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社工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1058|回复: 0

[华南] 【广东】广东率先建成三级社工机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5-9 14: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社区四点半学校,社工带孩子做游戏。周游 摄
志愿者义诊。王辉 帅诚 摄
释 题# C5 _( Z: N/ _6 t, \* z
       2011年7月,广东省委召开十届九次全会,专题研究社会建设问题,强调要把社会建设放到和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高度,并先后出台了《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社会建设的决定》和7份实施意见。除了给政策,更决定成立社工委这一具体机构去支撑起这一战略性的调整。2 q4 ^) N0 l2 t& @6 Z1 g
      目前,广东省市、县一级的社工委机构也已经全部成立,各级社工委干部也已经在3月底前全部到位。广东成为全国第一个在省、市、县三级全面设立社会工作机构的省份。6 b7 r- H3 @3 J( I1 P2 q9 h
      日前,广东社工委的微博转发了“民政部有关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制度改革的步伐提速”的微博。在转发的理由中,写到“双重管理体制背后,是政府对社会组织落后的认识;直接登记后,需要淡化‘非法组织’的概念;不能高估直接登记制度的作用。”微博已经成为广东社工委组织社会建设的重要平台。, `" ^! E  {0 g3 {
       广东社工委诞生于2011年7月广东省委召开的十届九次全会。运行至今日,已建成省、市、县三级管理体制,广东也成为全国第一个在省、市、县三级全面设立社会工作机构的省。在具体工作方面,社工委的一个大动作就是甄选出23个广东省社会创新观察项目,来推动全省的社会管理创新。成立以来,组织社会反思“小悦悦事件”,研究“乌坎事件”……动作频频。: s" c# ~: i4 R, A) k
制度设计三级体系+外脑参谋/ F& j* Q" F4 {4 v( M
       今年2月27日,全省社会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这次大会是在省委、省政府作出《关于加强社会建设的决定》全部完成省、市、县(区、市)三级社会工作委员会组建后召开的首次社会工作会议。这是一次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会议,表明我省社工委的机制体系已经全部建立。按照会议的要求,各级社工委干部也已经在3月底前全部到位。' W* q# \* G: ]. Q6 q
      2011年7月,广东设立省社工委,并且由广东省委副书记朱明国,这一副省级官员兼任主任的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不久后,因促成“壹基金”在深圳落户而被国内很多社会组织信赖的深圳市民政局局长刘润华奉命担任省社工委专职副主任一职。! B' z, b5 R5 m- O/ O$ U
按照设计规划,省社工委的主要职责包括负责调查了解全省社会工作的综合情况,起草社会工作方面的政策法规新闻发布和信息公开、虚拟网络社会建设、做群众工作、协调处理信访、民政等事务、协调基层社区建设等。) L3 n' ]% M6 e* J! l* j
       去年9月,广东省社工委正式开始运作,受省委、省政府双重领导,实行委员制。8个月以来,招兵买马、建章立制、组建民间智囊成为省社工委的工作重心。目前,广东省社工委的委员单位已经从成立之初的24个扩展到41个,涵盖了更多的社会建设相关职能部门。由副省级的领导担任主任,把跨部门的统筹和协调制度化、规范化。
, Y  K& z- ?( w- D$ ^值得一提的是,为更加有效地指导社会建设和社会建设领域的改革,去年11月,由24人组成的省社会创新咨询委员会正式成立,这个被视作省社会工作委员会决策智囊的非官方组织,被寄予厚望。这24人都是各行各业的专家,其中16人为高校教师。咨询委与省社工委没有上下级的关系,专家们主要负责参与省社工委开展的调研和决策咨询活动,对事关全省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课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 k* I/ c8 B2 n       在咨询委的成立大会上,省社工委拿出了各地上报的67个社会创新项目,请咨询委的“智囊”们初步评定甄选。下一步,这23个项目将成为广东社会管理创新的突破点。7 Q% T$ e  c& l" L! N5 F
社会建设“小悦悦事件”引强烈关注
% Z' C0 i" e- H6 N      就在省社工委成立不久,广东发生了“小悦悦事件”。事件于2011年10月16日经媒体曝光后,广东省委副书记、省社工委主任朱明国17日立即作出相关部署,18日朱明国牵头召开了十多个部门的座谈会,并前往医院看望了小悦悦,还安排了19、20、21日连续三天的社会各界人士座谈会,问计于民。这也是省社工委首次就重大社会问题问计于民。而社工委的积极作为,也让民众更加坚信了这个机构将扮演的角色。
# k, e( t1 C, l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刘润华表示,“小悦悦事件”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加强社会建设极端的重要性和现实的紧迫性。几场座谈会上,与会者都在反思,纷纷表达自己的看法。从某种意义上,通过座谈会,社工委将这件“丑事”变成了广东人民一次全民思想、道德和法纪再教育。这种方法也已经成为省社工委开展社会工作,倡导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经验。1 }7 |8 J% d8 D$ f
报道回放( _6 N7 |, c, \& I+ `
      广东省社工委的成立、运作引起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作为广东省委机关报,本报持续、敏锐地关注着社工委前进的每一步,并披露很多独家消息。6 L% h7 r$ h, n' f; D. D8 h0 M
       2011年8月9日,南方日报第八次改版后的第一份报纸,本报推出独家猛料《解密广东省社会工作委员会》,介绍这个领导班子,24个部门派出委员组成的“超级机构”,并独家对话省委副书记、省社工委首任主任朱明国。
8 j  N+ o* V3 Q4 w  L  u, v9 G1 I同年,8月15日,南方日报A01版独家报道了《广东省社工委编制架构出炉》,披露该委设置3名专职副主任,下设3处,共18个编制,并介绍了每个处的分工。
4 {4 z/ C, A+ e0 \      9月,省社工委正式运行。10月14日,本报独家报道了《广东社工委运作“满月”》,披露其运作情况。7 c+ Q5 K/ z2 L; c
对于省社工委各大会议、官方网站开通等重大活动,南方日报持续跟踪,予以报道,获广泛转载。
! f+ ~& E9 u9 t6 K" P; `4 x第一现场% A/ K' a  S& J9 g! B
       日前,记者来到地处粤北山区的南雄市,实地感受了该地多级民间“懂事会”。为调节社纠纷,化解社会矛盾,南雄发明了民间“懂事会”。这项创新是各地报给省社工委67个社会创新项目之一。% m3 T" _( a) a: N  G% a+ n: V  p! S
受人员、经费等限制,政府在社会管理过程中难以面面俱到,农村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管不到、管不了、管不好”的“管理真空”。 1 x# g* n& f* {' `; k4 J3 @6 O
       为填补这一真空,南雄给出的办法是,让农村中“懂事”的人教育说服“不懂事”的人,通过讲人情、亲情和讲道理、法理的独特调处方式,达到“和事”目的。8 O% m7 |+ U8 D+ A3 y" S
      南雄市黄坑镇小陂村的“懂事会”成立于2008年。成立当年,便调解纠纷12宗,2009年11宗,2010年是9宗,2011年也是9宗。2 J% T' Y$ T: y" G# e* ^
      2011年8月,孔坑村小组的农户林祥民代表全组村民找到“懂事会”,反映骄阳炙烤下的稻田亟需灌溉,但因该村农户杨桥风阻挠,村民的电排无法使用。杨桥风阻挠的理由是:修建电排占用了她家的田,但却没有给她土地租金和种粮补贴。村委会调查后发现她说的话属实。; E% R. H, a' H- n- N. X5 [
       随后,“懂事会”开始研究解决办法,认为只有两个办法,一是用村集体收入补贴杨桥风,二是25户电排受益户集体出资补贴。可是小陂村没有任何集体收入,只能采取第二种办法。但很多农户却拒绝出钱。2 |4 l; y& X5 u$ O
为此,“懂事会”5名成员几乎天天晚上都要走访农户做说服工作。经过30多天的调解,最终达成调解意见。
; V% ^  F, g- u) s. r方 法 论
* ]3 C3 w& Z( s  M) Y      社工委需承担四大任务:一是外来人员的待遇问题。以现在每年解决近二十万外来人员积分入户,三千多万人都解决要一百五十年以上,当然不会所有外来人员想要本地户口,但不断有增量外来人员。而问题是如果不解决户口,能让外来人员享受多少均等化的市民待遇呢?二是社会组织的成立仍然有一些障碍,如涉及意识形态的智库、自称NGO的组织、与海外有联系的社会组织、慈善组织等。三是社区工作,怎么做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并提供市民急需的社区服务。四是重大社会事项的参与,尤其是提价听证会、垃圾处理方式、区域规划等如何让市民充分参与。——南方民间智库副主席彭澎0 V5 D1 g  J) O$ ?* G' G4 d
南方日报记者 赵杨3 ^5 B4 \: |& B- 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清流社工网 ( 苏ICP备19044186号-1 )

GMT+8, 2025-5-1 20:03 , Processed in 0.046720 second(s), 10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