职委员296人。日前,通过笔试、面试等程序,向社会公开招聘了82名应届大学生社区工作者,目前全区共有社区工作者706名(包括劳保协理员180人、低保干事42人),具有大专以上程度的专职社区工作者618人,占87.5%,其中研究生6人、本科生394人、大专218人,比上届提高29个百分点,具有助理社工师和社工师职称的占14.2%,平均年龄37岁,比上届下降8岁,社区工作者队伍壮大,整体素质大大提高。 " z3 b7 V- X5 J5 R
二、困难与问题 , Y, z- ?6 {$ R' W+ \/ S# T6 q
白下区和谐社区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探索和创造了许多有益成功的经验,在全国和省市获得了应有的位次。但也存在诸多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从创建力度上看,整体推进的合力还不够强。理念需要更新,不少人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创建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区,对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对调节人际关系、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创造安定协调社会环境方面的重要作用。区、街、社区以及部门、驻区单位,上下还没有形成合力,往往是各打各的锣、各唱各的调,尤其表现在抓对照《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区指导标准》的整改工作上,配合协调不够,工作主动性不强,对薄弱环节的整改力度不大,成效不明显,民政部门唱“独角戏”的问题仍很突出。二是从基础设施上看,提供服务的平台还不充足。这两年,全区为改善社区办公和服务用房条件,应该说下了很大的工夫,资金投入明显加大,社区办公和服务用房条件明显改善,但与国家每百户20㎡的标准相比,全区仅有17个社区达标,达标不到30%,按300㎡的最低标准,仍有3个社区未达标。按照标准规定,每个街道要建有一所1500㎡到3000㎡以上的社区服务中心,但目前我区仅有瑞金、洪武2个街道勉强达标,5个街道无社区服务中心,与鼓楼、玄武相比差距较大,其中鼓楼9个街道社区服务中心不仅已全部达标,而且有4个街道社区服务中心达5000㎡以上,这与我区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所处的位次不相适应。三是从推进基层民主上看,社区自治程度还不高。政府职能部门与社区的职责界定不清,责、权、利不统一。职能部门工作进社区“准入制”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不少部门热衷于在社区设机构、挂牌子、占位子,压担子,违背了部门工作进社区的初衷,突出存在“四多、三少”现象,即检查多、会议多、下派任务多、证明盖章多;以及指导少、投入少、解决实际问题少,社区行政色彩仍然较浓,据不完全统计,社区承担政府部门交办的行政职能,约占社区工作量的五分之四,真正为群众服务的时间不到五分之一,影响了社区自治功能的发挥。还有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热情不高,有些居民还处在观察、表态、执行状态,主动参与决策、管理、服务、监督的人不到30%。四是从服务功能上看,社区服务的领域还有待拓展。目前社区服务的兴办主体单一,产业化程度较低,服务层次不高,服务质量有待提高,社区内便民利民网点布局不够合理,集教育、生活、娱乐、保障为一体的社区服务链还没有形成,打得响的品牌不多,还不能很好地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另外,就是功能定位不准、规范协调不够、资源整合和利用不够、相关扶持政策滞后、专业化服务队伍缺乏。社区工作者工资和福利待遇我区虽然在全市已处于领先水平,但按照国家创建全国和谐社区示范区规定的“不低于上年度本地区城镇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的标准,还有不小的差距(2008年南京市职工平均年工资39502元)。
, J6 Z9 w3 u( P1 w; }6 F6 L三、对策与建议 9 b. `* k1 ^6 E% B! L, T
按照“一体领导、全方位推进、多层次互动”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强化基础,深化内涵,优化品牌,创建全国和谐社区示范区,需要认识再提高,作风再深入,措施再创新,力度再加大,应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 ]9 o$ X9 c S S* U3 n& r
(一)强基固本,积极作为,全力争创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区 ; P* h j4 p7 S. d; L
一是进一步完善社区服务阵地建设。进一步加大投入,提升社区硬件设施水平,完成区社区服务中心出新改造,通过部门融入、项目整合,完善区中心的服务项目,改善服务环境,提高服务效能;动工新建集吃、穿、住、用、医、养、乐为一体的现代化老年公寓;每个社区建一个老年日托站;建成2个面积达1500平方米以上的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实现服务功能提档升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一批每百户30平方米以上的社区办公服务用房,确保40%以上达标;力争全面完成每百户20平方米的社区办公服务用房建设任务。进一步完善社区信息化建设,加强信息管理,强化业务培训,确保采录、传输数据的社区比率100%,数据准确率、及时更新率100%。 + y3 b- E7 Z( O$ Q2 v9 M* |' ]
二是大力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认真落实《白下区专职社区工作者管理暂行办法》,按照每300户配备1名社工的标准,结合招聘大学生社区工作者录用,对现有社工进行整合,定编定员、持证上岗。严格落实社区工作者“人员准入、工作规范、队伍培养、群众评议、考核激励”等五项工作机制,推进社工职业化步伐,通过数量上适应编制、素质上择优选配、能力上强化培训、待遇上落实到位等举措,促进全区社工队伍管理规范有序、服务优质高效,积极性充分调动。
8 n! C1 _6 M" ^" t" v: n( d三是全面推进和谐社区指导标准贯彻落实。按照分类实施、突出重点、循序渐进的原则,以“全国和谐示范区指导标准”为依据,将群众评价、社区评议和政府评估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建立上下互动的评估考核目标体系,从基本任务和目标要求抓起、从落实责任抓起、从群众关心的事情抓起,进一步完善创建机制、领导包干负责制、整改督查机制、信息反馈机制,强化工作指导与协调,区、街、职能部门、社区对照《标准》,逐条逐项地开展一次自查自纠,使创建工作不留死角,不出现漏洞,全面提升和谐社区建设层次,市级和谐示范社区达标率100%。为跨越首批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区,夯实基础、创造条件。 ' ]& r" f$ L: B7 _3 z9 d3 P
(二)把握重点,创新机制,进一步提升社区民主自治水平 ' d3 |* R7 v0 b6 a
一是建立持续运转的工作机制。针对新一届社区居委会刚刚完成换届的的现状,全区将围绕创建全国和谐社区示范区这一目标,对社区工作者举办一期业务理论和专业知识培训班,着力完善居民参与机制、管理机制、社区公平的引导机制、社区稳定的保障机制等一系列工作机制,部门工作进社区,实行“准入制”,开展“民评官”、“下评上”、“群众评社区”的“三位一体”考评方式,进一步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的深入发展。 7 I0 E; ~, p/ ~' i; q
二是积极探索社区自治管理新模式。建立健全社区居委会、楼宇居民自治会、单元居民自治小组三级居民自治组织体系。在普遍开展楼宇自治、单元自治、划片自治的基础上,重点探索物业不愿管、居民又迫切需要的老旧小区自治管理方法,因地制宜建立政府支持、社区居委会主导下的小区自治管理委员会,大力开展自治教育,落实自治制度,推进自我管理方式解决老小区的物管问题。
5 Y# Z; E3 A5 P' Q三是进一步加强社区民主自治制度建设。坚持以增加透明度、扩大参与度、提高满意度为目标,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完善基层自治制度。从社区居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进一步健全居务财务公开、民主理财、民主议事、工作报告等制度,推行“议事、听证、公示、民情反馈”四项制度,使社区步入决策、执行和监督的规范程序。搭建居民自治平台,畅通民意诉求渠道,让居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得到更加充分的体现,“四个民主”得到更加有效的落实。
& j' B+ Y2 m& k+ B2 F, h2 q(三)围绕需求,深化内涵,精心打造社区服务特色品牌
7 r1 L$ V8 Z1 U. C& A一是在抓服务上做文章。立足民有所需,我有所为,以社区居民服务需求为导向,全面梳理和整合社区服务类资源,广泛吸纳社会便民服务机构参与,建立涵盖社区居民全方位服务需求项目架构,以社区公共服务站为平台,集中运作、统一协调,及时提供服务供求信息。普遍开展“一站式”服务,实行社工1:300网格化服务管理,推行社工错时上班、双休日值班和联系群众户制度,积极引导驻区单位服务资源向社区居民开放,进一步提高社区服务水平。 5 k) T7 T2 O' \6 S) n
二是在出特色上下功夫。以白下区十大“爱心”品牌为主体,以社区环境、邻里关系、生活服务、文化教育等居民群众最关心的事为切入点,从融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入手,广泛开展和谐家庭、和谐楼道、和谐院落与和睦邻里评比与命名活动。引导和培育服务类民间组织,扩展自助互助服务范围,努力解决居民楼道等公共场所的服务管理问题,以整洁的人居环境和融洽的人际关系促进社区和谐。 + o9 c9 f1 e- Z- k9 f4 U' M Y
三是在创品牌上求突破。在巩固提升传统品牌的基础上,注重挖掘和培育具有全区层面上的社区服务品牌,探索服务管理项目化、市场化运作模式,以不同层次群体为对象,集聚资源, 整合项目,规范运作,打造具有白下特色的便民利民服务链,建立快速响应的社区服务链,不断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多元化服务需求。 - `! |( ^8 I# k1 G2 C
(四)共驻共建,加快发展,在更广的范围整合社区资源
. M8 m3 N( @& R$ o1 D一是打破传统单位体制下的壁垒,按照“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驻共建、促进发展”的原则,强化社区单位和居民的共享共建意识,以共同目标和共同需求为纽带,充分挖掘、整合、开发、利用、激活社区的各类资源,实现社区服务资源共享、服务设施同建、服务项目联动、服务活动合搞,最大限度地提高社会资源的共享程度。 6 i" W0 X( j( A/ B/ c& I. k6 y
二是积极推进社区内机关、部队和企事业单位的文化、体育以及便民利民服务设施向社会开放,扩大居民的活动空间。开展“思想工作联做、社区服务联办、社区治安联防、生活环境联抓、文体活动联手”的共驻共建氛围,最大限度地实现人力、物力、财力和其他社会资源的优化、整合和利用、达到双赢和多赢。 7 n, Z0 s' ?% K; C1 C
三是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建立项目管理和政府购买服务新模式,积极引入市场化经营理念,引导更多的民间资本投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拓宽投资渠道,进一步完善政府与社会相结合的多元化投入机制,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兴办更多的便民利民服务设施和活动场所,努力改善社区生活、服务和工作条件,使服务内容涵盖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推动和谐社区建设的深入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