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浪者救助,呼吁社工服务
* k% s0 n! a4 E& j" B3 ] 2012年11月30日稿源:南方都市报8 h! F6 T' e# P$ H- X
0 \' s& H* k0 u7 h6 r' T4 k 东湖闲谈(城中热事)
. P( K8 J1 T2 y" ^& @3 P 本周,江门气温普遍在20℃以下,阴雨让寒冷骤至。江门各地救助站启动工作机制,上街巡查并向流浪人员伸出援手,其中鹤山一位患有精神疾病的流浪汉,被救助站送至江门市第三人民医院治疗。
" g( q3 n5 p/ N4 u 一直以来,流浪者救助都是城市管理的难题,最近发生在贵州毕节的流浪儿童死亡事件,更让流浪者救助问题成为关注焦点。最近江门持续降雨降温,救助站的工作人员也开始街头寻人行动。这像例牌菜一样的工作,每年都会在这个时间段重复一次:找人、给钱给衣给治病,而后联系流浪者家人将其接回。
; a4 q% r) G% L9 d* I! Z) F5 J 这样的解决方法,存在着流浪者回到家庭后,又重出社会流浪,再次需要救助的周而复始。曾有救助站工作人员坦言,每年来来去去救助的这些人,有些每年都会见到。这些人,有的是无人照看的儿童,有的是无人照料的老人,有的是没有行为能力的精神病患者。临时的民政救助,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但他们的原生家庭无法承接照料,重出社会流浪似乎成了必然选择。0 w4 A4 t' N) N* Z, U6 C+ V
而在救助体系健全的国家,民间和政府力量被有序地组织起来。例如,法国巴黎设有专门寻找流浪者的警察队伍,找到流浪者后,由政府和民间组织出面提供救助;加拿大民间的力量则更为强势地介入社会救助之中,其慈善组织和教会组织均能为流浪者提供庇佑。此外更重要的是,社工组织会对流浪者进行个案跟踪,适时进入流浪者家庭,帮助其解决原生家庭的问题,减少其重回社会流浪的概率。
, ]1 T3 U: Z1 w 在江门,社工组织刚刚起步,开始承接部分居家养老、社区服务等工作。政府方面亦刚刚学习不再亲自插手具体服务,而是通过向社工组织购买服务的形式,去完善社会服务职责。若这样的社工服务能够增加到流浪者救助中,或许可有助于降低流浪者重回社会流浪的概率,也减轻民政部门的救助压力。
) [ h9 e4 j( J1 c4 H1 {8 l" t$ T
# p6 k$ c0 c, W
1 r; u# R0 n5 f2 J( I2 Z+ o
* T2 a! l/ P0 [, |* _
. y, v" v' t, \" Y% {% D1 |6 v原文链接:http://epaper.oeeee.com/M/html/2012-11/30/content_1764334.htm
- s& v: w P' [, a: T9 B8 q' C |
|