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怪咖刘怡洁 于 2013-5-15 09:49 编辑 & s) b! Z: ~$ X S/ I2 A
- V$ J Q+ K. k' M7 ~0 g( G' l+ _
主要内容 与社会工作相关的精神分析理论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 z7 \% a' g' w& V' t1 l9 e$ u 潜意识理论。认为人的心灵是由意识、前意识与潜意识构成。潜意识与意识不同,是非理性的,但对人的行为发生了重要影响。 意识:任何人都可以觉察到的想法和感受(符合理性) 前意识:容易变成意识的潜意识,需通过思考才能觉察到 潜意识:一种低级的心理过程,难以觉察包括驱力、防卫、超我的命令,被压抑的事件与态度的记忆(非理性)。潜意识也就是人类原本具备却忘了使用的能力,这种能力我们称为“潜力”,也就是存在但却未被开发与利用的能力。潜能的动力深藏在我们的深层意识当中。 H" e) n& i5 A+ r5 f( j, o
. ^+ M6 |9 E9 o! p0 u6 _3 o! t
4 }5 R, |% z# P/ W1 C
人格理论;将人格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三者之间如能保持和谐平衡状态,人格就是完善的。当人格失调时,治疗的焦点应放在对自我的强化上。 本我:本能和欲望,它按照快乐原则行事。 自我:理性和机智,它按照现实原则来行事,充当仲裁者,监督本我的动静,给予适当满足。 超我:代表良心、社会准则和自我理想,它按照至善原则行事,指导自我,限制本我,就像一位严厉正经的大家长。 人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人的性心理发展划分为口腔期、肛门期、性蕾期、潜伏期、生殖器期。人在个阶段的欲望得不到满足则会产生焦虑和问题行为,需要治疗。 治疗的基本思路:个人的问题源自内在的精神冲突,这种冲突与早期经验有关,并潜藏于潜意识中。解决问题就要分析潜意识,调解本我、自我与超我的冲突。
- g4 s( v/ t: i 人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以人的性心理发展为基础,划分出五个阶段。如果人们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欲望得不到适当的满足,就会出现焦虑和问题行为,从而需要帮助和治疗。 焦虑、防卫与转移 焦虑是弗洛伊德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 弗洛伊德认为焦虑是一种由人格不适应状态引起的痛苦的情绪体验。 自我普遍的防卫机制包括:否认、替代、认同、投射、合理化、反作用、退化、压抑、升华。 自我防御机制(ego-defense mechanism),一译“防卫机制”,亦称“潜意识防御机制”、“心理防御机制”,即自我缓解和防止焦虑或愧疚精神压力的一种潜意识心理策略。换句话说,它“是自我在寻求表现的本我冲动与否定它们的超我要求之间的日常冲突中用来保护自身的心理策略。” 原则:. s: o9 b: C/ `) D6 C% K3 x
1.个别化原则,强调每个人的早期经验都是不同的。
9 ~- P( G+ X7 w& e% y8 k3 l* F3 k 2.强调要与受助人签订治疗协议。
: M* s% z% X3 ?1 g; ~# K 3.治疗者要为受助人提供一个安全与支持的环境。# e/ a' J$ m# s4 A8 C2 `* g2 V
4.精神分析治疗采用的基本方法是自由联想。# m, Z2 m2 k X
5.治疗过程中治疗者要倾听和同感受助人的想法,要给予支持、接纳和理解。 应用 第一,治疗情境的建立。即在治疗开始时,治疗者与服务对象签订治疗协议,明确治疗者与服务对象的角色分工、治疗计划和时间表。治疗情境还包括治疗者对服务对象的态度。 第二,治疗关系的建立。即在治疗过程中,治疗者要与服务对象建立良好的关系,让其感受到支持与安全,将自己痛苦的经验讲述出来。 第三,治疗性对话。这是治疗的实质阶段,包括三个内容,即自由联想、治疗性倾听、诊释过程。 自由联想的关键在于让服务对象能够将最原始的想法与感受讲出来,以便社会工作者捕捉其深层的心灵活动。 倾听是一种广泛的倾听。 诊释是社会工作者向服务对象表达对其内心了解的行动。 精神分析理论是社会心理模式的理论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