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 程苓峰 2010-02-090 x7 z2 r; D; j0 A3 \
) T: E/ V0 S( `7 T/ U中国互联网用户数在2009年底达到3.84亿,在一年时间里,从2008年底的2.98亿,增加了8600万。预计,互联网用户数在今年3月初将会超过4亿。如此高速的用户增长也意味着行业从业者将调整频频,那么中国互联网行业在新一年中又将有哪些变化呢?; |, X+ c# w" F; v; u. S
6 [, c- P5 f3 F( n) u7 S: {; q. F
1. 基础应用之电子邮箱:QQ超过网易成为第一。4 v k' P) D6 M6 Z; v: [; ]0 ~
网易保持了大约十年的电子邮箱老大位置将被QQ邮箱超过。QQ邮箱好处是:跟QQ号同名,并且跟作为IM的QQ捆绑为一体,用户体验顺畅。网易最近做了很多创新以遏制QQ的紧逼,但都仅仅在容量、安全、易用性等边边角角,这些都是产品级改良而非战略级突破。网易也在启用跟手机号同名的邮箱,但显然跟QQ的IM/邮箱的捆绑形似而非神似,因为用户体验并没有一体化的效果。
9 Q# V f4 f! {9 T9 U; J邮箱对于其提供商有三大作用:第一是品牌辐射,第二是拉动门户新闻的流量和相应的广告,第三是对新产品的推广和对手的打压(诸位应该听说过网易邮箱和QQ聊天里经常收不到其竞争对手的产品推广信息的传言吧?)。所以邮箱的衰落对网易的影响将颇为深远,由近到远依次受到影响的是:门户和广告,游戏推广,整体品牌。
! S0 `) z/ O# I% m* S2. 主流业务之门户/品牌广告:腾讯超过搜狐成第二,搜狐成老三。. L) V5 z* z& I# u& {* A% g
09年Q3,腾讯广告4300万美金,搜狐4850万,这个10%左右的差距会在2010年被填平。估计会在10年Q3,腾讯就会光明正大坐上门户老二的位置。至于广告收入追老大新浪,三年内可见分晓。老四网易能否干掉搜狐进前三,还至少得辛苦3年再看。正如上文提到,邮箱对网易新闻的拉动效果应该会逐渐走弱,而搜狐新闻这两年也受到搜狗拼音输入法的拉动,所以两者在母公司产品的借力上是半斤八两。在格局初定的情况下,网易挤进前三前路漫漫。+ ^$ T; r1 i2 x7 V8 r
/ p" n& E1 P5 r% |' |/ @- p3. 主流业务之网游:腾讯和盛大两强的份额将上升,市场集中度提高。; _2 D3 |! ^. ^2 @7 |% A; [
腾讯和盛大的平台战略将有明显收效,二者在09Q4的市场份额是24%和20%,预计将在一年后升到30%和25%。网游在当年是市场垄断,盛大一家有60%,后来走向了割据,但集中度会渐有回升。腾讯和盛大在过去一年都花了大价钱吃进不少的新游戏,并且二者的用户和运营能力也自然会吸引到大游戏商的主动合作,如巨人和金山。) p I" k. E& ?( Y. w) b
4. 转型公司之新浪:从内容时代走向资本时代。1 p0 B/ q( Y! f2 o: ?) v' r
新浪的核心竞争力将从十年来的新闻内容,走向以资本和架构为手段的资源整合和扩展,比如对房产(乐居)、游戏(麒麟)、社交网络(开心网)等的注资。换句话说,新浪的核心竞争力将由总编辑陈彤转移到CEO曹国伟,前者做内容,后者玩资本造架构。这也代表着互联网业的竞争层面的提升。曹国伟的做法,就是利用陈彤们10年建立的品牌和积累的资本,与众多垂直领域的小陈彤们结成同盟,或者换句话说,主动出击参与到繁殖小陈彤的市场机制中去。于是,新浪核心能力的转变将不可避免。
1 V7 `+ X4 o6 I, v$ c1 M5. 转型公司之百度:从产品时代走向资本时代。8 W4 W+ d4 |4 a; L" F+ O
百度跟新浪类似,同样反映了这个年代的竞争需求。百度最近的做法是分别与美国和日本的合作方共同出资进入视频和电子商务领域,类似的手法会更多的发生。百度将不再专注于搜索,而要在所有成熟的互联网商业模式里都踩一脚,分一块。而与同样如此动作的腾讯不同的是,百度更多的依赖资本投入、与专业第三方结盟,而腾讯更多的在产品层面具体切入。因此李彦宏们要开始与曹国伟们在资本和整合这个层面上竞争,这对搞研发做产品出身的李彦宏们是相对陌生的,但这似乎是一个过不去的坎。
& J- s+ a" l( u# M( i4 O6. 公司VC/PE化。1 u }* h \: b
新浪、百度,再加上同样凶猛投资的盛大、淘宝,都表明一个趋势:互联网公司开始把“投资小公司-占领地盘-辐射品牌和用户-放大自身量级”作为一个固定战略,尤其盛大和360还专门成立了一个相对独立的投资计划和机构,要么自己养风投人才,要么跟VC合作。再过三五年,中国互联网可能就被这么几家寡头体系控制,几个玩资本+整合的掌门高高在上,它们的触角遍布互联网,而这根触角,就是所谓的Corporate VC。
% k' e# e8 `: j9 w" t4 N0 g: h7. 转型公司之携程:中介的黄昏。7 Z0 N6 d% r( m& W) S
携程将更加大幅度的转型,告别一个单纯中介的定位。这一个定位,在逻辑上必然被“开放平台+供应商”所取代,最现实的例子就是“淘宝+东航”。携程的中介本质可以定义为“票务的B2C”,但亚马逊和京东商场之所以不会如携程般转型的原因是:第一,它们搞的是实物B2C,物流和仓储管理是瓶颈,也是其核心能力;而机票和酒店的B2C没有这些东西。第二,实物B2C的上游供应相对丰富,中介的整合作用大;而机票的上游是三家寡头,酒店的上游也正在快速的形成寡头,中介的谈判力度很弱。目前看到的携程的转型方略是:第一,入股上游寡头,比如如家酒店,以此加强中介的控制力;第二,进入与酒店机票密切相关的旅游和差旅服务,把销售的商品从简单的机票和酒店,转变成一个可以有无数种组合方式的打包的旅游产品,以此切断上游航空公司和酒店直接面对用户的可能,让本身这个中介变得更有整合的价值。收购酒店或者进旅游,都可以概括为“重型化”。
. e {* s# \" `2 F携程是一个典型,任何从事虚拟产品B2C的互联网公司,都会面临这个问题。) `: ^$ Q+ r+ D! |( H+ j: Q4 i! }
" A# b- d. C2 R0 o0 p% W8. 新势力:千橡和迅雷继续边缘化。
# `8 L: T) z' U: H8 K, q' A: Q不论千橡是否能上市,都将无法避免被边缘化的境地,因其主业受到来自腾讯和开心网等的挤压,而千橡的陈一舟同志本人长于资本短于产品和运营,这导致千橡旗下几乎所有产品都是靠收购(校内网、猫扑)或者“混搭”(山寨开心网)而来。一旦在基本的产品层面和用户体验上失守,千橡将如泰坦尼克。假如千橡真能以人人网为概念主体、以SP和游戏为收入来源“错位”上市成功,那应该会加速而不是拯救其衰落;一旦上市套现,目前仍然稳定的骨干团队将不可避免的丧失斗志并流失。
; @5 @) |2 G9 x2 _迅雷情形与千橡类似,最基础的下载服务受到新技术(云计算)和新竞争手段(版权、原创)的挤压。目前单靠“商业模式叠加”维持增长,而不能有一个具备基本生命力的“商业模式创新”。
7 c6 d$ Q, Q" J9. 新业务微博:在中国不会有Twitter之类的完全仅靠微博崛起的新面孔,这个市场会如博客一样被四大门户分割掉,当然做法也如博客类似:腾讯们走社交微博路线,2.0;新浪们走媒体微博路线,1.0。, ?- G3 e- d: K8 l/ v: B
10. 全球:Facebook流量排名将超过Google成为第一。
" O: V3 f& L- j! x& u4 X目前,Facebook的用户数离Google还有25-35%的差距,但PV二者已经非常接近,而人均停留时间Facebook是Google的3倍。随着Facebook将不可阻挡的圈进更多的新用户,因为理论上搜索和社交网络都将成为上网之必须,Facebook整体流量排名必然超过Google。在此基础上的收入增长和创新的广告和微支付形式将易如反掌,Facebook的IPO将不会亚于Google。% d$ x3 F( Z0 y. I6 Y
Facebook的崛起,将会改写由Google统治的互联网格局。Facebook也必将一如既往的把Google挡在自己的海量行为信息的城墙之外,并且继续和Google争夺对第三方网站的登录权和行为信息的处理权。Facebook圈人,Google圈信息,信息是死的,人是活的,人创造信息。如果只能二选其一,我买Facebook的股票。
# h Z9 C# [2 p& e6 O0 @0 P) q如上就算做主观武断评判,2011年1月再来一一对照看是否应验。
, _! |2 i6 y4 I9 |% I(注: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作者电子邮箱:james.l.cheng@gmai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