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主 |
发表于 2009-10-13 19:1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三辑: 幸运之路
; i+ S2 U! o, N; [3 r9 L6 U" a" c* H6 P9 s- ^' c$ T8 T0 o
从2004年9月第一次参加工作至今将近41个月,我由一名普通的大学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基层工作者,从孤军奋战发展为拥有数千名追随者的团队,从一个想法演变为现实,并且让绿城社工在国内已初具影响。时间不知不觉已经进入到2008年,绿城社工服务站由一个具有半官方半民间性的“准社会组织”即将步入正规化的道路。郑州市金水区南阳新村街道办事处因此也将成为河南省首个成立社工科的试点单位。一个具有极大创造性,以至于在中国法律上无法找到依法注册的新型社会组织第一次被合法正名。这不得不说是绿城社工成长史上的巨大进步。虽然这些都与所有支持绿城社工组织者的共同努力分不开,但有一点却是至关重要的。党的好政策与开明的领导,直接推动了绿城社工的今天。可以说,我的社工之路也是一条幸运之路。
4 }8 ?$ w! j; t2 F
/ ~7 D0 M) z+ b7 ^" ~/ X 在41个月的拼搏奋战中,虽然遇到了许许多多的困难,但是所有的困难最终都被克服,事情都在向着自己预期的方向发展。我是很幸运的。在当年武汉大学41名专业毕业生当中,我是唯一的一位做了“专职社工”,并且一直坚持到现在。这并非因为只有我优秀,并非他们不想毕业后成为专职社工,真正的原因在于我有幸遇到了将自己想法付诸实践的良好条件。特别是遇到了迄今为止以至于今生都难以忘怀的恩师领导。
9 P0 o- w, K F% r
9 `7 z% {/ S3 @6 {; z1 h9 W 2004年7月,我有幸作为金水区引进优秀大学毕业生到河南工作。同年8月,参加工作前夕,时任金水区南阳新村街道办事处副书记的张乐法接见了我,并主动帮我解决生活困境。参加工作之初,南阳新村街道办事处领导对我特别照顾,帮助我解决住宿和就餐问题。这些经历都让我十分感动,难以忘怀。当我提出“社工进社区”的设想后,街道办事处领导高度重视,帮助我引荐专家教授,积极提供各方面的支持。为了让我更好地得到锻炼和成长,办事处领导为我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免费提供办公场所并把社会工作作为街道办事处的一项新工作提上议程,从人、财、物等诸多方面提供方便与支持。2007年11月25日,我带领义工在郑州市紫荆山广场开展募捐活动。当时天气有些寒冷,街道办事处的领导看到我穿的单薄,主动关心我。更让人感动的是,几天之后,街道办事处蒋剑茹主任突然把我叫到她办公室,送给我新买的棉衣。主要领导亲自过问我的生活,让我十分感动。2 Y& h) N' Z; K9 X L8 U6 \
4 Z5 F+ C+ i" I2 p% ~0 C/ S 也是发生在2007年11月,有一次,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朱洪斌专程到站里帮我解决困难,无意间发觉新办公室(当时刚刚调换的办公室)有些寒冷,当下决定为新办公室配备空调。街道办事处党委副书记张敏亲自陪我挑选……
0 u) R/ h c: F. W% b/ c4 S1 Y. ^) U* x
为了推进绿城社工服务站更好地发展,2008年初,南阳新村街道办事处领导决定,将绿城社工服务站纳入办事处科室管理,并为此配备专职社工人员,提供专项经费支持。这项决定将在2008年2月下旬正式实施。
, b- w" h, _6 a0 w+ L
) Z0 y, Z4 n7 W; o9 h 没有南阳新村街道办事处领导的大力支持,也许就没有我个人及绿城社工的今天。相信有朱洪斌书记、蒋剑茹主任、张敏副书记等如此开明的领导,南阳新村绿城社工之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广。
8 }( C2 P/ u! u- P; |) S N6 e4 L8 c
化感动为动力,在新的一年,我也将继续在金水区南阳新村街道办事处的领导下,带领团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创新的精神推进绿城社工又好又快地发展,为构建和谐新村、和谐社会而积极努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